騰訊AI布局遲緩,要想突圍還有兩場硬仗

情感導師 7853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圖片來自網絡

文 | 魏啟揚

來源 | 智能相對論

在大談人工智能的時代,幾乎所有的科技企業和互聯網公司都在AI上有所布局。

騰訊AI布局遲緩,要想突圍還有兩場硬仗

BAT三家中,技術起家的百度是公認的AI優等生,不久前結束的「2019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大腦」已經升級到5.0,由百度大腦核心能力支持的Apollo和DuerOS兩大AI開放平台的生態體系越來越豐滿,成為各自領域的AI標杆;阿里的達摩院名號響亮,馬雲公開承諾,達摩院「活得至少要比阿里巴巴長」,並且要在三年內投入超過1000億,砸下大量的資源,達摩院的成長「肉眼可見」。

相比之下,騰訊AI布局的動作顯得較為遲緩,至今靠進入國家人工智能創新平台的醫療AI「騰訊覓影」撐着台面,內部力量也分散為騰訊AI Lab、優圖實驗室、WeChat AI實驗室三個部門,其在AI上還沒樹立起與騰訊地位相符的標杆。

騰訊顯然也認識到AI對於未來的重要性,因而很早之前就提出要「All in AI」,馬化騰也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騰訊要大力發展AI,在「通往『大社交』的時代,騰訊要發揮好『連接器』和『生態共建者』的角色」。

可是,起步就已落後的騰訊,該如何追趕呢?

做AI的基礎能力,BAT三家各有各的強

在討論騰訊AI之前,我們可以先分析一下BAT三家做AI的基礎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判斷騰訊能否追上百度、阿里兩位競爭對手,以及在AI的路上,騰訊到底能走多遠。

1、數據來源

數據是AI研究的關鍵要素之一,有了數據才能建立模型和算法。在數據來源上,BAT三家都有自己的「張良計」和「過牆梯」,這也是BAT區別於其他AI研發公司的最大優勢。

百度和阿里分別利用自己在搜索和電商上的業務生態,構建了體量巨大的流量池。像百度在2010年時,其網頁搜索每天的響應次數就超過了6億;阿里在2012年時,其淘寶網和淘寶商城(天貓)每天的包裹量就超過了800萬,占到整個快遞行業總包裹的近6成,在交易中產生的搜索、API調用等數據更是難以統計。百度、阿里自身生態產生的海量數據足以滿足AI研究的數據「投餵」需求。

同樣,在騰訊的社交帝國中,騰訊已經構築了一個由10.4億微信用戶、8.05億QQ用戶、8億微信支付用戶組成的流量池。在這個流量池中,光全球定位請求每天就產生600億次的數據量。從這方面來看,騰訊在數據來源的基礎能力上並不弱於百度和阿里,相反,基於社交關係產生的數據會有更多的社會性需求特徵,在AI研究成果在多場景的應用實踐上具有獨到的優勢。

2、支持長期AI研究的財力

AI研究需要長期投入,從人才招募,到測試實驗,每一項都要花錢,由於很多研究項目在短時間內並不能產生營收,用「無底洞」來形容也不足為過,這就需要有強大的現金流來支持。

根據財報顯示,騰訊2018財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高達1064.43億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達1519.13億元,賬上的期末現金為978.14億元。在社交和遊戲兩大主營業務的支持下,騰訊的現金流非常充足。

與騰訊類似,阿里在這方面的儲備也比較豐富,其2018財年年度自由現金流總計達到158億美元。相比之下,百度的現金流就比較吃緊了,2018財年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只有359.67億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也只有344.60億元,與騰訊和阿里並不在一個量級。這也意味着,雖然目前百度在AI研究上暫時領先,但在財力上存在差距,騰訊和阿里的潛力更大。

3、吸引人才的能力

AI研究是前沿科學,優秀的人才對明確研究方向、方法,縮短研究時間等方面能夠起到關鍵作用,吸引人才除了提供豐厚的薪酬福利,正向的企業價值觀外,公司的地理坐標和學術氛圍也非常重要。在吸引人才的能力上,BAT三家可以說打了個平手。

首先,薪酬方面,三家的標準在業內都是頂級標杆,相信很少有其他AI研究公司能夠超越。

其次,在地理位置上,三家各有千秋。

百度之於北京,阿里之於杭州,騰訊之於深圳。BAT三家總部所在城市都處於中國互聯網和科技產業的頭部陣營。北京的中關村自不用說,杭州則是在阿里的帶動下,以「特色小鎮」的模式形成了一批AI產業集群。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地理位置又比鄰香港,相比內地更具開放創新的氣質,國家也明確要把珠三角建設成中國的硅谷,因而深圳在吸引人才方面也有着獨特的優勢。

總的來說,AI研究的基礎能力BAT三家基本處於同一水平線,百度、阿里雖然暫時領先,但騰訊並不是沒有趕超的機會,特別是充足現金流的支持,在未來,百度的壓力或將更大。

AI突圍戰,騰訊手中的兩張王牌和兩場硬戰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面對百度和阿里的合圍,騰訊如何才能在這場AI研究競賽中突圍,根據騰訊在AI上的戰略布局以及騰訊在產品能力上優勢,騰訊手中握有兩大王牌。

第一張是用科技向善的力量,完成AI技術的單點突破與普世教育,並以此形成具有「騰訊印記」的AI標籤,即一提到某項技術,公眾的第一反應就是:哦,這是騰訊的。

事實上也是如此,騰訊在AI的落地應用上特別注意如何體現技術的溫度,將更多的精力用於解決社會問題,關懷弱勢群體。目前,騰訊在醫療、圖像識別等領域已經顯示出高人一等的優勢。

比如,騰訊AI Lab的當家產品「騰訊覓影」,篩查一個內鏡檢查用時不到4秒,對早期食道癌的檢出率高達90%;在顯微鏡中加入AI和AR技術,提高醫生的診斷效率和準確度。去年,騰訊AI Lab還將「圖片語音即時描述」技術落地應用,讓機器充分理解圖像內容後,將其「翻譯」成語句,讓視障者使用QQ空間時,能聽到對圖片的描述,實時了解朋友動態。這一技術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數字技術增強殘疾人權能獎」。

優圖實驗室則通過「跨年齡人臉識別技術」推出了「優圖天眼尋人解決方案」,2年時間幫助福建省公安廳找回失蹤人口1000多人。

實際上,自2017年騰訊內部提出「科技向善」的概念以來,一直在修正和充實對這個概念的認識。張小龍說過「善良比聰明更重要」;馬化騰在《經濟學人》特刊《The World in 2019》上發表《科技向善》同名文章,當時還僅僅停留在對慈善的討論層面;直到今年5月4日,馬化騰在朋友圈就優圖實驗室用AI技術助力尋找被拐兒童發表評論:科技向善,我們的新願景與使命。這也成為騰訊在這場AI突圍戰中的最大內推力量。

圖片來自網絡

騰訊的第二張王牌是它出色的產品能力。互聯網時代,騰訊開發了國民級應用QQ;移動互聯網時代,騰訊開發了另一個國民級應用微信。此外,在騰訊另一個核心業務領域遊戲中,騰訊也表現出強大的產品能力,從王者榮耀到「吃雞大戰」,騰訊遊戲也算是經歷過真刀真槍的實戰考驗。

對於AI研發來說,「賽馬機制」,產品經理文化同樣重要。無論什麼樣的技術,最終都要以產品的形式實現落地應用,技術能力或者可以分出高低,但對於用戶來說,體驗才是關鍵。就像山寨手機用堆料的方式,在性能測試上可以跑出高分,但在使用體驗方面總有各種不盡人意,更多用戶寧願高價也會選擇品牌手機。在很多時候,產品能力可以抹平技術差距,這也是騰訊優於百度阿里的長處。

騰訊AI研究有自己的長處和突圍的方向,其短板同樣也不容忽視。

首先,是技術生態的形成。

由於騰訊實行的是單點突破的AI研發戰略,目前主要集中在AI醫療、影像識別等少數幾個領域,因而其技術生態比較單一,相比百度的Apollo、DuerOS這兩大技術平台,騰訊能夠串聯起來的上下游產業鏈有限,從長遠來看,將影響到騰訊在行業中的領導力和話語權。這也要求着,騰訊需要儘快實現由點到面擴張,進行更為廣泛的布局,在更多的優勢領域形成面和網,構成一張層次分明,內容豐富的AI生態網。

其次,是產業互聯網大潮下的2B能力。

去年9月30日,騰訊進行了第三次自我組織進化,將原有七大事業群整合為六大事業群,其中新成立的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被視為騰訊要加大2B的力度,當時CSIG總裁湯道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架構調整後,將使騰訊的技術力量更聚焦,能為產業客戶提供更完整的解決方案。

騰訊看的也很明白,AI的價值要在產業中體現,AI的大規模落地應用要在B端實現。可是,由於騰訊在「流量、產品、運營」這個三角關係中,長期以來重產品,輕運營,這使得騰訊一直生活在「舒適區」內,依靠着優秀產品(社交、遊戲)的自然引流就能實現流量變現,在以C端為主的泛文娛領域左右逢源。但在以B端為主的運營方面,騰訊與對標的阿里就差了不止一個量級。

如今,騰訊希望通過架構調整的方式來修補自己的短板,就是要利用產品能力的強項討好C端用戶的同時,加強運營管理,兼顧到B端用戶的需求,以及還能給自己留下利潤空間。如何平衡這三者間的關係,將決定着騰訊在AI時代的位置。

【完】

智能相對論:AI新媒體,今日頭條青雲計劃獲獎者TOP10,著有《人工智能 十萬個為什麼》,重點關注領域:AI+醫療、機器人、智能駕駛、AI+硬件、物聯網、AI+金融、AI+安全、AR/VR、開發者以及背後的芯片、算法、人機交互等。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3-14 23:03:34

每次有疑惑都會請教,你們對我的幫助真的很大,謝謝!

頭像
2023-10-05 10:10:41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頭像
2023-06-09 12:06:30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