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往往比人與動物之間的差距還要大。
有人早早的輟學打工,每天在流水線工作長達12個小時以上,拿到的薪資收入也只不過是勉強維持溫飽。有人在裝修高大上的寫字樓辦公談合作,一年拿到的項目提成就高達七位數。
看到富人們開豪車,住豪宅,用奢侈品。有些人就開始憤恨不平,憑什麼別人輕輕鬆鬆就能過上自己可望不可及的生活。而自己每天辛辛苦苦工作,日收入竟然不過百。
其實無論現代還是古代,貧富差距一直存在,這也是社會一直存在的正常現象。
也有很多人認為富人賺錢好像比較容易,其實每一個人的成功和富裕都不是隨手拈來的。
撇開那些富二代,拆遷戶不談,大多數富人都是依靠自己的打拼換來的財富。有人早年經商,依靠着自己勤奮膽識積累了第一筆財富。有人寒窗苦讀多年,終於憑藉着高學歷實現了人生逆襲。
依靠多讀書提高學歷這一條路,仍然適用於大多數普通人。
我父母是農民,文化程度不高,苦了大半輩子。他們深知這都是沒文化吃的虧,所以我和我弟從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多讀書,哪怕是他們砸鍋賣鐵也會送我和我弟讀大學。若是我們自己足夠爭氣,一定要讀研讀博。
在求學的路上我和我弟沒少吃苦,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幾乎上都是自己靠兼職打工賺的,回顧我們的學生生涯,圖書館,教室,宿舍,兼職的路上,幾乎概括了我們整個青春。
讀研那年,父親生病,家裡為此還背上了不少貸款。儘管家裡在困難,父母還是那句話,只要你們爭氣,繼續讀,最好讀研讀博。給我使勁了往上讀。
就這樣,我和我弟,從一個小小的農村考入了省城上大學,繼續讀研,我弟讀了博。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比不上那些富二代,但我們都覺得很滿足了。我們在一線城市定了居,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也有自己喜歡的工作,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而當我們過年回到曾經養育我們的小山村時,會發現我們兒時的玩伴們,他們初中畢業之後就早早地進入社會打工,剛滿18歲就結了婚生了孩子。
沒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一家老小擠在快要倒塌的破舊房子裡。生活只能勉強維持溫飽,孩子們大的8歲,小的才剛學會走路。8歲的孩子在院子裡用着髒話罵着鄰居的小孩。他們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太多期待,也沒打算讓孩子多讀書,更希望孩子可以早點出去打工。從來沒想過讓孩子好好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會走父母一樣的老路。
02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問的是:
為什麼很多人明明生活得很苦,卻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其中一個高贊答案這樣寫道:
如果生活是對意外習以為常乃至壓垮駱駝,主動學習就是選擇去一層一層的剝開我的心。更有意思的地方在於,生活的磨難可以傾訴,偶爾的超越了庸常之後,還能讓人鶴立雞群之感:而學習,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人只會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是多麼愚蠢。智力遊戲,永無止境。
生活的苦,躺着就來了;而學習的苦,你得主動去吃。而無論是看書還是思考,都是屬於學習的苦。
連讀書的苦都吃不了的人,註定一生吃苦。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自嘲稱為「提桶人」,提着桶到處打零工為生的群體。為了方便遷徙,桶里只放維持生活最低限度的衣物和用品,在一處地方打完零工就換地方。又或者,旺季來,淡季走。
沒有固定的工作和安息之處,哪裡有活往哪裡去。自己的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談何給自己的家庭帶來安全感,讓自己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環境和生活。
而據相關數據統計:大批00後開始湧入「提桶人」群體。
《2019年全國教育統計公報》顯示,全國高等教育在學人數為4002萬人,而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僅為51.6%。
也就是說,將近一半的人高中畢業後就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
而作為00後,當代社會的主流群體,如果自己的 成績足夠優異,那麼則會繼續上大學。而如果自己成績太差,則會早早的進入社會,成為打工者。
在以前,大學學歷足夠值錢,畢業後工作包分配,一旦你有大學學歷就能讓你從普通人當中脫穎而出。
而現在考大學,是保住你能做個普通人,不淪為底層。
如果沒有大學學歷,找一份普通工作都難。
所以即使現在大學生沒有以前值錢,但也不意味着大學學歷就不重要了。
正因為社會平均學歷在不斷拔高,我們才要更努力讀書。
03
學歷不會決定一個人的一生,但卻足以決定一個人未來有多少種可以「主動選擇」的機會。
儘管你出生普通,但如果你按照父母「好好努力」的意願讀書,考入名校順利畢業。畢業後憑藉着學歷也能找一份不錯的工作,成為「中等收入階層」,進而成為「中產階級」。這條路是最保險的,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最簡單的。
有了學歷之後,不代表你可以多賺多少錢,但至少你有了更多選擇自己人生的機會。從學校畢業後,你可以選擇進入五百強企業就職,也可以選擇回老家考公務員,甚至可以選擇創業經商。你可以選擇的人生,最起碼比低學歷的人,多了那麼幾條。這也意味着,你成功的道路,多了那麼幾條。
你可以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
而這些成就感能帶給你的是超乎工作之外的快樂與滿足感。
在年少時,很多孩子認為父母叮囑的「好好學習」,是煩心的嘮叨。認為讀書真的很苦很累,不願意讀書。甚至希望自己可以早點輟學外出打工,打工都比讀書好。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是容易的,看似別人光鮮亮麗的背後都承載着他人想象不到的苦楚和付出。
但事實上學習的苦,跟生活中的苦相比,根本不算什麼。
徐孟南,在高考場上故意交白卷考零分,高考落榜後,用十年的青春,才換回當初任性而為造成的慘痛代價。
徐孟南在高三那年讀了韓寒的這本《穿着棉襖洗澡》迷戀上韓寒,在書中韓寒指出了中國教育制度的弊端,表達對中國高考制度的不滿。
徐孟南讀了這本書,被韓寒的書中的觀念影響至深,他開始萌發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中國教育制度按學生的興趣愛好來學習,而不是統一的高考的應試製度」。
但是忙於備戰高考的師生根本無暇顧及徐孟南提出的觀念,把他當作了一個笑話。徐孟南決定高考賭自己的人生,決定在高考當中故意考0分以此引起社會關注。
結果意料之中,落榜了。
落榜後他便開啟了四處打工的生涯,做過「井蓋工」,組裝過廣告箱……幾乎什麼髒話累活他都做過……
因為工資太低,結婚沒幾年又離婚了。
他還創辦了名為「高考0分聲」的網站,收錄了高考考零分的「學生事跡」,以此警醒學生們不要效仿他。
在2018年,又重新參加高考,被一所普通專科的新聞系錄取。
人生兜轉十年,又回到原點,重新參加高考。人生有幾個十年?徐孟南為他當初衝動的行為付出了10年的代價。
當初和他同坐在高考場上的同學,有的已經成為企業高管,有的已經成為大學老師。而他呢?才剛剛踏入大學校門,要用更艱辛的努力,去追回失去的一切。
在紀錄片《翻山涉水上學路》當中,記錄了世界各地住在偏遠地區的孩子們每天是怎樣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冒着生命危險去上學的。
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學習已經是個苦差事,畢竟要上學要早起,還要面對各種考試壓力。
但你們可能很難想象,在這個世界上有些孩子要以生命為代價,踏上屬於他們的上學之路。
在上學路上,他們需要獨自穿越草原和沙漠、要克服超越零下50℃寒冷的嚴冬,划船數小時、甚至攀爬懸崖峭壁才能到達學校。
如果某天清晨上課時,若是哪位同學的座位空着,那很可能是上學途中遭受了意外,嚴重的意外還會失去性命。
哪怕深知上學途中會遭遇各種意外,甚至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這些孩子依舊願意踏上通往學校的那條路。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讀書和學習真的可以改變命運,正如影片中老師姆布吉·基萊雅所說:
他們必須認識到上學的重要性,他們應該努力讓孩子們上學,否則孩子們只能一輩子放牛,失去過上另一種生活的機會。
讀書的時候沒努力,之後可能花多大力氣都彌補不了人生的落差。
如果連讀書這種苦都吃不了,那便要吃往後一生的苦。
評論列表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往往忽略了感情的經營,適當的情感諮詢還是有必要的,特別是像你們這樣專業的機構
可以幫助複合嗎?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