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作的最關鍵指標:場景足夠複雜、數據量足夠大、槓桿率足夠高

情感導師 8701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一.「學霸」們認知滑坡& 「學渣」們認知逆襲

先講一個故事:

2011-2012那幾年,在玩人人網時,我特別崇拜一個比我小4歲的作者。「崇拜」對我來說是一個分量極重的詞,不論是對歷史人物還是現實社會中的大佬,我很少用「崇拜」這個詞來表達我對一個人的感情,所以,我一旦說我很崇拜誰,這個人就真的很厲害,至少是在我心目中如此。

我之所以很崇拜那個小我4歲的作者,是因為他在23歲時的表現出的認知,超過了很多四五十歲的著名學者。那時,我試着在人人網加了對方無數次,都沒有通過,但我還是不死心,每加一次,被拒絕一次。我終於明白了,這是一個我「高攀不起」的人物。

好工作的最關鍵指標:場景足夠複雜、數據量足夠大、槓桿率足夠高

不知為何,在2012年下半年之後,我便很少在人人網上看到他了。2013年下半年,我在人人網的關注用戶突破了6000,但也是在那時,我開始「敏銳地意識到」:人人網衰落了。我認為人人網衰落的依據便是「XX好久沒出現了」。

一個作者離開了這個平台,竟然被我視為平台衰落的標誌,可見這個作者在我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

2015年春節期間,我被一個朋友拉進了「那些年我們一起上過人人」的微信群里,在這個群里,意外發現了那個失散已久的偶像級作者,儘管他完全不認識我,但我還是很驚喜。我加了他微信,這一次,他通過了。我當然是迫不及待地去翻了一下他的朋友圈,然而,沒有看到什麼對我有價值的內容。

此後的兩三年,我偶爾看見他在朋友圈發的東西,還是類似於張愛玲或安妮寶貝的東西,他完全不是當年那個「思想者」了。更關鍵的是,他寫的那些男默女淚的東西,已經跟我有很大差距了。

2018年春節後,跟我的親密戰友GL一起聊天,在向我打聽「前人人網大佬」近況時,GL特意問到「XX現在怎樣樣」,這裡的XX,就是我在上文提到的那位偶像。在我簡單介紹了XX在過去幾年「思想水平的倒退」時,GL感慨了一句:在一個發展比較緩慢的社會待久了,人的思維方式不僅會停滯不前,而且還有可能倒退(XX曾在歐洲某國留學幾年)。

GL這句話,給我啟發很大。但在當時,我無法解釋的是,為什麼在發展比較緩慢的社會離待久了,人的思維方式容易停滯不前?直到進入自動駕駛產業後,由於腦子裡成天想的是「算力、算法、數據、應用場景」這些東西,我慢慢搞明白了:

在一個人的「大腦算力」既定的情況下,社會環境,就是他大腦算力的「應用場景」;在不同的場景中,可以獲得不同的「數據」(所見所聞),顯然,在發展緩慢的社會裡,當事人能獲得的高質量數據是比較少的,因而,其「算法」(認知能力、思維方式等)的迭代速度就比較慢,甚至會因為長時期無法獲得高質量數據,「算法」會倒回至幾年前的水平。

這幾年,網絡上的文章中還經常提到這樣一些現象:一些曾經的國內名校學霸,早早就出國留學了,畢業後在美國工作,近些年,他們挫敗地發現,自己錯過了中國過去二三十年快速發展的紅利——一些當年不如他們的同學,不得不留在中國,如今卻「混得特別好」,早已財富自由了;而他們這些留學生,現在還只不過是美國公司的一個普通打工者。

僅僅用誰收入高來衡量「誰更牛逼」,當然是膚淺且平庸。收入水平,一方面取決於自己在什麼平台,另一方面,取決於認知水平;其實,一個人選擇加入什麼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於認知水平。那些在美國公司打工的昔日學霸們沒有意識到的是,他們跟留在國內並比他們「成功」的同學的差距,主要不在收入水平上,而是認知方面。

而在經過多年的奮鬥後,「學霸」與「學渣」們出現認知倒掛的根本原因是:

學霸們剛畢業就加入了制度文化很成熟的美國大公司,這些公司,早在幾十年前就完成了從0到1甚至從1到10的階段,新人們進去,不需要做太多探索,只需「按既定方針辦」就行了。可以說,這些學霸們剛一參加工作就進入了「舒適區」,平時遇到什麼問題,比較容易快速得到公司資源的支持,而不需要自己歷經千辛萬苦去攻關。

在這種環境中工作,相當於所謂的「L4級自動駕駛」汽車在自動駕駛專用道路上跑,路上有磁釘、兩邊有V2X設備支持,看起來自己很牛逼,其實因為「場景太簡單」,始終無法獲得多少高質量的「數據」,因而「算法能力」也無法得到提升。

相比之下,留在國內的「學渣」們,沒能力考公務員、沒能力進國企,不得不進入還處於創業階段、每天都生死未卜的民營企業。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有幸經歷了一個公司從1到10、甚至從0到1的階段,在這樣的公司里,組織制度都不完善,遇到問題找不到人求助(可能老闆自己也不知道),到外面談合作四處遭冷遇,要想在這樣的公司立足,你必須要逼着自己去探索,如何搞定各種「極端工況」。

可以說,從0到1、從1到10階段的民營企業,為這些學渣們提供了更好的「應用場景」, 這樣的應用場景里,他們能獲得豐富的、高質量的「異質化數據」,因而,「算法能力」迭代得很快。認知提升了,還怕掙不到錢?

那些身在美國大公司的昔日學霸們,如果還只知道羨慕別人的財產,而不知道羨慕別人的認知、更不知道羨慕別人所在的「應用場景」、不羨慕別人所能獲取的「數據量」,那你跟別人的差距恐怕會越來越大吧?

二.「好工作」的標準:幫助你實現「人力資本」的升值

當然,我們並不能說,在國內工作就一定比在美國工作更好,關鍵還得看你選擇了什麼樣的平台。

我們常說找工作要選個"好平台",這個"好平台"該怎麼理解呢?

通常,人們對"好平台"的標準是,看這個平台"有多少資源",我覺得這個不對——應該看平台"能給我多少資源"。換言之,平台的資源很多,但你能得到的資源很少,那它就不是一個好的平台;而平台的資源儘管不多,但你能得到的很多,那它對你來說就是一個好平台。

更進一步,從長期看,最好的平台,也不是給了你最多"資源"的那個,而是給你提供了最多高質量的"異質化數據"的——這裡所說的數據,並不是指類似於存放於電腦硬盤或網絡上的某個"文檔",而是你在實際工作中遭遇的各種"工況",這些工況可用來訓練你的"算法"(思維方式)。

在你日後離職的時候,也許平台的"資源"你沒法帶走,但這些數據訓練出來的「算法」肯定歸你所有。

上面這段話,是我於6月20日發在朋友圈的。這是我對自己在2016年4月-2017年2月及2017年10月-2021年3月這兩段學習經歷的總結。雖然是最近才寫出來的,但我大概是在兩年前就有了類似的觀點了。

有心人也許已經注意到了,我在上一段提到我之前的職業生涯時用的詞並非「工作經歷」,而是「學習經歷」。這不是筆誤。在我的思維方式中,學習就是目的本身,工作只是手段而已,如果不是為了學習,我幹嘛要幹這份工作呢?

在這種思維方式的指導下,長期以來,我一直認為,在工作中學習與在學校學習的區別是:在學校學習,要交很多學費,並且還沒有收入;在工作中學習,不僅不用交學費,而且還可以領一份工資。所以,選一個好的公司去學習,性價比要遠高於選一個好的大學。

前幾年,一些朋友在跟我交流跳槽計劃時,我通常會推薦他們去初創公司。去初創初創公司的最大好處是什麼?是可以近距離接觸創始人。接觸創始人的意義是什麼,是更好地套近乎還是更好地裝逼?是近距離學習。

別因為公司規模小就小看他們的創始人,其實,這些小公司的創始人,思維、格局,並不遜色於那些當大公司的高管——後者往往是職業經理人,打工者思維比較重,如果這個大公司的組織文化不足夠好,有些經理人哪怕職位已經非常高了,也是為了那點」可憐的股票期權「在苟且,使命和願景對他們來說只是口號而已。

你是更喜歡跟心中有詩和遠方的創始人並肩作戰,還是聽那些拘泥於眼前的苟且的職業經理人指揮?

有初創公司的朋友向我吐槽自己的老闆時,我是這麼回復的:你說的這些,也許都屬實。但現狀是,你既討厭你的老闆,又離不開你的老闆啊,他還是比你強不少吧? 其實對大多數人來說,我們一生能近距離接觸到的最牛逼的人,也許就是自己的老闆了。所以,先老老實實地學習對方的長處吧。

是否有助於個人人力資本的持續升值,應該是我們選擇工作時的最高標準。

而人力資本能否持續升級,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你在這份工作中所接觸到的「數據量」——這裡的數據,包括你在跟客戶、供應商、同事、下屬、上司等接觸的過程中接觸到的有效信息、知識等,跟他們打交道的方式,假以時日,這些數據,都會內化成為你思維方式的一部分。

通常,在市場化程度越高、離前沿信息越近的公司及崗位上,越容易獲得高質量的異質化「數據」;而在離市場越遠、離前沿信息越遠的公司及崗位上,就越難獲得高質量的「數據」。

前段時間,一篇題為《一名北大博士,鼓起勇氣從體制內辭職的感想》的帖子很火,他辭職的一個原因是「體制內的思維方式比社會整體水平落後10年,年輕人提出一點新觀點新思路,領導會因為沒聽過或者求穩而直接pass」。文中還有一句是「領導其實有時候也在說『體制內浪費了多少人才』」,便印證了思維方式跟「數據量」的關係。

當然,這個帖子的概括也不完全準確——如果一個人在市場化程度很高的公司里乾的是行政、後勤這種離市場比較遠的崗位,那他獲取的有效數據也不會太多,思維方式的迭代也會受限;如果在體制內,是在工信部、經信委、科技部門這種跟市場、前沿信息接觸比較多的部門及崗位,那他能獲得的有效數據就會很多,思維方式的迭代也會比較快。

不是所有大公司的工作都「有意思」,也不是所有的體制內工作都「沒意思」,關鍵還是得看「數據質量」與「數據規模」。

三.文章是個「以小博大」的工具

在理解了「數據質量」與「數據規模」對提升人力資本的意義後,我開始自覺地修正自己之前的一些錯誤觀念。

比如,長期以來,我認為,文科生是沒有必要讀研究生的,在工作中學習的效果可能更好。但如今,對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

文科生讀不讀研究生,取決於你是在工作中還是高校里更容易快速獲取高質量的異質化數據。如果在工作中很難獲得這樣的數據,而在讀研的時候比較容易獲得這樣的數據,那讀研就是划算的;反之,讀研就是不划算的。

具體到我個人,我之所以覺得很多人給我提出的「讀個研究生吧」「讀個MBA吧」的建議價值不大,是因為,過去幾年裡,我在自己的工作中一直在源源不斷地獲取高質量的異質化數據——這些數據,不僅僅是自動駕駛行業的專業知識,更有我在跟各公司的CEO、CTO、COO、CMO們頻繁接觸中學習到的思維方式、經營一家公司的思路。

我甚至認為,無論從提升認知的角度,還是從所謂「積累人脈」的角度,我之前在《建約車評》學習那三年半時間的收穫,是要超過很多人去名校讀個MBA甚至EMBA的。

很多人看到這句話的第一反應可能是:你吹什麼牛,MBA或EMBA的學費都大幾十萬、上百萬,你一年的工資也就不過寒磣的二三十萬,你憑什麼認為你的收穫比人家多呢? 我的底氣來自於:我在這段經歷中獲取的「高質量數據」比很多人從讀MBA或EMBA中獲得的「高質量數據」多。

據說,多數人讀MBA或EMBA的動機是「混圈子」「結交人脈」,但恕我直言,如果這就是你讀MBA或EMBA的動機,那在動機層面上你就比那些「高人」矮了一大截。理想汽車CEO李想在一次內部分享中提到一個觀點「社交的最主要價值是提升認知」,對此,我是「心有戚戚」。

長期以來,我對「社交」的態度一直都是「如果你不能幫我提升認知,我憑啥跟你社交」?這也是我一度有「社交厭惡症」的根本原因。其實,只要認知提升了,不管你是功利還是不功利,「人脈」自然而然就來了。

相反,如果沒有意識到提升認知的重要性,只是熱衷於「混圈子」,那你八成混不進高質量的圈子——認知層次不同的人怎麼可能在同一個圈子裡愉快地聊天?

說到這裡,再插入個故事:

我們村有一個人,跟我爸是同齡人,他兒子是浙大畢業的,這人退休之後也來杭州帶孫子了,兩年前,他們全家跟我們全家聚餐,席間,我聊到自己的一些經歷時,這位長輩叮囑他兒子:「平時也多跟你的同學聯繫,交流信息。」

回來後,我老婆對我說:「你這個老鄉很有水平!」我明知故問:「你怎麼看出他有水平的?」我老婆說:「因為他讓他兒子多跟同學聯繫的目的是『交流信息』!」

我當然知道老婆為何會這麼說了——換做普通人,大概率是叮囑兒子「多跟同學聯繫,看他們能否幫幫你」吧?

這一對比,是不是高下立見?(這位老鄉,是1978年上的大學)

在社交中提升認知有兩種途徑:1. 從別人口中獲取原始數據(信息),然後用這些數據來訓練自己的算法;2. 直接獲取別人的算法(觀點、認知)。這位老鄉給兒子的建議,其實是第一種。

我這幾年在工作中提升認知,是以上兩種途徑同時在發揮作用。原始數據層面,以行業知識為主;算法層面,以採訪對象的觀點為主。

在自動駕駛產業,一個「普通」的工程師、「普通」的總監,認知水平都可能比許多隻知道「混圈子」的MBA和EMBA高。那麼,跟哪些人交流,你的認知更容易獲得提升?這是我敢說出「我在《建約車評》工作的三年,收穫遠大於很多人讀MBA或EMBA」的最大底氣。

《九章智駕》創辦之後,起步特別快。很多人問起原因,我都說:「我們是『含着金湯匙出生的』,畢竟在《建約車評》的三年半里做過那麼多高質量的選題,也採訪過不少行業精英。此外,我寫文章的高標準,最初也是余建約老師定下的。」

不僅我的知識體系,是通過採訪和寫文章積累起來的,而且,就連我們團隊中的幾位合伙人,也是靠文章走到一起的:

許良,是2017年11月看了我在《建約車評》寫的第一篇採訪文章之後加我微信的讀者,三年前,我寫文章時,不僅找許良請教,而且文章寫完後還找他把關;

孫利,是在2019年6月份看了我的一篇雞湯文後加入《建約車評》的同事;

陳康成,是在今年4月份看了《九章智駕》的創刊詞後聯繫我的,陳康成在做自我介紹時說自己有個公眾號「筋斗雲與自動駕駛」,我聽完興奮地說:「去年12月,我在學習關於操作系統的知識時,看過你的文章!」後來,我才知道,早在四年前,陳康成就在知乎上關注了許良(許良是知乎大V)。

我老婆在點評這些時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文章,是一個可以以小博大的工具。聽到她說出這句話,我有點「小激動」,因為,在1月份,許良說過一句「文章就是個槓桿」。而在兩年前,我還看到一個科技公司CEO在一篇文章中說「寫作是最高質量的社交」。

所謂「文章是個槓桿」,一個是指,文章可以快速幫我們鏈接起通過其他方式無法鏈接到的人或資源;另一個是指,我們本來只有75分的水平,但通過文章,讓別人誤以為我們有「90分的牛逼」,這樣,別人就更願意跟我們交流了,我們就能學到更多。

我在4月2號發的創刊詞結尾有一句話「出發之後就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然後,陳康成找到了我,當然,還有好幾個兼職作者;今天,我要再次利用起文章這個「槓桿」,希望能再吸引一兩個志同道合的人加入我們。如果你有興趣加入我們,請接着往下看。

四.做一個「受人尊敬」的汽車科技媒體,需要一群怎樣的人?

《九章智駕》自成立之後,客戶的數量一度多到我們服務不過來。說起這些事情,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你們的資源真多。 我不太認同這個說法,把客戶或用戶當成「資源」,就意味着你打算去收割別人。我的解釋是:我們能為客戶提供別人提供不了的價值。

我在2017年的一篇文章中曾經提到,「我對一切跟求知無關的事情都充滿深深的敵意」。至今,我依然如此。

我寫給很多客戶寫的廣告,大部分讀者都「看不出來是廣告」,這並非因為我「有高超的包裝技巧」,而是因為,我是帶着求知的目的跟這些公司接觸的,順便把他們的價值點挖掘出來就行了。

外人很難理解的是,我給好幾家客戶寫的廣告稿件,都有其他媒體主動聯繫我們,請求無償轉載。因為,那些媒體的編輯們覺得,自己轉載的是 知識,而不是 廣告。

我發現,媒體「找客戶」,跟蘇老師當年「找女朋友的邏輯是一樣的:招蜂引蝶的難度,遠低於尋花問柳的難度。

什麼意思?蘇老師在不會寫文章或者文章沒寫好之前去追女生(尋花問柳),被拒絕的概率是100%;文章寫好之後,女生主動找到蘇老師(招蜂引蝶,我老婆在社交網絡上對我說的第一句就是「我要對你下手了」),蘇老師可以選擇接受,也可以選擇拒絕,自己擁有百分之百的主動權。

我的個人雞湯號上,女性用戶占比從一開始的不到40%上升到後來的將近70%。但我說「粉絲三萬,我只娶一粉條兒」,結果,有一段時間,很多女生加我微信的時候都會在備註裡面寫一條「粉條兒」「我就是你想找的那跟粉」。

對應到內容創業中,媒體跟客戶的關係也是如此。內容做不好,則營收困難,再不靠譜的客戶你也得接;內容做好了,你就有底氣篩選客戶。

有一次,一個我感覺不太靠譜的「潛在客戶」跟我談合作,他還沒把自己的項目介紹完,是就來了一句:"賺多少錢,只是一方面,我的首要目標,是做一個受人尊敬的媒體。" 然後,對方就明白我是什麼意思了。

「受人尊敬」,這是我跟葛占國同學於2009年底或2010年初在MSN上聊天時提出的目標。當時,聊到「崇拜和尊敬的區別」,葛同學說:「我崇拜喬布斯和江南春,尊敬你。」

我認識的很多人,尤其是媒體大V,特別享受別人的崇拜,但我從來不會,通常,如果誰說「我很崇拜你」的時候,我就不怎麼搭理對方了;相比之下,我會特別認真對待別人的「尊敬」。為什麼?崇拜使人膨脹,尊敬使人自律。

我知道,我身邊的很多朋友都很尊敬我,所以,我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這麼多年,在確保自己「思想水平」持續提升的同時,我還一直確保在自己價值觀層面上能繼續提升。

現在,我們欲招聘優秀的內容人才若干名,共同打造一個「受人尊敬」的汽車科技媒體。我們希望你是這樣的人:

1. 價值觀驅動型的人。如果你已認真看完我在前文寫的內容,並「心有戚戚」,有加入我們的強烈願望,那麼,我相信你也是價值觀驅動型的人。我堅信,人與人之間能長久地"在一起",最終一定是價值觀高於利益,或者說,價值觀就是核心利益。

2. 興趣驅動型的人。對商業和科技有濃厚的好奇心、求知慾,並有一定的洞察力;並且文字應當是你的最高信仰,把對商業和科技的觀察以文字的形式輸出,能給你帶來極大的樂趣。

3. 有很強的專注力。可能,你感興趣的事情很多,但如果在同一時間段內做很多感興趣的事情,可能會導致你所有事情都干不好,因此,需要階段性地捨棄一些事情,以目標為導向,精力都專注於這一兩件事情上。

4. 有工匠精神。想到選題方向、牛逼的觀點、搭框架這些事情,壁壘沒有那麼高,真正的壁壘在於,往框架裡面填沖內容,並將其打磨成精品。這需要有很強的「工程化能力」。

5. 有能力駕馭萬字長文,能有效地平衡好廣度和深度。我們對文章質量的最基要求:信息密度高於絕大多數券商的絕大多數報告,不低於《九章智駕》的平均水平;信息要高度稀缺,需要80%以上的信息是在其他媒體上看不到的,如果基於公開信息,需要有特別牛逼的獨家觀點才行。

6. 對新東西的快速學習能力極強。遇到第一次接觸的內容,要能在兩周內交出高質量的稿件。

7. 對收集素材有「強迫症」。文章的質量,基本取決於收集素材的能力,或者熱情。

8. 死磕細節的精神。遇到自己有疑惑的問題,能打破砂鍋問到底,敢於不斷地質疑採訪對象、客戶,並交叉驗證。

9. 有契約精神。答應別人的事情,務必要按時交付,如有特殊情況不能交付的,一定要提前說明理由;務必替客戶及採訪對象保守秘密,不要辜負別人的信任。

10. 能有效地平衡「深思熟慮」和「快速行動」,對寫文章,既要有完美主義傾向,又不能有拖延症。

11. 同理心強、情商高,善於為別人考慮。你可能會質疑「不就寫個文章嗎,為什麼要求情商高呢」,如果你情商不夠,說話經常讓採訪對象、客戶不舒服,別人憑啥敞開心扉跟你交流呢?此外,隨着公司不斷發展壯大,早期的團隊成員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可能是要帶團隊的,如果你同理心不夠強,團隊中的其他人都被你逼走了呢?

12. 不能太玻璃心,情緒管控能力強;不愛面子,不槓精。

13. 精力充沛,時間管理能力極強。我們不考勤,但要做好,可能比996的節奏還緊張。

14. 自律能力極強,獨處能力強,能習慣在家辦公。我所謂的「自律」,不只是要你「認真工作」,按時吃飯、按時睡覺,也是自律的一部分。如果不是客戶的合作稿件,希望你寧可延遲發稿,也別熬夜。當然,要同時兼顧「按時交稿」和「不熬夜」,考驗的正是你的時間管理能力。

15. 有主見,敢犯錯,快速迭代。

16. 對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知識有一定基礎,並有志於參與車聯網、無人駕駛這場會改變產業格局、重塑人類生活方式的大變革。

17. 有較強的英語閱讀能力,如果聽說好,更佳。

18. 絕對真實、自我認知清晰,誠信。如果上述要求中的某一兩條你未能完全滿足,但你又特別渴望能成為我們中的一員,也請如實告知,我們來評估,你需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完全融入。否則,你即使進來,也會磨合得很痛苦。

對我們來說,招錯一個人,無非是「浪費了幾個月的工資」,而對你來說,找了一份不適合自己的工作,可能整個職業生涯都被毀掉了。因此,請務必誠信。

對了,渴望實現「財務自由」的人,請勿打擾。

此外,如果你是把寫「10萬+」當成最高目標的作者,最好不要投簡歷給我們;因為,我們希望輸出的是有閱讀門檻的高質量內容,而這種內容的目標用戶的總數應該也不到10萬。如果你的寫作方式是迎合讀者情緒,激發讀者「共鳴」,也請務必不要投簡歷給我們。謝謝理解。

在這裡,你將收穫什麼?

1.跟行業精英面對面談笑風生,不僅獲取「數據」,而且獲取可直接對方的「算法」

對喜歡跟人交流的人來說,跟業界精英建立直接聯繫、零距離談笑風生,至關重要,他們不僅是你最好的學習對象、可能為你日後的事業提供很大幫助,而且,這樣的經歷,也可以為你積累起雄厚的裝逼資本。

不過,試想一下,如果你在一線財經媒體科技媒體當記者,近距離採訪馬化騰和王興的概率有多大?幾乎沒有,能採訪他們的機會,通常都屬於「總編輯」。

之前,我曾經十分好奇,為什麼吳曉波、秦朔、劉東華、牛文文這些人可以跟那麼多的一線企業家有那麼密切的關係。最後,我發現,答案是:

他們剛大學畢業,還是個「普通小記者」的時候,王石、柳傳志這些人還是剛起步不久的「普通創業者」,很容易接觸;

而當馬雲、丁磊、馬化騰、江南春創業的時候,秦朔已經有了一定的江湖地位、吳曉波也已成名,要想接觸這些到這些「普通創業者」就更沒難度了——確切地說,在早期,應該是丁磊、馬化騰更需要秦朔、吳曉波的支持,而不是相反。

優秀的資深媒體人,一定是可以跟優秀的創業者、企業家共同成長的。

現在,無人駕駛剛處於起步階段,如今,很多自動駕駛及智能座艙公司的創始人,就相當於上世紀80年底末、90年底初的王石和柳傳志,相當於2000年前後的馬化騰、馬雲、丁磊,還處於「普通記者可以接觸到」的階段,你現在加入這個領域,有機會通過跟這些人交流迅速成長起來。

2. 避免「中年危機」

寫普通新聞,是拼體力的青春飯,我這樣35歲以上的人沒法和25-26歲的人競爭力(打字都沒別人快),但做深度稿件,時間就是壁壘,因此,根本不必有年齡恐慌。

秦朔老師、吳伯凡老師,現在已經50多歲了,依然筆耕不輟,很多文章都在業界產生極大的影響力。其實這是一條可複製的道路。

我堅持,我們的絕大多數時間都用來做深度報道,這樣,你就不用擔心到了35歲之後會被年輕人幹掉。

3.收入問題

只講情懷不談錢的招聘,都是詐騙。

在關注自動駕駛的to B類媒體中,《九章智駕》在成立的第一個月便已是絕對的行業頭部了,並且也得到了行業絕對頭部客戶的支持,目前,我們的收入水平已可確保5人的小團隊在不需要融資的情況下活下來了,隨着新人才的加入,競爭力肯定會越來越強。

在前兩年,所有全職加入的內容人才都會有公司的期權(體現在勞動合同中)。具體薪資和期權,面議。

五.我們的願景和「組織文化」

我們這么小的團隊,談「組織文化」,可能在別人看來比較「裝逼」,我也確實有點不好意思。誠然,我們暫時還無法系統性地談我們的願景和組織文化到底是什麼,但在這裡,我可以先簡單地分享幾條——

願景方面:

1. 我們不僅僅是一家媒體,還是一家產業服務機構,為從業者和決策者提供信息輸入,提供高質量的決策參考。

2. 深度擁抱行業,解決行業痛點,不僅服務B端、投資人端,還服務於C端的職業轉型。

我們深信,只要瘋狂創造價值,我們自己就能活下來。

組織文化方面:

1. 沒有流量焦慮;

2. 鼓勵公開表達不滿情緒,不隱忍;

3. 對每位同事的前途負責,希望每個人都有能跟蘇老師「翻臉」的資本。

先說第一條:如果你的文章乾貨足夠多,思路很清晰,行文也非常流暢,但流量很一般,請不要灰心,我們不會把點擊量作為KPI來考核。

最近,陳康成花兩周時間寫了一篇關於仿真的文章,閱讀量少得可憐。他有點不自信地說「效果不行啊」,我說:「不是文章沒寫好,而是市場還沒爆發,很多投資機構還沒有意識到這個事情的重要性。你不是還規劃了一篇同題材的文章嗎,哪怕閱讀量不行,我們也繼續寫!」

我用語音回復陳康成的時候,我老婆在旁邊聽見了,她說:「你真會安慰人。」我說:

「不是安慰,我真是這麼想的。過兩年,等這個市場熱起來了,別的媒體才開始關注,而我們已經有很深的積累了。」

「2019年,我寫的大部分關於自動駕駛的文章,都沒閱讀量,但我都寫得很投入。實際上,不一味追求閱讀量,就是我的競爭壁壘,我希望,今後,這也能成為我們團隊的壁壘。」

有兼職作者說,他打算寫一篇關於傳統車輛工程專業學生職業選擇的文章,「受眾面可能比較小」,問我們可不可以。 我說:「這麼有價值的事情,必須可以啊!」

我想起,五六年前,我寫雞湯文時,曾跟一個招聘網站合作給應屆生做過關於職業選擇的免費分享,開始前,看到那些孩子們提出的一個問題,覺得他們跟我大學剛畢業時一樣迷茫,我馬上就流淚了。過去幾年,只要是學生來求助的,我哪怕特別忙,也會儘量抽時間去解答。

因此,在我看來,「我們寫服務於學生群體的文章,哪怕流量很少,只要能真正幫助到一兩個人,價值就非常大。」

關於「不隱忍」,我是覺得,同事之間的溝通的過程中總會有不同意見,甚至是衝突,有的人臉皮比較薄,可能就會選擇隱忍,表明上看,隱忍有利於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氛圍,但我卻很慌。

上周,我還跟一位同事說:如果跟我有不同意見,請你一定要公開表達出來,咱們該辯論辯論,該吵架吵架,辯論充分了、吵盡興了,就不會有矛盾了。事實上,你表達的不同意見越多,我心裡就越踏實;你越隱忍,我就越"缺乏安全感"——怕我在什麼事情上讓你很難受,你憋久了,哪一天突然就離職了。

至於「對每個同事的前途負責,鼓勵大家都有跟蘇老師『翻臉』的資本」,這一點,我們不僅比很多媒體做得好,而且肯定比絕大多數大公司都做得好。

有一些等明星泛財經媒體,有一點做得特別不厚道:不允許作者署真名。比如,在吳曉波頻道上,除吳曉波本人外,幾乎所有內部作者的署名都是「巴九靈」;飯桶戴老闆上,所有作者都只能用筆名。這實際就是,堅決不允許作者打造個人IP。

作者不能打造個人IP,就不太容易被別的平台挖走,也不大容易實現跳槽時「薪水翻幾倍」;同時,作者也很難自立門戶,哪怕是要做個跟現公司沒有競爭關係的業務也很難。

這種做法,當然是極大地降低了平台的風險。但對作者來說,是否不利於他們的長期發展?難道作者要一輩子給你這個平台打工?

由於我在創業後充分嘗到了自己過去幾年專注打造個人IP所帶來的甜頭,我希望所有的同事在有朝一日離開《九章智駕》後也能嘗到個人IP所帶來的甜頭。

有了個人IP,過幾年,作者離開這裡去其他地方面試或創業,就不用花很多時間跟別人做「自我介紹」,而且溢價還很高;而如果不打造個人IP,他就只能是平台的「工具人」,無法實現人力資本的升值。

所以,我們會鼓勵,甚至是要求所有人都能打造個人IP。

過去兩個月,我們的產能嚴重不足,同時,我也發現,找其他平台上的好文章編輯轉載一下,流量及帶來的用戶增量也不錯,因此,我一度打算讓孫利老師把重心轉移到選稿做編輯轉載上,但我最終打消了這一念頭,原因在於,「這樣對孫利打造個人IP是極其不利的」。

沒有個人IP,一旦《九章智駕》倒掉了,或者孫利因為什麼事跟我翻臉了,不得不去其他地方找工作,那他肯定就中年危機了吧?所以,必須得保證他的重心放在能打造個人IP的事情上來。

陳康成,很擅長寫結構化的、看起來像報告一樣的東西,這些東西特別受投資機構歡迎,基本是單篇文章能漲粉500以上,有的甚至漲粉700。但我在前段時間跟他說:

「中金的好幾個中層都在分享你這篇。但坦誠地講,我不鼓勵你一直寫這種像報告一樣的東西。這種東西,對用戶、對平台的價值非常大,但對你個人的價值很低——產品無法人格化,陳康成做還是蘇清濤做,或孫利做,差不多,用戶看了這種東西,只會認為『這個平台做的內容可以』,但不大會對作者產生好奇,更不大會去跟作者聯繫交流,這對你打造個人IP是不利的。

「沒有個人IP,哪天我們公司以後做爛了,或者你跟我翻臉了,要跳槽的時候,你很難獲得溢價。我是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獨立的IP, 而不是『給平台打工的螺絲釘。」

要打造個人IP,就得有很高程度的聚焦。但作者的聚焦,對個人是好事,對公司則未必是:某塊業務過於依賴某個人,如果這個人突然離職了,你這塊業務不就陷入癱瘓了嗎?

為降低人員離職對平台運營的影響,一些媒體的做法就是,讓每個作者「跨領域寫作」,對各個板塊都比較熟悉。但我的想法是,這樣對平台、對個人都不利:對平台而言,你產出的內容專業度有限;對個人而言,很多時間都被浪費在他不感興趣的事情上了,並且幾年之後離職時還沒有個人IP。

我認為,個人的抗風險能力要比公司弱得多:

對公司來說,人才流失了,某塊業務受到衝擊了,後果無非就是損失了幾十萬(短期)、一兩百萬元(中期)的收入「而已」,放在公司的整個生命周期里,這只能算是個小挫折;

而對個人來說,離職跳槽時有沒有個人IP,那他的人生軌跡是大不一樣的——有個人IP的人,會持續升值,沒有的,會快速進入「中年危機」。

因此,反覆權衡了好久,我最終的結論是:必須要讓每位同事都打造出個人IP;並且,在「確保作者能打造個人IP」和「降低作者離職對平台造成的影響」兩者難以兩全時,要優先確保作者的利益。

我寧可看到日後在某個同事離職後它所負責的那塊業務臨時癱瘓了,也不願看到 在離開平台後,他自己就「癱瘓」了。 我長期以來觀察到的一個現象是:大公司特別擅長「批量生產廢柴」,頂級名校畢業的人也能被大公司的「螺絲釘文化」給改造成「廢柴」,我們絕對不能幹這種殘忍的事情。

甚至,對待兼職作者,我也不是「你給我寫稿貢獻流量,我付稿費給你」這種簡單粗暴的態度,我非常尊重對方的時間,會特別考慮「除了稿費之外,寫這篇文章,對你自己有什麼好處」。大部分時候,給我寫稿子,對兼職作者的價值就是「以輸出帶動輸入」,學習效率更高。

但有的時候,我給的選題,可能沒這方面價值,如前幾天的「數據法規盤點」一文的作者,是個算法工程師,這個選題,是我在4月底建議他的,但在最近,我主動向他道歉了:「現在想想,挺對不住你的,這個題材的選題,沒什麼壁壘,對你來說也無法形成積累,浪費了你的時間,非常抱歉。」

我對外部作者都如此負責,何況是對自己的同事?

至於「如何防範人才離職給公司運營造成的風險」這個問題,我的答案很簡單:應該通過提升組織文化、提升同事對公司的歸屬感來 「對沖」。

這如同於,在婚姻中,防止對方出軌的最佳途徑是持續提升自己的魅力指數,並儘可能給對方賦能,讓ta覺得自己跟你在一起很快樂,並且自信心也在提升,這樣ta就對你很歸屬感了,而不是一味地「嚴防死守」。

也許有人很好奇:你為什麼在前面多次提到「萬一公司倒了/做爛了」,是你對做好《九章智駕》沒信心嗎?

不是的。我非常有信心。只是,我覺得,做任何重大決策需要考慮「極端工況」,諾不輕許,故我不負人。

也許,你還會好奇:你為什麼多次提到「萬一你跟我翻臉了」呢?你很難相處嗎?

對此,我的解釋是:假設一種極端工況,還是有必要的。此外,別人跟我翻臉,不能簡單地歸結於我不好相處吧,萬一是你自己不好相處呢?哈哈哈哈。

我可以信心十足地說,我是我認識的人裡面最好相處的人之一。

我同理心極強、情商極高,也重人情;我會帶着激情做事,浪漫起來像個詩人,但你身邊許多人常見的那些「情緒化」的問題在我身上永遠不會出現,相反,在應對一些讓我很不爽的事情,或者對待不同意見時,我會理性得像個機器人。

之前看到一篇寫李開復的文章,說他「像個機器人」,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我擦,這不是在說我嗎。

當然,我也有讓別人「很有壓力感」的一面。

因為我對自己的要求極高,所以,我不太尊重某些所謂「人性的弱點」,我也特別反感別人拿所謂「人性的弱點」來替自己辯護,反感別人找藉口、耍小聰明。

此外,我是很講人情,擅長換位思考,但我最終還是會堅持「是非和規則高於人情」,一個你自己認同的規則,你屢次破壞,或者你自己承諾的事情,你做不到,也不給我一個明確的「說法」,我就不會「放過」你。

人跟人要長期愉快地相處,一定要「把醜話說在前面」。但凡堅持「是非高於人情」的,最終,是非守住了,人情也會很牢固;而硬要讓「是非向人情讓步」的,最終,不僅是非失守了,人情也會破裂。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3-03 07:03:35

專業的情感服務機構真的不錯

頭像
2023-08-26 16:08:06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頭像
2023-06-14 04:06:03

可以幫助複合嗎?

頭像
2023-05-25 00:05:07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