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晁蓋,是梁山的第二任寨主,慷慨豪義,卻出師未捷身先死,沒有等到梁山大聚義,就死在了攻打曾頭市的衝鋒路上,還是莫名其妙的被一枝毒箭射死,上面刻着「史文恭」的字樣。
梁山這位寬厚講義氣的大家長,死前留下遺言「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含恨歸西。
當時作為二把手的宋江,在「喪考妣一般,哭得發昏」之餘,在眾人擁戴下,暫居了梁山山寨之主。他接位以後,並沒有馬上尋思為晁蓋報仇,而是立刻下令改聚義廳為忠義堂,然後進行一系列的行政與軍事安排部署,讓梁山上下煥然一新,讓眾人眼前一亮,欽佩之餘,更驚訝於新老大宋江的深思熟慮,這簡直就是籌謀已久啊。
表面看,晁蓋之死,是在曾頭市,被史文恭在漆黑的深夜放藥箭射中,毒發身亡。這是「案發的表象」。
果真如此嗎?在那個漆黑的夜晚,沒有目擊者親眼看到兇手放箭,在抓住史文恭以後,書中也沒有隻字片語,來交代對這個「嫌疑犯」進行審訊確認。
從書中的字裡行間,種種跡象表明,晁蓋之死,大有蹊蹺,兇手未必就是史文恭,事件也絕非被一枝藥箭偶然射中那麼簡單。這裡姑且命名為「晁蓋命案」吧。
二
這起命案最大的疑點,包括如下三方面:
第一:受害人晁蓋臨死的遺言,透出的深意。
第二:曾頭市史文恭射殺晁蓋的可能性有多大。
第三:晁蓋唯一一次親自出征,就出了問題,並且是天大的問題——丟了性命。僅僅是偶然嗎?還是有蓄謀的殺害?
下面分別講述。
第一大疑點,從晁蓋遺言說起「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各位看官可能會說,這不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臨死遺言嗎,有啥奇怪的。其實不然,內含深意。
晁蓋這句話,給了我們2個信號:
1.射殺他的兇手到底是誰?
2.他死後,他希望梁山大位由誰來接替?
在此時啊,離晁蓋臥榻最近的就是宋江了。當宋江兩眼流淚、哀嚎不已的時候,也正是晁蓋快斷氣的時候。當宋江握着他晁大哥的手,昏迷了好幾天的晁蓋,對此時距離他最近的好兄弟宋江,說出了這麼一句意味深長含糊不清的遺言,含義深刻啊。
其實,按照當時的場景,晁蓋應該說出另一番話來,才更符合情理。
如下:「賢弟珍重!我走了以後,梁山就全靠你了!你一定要帶領兄弟們把梁山發展好,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日後抓住了史文恭,一定要把他碎屍萬段,替我報仇!」
難道不是這樣嗎?這樣才能充分表現出晁蓋對宋江的信任,——以梁山大業和替自己報仇重任相託付。
因為,當時的情況,無論從哪方面看,晁蓋死後,於法(制度)、於理、於情,都應該是宋江接位才對。
原因三方面:
1.此時,二把手是宋江,一把手晁蓋陣亡,二把手(副職)接位主持大局很合理。從組織編制來說,宋江接位,順理成章。
2.此時,宋江的威望已經超過晁蓋,眾望所歸,晁蓋心裡清楚得很。論實力論威望,梁山泊主之位,舍宋江是誰?從「理」的層面看,宋江最合適。
3.宋江是晁蓋的救命恩人,早在鄆城縣,晁蓋一伙人截生辰綱事發,當時如果沒有宋江報信,晁蓋早就被抓入獄身死,也就沒有今天的山寨之主的位子和梁山的基業。飲水思源,何況晁蓋是這麼講義氣的人,論私情,晁蓋臨死也應該傳位給宋江。
然而沒有。晁蓋不但沒有傳位給宋江,反而當着眾人的面拋出了一道「考題」:誰抓住了殺死我的真兇,就讓他當梁山泊主。你們不這樣做,我就會死不瞑目啊。這是要把仇恨帶到地下去的節奏啊!
注意,晁蓋臨死說的是「抓住射死我的人」,並沒有說是抓住史文恭。為什麼?原因很簡單,他心裡認定此事並非史文恭所為,而是另有真兇。只是在宋江主位以後,第二天,就不動聲色的把兇手內定為「史文恭」了。
但是,問題又來了,就算抓住了射殺他的人,替他報仇了,也沒必要以梁山泊主大位相送啊,難道梁山基業還大過他一個人的性命不成?是晁蓋臨死頭大,痛恨兇手報仇心切,才將自己的私利放到梁山大業之上的嗎?
當然不是。這是晁蓋昏迷了這麼多天,深思熟慮的結果。他不傳位給宋江而要傳位給「抓住射殺他的人」,是因為他不信任宋江,而把真正的信任寄托在幫他破獲這起「身死命案」的人身上。
他認定不是史文恭,而是另有真兇,並且「犯案」動機過程可能還很複雜,要抓住真兇,必定有相當的曲折、難度、經歷方方面面的鬥爭,肯定必須具備計謀、武功等各方面能力,晁蓋認為這樣的人足以當梁山泊主大任。好了,這裡暫且打住不往後敘,因為事情完全沒有按照晁天王的意思發展,實際上,書中從頭到尾都沒有真正抓住兇手。下面還是繼續查找真正的兇手吧。
三
第二大疑點:曾頭市和史文恭本人,射殺晁蓋的可能性有多大。
首先,史文恭會射殺晁蓋嗎?還是偷襲,選擇在一個漆黑的夜晚,備好了毒箭,還要刻上自己的名字「史文恭」。矛盾重重。
答案是史文恭射殺晁蓋幾率很小,基本不可能。為什麼呢?
首先,史文恭怎麼說也是一個江湖成名的好漢,武功天下無雙,用這麼卑劣的手段去謀害梁山的「掌門人」,日後傳出去,豈不被江湖好漢恥笑?還要不要在道上混了?
其次,在漆黑的夜晚,一箭射中主將面頰,如果不是對晁蓋行蹤點早有確定,自己又早有埋伏準備,又怎麼可能射的這麼准?這偶然性也太巧了。並且,書中明確交代,第四天晚上晁蓋偷襲的是北寨。曾頭市一共扎了五個寨,晁蓋攻打北寨,而史文恭守中寨,書中也沒交代說史文恭半夜又跑到北寨去了啊。
再次,毒箭上刻着「史文恭」字樣,這屬於「此地無銀三百兩」,又要偷襲人家,又要留下「我是兇手」的憑證,很矛盾。
以史文恭的武藝,梁山上還只有盧俊義(此時還沒上梁山)能匹敵他,何況他現在又得了段景柱偷來的玉照獅子寶馬,他想要殺晁蓋完全可以選擇更好的時機、更好的場合,估計兩三個晁蓋都不是他的對手,在戰場上光明正大的斬殺射殺晁蓋,來揚名天下,豈不更好?
因此,史文恭沒有暗箭射殺晁蓋的充分原因和動機。
另外,書中幾處細節也給出暗示:曾頭市原意是要活捉眾梁山好漢,包括晁蓋宋江在內。
細節一:戴宗第一次下山打探,回來報告說:曾頭市備好了很多囚車,教市上小兒們都唱道:「搖動鐵環鈴,神鬼盡皆驚。鐵車並鐵鎖,上下有尖釘。掃蕩梁山清水泊,剿除晁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原著第61章)
細節二:晁蓋帶兵第一次對陣碰上曾魁,對方'高聲喝道:「你等是梁山泊反國草寇,我正要來拿你解官請賞,原來天賜其便!還不下馬受縛,更待何時!(原著第61章)
細節三:次日對陣碰上曾塗。曾塗指着對陣罵道:「反國草賊,見俺陷車麼?我曾家府里殺你死的,不算好漢!我一個個直要捉你活的,裝載陷車裡,解上東京,碎屍萬段。你們趁早納降,再有商議。」(原著第61章)
細節四:當宋江第二次攻打曾頭市,對方不敵,曾頭市市主曾老頭派人送來求和信,信中寫到「奈何無端部卒,施放暗箭。」(原著第69章)。
這說明曾頭市一方也沒明白,到底是誰放的暗箭射死了晁蓋?曾老頭甚至想,我都已經下令要活捉呀,你看,囚車鐵籠都備好了,怎麼會施放暗箭呢,是哪個兔崽子背着我乾的呀?!由此可見,曾頭市原本是要活捉梁山好漢的。既然如此,又怎麼可能無緣無故放暗箭,在漆黑的夜裡還放得那個賊准,備好的是藥箭,一箭就射到臉上,無藥可救。這哪裡是想要活捉,簡直就是想一箭要人命呀!
四
第三大疑點:此次晁蓋親自帶隊,反應出的梁山內部問題。
1.當戴宗回來報告,聽到說曾頭市完全不把梁山放在眼裡,囂張得很,晁蓋大怒,要親自帶兵打曾頭市。宋江苦勸晁蓋卻執意要去。宋江不高興,晁蓋更憤怒。
原文如下。
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小弟願往。」晁蓋道:「不是我要奪你的功勞。你下山多遍了,廝殺勞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卻是賢弟去。」(原著第61章)
作者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卻給了我們大量的信息進行推測和分析。哪些信息呢?這說明平常晁蓋一說要親自下山,宋江就會來一句「哥哥乃山寨之主,不可輕舉妄動,兄弟替你走一遭。」這已經成為了習慣。表面上看,是宋江關心晁蓋替他分憂,其實是宋江在一次次的親自帶兵作戰中迅速成長、鍛煉了能力、與部下聯絡了感情、樹立了威信。不知不覺,架空了晁蓋。書中就有多處細節透露出「二把手宋江越位,一把手晁蓋不配位」。這是另一話題,不作詳述。
2.晁蓋身死,宋江的表現反常。
一是當晁蓋身死,他哭得最厲害。這表面上看,是宋江對晁蓋感情深厚啊,我大哥死了,我好傷心啊。其實是作者故作反語。哭聲越大越誇張的人表現越假。
二是他表面上一推再推不坐第一把交椅,好像完全沒有想掌權的欲望和想法,而在吳用為首的眾人擁戴下坐上山寨臨時寨主之位以後,當着屍骨未寒的前任老大的面,他馬上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改聚義廳為忠義堂,進行具體的人事分工、安排、部署。這簡直就是深思熟慮、籌劃已久啊!內心一個聲音不自覺的蹦出來:我期待老大這個位置很久啦!
三是,他坐上第一把交椅以後,並沒有把為晁蓋報仇的事當首要任務,一拖再拖。而是等到曾頭市第二次搶了梁山的馬,才想起要再次攻打曾頭市。直接原因還只是奪回馬匹,附帶說一句給曾老大報仇。甚至在和曾頭市的來往書信中,都只提及歸還馬匹,並沒有提替曾老大報仇的字眼。馬匹和老大的身死大仇,孰輕孰重,顯而易見啊。宋江此時的表現,和晁蓋臨死時他的抱頭痛哭形成強烈的對比。這是作者對世事洞察仔細,人情事理拿捏的細緻到位啊。
五
曾頭市一方的人不可能放冷箭,那會是誰放冷箭?戰場上就敵我雙方,冷箭不可能憑空產生。那麼只有梁山這方人施放冷箭了。
那麼,兇手是個人作案,還是團伙作案,還是受人指使?
這裡作如下的分析和推測:
1.首先,直接兇手一定是個射箭高手。他先把毒箭備好,刻上「史文恭」的名字,並且對晁蓋夜襲曾頭市的行動非常熟悉,所以能在恰當的地點、恰當的時機、於黑夜中趁亂一箭射殺晁蓋,直取他性命,動作利索不含糊。
晁蓋這次出行只帶了20個好漢出來。
原文:
晁蓋點那二十個頭領:林沖、呼延灼、徐寧、穆弘、劉唐、張橫、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楊雄、石秀、孫立、黃信、杜遷、宋萬、燕順、鄧飛、歐鵬、楊林、白勝,共是二十個頭領,部領三軍人馬下山,征進曾頭市。(原著第61章)
梁山上箭法很準的人很少,包括花榮,此次也留在梁山。不可能是留在梁山上的人跑下來專門射殺晁蓋。一是書中沒有任何交代的影子痕跡,不做捕風捉影的分析。二是梁山到曾頭市路途遙遠,時機不可能抓得這麼准。三是晁蓋夜襲曾頭市是機密大事,參與這次軍事行動的只有晁蓋和這20個好漢知道,不可能泄密。那麼,只有這20個人中其中的一個了。
當時情況,是分兵兩處,晁蓋自己領着十個好漢,帶兵趁黑去攻打北寨的,另外留了十個好漢,以林沖為首,在外帶兵接應。晁蓋是在發現中計,撤退的途中,於混亂的情況下,被迎面而來的毒箭射中的。也就是說,射箭的人很可能是來接應自己的人。
原文:
晁蓋道:「我不自去,誰肯向前?你可留一半軍馬在外接應。」林沖道:「哥哥帶誰入去?」晁蓋道:「點十個頭領,分二千五百人馬入去。」十個頭領是:劉唐、阮小二、呼延灼、阮小五、歐鵬、阮小七、燕順、杜遷、宋萬、白勝。(原著第61章)
那麼,誰的箭術最高明,又具備作案動機呢?逐一分析篩選這20個人,其中有一個人,徐寧。當時,徐寧是被安排屬於林沖一隊,共10個好漢,帶兵留在外面接應晁蓋的。
徐寧其實是個箭術高手,讀者往往只知道他的那身寶甲,和天下無雙的鈎鐮槍法,卻忽略了他高超的箭術。
書中,作者兩次稱讚徐寧是箭術高手。
第一次是在徐寧為追回寶甲而被拐上梁山,答應入伙後,裝束起來、準備演練鈎鐮槍法時的一首《西江月》中:
臂健開弓有準,身輕馬上如飛;
彎彎兩道臥蠶眉,鳳翥鸞翔子弟。
第二次是在童貫率軍征討梁山,梁山排九宮八卦陣全體大亮相時的一首《七律》中:
雀畫弓懸一彎月,龍泉劍掛九秋霜。
作者兩次稱讚徐寧是箭術高手——他都沒捨得如此讚美花榮和龐萬春這一南一北兩位頂級射手,但是整部《水滸傳》裡又從來不見徐寧射箭。那麼徐寧的箭射到哪裡去了呢?作者在引導我們思考啊。這種欲擒故縱的筆法,正是金聖歎先生所說的「深文曲筆」。
徐寧具備了作案的能力,那麼他的作案動機又是什麼呢?
這其實來源於梁山的終極矛盾——招安。梁山上真正希望招安的人並不多,徐寧算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三方面。
首先,徐寧上梁山前,屬於體制內成員,有地位、待遇好。金槍班教頭,屬於皇家儀仗隊與私人護衛軍之列。他曾和林沖是好友,經常在一起喝酒交流切磋武藝。但是他地位比林沖高,待遇比林沖好,日子過得爽歪歪。能再回歸到編制內,繼續過優越的小資生活,當然是他最大的願望。
其次,徐寧是被騙上山的,他上山是很冤的,上山當強盜也是迫於無奈。
第三,徐寧他是有妻小的,梁山上多的是單身漢,而徐寧有家室有兒子。在那個年代,當強盜的名聲是很不好聽的,老子是強盜兒子也就是強盜。他可以不顧他自己,但是他不可能不顧他兒子一輩子的前途吧!如果有機會的話,怎麼的,也得為兒子洗白洗紅呀!
而他要回到編制內體制內,唯一的路就是盼望梁山能受招安。
而當時的老大晁蓋,他的梁山大方針是反對招安的。晁蓋就是一個很好的帶頭大哥,對兄弟們寬宏、豪爽、講義氣,卻不是一個好的領導者。對梁山,他沒有大的發展目標和想法,放到今天,就是一個領導者沒有夢想,缺乏願景。他很享受梁山水泊的逍遙生活,希望維持原狀,把梁山眾兄弟聚在一起,大家開心就好,經常喝酒吃肉開party。他沒有想過梁山的出路問題,更是反對招安。
於是,晁蓋成為了徐寧回歸之路最大的障礙。因此,徐寧與晁蓋雖無私仇,但有深恨!當機會終於來了的時候:得了,我給你一箭,送你一程吧!於是,老大就面部中箭,挨了一段時日,就毒發,痛苦的死去。
從前到後分析,徐寧具備了作案能力、作案動機、作案條件。他箭法高超,他完全清楚此次晁蓋夜襲曾頭市的全部行動部署。於是,徐寧趁着夜黑,於混亂中用準備好的,刻着「史文恭」字樣的毒箭射殺了晁蓋,偽造了作案現場。那支毒箭,帶着他迫切想要回歸體制的夢想。
遺憾的是,徐寧最後的下場,並沒有爽歪歪的享受着體制內的小資生活,而是被毒箭射中脖頸,神醫安道全又留京不在身邊,無人醫治毒發痛苦死去。這是巧合嗎?這無疑是作者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價值觀:因果報應。
六
既然,直接兇手分析出來了,那麼是個人作案還是其它同夥協同作案,還是早有預謀。筆者認為,有其它同夥協同作案,並且早有預謀。
書中有幾處信號:
1.當晁蓋帶兵下山往曾頭市趕來的時候,宋江馬上安排戴宗第二次下山去了。到底戴宗下山去做什麼了?一直等到晁蓋被藥箭射中,梁山眾人被曾頭市圍攻大敗的時候,戴宗才出現了,傳出宋江號令「退兵回梁山」。這其中這段時間,戴宗做了些什麼事?戴宗是不是受了宋江的密令,去幹了只有他們兩個人知道的事情。
2.梁山泊主晁蓋親自帶兵打仗,是何等大事,為什麼一個軍師都不安排?吳用、公孫勝都留在家裡。可見,很明顯梁山重宋江輕晁蓋。另外,此時梁山情報局已經具備。以戴宗為首,為情報總局局長。時遷、石勇、楊林等是這個情報局的骨幹成員。當時晁蓋攻打曾頭市的時候,為什麼不發揮這個情報局的作用,首先去探聽好信息,收集好情報,了解了對方的具體情況再去攻打呢?這些問題,對於粗豪直率的晁蓋可能沒想到,但是,作為副手的宋江,不可能沒有想到這些。就算晁蓋沒想到,宋江也應該提出來。
而後來,宋江能夠攻打曾頭市成功,並抓住史文恭,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有軍師吳用的策劃,還發揮了這個情報局的重大作用。安排戴宗探,時遷探,石勇、楊林探。一探再探,搞清楚了對方情況再下手,所以能一發兵而全勝。
這裡,此次,宋江沒有給晁蓋任何實質性的建議和幫助。很奇怪。一方面,宋江口裡假意攔住晁蓋不要親自下山,另一方面卻又不給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和建議。奇怪得很。鄉下有一句俗話,叫「口裡喊哥哥,手裡摸秤砣」。放在這裡也說得過去。
3.反而是兩個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無名和尚帶路,這一帶路還不打緊,直接把晁蓋帶到了溝里,丟了性命。奇怪奇怪!這兩個帶路的和尚到底是何方神聖?是對方奸細還是另有隱情?
4.在抓到史文恭以後,沒有讓「兇手」認罪的過程,作案動機原因沒有任何審訊過程,而是草草殺掉。有點死無對證,草草結案的味道。好像在掩飾什麼。
宋江對梁山的發展方針是招安,在官場體制混了那麼久的徐寧,對這個早已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兩顆大樹之間,他該往哪邊倒靠,不言而喻。
聯繫前後因果來分析,整個晁蓋身死「命案」緣由經過:
在梁山內部派系權力鬥爭中,主張招安的宋江,在逐步架空無作為的晁蓋,壯大自己的實力。在一次偶然事件中,當苦勸晁蓋攻打曾頭市未果的情況下,宋江藉此機會,安排了一次謀殺晁蓋的行動。一方面,他不給行動中的晁蓋任何軍師團與情報局的支援。另一方面,他秘密安排親信戴宗下山監控全局,以兩個假和尚引誘晁蓋犯險,指使徐寧趁黑用毒箭射殺晁蓋,並嫁禍史文恭為「替罪羊」兇手。
此文原創,屬筆者一家之言。
評論列表
確實不錯,挽回了不少瀕臨離婚的家庭!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