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話|「閨蜜訴完苦,我抑鬱了」,朋友的脆弱可以不負責麼?

情感導師 6369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朋友甜仔最近和大叔訴苦,說自己都快抑鬱了。我以為她遇到什麼事,結果她說不是自己的問題,是閨蜜生活太糟心,天天跟她倒苦水。例如:

閨蜜被領導穿了小鞋,自己想出來的創意卻給別人盜取了;

上周還跟男朋友大吵了一番,甚至鬧到了要分手的地步。

每次聽閨蜜表達不如意時,甜仔總是安慰關心,也會提供一些建議。可聽多了,自己竟然也感到心累、鬱悶。

心理話|「閨蜜訴完苦,我抑鬱了」,朋友的脆弱可以不負責麼?

聽了甜仔的故事,大叔也在反思,心理學上總告訴我們要共情他人的難處,但過度共情,是不是可能對自己和朋友都造成傷害呢?

有沒有什麼方法能真正幫到朋友,又不會讓自己感到壓力呢?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下這些問題。

01 什麼時候需要共情?

朋友向我們 「賣慘」、表達脆弱,可能是 ta 無法承受內心的痛苦,希望我們幫 ta 調節情緒。

例如,閨蜜工作受了委屈,沒能調節好情緒將它壓抑了,下班後可能會和你傾訴委屈,來調整情緒。

研究發現,共情朋友的脆弱,會讓 ta 們感覺自己被接納、被看見,能更快改善負面情緒。

理解和共情朋友,確實能幫他們更快走出痛苦。

而如果朋友持續向你賣慘卻沒有改變,一味共情不僅不能幫助 ta,還可能害了 ta。

很多人期望通過宣洩負能量解決問題,而放棄了解決問題的責任。

如果閨蜜表達完工作的委屈,會自己做出調整,共情就幫她宣洩了情緒,給予了力量。

可如果閨蜜訴苦完,卻沒做出任何改變,之後更頻繁地吐槽,那我們的共情很可能讓她覺得 「我可以不對工作、情緒負責,反正有人理解我」。

所以朋友經常表達脆弱卻不改變,我們不僅要共情,還要告訴 ta :「你該為自己的情緒和生活負責了」。

02 小心 「過度共情」?

如果朋友並非推卸責任,真的需要我們幫助,我們是不是就要完全理解 ta 的痛苦,並為其解決問題呢?

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我也不想聽,可是沒有我幫她,她怎麼辦呢?」

給朋友安慰時,我們好像不自覺地會把「解決對方的痛苦」當作自己的責任,如果是的話,那可能你陷入了「過度共情」的誤區。

過度共情是指替朋友承擔了本該 ta 自己承擔的痛苦和責任。

1.過度共情別人,會對自己造成傷害

一方面,過度共情會讓我們感到壓力與負擔,造成能量消耗。

心理治療師 Eisner 認為,共情容易使我們背負不必要的責任。例如,當閨蜜失戀了,我們會擔心她,甚至想幫她走出失戀。而閨蜜能否走出失戀,是由她自己決定的,我們能做的很有限。想幫她卻無能為力,就容易產生壓力。

另一方面,經常共情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美國生物學家 Brothers 研究發現,共情會激活杏仁核 (大腦情緒反應中心)。此時大腦的前額葉皮層,需要用理智抑制共情導致的杏仁核活動。

長期共情會激活杏仁核的抽動和習慣性抑制,損害免疫系統,降低我們對慢性病的抵抗力。

2.沒有我的幫助,對方真的不行麼?

TED 演講 《明確界限可以改變一個人》 的主講人,是一家無家可歸青少年組織的創始人。

組織創建幾年,她想離開這家組織,但很猶豫:一邊她覺得組織離開她無法正常運轉,另一邊她真不想再繼續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像她一樣,覺得某事、某人離開自己就不行了。

可當她和組織董事協商後,才發現原來有人可以接替她的職務。後來她選擇了離開,多年過去了,組織依然健康地運行着。

她在演講中說:有些責任不一定非要自己承擔,事情才能變好。

面對表達脆弱的朋友也一樣,沒有我們的共情和幫助,也可能變好,別低估了他們本身的資源和能力。

支持 ta 度過脆弱期的人不止有我們,還有 ta 的親人、好友等等;此外,要相信朋友本身就具備面對挫折、處理痛苦的能力。

這不是說不幫助 ta ,而是無需將照顧朋友的情緒,當成自己必須承擔的責任。

03 什麼才是恰到好處的共情?

你有沒有朋友在訴苦時感到煩躁,而為了共情逼自己傾聽的經歷?有沒有什麼方法,既能很好幫到對方,又不會感到痛苦?

1.錯誤做法:捲入他人痛苦

心理學家 Danbatson 做了一個研究,向參與的大學生展示一組輕度電擊參與者的視頻,觀看視頻的時候大學生需要報告自己的痛苦程度 (替代另一個人的感受,比如感知對方的痛苦) 和關懷程度 (對別人的感覺,比如觸動、同情)。[8]

接着讓參與的學生選擇是否救助被電擊的參與者。

結果,關懷電擊者的學生比感受到痛苦的學生,更多選擇幫助。

Danbatson 解釋對感知別人的痛苦,會讓我們試圖避免痛苦、逃離對方,而關懷很少感知到痛苦,更容易幫助別人。

例如,甜仔傾聽閨蜜 「男朋友出差,沒時間陪自己」時,感受閨蜜的孤獨可能會讓她煩躁,而關注對閨蜜的感受 (比如,理解、同情),就容易繼續傾聽。

2.正確做法:提供恰所需的幫助

只有理解別人的痛苦,才能提供幫助麼?其實不然。例如:

朋友需要宣洩負面情緒,就詢問他們的感受,提供不捲入痛苦的傾聽。

朋友想表達觀點,就詢問看法讓其暢所欲言。

朋友想哭,就創造個安全的環境,遞遞紙巾。

提供行為幫助、減少情緒的感同身受,既能滿足對方需要,也不會傷害到自己。

04 寫到最後

誰都不想被情緒污染,但很多關係不是說遠離就能遠離。歸根結底,我們要學會處理情緒。

處理情緒說起來容易,真正做到並不簡單。運用心理學技巧,是短期內調節情緒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作者:時差大叔 來源:心理0時差)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評論列表

頭像
2023-12-13 02:12:12

情感機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我就在老師的指導下走出了感情的誤區,真的很不錯!

頭像
2023-11-27 05:11:31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頭像
2023-11-21 01:11:16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