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關係中,親密和承諾有沒有可能完美結合?

情感導師 6708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每一個恐懼的背後都有一個深藏的願望,不管選擇結婚與否,我們都要看到真實的自己,當你真正嘗過愛情的滋味,你就會發現,原來愛充滿力量,可以點亮人生——

「愛情三元論」里把愛情分為:激情、親密和承諾。通常會出現在不同的戀愛階段。激情往往發生於愛情初始,我們會無條件地美化對方。隨着時間推移,激情消退,隨即發展出越來越多的親密感。之後,便會談婚論嫁,這就到了承諾階段。

一段關係中,親密和承諾有沒有可能完美結合?

那麼,一段關係中,激情、親密和承諾有沒有可能完美結合?有沒有可能維繫一段穩定長期的親密關係,滋養彼此呢?

有沒有專屬自己的「MrRight」?

在諮詢過程中,總有很多人問:當感情遇到危機,甚至處在分手當下時,該怎麼辦?結束一段戀愛長跑,還能等到屬於自己的理想對象嗎?

這些問題背後,其實都是在問:理想對象的標準是什麼?

我們總喜歡量化一些指標:體貌、工作、脾氣、收入水準、家庭條件、婚戀觀等。有人在意外在和物質條件,有人則偏重內心的感受和彼此間的精神契合。但不管怎麼樣,每個人似乎都有自己對於「Mrright」的標準。

所以對於戀愛而言,最困難的前提,與其說是尋找一個普遍的基準,不如說是向內探索去弄清楚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

很多人一開始尋找另一半時,往往是用理性的方式,把所有的選擇標準羅列下來再去尋找。但現實表明,大家在最終做選擇時,反而不會注重這些理性的反饋了,更多的是內心的感受。

所以,愛哪有什麼可以量化的標準?如果在愛里感受到真正的安全和舒適,或許這就是真愛,那個給你舒適感和安全感的人就是你的「MrRight」了。

產生衝突,就是不愛了嗎?

我們將談戀愛稱為「找對象」,這個接地氣的說法其實很符合弗洛伊德的理論:尋找伴侶其實是在尋找原生家庭中的伴侶模型,意思就是你的伴侶往往和你內心理想父母的模板相似。如果伴侶和自己的理想父母模板比較接近的話,那麼往往這段感情更可能甜蜜幸福,有滋養力。

但是如果不那麼接近,度過剛開始的熱戀期後,你們很可能會產生衝突。這時候很多人都會有一種「我好像沒那麼愛對方了」或者「對方好像沒那麼愛我了」的感覺,這種感覺是真實的嗎?

不一定。

這時,比起直接放棄,也許繼續磨合和探索會更有益。兩個人的親密關係出現問題,可能是性格、觀念、行為上有差異,也有可能在於第三方,比如彼此的成長環境、生活知識系統、親人朋友的影響。

「我跟伴侶每天可能都會有一些爭執,我兩人互相看不順眼」;「我們之間沒有任何毛病」。這兩段關係究竟哪個更持久更幸福?

很多人可能會傾向於選擇第二個,其實並非如此。完全沒問題的關係並不存在,跟伴侶有分歧、有衝突,不一定是件壞事,感情所出現的問題,可能也是一個契機。讓我們更好地去了解和探索自己,也更好地了解兩人之間的關係,去進行調整或更深入內心的接觸,從而讓關係變得更緊密。

一段好的戀愛關係不應該像師生關係一樣,充滿教導;也不應該像父子或者母子那樣的無條件包容和接納。而是應該是互相成長、互相促進的過程。

「戀愛腦」需要治嗎?

有人進入戀愛時,會迅速進入到「戀愛腦」的狀態:覺得對方是完美的,自己忍不住無條件關注對方,朋友邀約統統拒掉;無條件付出,只希望儘可能地對對方好。

「戀愛腦」本身有積極的意義,能夠沉浸在愛的甜蜜中是一種難得的幸福,積極情緒體驗會在這個階段達到巔峰。但生活中,不僅僅只有親密關係,它只是社會關係當中的一部分。一段好的婚戀關係,一定基於我們自身有完整的社交性,所以一談戀愛就隔絕社交關係,甚至於影響到學習和工作的話,說明關係正在往不健康的方向發展。

而且,「戀愛腦」除了自己會非常關注對方、非常願意付出外,往往也會對對方產生同樣的要求。不管工作還是生活,都希望另一半能夠參與進來。但伴侶的成長環境、興趣愛好、工作、作息,大概率不會和你完全一致,Ta也會有自己的需求。

相愛不代表要成為連體嬰。如果能夠尊重對方的需求,而不是控制對方,要求改變對方或放棄自己的口味去迎合對方,感情也一定會更舒適,兩個人也能在關係中相互促進和成長。

在你自己進入「戀愛腦」的狀態、衝動的前一刻,至少給自己和這段關係一個邊界,給自己一種空間自由度,再去做決定和行動。

「恐婚」是害怕承諾嗎?

比起戀愛和同居,婚姻能使雙方的結合更加緊密,包括經濟、生活、生理、心理等方方面面,基於法律來說,它的穩固性也更強。正因如此,越來越多人對婚姻是又愛又怕,很多人對婚姻感到遲疑甚至是恐懼,我們到底是在害怕什麼呢?

首先,如果我們選擇了步入婚姻,就相當於放棄了其他可能性。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我們會擔心自己的選擇過於倉促,害怕失去了更好的機會,越是重要的選擇我們可能越會謹慎。

其次,婚姻意味着我們會全方位地暴露在對方面前,我們不確定是否能夠完整地接納對方,也擔心對方不能接受和欣賞那個真實的自己。

第三,相愛容易相處難,長期的生活相處難免會磕磕碰碰,

當關係產生衝突時,我們會害怕受到對方的埋怨、指責或攻擊,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具備溝通和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害怕愛情最終在衝突中消磨殆盡。

第四,婚姻可能包含着兩個家庭的結合,還有養育子女的問題,夫妻雙方都會有新的社會角色,還有隨之而來的責任。

我們不知道這個過程需要犧牲多少個人利益和邊界,做出多少妥協和讓步,害怕在婚姻的束縛下失去自我。

由於婚姻需要個人投注很多心力,我們也會擔心,在多年付出之後,遭遇背叛和拋棄,或者由於其他不可調和的矛盾,導致婚姻破裂。

所以,恐婚背後折射的是方方面面的問題。

放棄婚姻或結婚都不能保證一個人的幸福,學習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才是一個長期的課題。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恐婚,就要看清自己到底是在害怕什麼。

如果擔心真實的自己不被欣賞,我們可能要看看自我接納的程度;如果擔心夫妻衝突,我們可能要了解彼此的性格、對婚姻的期待和解決衝突的方式;如果害怕失去自我,我們可能也要提前思考怎麼協調好家庭的資源。

每一個恐懼的背後都有一個深藏的願望,不管選擇結婚與否,我們都要看到真實的自己,然後才能建立真實的關係。

請永遠不要放棄愛與被愛。當你真正嘗過被愛情滋養的滋味,你就會發現,原來愛充滿力量,可以點亮人生。

【來源:勞動觀察】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2-13 09:02:30

情感機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我就在老師的指導下走出了感情的誤區,真的很不錯!

頭像
2023-12-18 12:12:20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