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錯誤的安慰方式,會帶來更大的傷害
前兩天,小李打電話過來跟我訴苦,他告訴我,最近他的女朋友因為工作上的事情被老闆責罵了,他好心安慰她,卻不成想,安慰的話剛出口,反被女友責怪了一通,他們兩個差點吵起來。
我有些好奇,就問他:你是怎麼安慰她的?
小李說:我感覺我說的挺有道理啊,剛開始見她難過,我就告訴她,那不過是一份工作小事而已,不用放在心上。看到沒什麼效果,就又趕緊給他舉例子,告訴她我以前工作的時候比她更慘……
聽小李這麼說,我基本心裡就有數了,原本好意的安慰,卻反而讓對方更難過,甚至和自己爭吵,其實都是因為他採取了錯誤的安慰方式。
02 錯誤的安慰方式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本心理學書籍中曾對此進行過簡單的劃分,具體總結了這4種表現:
1、輕視事情的重要性
對方面試失敗了、被朋友誤會了、被客戶指責了……,面對諸如的情況,大多數安慰者卻只會說「這算什麼啊」「小事而已,心胸寬廣點」「別放在心上,沒什麼大不了的」。
殊不知,一件事在你看來是小事一樁,但對別人來說卻可能非常重要,輕視對別人來說很重要的事,對安慰一點好處也沒有。
2、忽視當下,只知道談以後
「別想那麼多,睡一覺就好了」「這種事,下個月你再看,就會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很多人去安慰別人時,也總是會採取這樣的模式。
這種邏輯看上去是正確的,很多事情隨着時間的推移確實會變淡、煙消雲散,但是你要知道,對於當下來說,對方是傷心、難過的,他需要的是即時安慰。
3、比慘
還有一種是比慘。無論你告訴他你置身於何種處境,他好像總能挖出一件往事告訴你:「你這種情況我也經歷過,當時我比你慘多了,你這都不算什麼。」就算自己沒有相關經歷,他也會弄來一段別人的經歷,強調這一點。
這種安慰邏輯,等於在告訴傾訴者,你擁有這些情緒是錯誤的,是不應該的。無疑,這樣去安慰對方,對方只會反感。
4、錯誤的共情
共情無疑是安慰對方最好的方式,但是很多人總是會錯誤的共情,使得結果更糟。
錯誤的共情,主要分為兩種:
(1)自我聚焦
本來去共情對方,告訴對方自己很理解對方,自己也有過類似的經歷,這是很好的策略。可是有些人在講自己的經歷的時候,卻說着說着就來勁了,開始對自己的遭遇抓着不放,完全聚焦在了自己身上,忽視了對方。
這種安慰邏輯,本質是在不停的談論自己,把關心的焦點從受害人身上轉移走,把注意力從受害人身上掠奪走,對方這時只會感:「我的經歷不斷被你投射到自己的經歷上,我只讓你想到自己,好像你只關心你自己」。
(2)不請自來的建議
很多人總是誤以為對方的傾訴是為了尋求建議,沒有等情緒冷卻,就極其冷靜理性地給出一堆建議。
同事小美的男朋友就是這樣,小美經常向他抱怨工作辛苦、老闆難相處,每次他都直截了當地建議小美幹得不開心就辭職換工作。可是小美並不是想走人,她想得很清楚,工作壓力大、老闆不好相處,但公司的發展前景很好。面對男朋友冷靜的建議,她很無語。她在外面工作累了,抱怨不過是想要點男朋友的情感支持,而不是解決方案。可是男朋友就是不明白這一點。
事實上,有時候該怎麼做要怎麼做,我們自己何嘗不知道,只是我們沉浸在感性的情緒里,需要理解、安慰和陪伴。
所以,不要貿然給建議,除非對方向你尋求建議。提供忠告之前,最好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對方真的需要我的忠告嗎?我提出忠告的時機合適嗎?我有能力給出最正確、最合適的忠告嗎?我提出忠告的方式,有顧及對方的感受、顧全對方的面子嗎?
03 為什麼我們總是不自覺的採用錯誤的安慰方式安慰別人
錯誤的安慰來自錯誤的情緒觀念。而錯誤的情緒觀念,常常來自原生家庭。
在《請停止無效社交》一書中,作者李小墨總指出了父母4種處理孩子情緒方式,容易讓他們產生錯誤的情緒觀念:
1、交換:拿孩子平常喜歡的東西,去交換這種情緒。
孩子哭鬧,告訴他:「你不哭,我就給你吃糖。」「別生氣了,我帶你去遊樂園」。這對小孩可能是奏效的,可是通過轉移來處理情緒不是長遠之道,情緒不會因為轉移而消失,而會在心裡積壓。
如果「交換」變成這個孩子處理情緒的單一辦法,他以後處理自己的情緒的時候,無法從內部消解,只能從外部尋求轉移,很可能失控地變成暴食症患者、購物狂等。
他處理別人情緒的時候,也傾向於提出用吃飯、遊樂等方案替代掉別人的情緒,這種方法會奏效,也提供支持,但不能真正地走進別人的內心。
2、懲罰:認為負面情緒是不好的東西,是不應該有的。
誰有負面情緒就是他的錯,應該受到懲罰。家長對孩子說:「你再哭,我就揍你。」這種做法帶來的影響就是孩子認為負面情緒是不該有的,是錯誤的。所以自己有情緒的時候,覺得無根據、不恰當、不應該。對於別人的情緒,自然也認為不應該出現,容易否定別人的感受。
3、冷漠:認為情緒是個人問題,其他人難以幫助。
遇到孩子有情緒,家長的反應是「回自己房間,氣消了再出來」「要哭就給你哭個夠」。這種情緒處理辦法,是一種孤立,這種孤立給孩子帶來的孤單和無力,比情緒本身更難以承受。
4、說教:對有情緒的人說大量的道理,你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
「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都已經……你不應該……」大量的說教讓人煩不勝煩,卻沒有真正的理解。
長期用這樣的模式對待孩子,導致孩子即便長大了,也處理不好自己的情緒,更無法對別人的情緒產生共情,安慰人也自然總是採取錯誤的方式。
04 那么正確的安慰,大多是遵從怎樣的步驟呢?
結合《請停止無效溝通》一書中的觀點和我自己的踐行經驗,我總結如下:
第一步是「接受」,主要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告知對方你注意到了對方有情緒。我們覺得自己最不被理解的時候,可能是默默生氣、悲傷、憤怒卻沒有人覺知、關心。朋友、戀人沒發現或假裝沒看到我們的情緒,我們會感到失望,覺得被冷落。
另一方面,要告知對方你接受這個有情緒的他。「你怎麼又鬧情緒了?」「你怎麼又發火了?」「你幹嗎又發脾氣啦?」這些說辭不管說得多麼和顏悅色,其實都是在否定對方的情緒。
正確的做法是:「我注意到你有點不開心,想和我談談嗎?」「你的狀態跟之前有點不一樣,告訴我,發生什麼事了?」
「看到你難過我也好難過,可是我不知道自己可以做點什麼,才能讓你好過點。」
第二步是通過「提問」,摸清情緒引發事件的始末與細節、對方的想法與感受,還有他們的需求和期待。
不斷拋出問題給對方,是給被安慰者提供傾訴的機會。將積鬱的情緒傾吐出來,本身就是一種療愈。
如果對方願意說,請用提問打開話題,然後給予耐心的傾聽。沒搞清楚大概情況之前,不要貿然評判、分析、給建議。如果對方不願意說,請不要逼問,告訴對方你隨時願意傾聽和提供情感支持就好了。
讓對方分享感受的時候,有一個技巧是:先分享情緒感受,然後再分享事情本身。
安慰的時候,很多人總是傾訴者總是傾向於先說事情,去說事情多麼不合理,這個是多麼過分,忍不住先說事情,這個人多麼過分,牢騷和激烈的言辭鋪天蓋地而來。但是安慰者不能被他牽着鼻子走,你必須把對方的注意力遷移到他的感受上。
為什麼?因為人對自己的情緒的覺知和覺察,本身就是對自己情緒的瓦解。
當他說出大約6個關於感受的詞語,你就會發覺他的聲調降低了、身體的動作減少了。比如問對方「我很理解你現在很生氣,除了生氣,還有什麼其它感受,比如悲傷、失望……」
當對方分享了情緒感受,這個時候再問引起情緒的緣由,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就不至於兩個人被困在情緒的沼澤里出不來。
第三步,「先站在同一陣線」,再委婉的提出不同看法。
安慰的重點是和對方站在同一陣線上。基於前面的步驟,你大概弄清楚發生了什麼,找出事情中你可以接受的地方,並進行言語上的肯定。你總能找到一些基本共識,予以肯定的,比如:「你這麼考慮是有道理的!」「遇到這樣的事情,肯定會生氣的。」
這樣一來,傾訴者在心理上不是孤立的,能感受到自己是被支持和關心的,你是站在他這邊的。
不過要注意,安慰的目的應該是平復、開解情緒,幫助對方從情緒的泥潭裡走出來。安慰是需要站在同一個陣線,表示理解、支持但不要過頭,不要為了表忠心、挺對方,而有意無意強化他們的負面情緒。比如,為了討好對方,添油加醋地說壞話、誇張地攻擊人。
你要明白:站在同一陣線,並不是無條件認可對方的行為和觀念。站在同一陣線主要是這樣一種態度:我站在你這邊,我支持你,我的所有想法和建議的做法都將着眼於你的利益,我將和你共進退。所以,當我們發現被安慰者的行為也有不當之處時,不需要把自己變成一個批評他人行為的法官,卻可以向對方指出他需要改變的地方。
方法就是:先肯定對方,再委婉的提出不同看法。
比如,朋友和已經訂婚的男朋友吵架,要鬧脾氣,不辭而別幾天。你可以說:「遇到這樣的事情,肯定會生氣。可你是打算和他結婚的,一定希望兩個人心裡沒有疙瘩地走進婚姻,如果不辭而別、把矛盾激化,可能使一件小事不斷升級。」
第四步,「着眼未來」。
就是對未來的行動的策劃,主要是為了引導對方,讓他看到其他選擇的可能性,燃起對未來的期望,不再沉溺於無助益的負面情緒。
這一步要有前面的步驟做基礎,直接跳到這一步會讓人感覺不舒服,同時對未來行動的策劃以引導為主,不要貿然給出建議或替對方拿主意。
第五步,給予「行動支持」。
有些情緒,我們只能用陪伴和語言來寬慰;但有些情況,卻可以用具體的行動來支持。
同事做PPT被老闆批評了,要重做,安慰之餘,耐心和她一起調整,幫她找各種數據,會讓她更寬心。
室友準備辭職考研,十分焦慮,你支持她之餘,盡己所能,為她找來前輩的獨家複習資料,會讓她更加心安。
很多人在安慰的時候,總是在試圖告訴對方「你應該做什麼」「你可以做什麼」,卻從來沒想過「我能為你做什麼」。總告訴人「多喝水」有什麼用,「我給你倒杯水去」才體貼。「
當你告訴別人可以做什麼、應該做什麼的時候,其實正在把一切推給對方一個人承擔,只有當你試圖來為對方做點什麼的時候,你才是在真正的分擔和支持。
李小墨說:只靠一廂情願、一腔真誠,不一定能真正地安慰人,還需要一顆七竅玲瓏的心。
從今天起,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安慰對方,讓你們的關係更加牢固,讓對方更喜歡跟你在一起,你學會了嗎?
評論列表
我一閨蜜諮詢過,很專業也很靠譜,是一家權威諮詢機構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