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長白山東夷古族的神聖圖騰

情感導師 6806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玉米——長白山東夷古族的神聖圖騰

◎王松林 隋立川 \文

如果能用一種糧食表達我對世界的愛,那我一定會把玉米放在首位。數千年的玉米馴化史與農耕文明發展史,幾乎與人類發展變化同步。玉米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生存的主要糧食,在古代不甚發達的農耕文明中尤為重要。多年來,我一直對玉米研究情有獨鍾,多次實地踏查,並不斷查閱文獻。本文中關於我國東夷古族遷徙原因及玉米起源的研究,是筆者近年研究的收穫。但僅為一家之言,願與專家學者共同探討。

一、美麗而富饒的黑土地

玉米——長白山東夷古族的神聖圖騰

農業科普資料刊載:中國吉林黃金玉米帶從黑龍江南部起始包括吉林省大部、內蒙古自治區東部,並延伸到遼寧省北部,與同緯度的美國玉米帶、烏克蘭玉米帶並稱為「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其核心區域為吉林省的長春平原地區,這片區域為我國黑土分布區。黑土是世界上最為肥沃的土壤,分布在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的半濕潤至半乾旱的平原區域,世界上集中連片的黑土主要有四大分布區:分別是歐洲的烏克蘭大平原(約190萬平方公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約120萬平方公里)、中國的東北平原(約102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三位)、南美洲的潘帕斯大草原(約76萬平方公里)。

長白山火山超級大爆發帶來的火山碎屑物質多富含蒙脫石礦物,蒙脫石占優勢的粘粒礦物組合是黑土中活躍成土過程的重要元素。黑土地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寶貴資源,是一種性狀好、肥力高、非常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可以說沒有超級火山造就的大平原,就沒有人類的農耕文明。

黑土是土壤的類別之一,具有肥力高、性狀好等特點,是發展農業比較理想的一種土壤類型,它的形成主要是與地質成因,氣候因素有着直接關係。我國的東北地區的黑土系列分布面積較廣,其中最典型的黑土主要分布在東北松嫩平原的中西部和三江平原的西部,總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與河南、江西、貴州、廣東等省區的面積相當,可謂是東北乃至全國重要的「大糧倉」。

縱觀全球四大黑土區不難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分布在中、高緯度的亞熱帶或溫帶,例如位於拉普拉塔平原南部的潘帕斯草原緯度介於南緯32°~38°之間,除了東北部屬於亞熱帶草原氣候外,大部分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而由黑龍江、烏蘇里江和松花江這三條江沖積而成的三江平原則介於北緯45°01′~48°27′之間,屬於溫帶季風氣候。由於氣溫較低、蒸發量較小,因此土壤水分(地表水)含量較高,有利於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的生長,而落葉、枯枝,甚至包括樹木枯萎後由於微生物分解,經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積累、沉澱才漸漸形成了黑土。據了解,黑土的形成周期十分漫長,形成約1厘米厚的黑土層至少需要約200至400年不斷的積累沉澱,因此黑土是寶貴且又不可再生的土壤資源,在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保護好這一重要的資源。

烏克蘭平原、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以及中國東北平原都是四季分明的氣候,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葉難以腐化、分解,歷經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質,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層。黑土有機質含量大約是黃土的十倍,是肥力最高、最適宜農耕的土壤,因此世界四大黑土區先後被開發成重要的糧食基地。

中國的黑土主要分布於黑龍江省、吉林省中部及東部的波狀起伏台地、三江平原的森林草甸和草甸草原地區。以彎月狀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兩省的黑土地是中國最肥沃的土地。因黑土層厚度為三十至一百厘米,人們總用「一兩土二兩油」來形容它的肥沃與珍貴。目前我國黑土耕地面積約1000萬公頃,為東北地區重要商品糧(豆)基地,尚有可墾荒地約330萬公頃。

圖選自《中國國家地理》2019年11期

二、黑色的「金子」正在悄悄流失

近年來,由於自然因素制約和人為活動破壞,東北黑土區水土流失日益嚴重,生態環境日趨惡化。現在,東北典型黑土區有水土流失面積4.47萬平方公里,約占典型黑土區總面積的26.3%。每生成一厘米黑土需要200年到400年時間,而現在黑土層卻在以每年近1厘米的速度流失,每年流失掉的黑土總量達到兩億立方米,光是跑掉的氮、磷、鉀養分就相當於數百萬噸化肥。土壤中有機物質含量比開墾前下降近2/3,板結和鹽鹼化現象嚴重。東北的黑土地自開墾以來,由於近年來高強度的利用,一些地區可耕層厚度從原來的60公分左右,退化到現在的20到30公分左右。黑土層一旦消失,同樣投入條件下玉米的減產可以達到60%,大豆減產30%。還有可能會引起更加嚴重的水土流失、沙塵暴等一系列問題。

黑土地是最寶貴的農業資源和重要的生產要素,事關糧食和農業的產出能力。耕地質量好壞已經成為能否實現農業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目標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我們一定要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好黑土地!

據調查,黑土區的黑土表層平均每年流失的厚度為0.3—1.0cm,土壤有機質每年以1/1000的速度遞減,由於多年嚴重的水土流失,黑土區原本較厚的黑土層現在只剩下20—30cm,有的地方甚至已露出黃土母質,基本喪失了生產能力。黑土的流失與黃土不同,黃土只是把土層流薄了,但還能長莊稼;而黑土一旦流失光,將會造成農作物的大幅減產和絕收。

黑土層在一天天變薄,30年少了9厘米。3600多年的黑色積蓄,化為黑霧飄散……

由於長期過量施用化肥,降低了土壤肥力,破壞了土壤的結構,使土壤板結,有機質減少,通透性下降,造成黑土地土壤被破壞。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應該加強統籌協調和統一指導,協同開展工作,精心保護好、利用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制定黑土地保護工程規劃,將更多項目納入國家項目庫。積極創建東北黑土地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圍繞黑土地保護關鍵技術進行科技攻關,探索建立固土保肥、用養結合、抗旱培肥等不同模式。支持黑土地保護示範區先行先試。另外稻田養殖河蟹,是利用稻田的生態環境,輔以人為的工程措施,將種植與養蟹密切結合起來。在稻蟹共生種養的環境內,河蟹能清除田中的雜草,吃掉害蟲,排泄物可以肥田,減少了肥料的用量,提高了稻穀的質量,降低了環境的污染程度,增加了在土地上的收益。

深入總結推廣保護性耕作,在黑土保護市縣集成推廣耕作制度改革、土壤改良治理等保護措施,實施保護性耕作。按照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要求,強化作業機具裝備能力。研究制定主推技術模式和技術標準。以全程機械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骨幹,帶動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積極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因此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將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主力軍,我們要致力於保護好黑土地,要創新思維。保護好黑土地,是推進東北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要強化綠色發展思維,堅持從保護和治理修復黑土地入手,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大力發展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農業,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

三、黑土地養育了古老而智慧的民族

當華夏族的共同體形成後,周邊居民被稱為夷、蠻、戎、狄。古代夷字從大從弓,是古代獵人的形象。進入階級社會,又加一層政治色彩,說夷人即大人、仁人、君子,因為夷人長期處於原始社會階段,沒有強烈的致富欲望,卻具有樂於互助的美德,更主要的是商王朝的統治者出自夷人,所以對夷人另眼相待。夷,亦稱東夷,稍後才有東北夷。

所謂夷人,是我國古代華夏人對東方氏族的泛稱。自夏至周朝,我國東部地區居住着許多稱夷的氏族,部族和民族,泛稱九夷。晉人郭璞的《爾雅注》稱:「九夷在東」,是根據前人稱夷為東夷而來的。載入古史《竹書紀年》中的夷,有畎(quan)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等不同名號。他們都有自己的族源傳說。

關於風夷的神話故事,內容很豐富。據說風夷在夷人諸氏族中居首要地位。風夷人的始祖太皞,號伏羲氏。伏羲和女媧是兄妹倆,結為夫妻,生兒育女,繁衍後代。春秋時期的夷人小國「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太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說明夷人對華夏族來說,處於從屬地位,風夷後裔的幾支,春秋時期聚居在今山東曲阜一帶。當時的曲阜,又稱「少皞之虛」。據傳少皞是從太皞氏族中分出來的。春秋時代的郯(tin)子,說少皞是他的祖先,名挈。少皡氏以「鳥名官」,有鳳鳥氏、玄鳥氏、伯趙氏、青鳥氏,丹鳥氏、祝鳩氏,鴡(ju)鳩氏、(shi)鳩氏、爽鳩氏、鶻(gu)鳩氏,還有「五雉」和「九扈」。這些全是鳥的名字,共24種,即;24個氏族。

顓頊和帝嚳是夷人的兩個分支。顓頊即高陽氏。《左傳》文公十八年記載,高陽氏有8個兒子,實為8個氏族。春秋時代的楚國,為「高陽之苗裔」,南遷以後,同化於南蠻。帝嚳即高辛氏,也有8個兒子,即8個氏族,如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均系獸圖騰,同屬一個胞族。

帝嚳有兩個別名,一是帝俊,一是帝舜。俊原是一種鳥名,其後裔商族曾以玄鳥(即燕子)為圖騰。玄鳥生商的神話故事,流傳很廣。據傳,商族的祖母名叫簡狄,與其妹同浴於玄丘之水,上帝派遣玄鳥飛至水濱,產下一卵。簡狄眼疾手快,拾起燕卵吞進肚裡,便懷了孕,由於難產,剖腹而生契。契封於商,故有商族。《荀子》成相篇中說,「契,玄王。生昭明,居於砥石,近於商」。高誘注《淮南子》地形訓說:「砥石,山名,在塞外,遼水所出,南入海。」玄丘之水和砥石山,都在今天東北西界。所以說商族的祖先,曾經在東北居住,可能是東北夷的一支。

古代中國悠遠綿長的文化長河中,諸多古族方國都同鳥圖騰文化息息相依。這種鳥圖騰文化與中華民族長期崇鳥、愛鳥、敬鳥、頌鳥、化鳥為神的傳統觀念息息相關。

稽古溯源,鳥圖騰文化的豐厚內涵,源自古代先民對鳥的崇拜。歷代考古出土的鳥形文物,古黔中黔陽縣距今7500年前的高廟稻作文化遺址,出土的藝術陶器上畫有火鳳凰,有長獠牙的人面鳥爪神,長獠牙的太陽鳥神的產門裡孵化出一群小神鳥。長江下遊河姆渡文化遺址有7000年的「雙鳥朝陽紋」 「雙頭鳥紋」圖飾,良渚文化遺址有玉璧「日月圖」「鳥立山峰圖」。黃河流域仰韶後期廟底溝文化遺址有鳥紋彩陶,大汶口文化遺址有鳥形陶器柱器,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一件玉鳳,高高的鳳冠三朵並蓮,舒展的長尾自然彎曲,尾翎有分有合,素潔無暇,向世人昭示了鳳的形象,有「中國第一尾鳳凰」之譽。

東北地區古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鳥形文物。考古人員在黑龍江省嫩江流域,發現了距今7000年前後的骨雕鸛鳥圖案及鳥形壺。80年代在黑龍江省密山縣興凱湖附近距今6000年左右的新開流文化遺址中又發現了骨雕鷹首。骨雕全長7.3厘米,整體造型,鷹頭引頸前伸,鷹目炯炯有神,鷹嘴部位刻有平行紋飾,以突出鋒銳。瀋陽新樂下層文化遺址出土的鳥首木雕頭簪,距今7200年左右,這件經復原後的珍貴文物,通長40厘米,呈扁平錐狀體,木雕柄部雕成鳥首並飾以羽翼紋,間以鏤空,整體鳥紋圖案層次分明,結構嚴謹,極富立體感,中部則配以棱花紋飾,起到了和諧的裝飾效果。吉林省吉林市、白城市、延吉市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都發現了鳥形器。

遼西紅山文化遺址出土文物中的玉鳥數量較多,還有距今5000多年的鳳形玉佩飾;東山嘴出土的鴞型玉器,呈展翅欲飛狀,形態生動;石棚山鳥型陶壺更為奇特,整體酷似昂首張嘴待哺的小鳥,壺嘴為鳥首型,鳥頸、鳥眼、鳥額處均描繪有黑色的彩繪,將鳥首點綴得栩栩如生、活龍活現,陶壺尾部有7孔,可能是供插羽毛用的插孔,是一件集雕塑和繪畫藝術於一體的珍奇作品。

此外,遼寧省阜新縣也出土有玉鳥。遼東半島小珠山中層文化遺址,出土了鳥型陶器的器蓋;東港市附近後窪文化遺址,出土了許多鳥型的雕塑品,其中一件雕塑為人鳥一體造型,具有一種人鳥交合的意味,雕塑上部有一圓孔,可做穿掛佩戴胸前靈物之用。《山海經·大荒東經》曾對這種人鳥一體的靈物有所記載:「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曰禺號」。內蒙古敖漢旗距今7000年左右的小山文化遺址,出土了一件令人驚嘆不已的陶畫作品——原始氏族的畫匠,把鹿首、鳥首、豬首等神異色彩極濃的圖案,壓劃在陶製尊型器的腹部,構成了一幅極富複合圖騰崇拜文化蘊味的神秘畫卷。陶畫中的人首、鳥首、豬首、鹿首的形象均配以變形的祥雲紋圖案,使整體畫面呈現神異動感,讓觀者頓生神秘幻想。

只要你置身於這幅陶畫面前,就會進入一種原始宗教的神靈境界。陶器上的鳥神圖為「鳥首蛇身」,龐大的身軀和捲曲的蛇尾以及鷹嘴、鴞眼、利爪等特徵,均具有「化鳥為神」的意境。這件文物出土於小山文化遺址最大的一處房址里,其主人很可能是這一氏族部落的薩滿酋長。上述史前民族鳥圖騰靈物崇拜的文物遺蹟,在考古學中具有明顯的古文化傳承的連貫性。

毋庸置疑,中國鳥文化和鳥圖騰崇拜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原始母系氏族社會早期的舊石器文化時代。從遠古先民崇拜的鳥類大多與農事活動有關這種現象分析,鳥文化的起源不僅僅在於古代先民每天都能傾聽着鳥兒的啼鳴,與鳥相伴,以及對鳥的自由翱翔所產生的無限遐想,更重要的是鳥類在拓荒先民判斷農業節氣方面發揮出巨大作用。中國南方稻作區最早採用的「物候」,應該是一部最古老的「鳥歷」,這部原生態「鳥歷」與稻(谷)種、農具、養殖,以及原始灌溉農業「桑田」,都歸屬於大河流域定居農耕社會拓荒先民的祖根文化範疇。

這些與鳥圖騰崇拜有關的出土文物及大量古藉佚文記載表明,中國的鳥文化更多地源自東夷古族,同「東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國」 「東方君子之國」等諸多古史佚說,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為此,每一個探索者都不禁要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鳥圖騰族群會遷徙棲居在史稱「大荒」的東北長白山地區呢?對這一缺乏文史記載的千古之謎,我們還可以憑藉古代氣象地理學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古族圖騰及遠古神話這一祖先留給後人鮮活的「語言」,以嶄新的文化視角,綜合多學科研究成果,探悉並解讀遠古時代赤縣神州發生過的重大變遷。

生態環境與人類活動有着密切的關係,特別是對古人類的生存空間形成巨大的制約作用。中國近代氣象學和地理學的奠基人竺可楨先生在《中國歷史上氣候的變化》(《東方雜誌》第二卷第3號)和《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考古學報》1972年1期)文中考論,1萬8千年前,海平面比近代低132~150米,渤海灣曾為陸地,地殼變遷引起的變化,特別是頻繁的火山爆發和地震,造成洋流的改變,儲存在生物沉積層的甲烷向大氣中釋放,產生溫室效應,致使地球兩極冰山裂解,海平面隨之上升,人類進入災難性的大洪水時代。

第四紀地質學家把距今8500~3000年前後劃歸為全新世的大暖期。研究資料表明,距今7800~7400、7000~6500、4500~4000年間,是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波峰期。其間,4800~4200年,氣候異常降溫導致「小冰期」;4208~4120年,發生了冰河期結束後的第6次大洪水。《尚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孟子·滕文公下》:「水逆行,泛濫於中國。」當時的海岸線西進到今太行山腳下的京廣鐵路一帶,華北、東北多為海浸之域。滄海桑田之變遷,不是今人能夠理解和感受的。5200年前長白山超級火山爆發,地震、颶風、海嘯、洪水等嚴酷的自然環境災變,導致洪荒初民大規模遠距離遷徙避難。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超級火山爆發的多重災害效應形成的生物滅絕圈遠超過上千公里。

特別是巨型火山爆裂性噴發瞬間向同溫層釋放的超級能量形成高速噴射流,足以造成地球自轉軸發生偏移,相對於北半球大陸板塊而言,這是進入大暖期或冰河期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不能用今天的地理環境狀況比照還原遠古時代地球陸地生態系統及人文地理面貌。應借鑑中國環境氣候要素歷史變遷的研究成果,正確認識理解並嘗試性還原古代社會,解析中華文明初始源頭及曲折的歷史衍化進程。

竺可楨先生闡述:「自然變遷導致環境地貌的強烈變化,是古族大規模、長距離遷移的重要因素。」中華古族家園被大水侵襲,「洪水汛大,各就高陸,人之所居,凡十二處」(引自《史記·天官書第五》)。《爾雅·釋水》曰:「水中可居者曰洲」,即十二洲(含東瀛三島)。遠古拓荒先民遷徙渤海之東的長白山地區,匯聚成古東夷瀛龍、龜蛇、陽鳥三大主體民族,在海隅山谷,築不周負子(海堤),造圍木桑田,種不周之黍。何謂桑田?古人「構木為巢,以避群害」。構木:木名,桑科,構木即桑木。在海濱山隅水口處,以桑木山石圍堤填海,堤壩稱為「不周負子」,為防洪水,堤內掘網渠積土台,藤結立木圍於四周,所造稱為桑田。桑田周邊水渠中淤泥,就是當時最好的肥料。

古謂「不周之粟」,為不周堤內桑田種植的穀物。「桑鳸之民」,即在桑田從事農業的鳥圖騰古族。陽鳥族群在古東海與渤海之間懷山襄陵廣褒的泥灘濕地,圍海造田,縱橫掘渠,規模宏大,史謂「空桑」、「窮桑」,後人稱之「滄海桑田」。美洲古代國家考古遺墟,瑪雅人在水淹地掘渠築高地農耕,使用的僅是燧石製成的斧鋤,讓今人目睹了這些非凡建築的影像。《尸子》卷上云:「少昊金天氏邑於窮桑,日五色,互照窮桑。」《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說「少昊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脩、曰熙,實能金木及水。重為句芒,該為蓐收,脩及熙為玄冥,世不失職,遂濟窮桑。」《山海經》所載的「窮桑出日」,「空桑之山……冬夏有雪。」葛洪著《抱朴子》謂:「長山太白,在東陽」,都是指今東北長白山地區。陽鳥文化是長白山文化的源頭,在數千年衍化中融匯到中國傳統文明的寶庫,苒苒生輝,燦若雲霞,光耀萬代。

《山海經·大荒東經》開篇明言:「東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國。」大壑,地理方位坐標在「渤海之東」(引自《列子·湯問篇》),吉州以北50里處,明代有阿漢、泰神兩鎮,此皆屬聚居半島東北部的女真十鎮。少昊之國、太古神墟,秦代被封禁於「秦故空地上下障」,漢代、渤海、遼金、元代皆為中國政權管轄,後被明成祖朱棣招撫東夷「封藩建衛」輕率地賜給李氏朝鮮。

關於這一點,朝鮮《李朝實錄》中宗三十年十月丁酉記:「咸境道本非我國地也,所謂南沃沮者即今烏道里也。」烏道里,斡朵里音譯,建州女真斡朵里部猛哥帖木爾為豆漫(萬戶)時曾棲居此地。《新唐書地理志》引賈耽道里記,詳細描述的那條自大唐前往渤海國的北方路線,即鴨綠江口—丸都—神州—顯州(朝鮮吉州)—和龍—敦化—寧安(渤海王城),都隸屬古東夷陽鳥族群開發的「少昊之國」 「東方君子之國」,史謂「舊國」「舊邦」。這條古道,也是殷商王族遷徙美洲以及栗末靺鞨部東歸和建洲女真西進的歷史性大通道。

少昊,古東夷民族宗主領袖,曾輔佐太昊觀天制歷,始創十月太陽曆、十二月太陰曆,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相互配合,創製六十甲子干支紀年,四年一閏,陰陽合曆,奠定了中國農曆的堅實基礎,後人譽為「日月天父」。少昊族群以鳥為圖騰,即五鳳、五鳩、五雉、九鳸,亦稱陽鳥族群。《淮南子·天文訓》云:「毛羽者,飛行之類也,故屬於陽。」少昊部族圖騰的陽鳥,都是長白山地區鳥類,大多為夏侯鳥,夏居長白,冬天飛到江淮湖澤越冬。因此,江淮也是鳥圖騰王國世襲領地。秦王嘉《拾遺記》云:「及皇娥生少昊,號曰窮桑氏,一號金天氏。時有五鳳,隨方之色,集於帝庭……」 。

少昊被推舉為族群領袖,組成陽鳥圖騰王國。以鳳凰為圖騰的鳳鳥氏,擔任歷正,總司觀象制歷;以角鴞為圖騰的玄鳥氏,擔任司分,主司春分、秋分節令;以紅臉杜鵑為圖騰的伯趙氏,擔任司至,主司夏至、冬至節令;以孔雀為圖騰的青鳥氏,擔任司啟,主司立夏、立冬節令;以丹頂鶴為圖騰的丹鳥氏,擔任司閉,主司立春、立秋節令;五鳩:以鵓鴣為圖騰的祝鳩氏,擔任司徒,主管民事;以鸕鶿為圖騰的鴡鳩氏,擔任司馬,主管軍事;以布穀鳥為圖騰的鳩氏,擔任司空,主管工程;以燕雀為圖騰的鷞鳩氏,擔任司寇,主管刑律;以斑鳩為圖騰的鶻鳩氏,擔任司事,主管雜務。

五雉,即為鶡雞圖騰的鶡雉氏、錦雞圖騰的鸐雉氏、黃鶯圖騰的鶊雉氏、鸚鵡圖騰的鸚雉氏、八哥圖騰的鴝雉氏,分別擔任五種管理手工業的官,負責製造器物用具,統一尺度容量。九鳸,是九種管理農業的官,部族圖騰多為水鳥。鸛鳸氏為白鸛,鵠鳸氏為天鵝,鷥鳸氏為鷺鷥,鳧鳸氏為野鴨,鷖鳸氏為鷗鳥,鷫鳸氏為鴻雁,鶖鳸氏為禿鶖,鶒鳸氏為鴛鴦,鵲鳸氏為喜鵲。鳥圖騰氏族沒有邪僻的人。同書還記載,仲尼聞之,見於郯子而學之。既而告人曰:「吾聞之『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猶信。」從中可以窺見,「華夷同風」,史出有源。

「卵生神話」,是陽鳥族群最神奇、最深刻的歷史記憶。《山海經·大荒南經》:「有羽民之國,其民皆生毛羽。有卵民之國,其民皆生卵。」《海外西經》:「此諸夭之野,鸞鳥自歌,鳳鳥自舞皇卵,民食之」。納西族史詩《創世紀》說,在宇宙形成過程中,曾出現一個白蛋,孵出一隻白雞(恩余恩曼),它又生下九對白蛋,從而變成天神、地神、開天的九兄弟、闢地的七姊妹。這些「卵生神話」,源自古代民族鳥崇拜的傳統意識,是鳥圖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玄鳥生商,是正史所載最著名的「卵生神話」。《史記·殷本紀》載:「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無獨有偶,商人與後世滿洲族的女祖神話如出一轍,不能不令人倍感驚嘆。陳夢家說:「夷族本在東北,……商與夷為一系,故其傳說亦同」(引自《淮夷考》)。商代出土文物有「玄鳥婦壺」,壺體銘文為「玄鳥婦」三字。此壺美侖美煥,形制考究,「玄鳥婦人」比為貴族。就「玄鳥婦壺」銘文所見,展翅飛翔的類燕神禽嘴裡銜着「玄」,其實就是玄鳥所含孕育生命的鳥卵。玄鳥銜之圓物為二,與《呂氏春秋》文載「燕遺二卵,北飛」相合。「玄鳥婦壺」製作精美形制考究,說明「玄鳥婦」必為貴族,這就為商王族確有玄鳥卵生的鳥圖騰信仰傳說提供了實物證據。

《史記·秦本紀》謂:「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子孫多有鳥圖騰化身:大費,又稱柏翳,當即伯益,益者,燕也;大廉,又稱鳥俗氏;孟戲、中衍,皆「鳥身人言」。秦王族為少昊鷞鳩氏,以東北最大群落的夏候鳥燕雀為圖騰,春秋時期的徐、葛、江、黃諸嬴姓國,亦為陽鳥族裔。晉張華《博物志·異聞》引《徐偃王志》云:「徐君宮人娠而生卵,以為不祥,棄之水濱。獨孤母有犬名鵠蒼,獵於水濱,得所棄卵,銜以東歸。獨孤母以為異,覆暖之,遂孵成兒,生時正偃,故以為名。徐君宮中聞之,乃更錄取。長而仁智,襲君徐國。後鵠蒼臨死,生角而九尾,實黃龍也。」這正是徐國贏氏王族的卵生神話。

東北古國亦有卵生神話。「好太王碑」記述朱蒙出生時稱:「始祖鄒牟王之建基也,出自北扶餘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出。」《魏書·高句驪傳》敘朱矇事曰:「高句驪者,出於夫余,自言先祖朱蒙。朱蒙母河伯女,為夫余王閉於室中,為日所照,引身避之,日影又逐,既而有孕,生一卵,大如五升。夫余王棄之與犬,犬不食;棄之與豕,豕又不食,棄之於路,牛馬避之;後棄之野,眾鳥以毛茹之。夫余王割剖之,不能破遂還其母。其母以物裹之,置於暖處,有一男子,破殼而出。及其長成,字之曰朱蒙。」

東夷古族神話中反覆出現的卵生母題是其族源神話的一大特色,這與北方東夷民族的鳥崇拜和太陽崇拜有着深刻的內在聯繫。考古出土文物及民俗文化可以看出,半島北部原始居民崇拜鶴、布穀鳥、燕、鴿、鷹等鳥類,古代的半島鳥夷也以鳥名來命名官名,南部諸民族崇拜喜鵲、白雞(鷺鷥)等,辰韓人古葬禮有貼鳥翅膀的習俗,世代傳承的《赫居世神話》《閼智神話》《脫解神話》《首露神話》等,都是以卵生文化為母體的族源神話。

人類文化學者認為,每一種信仰崇拜文化都有一個中心觀念,這個中心觀念是民族文化基因的核心元素。「卵生神話」的緣起,是在原始人強烈的功利目的驅使下形成的。原始人面對的首要問題就是宇宙萬物的形成、周圍環境的變化及對自身價值的權衡和自我力量的把握。東夷拓荒先民在長期的狩獵採集生活中觀察到鳥能生蛋,蛋能孵鳥,於是就無意識地運用類比、相似性的原理,賦予這種生命現象以特殊的功能,進而蘊育出卵生世界、卵生人類、卵生萬物的神話並廣為傳播。無疑,「卵生神話」反映了原始人類對宇宙模式、生命起源幼稚而深刻的思考。隨着向人類文明社會的過渡,這些族源神話逐步衰弱或隨風飄逝。但既然是東方神秘文化最初的基本因子,就必然會留下清晰的歷史痕跡。

史前東方民族留給後人最浩瀚宏偉的,是光昭天地、催人奮進的鳳凰圖騰。在東北亞地形圖上,利用計算機技術讓海平面升高百數米,就會驚異地發現,古東海之濱的白頭山脈、咸鏡山脈與太白峰巒,共同組成一幅巨大的「鳳凰」圖案,此可謂千古奇觀、「天地圖騰」。鳳凰,高貴、美麗、祥瑞的神鳥,亦名朱雀。《禮記·禮運》曰:「何謂四靈,麟鳳龜龍」。《三輔黃圖》曰:「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典籍佚文中的鳳凰,高居「羽族之長」寶座,素有「百鳥之王」美譽。漢許慎《說文》謂:「鳳,神鳥也。

天老(黃帝臣)曰:『鳳之象也,鴻前麟後,蛇頸魚尾,鸛額鴛思,龍文龜背,燕領雞啄,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崑崙,飲砥柱,翟羽弱水,莫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寧』。」天老描述的鳳凰,前半段似鴻雁,後半段像麒麟,有蛇頸,魚尾,鸛額,龍的文采,烏龜背脊,燕子的下巴,雞的嘴……」。《論語緯》曰:「鳳有六象:一曰頭象天,二曰目象日,三曰背象月,四曰翼象風,五曰足象地,六曰尾象緯。」

道教經典《抱朴子》說鳳具五行:「夫木行為仁,為青鳳,頭上青,故曰戴仁也;金行為義,為白鳳,頸白,故曰纓義也;火行為禮,為赤鳳,背赤,故曰負禮也;水行為智,為黑鳳,胸黑,故曰向智也;土行為信,為黃鳳,足下黃,故曰蹈信也。」《鶡冠子》云:「鳳凰者,鶉火之禽,陽之精也。」鳳凰文化,洋溢着中華拓荒先民對大自然無限生命力的崇尚之情,是一個民族追求光明、美好、和諧、兆瑞、崇高的象徵。鳳,還具有「自新」的品格秉性,鳳凰涅槃,生生不息。傳說「五帝」之一的虞舜為鳳身,在烈火中化為鳳鳥扶搖飛去。

古代神話傳說,鳳凰為鳥王,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帝王有道即見,無道則隱。《春秋感精符》曰:「王者上感皇天,則鸞鳳至。」《韓詩外傳》載:「黃帝乃服黃衣,帶黃紳,戴黃冕,齋於殿中,鳳乃蔽日而至。黃帝降於東階,西面再拜,稽首:『皇天降祉,不敢不承命。』鳳乃止於帝東園,集梧桐,食竹實,沒身不去」。《詩·卷阿》注引《白虎通》:「黃帝之時,鳳凰蔽日而至,是來必眾多也。」

《太平御覽》引《黃帝玄女戰法》:「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黃帝歸於太山,三日三夜,霧冥。有一婦人,人首鳥形,黃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女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為?黃帝曰:小子欲萬戰萬勝。逐得戰法焉。」《禮斗威儀》:「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鳳凰集於苑林。」《尚書·考靈曜》:「明王之治,鳳凰下之。」

《海內西經》則吐露:「開明西有鳳凰、鸞鳥,皆戴蛇踐蛇,膺有赤蛇。」鳳凰、鸞鳥頭上都戴着盾形之冠。雲南民俗村納西族的圖騰牆彩繪的王者之象,頭戴品形冠,鸞翅鳳羽鷹爪,面色威嚴,王者和身旁兩禽,皆口中叼蛇,左右為鷹衛,下面兩個人首蛇身的為侍者象。從翅端特標出的長長翎斑羽毛,知道這是青鳳圖騰,叼蛇、踐蛇的圖騰影像當為青鳥君。根據這些來自遠古的信息推論,以「鳳鳥」為首的少昊陽鳥族群,曾同軒轅顓頊集團結盟,共工水毀丸都空桑劇變後,落戶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墟的鳳鳥氏、青鳥氏等,曾為「操蛇之神」,負責監管蛇圖騰部族治理水患。《愚公移山》故事中,操蛇之神命夸蛇氏二子負山而去,記載的正是華夏先民劈山泄壅的豪邁壯舉。

少昊陽鳥族群,振翅九洲,羽覆四海,以太陽神的名義締造輝煌!《山海經》及古籍佚文記載的鳥圖騰古族,遍布中國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直至北美洲、東南亞地區,播遷褒遠,是中華五帝分布最廣的古代民族。依據典藉佚文詳考,以顓頊「下都」紅山文化為時空節點,距今5485±110年左右,爆發了共工與顓頊爭帝之戰。《列子·湯問篇》:「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辰星移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共工為水害,故顓頊誅之。」這裡,記載着一段埋藏數千年、讓時人難以接受的歷史悲劇。《淮南子·俶真訓》:「夫歷陽之都,一夕反而為湖,勇力聖知與罷怯不肖者同命,巫山之上,順風縱火,膏夏紫芝與蕭艾俱死。」

《論衡·命義篇》:「歷陽之都,男女俱死」。古人說「鳳凰涅盤」、杜鵑為「優曇寶樹」,並非僅是神話傳奇,而是指丸都歷陽水火之劫,天地六宗畤壇塌陷,大人之國精英蒙難。古籍記載的顓頊與共工之戰,同6500年前的炎黃蚩尤大戰一樣,都造成了東夷古國千年史乘斷代。史前時期各血緣族群間的戰爭極為慘烈,典籍佚文中描述其慘烈場面:「積血成淵,聚骨如岳」「血流飄杵」「血雨三朝」……,其直接後果導致各古族方國人口銳減,加之自然環境災害造成古族棲息地萎縮及生存環境遭受破壞,「休養生息」就成為古人類的第一需要,因而衍生了「女媧補天」「女媧造人」等傳世神話。

根據現代地理學、海浸災害學、火山災害學科研成果,並參照《山海經》等典籍軼文綜合考論,距今5000多年前東海之隅的長山太白,在共工氏水淹「空桑」百多年後,山巒湖海匯合地白頭山火山爆裂式噴發造成嚴酷自然環境災害,是否同高山湖水傾瀉及海水湧入空桑、造成地殼應力急劇變化有關,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少昊東夷古族東遷,在圖們(2處)、敦化(4處)、寧安(2處)、咸鏡北道(3處)豎立起「24塊石陽鳥展翅圖騰柱」,以及鏡泊湖地區大量的古城遺墟,卻留下了那段悲壯歷程的斑斑痕跡。

東夷陽鳥族群在顓頊時代大規模遷徙西部,在後世典籍佚文中也留下了清晰的史料信息。《逸周書·王會解》記載:參與周成王岐陽大盟會的華夏古族「氐羌以鸞鳥」「蜀人以文翰,文翰者,若皋雞」,北方台有「蠻楊之鸐」「代鸐」,皆為少昊鸐鳸氏及其聯姻部族。「鳸」通「鶻」。「鶻」為隼的一種,是草原民族所馴養的一種黃鷹,其嘴部彎曲,有利爪,輕捷善飛,捕食小獸、禽類和魚等。維吾爾先民「回紇」又名「回鶻」,以古族圖騰為族名。

《突厥語大詞典》中記載回紇軍士「所戴頭盔的兩翼猶如鷹的雙翅飛」,這些都是回鶻人崇鳥的表現。古代突厥人崇拜神狼又多崇拜鳥,《烏古斯汗傳》記述了烏古斯諸子24個氏族,以鳥為圖騰的就有20個。丁零在中原商周時期亦被認為是「鸐」或「狄」。《尚書·禹貢》曰:「羽吠、夏狄。」史書中有赤狄、白狄之分。「狄」通「鸐」,聲訓字,這裡的「白狄」,應指同印歐白種的突厥或東伊朗語族聯姻氏族。

阿爾泰草原部落諸多的鳥崇拜圖騰異化現象,透露出遷徙西部的陽鳥氏族曾與印歐白種聯姻。譬如,維吾爾人崇拜天鵝、燕子、貓頭鷹等鳥類,應當是來自聯姻氏族圖騰崇拜的文化現象。此外,少昊陽鳥族群主管軍事的鴡鳩氏,專司刑律「訓鳥獸」的鷞鳩氏,《南山經》「見則大興土木」的鶊雉氏、鶒鳸氏,以及鳧鳸氏、鷖鳸氏、鷺鳸氏,其圖騰影像都出現在《詩經》雅、頌之辭。少昊「五鳳族」以杜鵑為部族圖騰的伯趙氏現身巴蜀,史稱「杜鵑造萬年曆」。孔雀圖騰的青鳥氏遷徙西部建立方國,《王會解》做「方人為孔鳥」,其後人即今雲南納西族。而世代承襲司天曆正之官的鳳鳥氏,曾出現在崑崙之丘和北維太一壇。《呂氏春秋·古樂》記:帝嚳「因令鳳鳥、天鸐舞之」,這段文史說明自帝嚳年代起,鳳鳥氏、鸐鳸氏就是「北維」祭天巫族。

從原始酋邦社會到中原一統封建王朝,陽鳥族群譜寫出一幕幕絢麗的歷史篇章——玄鳥氏興商,鳲鳩氏興周,鳧鷖氏興蜀,鷞鳩氏興秦。秦王朝「主少昊之神,祀白帝」,兼併六合,統一中國。著名史學家田昌五先生說:「少昊之後立國者,可謂群星燦爛。」歷史上,長白山地區的各少數民族族源多為少昊高陽聯姻族裔,他們亦曾譜寫出光耀千古的燦爛史篇。

著名史學家朱學淵博士在《中國北方諸族的源流》一書中說,北方諸族是從中原出走的。商革夏命,周代殷政,春秋無義,戰國紛爭。史籍有載,殷初3000國,周初170餘國,戰國後期中原僅餘7國。秦王掃六合,6國死亡人口達60—80%。在這種殘酷的兼併戰爭狀況下,堅持傳統、

不屈不撓的中原列國王族,遷棲四隅是很正常的事情。現代中國的少數民族昔日多為中原王族。三苗、九黎為蚩尤龍族正統,匈奴、鮮卑皆稱黃帝族裔,北方夫余王族自謂「亡人」,「句驪夷蠻」棲身遼東和朝鮮半島,以及後世滿洲族的龍鳳崇拜,這或許都是些合理的證據。春秋戰國至秦朝末年,少昊玄冥族裔的中原滅國王族,多遷徙遼東及朝鮮半島,有稱「隹夷」。「隹」,《辭源》作:「短尾鳥總稱。」後來演變成其意美善的「佳氏」。

筆者詳考,《皇朗通志·氏族略》所載滿洲姓氏646、又記外譜22姓中,有232個漢字姓,其中,直接以漢字姓加「佳氏」者,就有80多個。譬如,虞佳氏、陶佳氏、田佳氏、陳佳氏、傅佳氏、高佳氏、馬佳氏、瓜爾佳氏,等等。這些「佳氏」古族,許多曾棲居在豆滿江、仆斡水、斡泯水濱海地區,即北沃沮與肅慎族裔接壤及混居之地,亦稱東海女真或東海窩集部。

這裡,也是飛翔型薩滿教的發源地,世代傳承女神創世的史詩神話。重歸東方神州的「鳳皇」族裔,歷代有稱王滿朝鮮、句驪夷蠻、虞婁、生女真、建洲女真、滿洲。滿,始源於陳胡公滿、最古老的滿洲姓氏——愛滿氏,女真舊姓「諳蠻」,漢譯「南來的番王」。《滿文老檔》與諸多滿族譜書都記載有「佛滿洲」即「陳滿洲」。依據古族姓氏及文化傳承,可以推論滿洲及其先世女真王族,實屬少昊高陽聯姻族群。這一點可以解釋女真人何以倏然崛起滅大遼北宋建立金國,以及清皇太極不承認滿洲為珠申(肅慎)族屬的東北民族史之謎。

由東夷太極陽鳥文化與北方原始薩滿教,數千年融匯衍生的中華傳統文化,在多民族和諧的清代得以發揚光大,這是滿洲族對中華民族做出的最偉大的貢獻。有學者就金代及清朝旌旗冠服、禮儀祭俗,以及宮室建築等方面研究分析,從中可以明晰地看到,滿族及其先世女真所承襲的正是古東夷太極陽鳥文化的真諦。金國皇帝冬至祭昊天上帝,夏至祭皇地祇,同祀日月星辰、五方帝,並以「神禖」祭祀青帝、伏羲氏、女媧氏、皇娥、簡狄。生女真圍獵出征,以七曜二十八宿為幟。滿洲三角軍旗刺繡的「騰升之龍」,古代蘊涵為太一神的先鋒旗,張揚着生機勃勃、蒸蒸日上的龍族精神。滿洲八旗以黃、白、紅、藍(玄)為幟,「五行」缺「青」,正是基於女真人以東方為尊,奉祀青帝、伏羲之緣由。

後金、大清皆以鳳凰為祥瑞,宮殿最高建築是「鳳凰樓」和「五鳳樓」,努爾哈赤劍首紋飾以及康熙御用松花硯浮雕皆為「對頭雙風」,清代祀天祭祖禮俗,是春秋陳國「宛丘之道」「鵻禮」「女主家祭」「其俗巫鬼」的翻版;清代官員的「頂戴花翎」,為天齊榑桑周天準繩形制,冠頂東珠花翎合成太陽鳥,康熙、乾隆皇冠上的9顆東珠,象徵着榑桑9日聚頂的無上權威;各級官吏鳥圖騰服飾及宮廷隆慶舞、揚烈舞,與《夏書·益稷》舜帝和夔所描述的類同,而有別於中原歷代官員服飾與宮廷舞……。

金熙宗遷都建設燕京城,清代康熙、乾隆兩朝,重建已焚毀的明代皇宮,以中華傳統文化內涵設計建造的北京城、故宮三大殿,在東南「陽天丙方」重建的天壇、皇穹宇、大祀殿,包括「八卦造盛京」的瀋陽宮殿,處處都展現着東方文明的至高境界。滿族及其先民祭「索羅杆」,即準繩四索羅網之天杆,子孫繩結鎖源自罔罟諸離,都是古東夷榑桑文化的延續,拜天圜殿和坤寧宮呼喚「昊蒼」的虔誠禱告,交響着東方句芒鳳鳴龍吟般的天籟之音,這種跨越數千年歷史時空的文化基因傳承,乃是滿洲族「大中華」光宗耀祖的精神本源。

中華陽鳥圖騰古族,是一個善於創造開拓進取的史前東方族群。少昊全面繼承太昊的太陽文化,在飛翔的驅體內融入了太陽精魂。《爾雅·釋天》云:「日名耀靈,一名朱明,一名東君,一名大明,亦名陽鳥」。「日者,陽之主也」「毛羽者,飛行之類也,故屬於陽」。瀏覽北方薩滿文化發展的演化進程,處處都滲透着陽鳥文化的意念和影像。薩滿自喻為神鷹的化身,其靈魂憑藉鷹鷙的翅膀自由飛翔多層天穹和靈魂世界。

滿—通古斯古族薩滿,普遍用鳥羽裝飾或用各種彩色布片精心繡制如羽毛疊成的薩滿神衣,飛轉起來,猶如雄鷹展翅。它向世人展示,鷹鷙,是騰飛九天的精靈,是不屈不撓的象徵,是東方崇日民族之精魂。鷹鷙與凡鳥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的目光遠大和堅韌不拔。同樣是向華夏民族的融合回歸,他們總是以勝利者的姿態凱旋!瀏覽中華史冊,無論是東夷、東北夷的古代民族,都認同「中國」為正朔。鳳鳴九皋,龍游四海,不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東夷陽鳥族裔大都生活在中華溫暖的大家庭中。所以說,了解古代東夷民族太極陽鳥文化及其歷史淵源,才能夠加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領悟與感知,進而增強中華民族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的歷史責任感。

根據多學科系統集成的研究成果及假說,探析華夏社會史前文明的歷史性大變遷。

我國第四紀地質學與環境地質學科研成果顯示,距今8500~3000年前後全新世的大暖期,是新石器古人類文明發展的最重要階段。但是,這一期間也曾出現氣候劇烈波動時期。其中,距今4800~4200年間的「小冰期」降溫事件影響巨大。著名地質學家劉東生院士等人使用環境演化高分辨率分析(10~100年時間尺度)的方法研究全新世古環境時提出,在距今4800~4200年間有一次降溫事件,劇烈的氣候異常導致了古文化的變遷。他認為,蒙、遼、冀地區繁盛的紅山文化突然衰落和小河沿文化發展的低谷可能與這一降溫事件有關,也應徵了降溫時間的存在。筆者認為,白頭山火山大爆發瞬間定向噴射出超級能量流穿透同溫層,其力矢足使地球局部空間扭曲導致自轉軸偏移給東亞地區帶來火山酷暑及隨後的「小冰期」。正是這一時期嚴酷的自然環境災變,迫使東夷民族選擇大規模、遠距離遷徙,這也是中華太古文明播及整個北半球的根本原因。

《淮南子·天文訓》載:「太白元始以正月建寅」。中國第一部天文曆法稱作「太白歷」,是以觀象紀曆地輿命名,即今東北長白山。所謂「瑪雅零年」,如同中國最古老的「太白歷」,僅僅是指曆法系統的開端。《詩經·商頌·長發》載:「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截」,即「九重差截頂通天塔」,源出榑桑罔罟形制,蓋有鮮明的中國印。筆者認為,商人三世祖相土率部族遠跋東方大陸,穿越白令海峽,安營史前美洲大陸。

公元前3千年,美洲第一座通天塔落成舉行祭天大典,即為美洲「殷」地安先民編年史紀元。此說明長白山地區拓荒先民已於火山地震前兆期開始遷徙,而通過西太平洋的黑潮暖流或越海跨島長途跋涉安全轉移,無疑是一項規模宏大、費時曠久的宏偉工程。但就事物的因果性及先後秩序而言,史前東夷拓荒先民遷徙美洲開疆拓域頒布曆法元年(以及同時期出現的「兩河」文明),必然晚於白頭山主火山爆發的日子。

史籍考證,中華民族的先行者確實把「榑桑國」載入《天下圖》,還把新大陸地理地貌記錄於《山海經》。《東山經》記載有四條山列,首列12山,3600里,二列17山,6640里,三列9山,6900里,四列8山,1723里,總共46座山,行經18860里。美國學者亨麗埃特·墨茨博士,專門研究中國上古奇書《山海經》,按經考察,查驗出美國中部和西部的羅基山脈、內華達山脈、客斯客特山脈,海岸山脈的太平洋沿岸,與《東山經》記載的四條山脈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動植物、山與山的距離完全吻合。她將這一考察結果撰著成書,書名《PALE INK》,中文譯名《褪了色的墨跡》。墨茨

博士在書的後面寫道:「對於在四千年前已經踏着白雪皚皚的山頂和峻峭的山峰而徒步考察的無畏的中國人的後面,我們所能做的,首先要向他們頂禮膜拜,鞠躬致敬。」

遠古東夷部族遠距離遷徙的歷史性推論,得到了體質人類學的考古驗證。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河南安陽殷墟出土了8 具殷商王族墓葬頭骨。整組頭骨特點:比較粗壯,有較低的顱,很寬的面,前額比較後斜,鼻根較高。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報告中稱,這些特徵與北亞、北極地區的一些典型蒙古人種頭骨上的同類體質特徵比較相似,而與史前華北人有着較大差異。用「平均組差均方根值法」計算對比,發現這些頭骨與貝加爾湖新石器組和西部布里亞特組接近。

這一區域地處亞歐大草原東段、葉尼塞河上游的米努辛斯克盆地,今屬俄羅斯布里亞特共和國。這裡,不僅是北亞高緯度寒冷地區比較適於人類棲居的少數地區之一,也是亞歐大草原青銅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公元前1200~700年的卡拉蘇克文化遺址,出土了許多與殷商時代相同或類似的青銅文物。

這些都表明歸屬東夷少昊族群的商人部落曾長時期棲居於北亞地區,先公時期的玄鳥氏族龐大的武裝商隊應為亞歐(彩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之一,商王亥首創用特產名貴貝殼作為商品流通貨幣,因而被稱之為「商人」則屬名副其實。

此外,三星堆出土青銅面具的亞歐白種顏面特徵及其文物年代考證,揭示這些青銅祭祀禮器來自殷商鹿台神廟,儘管這些面具所代表的古人都有着亞歐白種的顏面特徵,但圖騰血脈及世代傳承的祖根文化。這或許正是國內外學者對小屯文化與仰韶文化考古學上二元對立的文化現象所導致的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特別是殷商文明源流爭訟難斷的一個根本性原因。

徜徉於同一歷史時空,西部陽鳥部族和羌族或遷徙西域草原,或沿「橫斷山民族走廊」進入蜀地,顓頊四世孫、大夏酋領陸終,帶領軒轅六族遠跋阿爾泰(崑崙之陰),棲居於伊犁河、阿姆河、錫爾河、葉尼塞河流域,曾與印歐白種鬼方氏聯姻,蚩尤三苗九黎遺民,則遷徙長江以南,開創了良渚文明的新紀元。而那些沿着亞歐草原和伊朗大沙漠遠跋中亞、西亞,並同東伊朗語系民族聯姻的華夏氏族,則將文明的火炬傳遞到美索不達米亞、裏海、黑海和地中海沿岸地區。

國外專家推算的「瑪雅零年」,與蘇美爾文明、良渚文明、米努辛斯克早期文明,以及延續2000多年的河姆渡文明突然消失與仰韶文化晚期文明形成斷代,都集中在距今5300年~5000年之間的「歷史時間之窗」。這些異地同源史前文明形態與同時期的大概率事件,即全球海水大回潮時期長白山火山大爆發導致生存危機,迫使華夏古族大規模遷徙遠離「生物滅絕圈」,進而將神秘玄奧的中華太古文明遠播異域。

東方文化印痕鮮明的神權政治、祭祀巫術、太陽曆法、幾何算學、象形文字、慢輪制陶、金銀加工,以及「勾股法」方錐體階梯式通天塔宏偉建築,同一時期出現在東西兩半球的西亞及中美洲,創造了炫麗輝煌的世界古文明奇蹟,這無疑是值得國內外史學界研究的重大課題。

反之,地域氣候變暖及自然環境的改變,也是華夏古族回歸的最重要原因。法國古生態學家亞歷克斯·切普斯托·拉斯提博士說:「溫暖期是一個文明實現擴張的完美孵化器」。距今4200年東亞地區氣候開始變暖,加之西亞亞述帝國崛起四處攻陷城邦,使遷徙異域的華夏血緣部族選擇「回歸」,沿着亞歐草原蔓延數千公里的「鹿石」帶,奔向神州故土,重建華夏酋邦社會,再次點燃了華夏文明的火種。從美索不達米亞、黑海和裏海沿岸,到中亞、蒙古廣漠草原,那一尊尊面東矗立、氣勢恢宏的「鹿石」,目睹並見證了「千年走一回」的華夏亘古傳奇。

考古學家在荒原深處發現的切木爾切克墓葬群,有5 尊石人立於墓的東面,由南向北,一字排開,中間的石人雙手抱於胸前,可依稀辨別出其右手握着一把鐮刀,他的左邊是一個女性石人(其他4尊石人的嘴唇上都刻畫有鬍鬚,唯獨這尊沒有)。遺蹟出現手握鐮刀和女性石人,表明是一處古代農耕民族墓葬。

據考證這一遺蹟屬於卡拉蘇克文化的範疇,比突厥人生活的隋唐時代至少要早上千年,故不可能是後期的突厥石人遺存。中國西部羅布沙漠「小河墓地」出土的一具女屍,被考古界稱為「小河公主」。這位睡臥了3800年的女子,身着腰衣,牛皮筒靴,羊毛氈帽上斜插着一根羽毛,薄唇輕抿、玉齒微露,仿佛露出神秘的微笑……,也有人稱她「微笑公主」。就體質人類學分析,這具女屍額骨較高,眼窩深陷,鼻子尖而高,嘴唇薄且細長,毛色呈棕色……有着歐羅巴人種的典型特徵。

而來自吉林大學、復旦大學、美國賓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分子考古學研究揭示:「小河公主」並非此前諸多專家所稱的單一歐羅巴人種,在遺傳學上更傾向於東亞人種。吉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周慧等國內專家學者,參與了小河墓地古屍的挖掘和採樣,並將約80例樣本帶回實驗室做DNA鑑定。

周慧說:「學界一種普遍觀點是,距今4000年前的青銅器時代,有歐羅巴人種到了那裡,東方人到那裡則是漢代以後的事。但我們做基因研究發現,這些人具有明顯的東方譜系,在早期的小河墓地古屍個體當中,平均占71%左右。」周慧的學生李春香說,「確切地說,這一東方譜系起源地,是在中國北方到貝加爾湖的廣大範圍內。」 科學家推測,小河早期人群很可能與南西伯利亞青銅時期的人群有密切的關係。混合最初發生地可能在南西伯利亞的某一個地區,向西運動的亞洲人與向東運動的歐洲人相遇,並與他們發生了通婚。

1980年,中國新疆考古隊在孔雀河下游鐵板河一帶曾發掘出土的一具女性乾屍,人稱「樓蘭美女」,從裝束到外表,與「小河公主」如出一轍。按照考古學家朱泓的說法,3800多歲的「樓蘭美女」,顯然不屬於後期的樓蘭人,而是與「小河公主」同一時期的鄰人。依照國內外考古界這一新的重大科學研究成果,大名鼎鼎的「樓蘭美女」亦應歸屬於亞歐混血人種。

公元前2200年~前2000年間,歷劫長白山超級火山巨變和長達千年的火山酷暑及異常降溫的「小冰期」之後,外遷異域的華夏部族重返神州大地,「千年史承斷代」的華夏酋邦社會,進入了最終戰勝大洪水的堯舜禹時代。「陶寺」遺址即是這一歷史時期華夏文明的考古學證明。《山海經》是一部記錄神州地理人文面貌的上古奇書,亦將火山浩劫造成的災難凝聚成文字描述。

其中,由堯、舜祭祀禮官伯益始作的四部《山經》記載山志250座,「無草木」之山74座,接近1/3;到了大禹時代的《中山經》,記載山志197座(減少了東瀛三島及美洲山列),「無草木」之山18座,還不到1/10,從中透視出華夏先民改天換地的宏偉業績。五部《山經》中,颶風海嘯過後山體裸露的「多金玉」之山,比比皆是,亦表明海浸、火山造成的雙重自然環境災害,歷經千年之後仍未能完全得以恢復,這從另一個層面驗證了長白山超級火山給自然生態環境造成劫變的惡化程度。

從另一方面考論,火山災害造成的山體崩塌礦藏裸露,為拓荒先民提供了大量天然的金、玉、銅、水晶、黑曜石(火山玻璃)等珍稀資源和生產工具,直接促進了金屬冶煉與青銅金銀玉器的雕鑄加工,使人類社會進入了青銅文明的輝煌時代。

火山,是自然界最偉大、最壯觀的現象。地球內部的巨大熱能通過火山得以釋放,在6.3億年前將冰雪覆蓋的地球從死亡魔爪中拯救出來,成為孕育宇宙生命之光的推動力。位於東非大裂谷,海拔2878米的倫蓋火山(馬賽語意為「神山」),是世界上惟一噴發碳酸鹽岩的活火山,周邊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形成的齊回洛草原,鮮花怒放,五彩繽紛,生物物種多樣,被譽為「上帝的花園」。由此可見,火山,作為熾熱地心的窗口,釋放的是能量,冷卻後是寶藏,成為大自然對人類的另一種饋贈。超級火山的活躍爆發,毀滅了萬物生靈,成就了人類的未來——遼闊的平原、肥沃的土壤,還有埋藏地下的煤炭、石油,其主要成因都歸於「超級火山噴發說」。

人類從僅僅依靠大河泛濫之後的低洼地種植農作物,到耕耘於肥沃火山土壤積澱而成的平原和盆地,將生產方式和生產力推進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中國人玄奧神奇的「五行」學說認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水火本是無情物,化作沃泥更護花。當現代人用遠古生物質凝聚的太陽能點亮城市,點亮鄉村,點亮現代社會文明之光,

努力開創歷史新紀元的時候,我們對火山敬畏之餘也理應抱有一種感恩的平衡心態。毋庸置疑,超級火山集破壞與創造於一體,在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災難的同時,也開創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新生與繁榮。

東夷古族如何遷徙美洲大陸的?

《山海經》中有關於北極光的詳細描述。《海外北經》:「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暝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大荒北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竭。是燭九陰,是謂燭龍。」意思是說,燭龍是一條赤色的巨蛇,它不吃不喝,也不呼吸。它終日矗立在雲中。當它睜開眼睛的時候,北方黑暗的長夜就被照亮,當它閉上眼睛的時候,天空就長夜不明。有學者研究認為,「燭龍」存在於北極地區。

它不是指任何具體的動物,而是指北極之光。《淮南子》有關地形的章節,《呂氏春秋.有始覽》也都有關於北極的描述。呂思勉先生的《先秦史》:「商周骨器中,多猛獁象牙具,此物出西伯利亞。中國商周時代青銅器與西伯利亞及卡拉蘇克草原文化多有相似性。」從考古發掘上看,我國遠古時期的居民至少在新石器時代的早期,就已經進入到西伯利亞以北地區,並且遠渡白令海峽進入美洲。有關「燭龍」的神話傳說,應該是這一行程的真實記錄,只不過當時人類的詞彙量有限,表詞達意不可能十分清晰。《山海經》中還記有北上大軍領軍人物的名字。《大荒北經》記:「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天櫃,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名曰九鳳。又有神,銜蛇操蛇,其狀虎首人身,四蹄長肘,名曰強良。」 值得重視的是,《山海經》中記載的這位「強良」,在印地安古神話中也隱約可見。印地安人最尊崇的老一輩眾神中為首的有三人,其中之一名叫「沃拉岡」。

其與「強良」在讀音和年代上都十分接近,同是兩個最為古老的大神,又都居住在白令海峽兩岸,這兩個名字之間應該有某種淵源。 美洲很多原始部落是以各類飛鳥為圖騰的,這也是一條重要線索。因為圖騰從根本上講,就是原始人類認祖歸宗的標識。不屬於陽鳥部落的民族,就不會崇拜陽鳥部落的圖騰。 從地理上看,在東亞大陸的北方,至少要到鄂霍次克海岸時,海水才能「北注」。「鳳鳥」與「龍蛇「都是東夷古族部落的圖騰標誌。前面已經說過,凡東北地區的原始人類都是在以往不同時期從華北地區遷徙而來的。

所以那裡的部落首領才有一個叫「強良」中國的名字。「強良」就是神農部落北上大軍的領軍人物。 考古在北緯50度以北的滿洲里發現了距今1.15萬年的陶片。陶片與中原地區的陶器極為相似。這說明華北人曾經不間斷地向東北地區運動,從幾十萬年前就已開始,到神農時代就更為活躍。由於受華北地區農耕文化的影響,人類向北推進的步伐大大加快了;在這一點上,最有說服力的證據莫過於美洲印第安人的史前考古發現。 目前,專家學者一致認為,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大約是於距今1.3-1.2萬年時通過白令海峽進入美洲的,他們屬於東方蒙古人種。

白令海峽是上古人類徒步進入美洲的惟一通路。白令海峽現在的海水深度為42米,在1.2萬年以前的冰期期間,它曾經多次成為乾涸的陸橋。但自距今1.2萬年起,它就成為目前的狀況,成為古人類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這就為人類進入美洲定下了一個可靠的時間表。 在此之前,東方人早在4萬年前就已進入美洲,以後又不斷分批進入美洲。一般而論,只要華北地區出現一次大的文化進步,就會推動一撥新人進入美洲。

距今1.3-1.1萬年時,在中美洲地區曾經出現「大獸獵人」文化,這種文化應是更早就

到達美洲的遊牧民族創造的。但是到距今1.1-0.8萬年時,這種文化突然發生變化;一種技術風格和東亞,東北亞同類製品相一致的細石器文化傳統所取代。說明在這一時期,美洲大陸進來了一批新人,他們有新文化意識。

距今約8000年時,中美洲地區出現了最早的農業。從時間上看,「大獸獵人」文化應該是被有農業意識的人所取代的,而這些人又只能來自白令海峽。他們自白令海峽南下,由最初的一個或幾個「胞族」逐步發展,待南下至中美洲形成氣候時,大約需要2-3千年,並隨即取代了「大獸獵人」文化,適時進行了農業開發。

農耕文化出現在中美洲的時間,剛好是於1.2萬年前越過白令海峽的東方人南下至中美洲時所必須花在路程上時間和人口增殖時間。此後,農業並沒有如期在美洲地區發展起來;或是因為狩獵經濟更為可靠、方便,或是因為培育種子需要時間,或是因為到達美洲的人農業意識過於原始。可能還有其它原因。

美洲人能否獨立發明農業呢?偶然因素雖然不能否定,但可能性已不存在了,因為在美洲出現農業之前,美洲和東亞之間已經建立了陸橋關係。 同樣與世隔絕的大洋洲諸島國、日本和澳大利亞,也是在先有與外界的聯繫而後才有農業的。澳洲人非常誠實地告訴我們,他們之所以會種地,是那些遠方來的人教的。可見農業是不傳不知,不教不會的。澳洲人與美洲人的智力水平大體相當,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年代也大體一致;兩地的不同點是與外界的聯繫有先有後,而且兩地農業文化的出現,都晚於其與外界聯繫的建立,這就證明了文化的傳播性。

傳播並不排斥再創造和再發展,農業傳到美洲之後,那裡的人們率先培育傳播玉米作物;因而美洲印第安人崇拜玉米女神,但美洲民族並沒有發明農業的大神。看來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祖先們早就分得清清楚楚,根本用不着我們今天來爭論。 如果說1.2萬年時白令海峽就阻斷了亞洲與美洲的通道,那麼最後一批進入美洲的人就必須在1.2萬年之前進入美洲。如果說1.2萬年前進入美洲的人就已有了農耕意識,那麼當時白令海峽兩岸的人就應該都有這個意識。而當時白令海峽兩岸的人都來自華北、東北,傳說也已明確北上部落以鳳鳥為圖騰。因此證明東夷人應該比美洲人更早一步具有農耕意識。

同樣在東夷古族後裔殷商考古和歷史文獻中也能找到清晰答案——

東夷古族後裔殷商東移,也是一次震撼古今的民族大遷移。中國古代的鳥圖騰民族,大多棲息於沿海江澤地帶,造舟航渡是他們謀生的本領。商人能造海船並以璇璣定位,遠航馬來島嶼,捕捉大型海龜和鯨魚。海船可沿內河航道直抵殷都。然而,對於十幾萬人和必備的生活物資來說,再龐大的船隊畢竟裝載有限。殷人可伐盡涕竹編竹筏越過渤海灣,卻不可能用涕竹筏冒險越洋,尚且海船如駛入北太平洋海流,因常年西風帶將無法回航,殷人每年只能組織部分族人泛海東渡。

鑑於古朝鮮半島生活資源有限,他們沿着少昊之國東移留下的「二十四塊石」圖騰路標,轉向商民族的發源地、東方神州瀛壺咸境的北沃沮(應為「斡砠」,積石祭天壇),依水棲居,農耕漁獵,到了「黑潮暖流」季節,定期由海船將族人運往北海道或堪察加半島,沿着千島群島和阿留申群島這條鑲嵌在北太平洋的金項鍊(印第安氏族祭辭稱為「天之浮橋」),就地伐木造舟逐島躍進,在美洲阿拉斯加海灣或墨西哥灣登陸。這些殷商族人與歷史上先後到達美洲的中華人種,成為印地安人祖先和美洲大陸原住民。正如王大有先生所說:「印地安」實為「殷地安」;「印加」帝國實為「殷家」帝國。

那麼,十幾萬殷商軍民憑藉古代的木帆船遠涉重洋遷徙美洲大陸是否能夠順利抵達彼岸呢?這樣的問題確實難以回答。況且,生活在現代社會的大多數人,還不了解何為「黑潮」?何為「暖流」?

打開世界地圖,在離日本輕津海峽不遠靠近千島群島處,赫然標有「黑潮」二字。黑潮是沿着北太平洋西部邊緣流動的一股暖流,因它的水質比周圍海水更加純淨,水分子散射出的藍色光波更多,看起來比周圍海水顏色更深,呈藍黑色,所以被稱為「黑潮」。查閱資料可知,這條海流寬約100多公里,平均水深400多米,日流速55~150公里,在菲律賓以南形成,途經台灣以東海面北上,繼而流向日本島國以東沿海,匯入常年西風帶,然後一直向東流去,因海流帶來赤道海區的高溫高鹽海水,使海水表面溫度升高,故稱為「暖流」。黑潮暖流航路以北,是連接亞洲和美洲大陸的阿留申群島,向東則是阿拉斯加海灣和墨西哥灣。

黑潮暖流的存在,使得亞洲和美洲大陸有了一條相互連接的海上公路。船隻一旦進入北太平洋上述海域,順風順水,可謂「誰言海闊,一帆渡之」。1955年,5個勇敢的台灣青年,駕駛一條普通的福建高頭平底木帆船,由台灣基隆港出發,先到達日本橫濱,隨後駛入黑海潮橫渡太平洋,用不到兩個月航抵美國舊金山,此舉曾引起轟動。當年參與這一壯舉的周傳鈞先生說:「姑且不論美洲土著人最早是從亞洲遷移美洲這一人類學普遍認定的事實,以我的經驗看,中國古人的船隻不被飄到美洲是決不可能的。因為古時難測颱風,只要船被捲入黑海潮,你想不到美洲都不可能。」

他又說:「黑海潮如同陸地河道,在洋面清晰可見,流速平穩,且一路海鷗飛翔,海豹伴行,沿途多雨,證明古人航行並不愁食物和淡水。何況,我們不到兩個月就從橫濱漂到舊金山,時間並不長」(1974年,維也納人類學家庫喏·克躇伯爾等8人仿照廣州出土的1世紀陶船模型,建造了一艘中國式的木船——「太極號」,船長12米多,張掛着一副用燈芯草織成的大帆,有香港啟航,沿着日本海岸向東北順流漂到了美洲的阿拉斯力口)。

從保留的當年的珍貴照片看,周傳鈞等人漂渡太平洋的舊式木帆船,是那麼的簡陋,那麼的普通,卻又如此偉岸與不凡!感嘆與欽佩之餘,讓人們胸中升騰起異樣的激動與豪氣。

南美洲玉米博物館(選自百度網)

從考古學研究表明:中國農業發展史的軸線已經延伸到1萬多年前。中國的水稻農業1萬多年前發源於長江中下游地區,最早見於湖南道縣玉蟾岩、浙江浦江上山和義烏橋頭等遺址,距今9000年後擴展到淮河流域和黃河下游地區,距今6000年後向華南、台灣甚至更遠的地方擴散。

中國的黍、粟旱作農業1萬多年前發源於華北地區,最早見於北京東胡林等遺址,距今8000多年後擴散到黃河中下游、西遼河流域大部地區,距今5000多年西進乾旱的河西走廊、西南登上高聳的青藏高原,距今4000多年到達新疆地區。可以說,距今8000年後「南稻北粟」兩大農業體系初步形成,距今6000多年後黃河、長江流域已經以農業為主。距今4000多年後從西方傳入了小麥,出現了「五穀豐登」景象。五穀加上豬、牛、羊等家畜以及中草藥,為中華先民提供了穩定的食物來源和基本的健康保證,為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準備了良好條件。

相對定居是農業的前提,農業發展反過來促進定居和房屋建設。中國在大約1萬年前,已經在上山文化中出現斧、錛、鑿等磨製的木工工具,主要用於加工建造榫卯木結構房屋建築,開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的先河。穩定農業發展也為易碎陶器的繁榮準備了條件。雖然江西萬年仙人洞等遺址的陶器已有2萬年的歷史,但陶器種類增多並逐漸成為主要的生活用器,主要是在大約距今1萬年農業出現以後,中國成為史前時期世界上陶器最發達的地區,並在後來發展為陶瓷大國。

黑色的土地養育了黃皮膚的華夏先民,他們早在5000年前就開始在長白山地區的土地上種出了金色的玉米,長白山更是「太白歷——觀天測影,校正四季農時,發展大洪水後農耕文明的重要高地」。但他們因為長白山火山的大爆發,《山海經》記載朝鮮為「天毒之國」,顯然當時的東北亞地區形成了「死亡滅絕圈」,遊牧民族往北往南大遷徙,有的到達了非洲,在古埃及考古中得到支持,農耕古族拓荒只能大規模遠距離遷徙,到北美和西亞謀生路。當時的軒轅古族就是遷徙到天山地域與鬼國聯姻形成了肋生神話和原始薩滿教信仰。

正是東夷古族被迫離開死亡滅絕地帶,倉皇逃亡尋找安全的樂土,他們攜帶祖先們留下的玉米、穀子、花生、向日葵、煙草等種子,向着未知的遠方大陸逃亡……

委內瑞拉學者研究證明:武王伐紂是在春天。季風正好向東北。到達阿拉斯加一帶時,風向正好又改向東南,這就為去中、南美洲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是極為可能的,因為我國在商代就有了海上的絲稠之路。海外貿易已有相當規模,而從那時的海運條件看來,這並不是虛妄之談。在中美洲海岸發現的石碇(石制的船錨)是很說明問題的:因為那種石質只有中國沿海和台灣才有。這又一次證明:我國台灣的阿美人,自然可以成為南美洲的亞諾瑪米人的。

中國人歷來有馴化禽獸的本領。南美洲的駝鳥是印第安人帶去的。中國種植技術最早,而印第安人「一到達美洲,便馬上種植玉米、馬鈴薯、番茄、向日葵和金雞納樹」(見《辭海》條目)。這並不是一種偶合。馬鈴薯原產於我國。《詩經·七月》「四月秀葽」 中所說的「葽」就是馬鈴薯。因為:(1)《鄭筆》:「要,草也。」就是說它是草本的,(2)毛注:「不榮而實謂之秀」, 是說沒等花盛開就有了果實; (3)象形,中國的土豆形狀像腎臟,所以叫「要」。古時「要」與「腰」通, (4)歲中「物之始成者」。四月成熟。在所有農作物中最早。這幾個條件。只有馬鈴薯才合格,其它農作物,就望塵莫及了。玉米、向日葵和金雞納樹,都是我國北方東夷古族的常見植物,他們通過路橋將種子帶往北美半島。這自然就要由亞洲北部的居民捷足先登了。

經中外學者研究普遍認為,美洲的第一批發現者來自亞洲,這些印第安人的祖先跨過了遠古時代連接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的白令陸橋,踏上了美洲的土地。印第安文明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兩大文明核心區,一個是中部美洲文化區,一般位於墨西哥中部、南部以及與之毗鄰的中美洲各國印第安文化高度發達的地區。這一地區後來形成了著名的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另一個是安第斯文明,一般位於安第斯山脈中部高原和太平洋沿海地區。這一地區後來形成了莫奇卡文明和印加文明。這些文明在漁獵、農業、手工藝、宗教、科學、建築等方面都具有相當的成就。瑪雅人的智慧、阿茲特克人的軍事、印加人的管理能力對拉丁美洲後來的發展都起到了一定的影響。

土著印第安居民傳統的思想觀念、宗教信仰、文化傳統和閉塞落後的生活環境有一定關係。拉丁美洲國家歷史上有相同的遭遇,文化傳統方面又有共同的特點。在他們那裡,古老的印第安文化根深蒂固,許多世紀前的神話傳說、傳統習俗和宗教信仰一直左右着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比如關於死亡的看法,他們認為生活與死沒有絕對界限,死亡是另一種「生命」,生命可以在蟬變中延伸,亡靈也有情感,也有聽、說、憶、思的能力。

196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流派的主要開創人米蓋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的代表作品《玉米人》堪稱藝術精品,這部長篇小說主要描寫危地馬拉土著印第安人的生活和鬥爭,並以此為主線,真實地反映了危地馬拉社會的廣闊的生活領域。印第安人與土生白人因為種植玉米而產生的矛盾與鬥爭,印第安人種植玉米是為了糊口和生存,在他們的宗教信仰中,玉米是由人變化而成,同時人靠食用玉米而生存。而土生白人卻並不這麼想,他們種植玉米是為了牟取暴利。為此,以加斯帕爾伊龍酋長為首的印第安人同白人勢力之間發生了你死我活的鬥爭。

四、玉米的起源與種植

玉米(籽實如玉),在我國有多種稱謂:番麥(福建)、包穀(皮包之谷)、包穀棒(穗如棒狀)、包米(皮包之米)、珍珠米(粒如珍珠)、棒子(河北)、玉蜀黍(川鄂)、粟米(兩廣)、玉茭(晉豫)、蘆谷(安徽)、蘆苞(吳越),暹羅米(東北)、苞蘆、玉蜀、玉茭黍、大蜀黍、玉菱、玉麥、稀麥、玉高粱、御米、苞米、棒子、玉茭子、玉豆、六穀、蘆黍、紅顏麥、薏米包,金豆,玉谷,粑粑等上百種名稱等等,光看這樣式繁多的中文名,就知道玉米廣受國內各個地區百姓的愛戴。

玉米在英文中被稱為maize或corn,我們都知道corn更多是美國人的叫法,而maize這個更普遍的英文稱呼來自於西班牙語maíz,該西語詞彙則來源於中美洲加勒比海群島生活的Taíno人對玉米的稱謂mahiz,15世紀末到達加勒比群島的西班牙殖民者繼續沿用了當時土著Taíno人對玉米的稱呼。但是,目前最早的玉米發現地卻並不起源於加勒比地區,而是在同為中美洲的墨西哥南部地區。

得益於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基因考古研究告訴我們,玉米來源於一種名為teosinte(Zea mays ssp,parviglumis)的一年生野草(從其拉丁名可以看出它與玉米同屬同種,只是分屬不同亞種),中文有時翻譯為類蜀黍,最早馴化於墨西哥南部的Balsas河流域,距今已有9000年左右。

在目前,較之其他研究方法,基因考古在玉米起源上的研究可謂最為直接、高效並令人信服的了。便於大家更好的理解,有必要稍微解釋一下基因考古是如何得出玉米起源的這些關鍵信息的,也就是關於玉米起源的祖本、時間和地點是怎麼確定的?對於玉米祖本的找尋,其中一條重要證據來自於上個世紀的80年代,有學者證實了該parviglumis亞種的類蜀黍(也可見翻譯為小穎大芻草亞種),擁有着與現代玉米幾乎一致的同工酶,並且這種野草是惟一同全部現代玉米基因具有足夠相似性的亞種。通過與植物體遺傳變異緊密相關的同工酶和基因相似性的雙重確認,這種類蜀黍成功擊敗其他競爭者,成為玉米的起源祖本。

關於馴化地點的推斷則是因為在Balsas河流域,類蜀黍的基因多樣性要遠高於其他地區,並且parviglumis亞種的類蜀黍也分布於該流域地區,同時存在基因種類的多樣性和直接祖本的自然分布,Balsas河谷成為最有可能的玉米起源地。

起源時間上,根據基因突變的周期性規律,學者的研究顯示玉米最早的馴化可以卡在距今5689年到距今13093年,如果我們取個中間點的話,時間大致在距今9000年上下。最早的玉米遺存發現在距今6230年前墨西哥Oaxaca谷地的Guila Naquitz山洞,如果按照基因考古學家推測從完全野生的teosinte到栽培的玉米,馴化時間大概要經歷3000年左右,我們同樣也可以推測玉米馴化的起始時間大致在距今9000年左右。  我們知道基因考古的研究對象主要是現生植物,如果真要把玉米起源那點事兒說明白了,必須還得依靠植物考古學的證據,即從出土的植物遺存下手。目前,植物考古研究按研究對象的不同,可以大致的分為大植物遺存研究(多為肉眼可見的種子、堅果等)和微植物遺存的研究。

Guila Naquitz山洞裡的發掘(圖片引自百度網)雖然玉米大植物遺存的發現可以為我們提供諸多形態特徵方面的細節,也可以用來直接測年,但畢竟最早玉米的發現距離之前基因考古研究得出的馴化時間都晚了接近3000年。這巨大的時間鴻溝在一些學者眼中,可以通過微植物遺存的發現來填補。玉米的微植物遺存研究對象主要包括玉米遺存中無法用肉眼觀測到的植物植硅體和澱粉粒。

近年,美國著名的微體植物考古學權威Piperno教授測定,最早的玉米植硅體和澱粉粒可以追溯到距今8700年前,這就和基因考古玉米得出的玉米起源時間非常接近了。更有意思的是,這些微體玉米遺存的發現地點也在Balsas河流域,具體位於其中部Guerrero地區的Xihuatoxtla岩廈。不同於發現玉米大植物遺存的一系列山洞位於半乾旱的高地地區,Xihuatoxtla岩廈所在位置氣候上屬於季節性熱帶雨林,這種濕熱的埋藏環境極不利於大植物遺存的保存,迄今在該區域的考古工作也非常有限,這就更加凸顯了這些微體遺存在探索玉米起源問題上的獨特性和不可取代性。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最早微體玉米的年代測定並不來自於玉米本身,而是由位於同一層位的木炭測年得到的,缺少直接測年證據使得這一發現的可信度有所影響。更加容易引起人們懷疑的是,作為發現最早玉米植物遺存的遺址,卻毫無玉米祖本類蜀黍的蹤跡,這似乎和一般所理解的作物栽培最早階段的認識有所背離。

關於玉米起源,目前的三種研究手段都給出了自己的認識和貢獻:基因考古研究一針見血、不容置喙的指出了起源時間、地點和祖本,但卻留下了大量空白需要植物考古學材料的填補,大植物遺存的材料可信、生動且信息量豐富,但起源時間上卻和所謂的基因推測時間有明顯的差距,微植物遺存及時的出現在玉米起源的關鍵時間和關鍵區域,似乎可以完美解釋前兩種研究方法在結果上的分歧,卻因為本身年代測定和考古學背景的硬傷而飽受爭議。那麼玉米是起源南美?由東夷古族後裔印第安人帶回故土?還是東夷古族攜帶種子,在南美種植傳播?通過考古檢測應該屬於後者,更寧人信服。[1]

《山海經·大荒南經》云:有人焉,鳥喙、有翼,方捕海中魚。大荒之中,有人名驩頭,鯀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頭。驩頭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維宜芑苣,樛楊是食。芑苣:讀yi ju芑,應為玉茭。郭璞注為「黑黍」不準確。但既為黍,即玉蜀黍,玉米古別稱。樛楊:如是樹木,既不可食,不屬糧食,固不成立,屬誤刊。按:木旁應為禾旁,即穋秪,郭璞註:似稗草布地生,穢草也。但在《爾雅·翼》中則曰:秪有米而細,並不是穢草,應是小米。可見上古黍米在我國極其普遍。玉米也非近代傳入,至少8000年已有玉米食之;可稱為「窮桑八千黍」,玉蜀黍也。[2]

當我們翻開《辭海》,在印第安人的條目下,明晃晃地寫着:「印第安人——到達美洲,就開始種植玉米、向日葵、馬鈴薯、西紅柿、金雞納樹等……」。很顯然,這種條目是從外國抄來的,類似條目在其它百科全書中也有所見,這說明西方人對此本已十分清楚。那麼印第安人的這些作物的種籽是從哪裡帶去的呢?答案也已十分清楚從中國。因為現已查明,印第安人是古代中國的移民。[3]關於玉米的栽培在我國古代文獻《詩經》《齊民要素》《三字經》中均有描述和記載:「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三字經》以三字一句,朗朗上口的文法,列舉出了我國百姓賴以生存的六種糧食,其中,黍,也是玉米的古稱。

1990年,在陝西省咸陽市渭城區,考古學家發現了漢景帝陽陵,由於時間久遠,這裡早已被盜墓者光顧過了。經過考古學家搶救式的挖掘,還是發現了許多極有價值的文物製品。並且陽陵的真面目也慢慢地展現在世人面前。這是一個巨大的墓坑,分為南北兩大區,其中共有十四行,二十四個俑坑之多,裡面最多的是一種陶俑,這種陶俑和秦兵馬俑不同,它們大都為裸體男俑,臂闊腰圓,專家猜測這是為了幫助皇帝鎮壓地下的陰暗邪氣。

此外,陽陵中還出土了許多生活器物,從金屬到絲織用品應有盡有。但是要說最令人拍案叫絕的發現,埋藏在地下兩千年的厚達20公分的糧食,經化驗分析為中國北方耐旱作物穀子,糜子,小麥。美國學者判斷,還有1顆玉米,11顆小粒花生。考古學家請來了許多農業方面的專家,專家們強強聯手,對這些種子做了十分詳盡的調查和分析,最後斷定:漢景帝陽陵中發現的各種糧食產物,均來自公元前,也就是說,玉米就是那個時候的東西,這一發現,直接將玉米出現在我國的時間,提早了兩千年之久,也對玉米出現在我國的推論,給出了確切的回答。[4]這就推翻了15世紀哥倫布發現南美洲才將玉米、花生傳入中國的歷史結論。由於江西修水新石器出土過兩顆半花生米,因而可以斷定,中國是玉米、花生米的原產地之一。[5]

1990年考古發現漢景帝陽陵,並首次發現玉米和花生種籽

五、我國首次發現遠古隕石「玉米」圖騰實物

民以食為天,這是中國流傳至今的古訓。從舊石器時代的狩獵、漁獵、採集活動,到新石器時代早期農業和畜牧業,均代表着不同時期先民食物的來源方式,對人類進化、文明進程與社會發展均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運用科技手段對先民食物結構的重建和分析一直是考古學界重要的研究內容之一。

在我國紅山敖漢第一村民俗博物館裡陳列着8000年前的小米。它盛在一個陶罐里,已經碳化成了大地的顏色,與興隆窪「八千粟」相比,除了顆粒略小,其他別無二致。興隆窪「八千粟」,是指2001年到2003年之間,考古學家在敖漢旗興隆溝文化遺址發掘時,發現的1500多粒碳化穀粒,經加拿大、英國專家鑑定後認定,敖漢旗興隆窪遺址出土的粟和黍的碳化顆粒標本,為8000年的穀物遺存。是中國北方旱作農業穀物的唯一實證,比中歐地區發現的粟米早2000多年。興隆窪「八千粟」考古,再一次印證了中華文明的起源,印證了全球範圍內黍和粟起源於中國北部,距今7600年到8000年間。

而且,在距今8000年前後的興隆窪文化時代,粟米已經成為興隆窪先民日常食用的穀物;在距今6500年的仰韶文化時代,粟米已經成為中國北方餐桌上的主食,業已沿着草原通道,傳播到了歐洲和印度。而玉米的起源是否也來自中國北方紅山文化時期,雖然鋤形器、鏟形器、磨製的石耜等工具比先前明顯增多,但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植物遺存較少。而且根據古環境研究,溫暖濕潤的氣候結束,降溫事件發生,可能會對存在的農業帶來影響。興隆窪遺址紅山文化時期的人骨穩定同位素分析顯示,人們食物中的C4類植物(粟或黍、高粱、玉米等)的百分比在60%——80%,比興隆窪文化時期的比例還要高,說明此時的農業經濟占有很大的比例。因一直沒有直接考古玉米證據,許多專家把目光投放到了南美地區。

玉米(玉蜀黍)的別名很多,有的地方叫玉麥、棒子、包穀,還有玉高粱、包蘆、珍珠米、六穀米等不同叫法。傳說宋徽宗皇帝曾親嘗過玉米,又博得了「御麥」的美稱。過去國內研究者普遍認為玉米的祖籍並不在我國。一般認為,玉米的原產地在南美洲。人們熟知的秘魯,在印第安語中就有「玉米之倉」的說法。考古學家們曾在墨西哥南部的特萬特佩克地峽谷遺蹟中,發現有最古老的野生玉米果穗。在科潘遺址的考古發掘現場,考古隊發現了出土的玉米神頭像。秘魯的海岸附近至今

還保存有古城遺址,在出土的陶器和建築物上,嵌有大量的玉米籽粒和果穗圖案。分析這些遺蹟,考古學家們推測,南美洲最早的原有居民印第安人遠在4000--5000年前就開始廣泛種植玉米了。那麼在此之前,我國是否就有玉米種植技術,一直爭議頗多,更沒有考古發現和實證報告。但近年紅山地區多有玉米(玉石和隕石圖騰)在民間發現,引起筆者的重視和多次深入田間考察走訪。

王松林收藏的中國北方5100年前的隕石玉米圖騰

在遼河畔農民發現的隕鐵石玉米圖騰,每個重達100公斤,是我國首次發現上古時期的玉米圖騰大型隕石圖騰雕刻。

8000年前的華北平原、東北平原都是海浸地域,當時海岸線在今大湘西長沙、蒙古赤峰一線。所以,上古東夷農耕古族神農氏,主要棲居地是長白山周邊地區,農作物生產靠的是桑田。

2019年至2020年學者王松林在長白山區域陸續發現多枚屬於遠古紅山時期的隕石玉米圖騰,經量子年代鑑定儀和場共振科學儀器檢測均在5100年以上。當然,這幾枚玉米隕石圖騰並不是代表發現最早的玉米「標本」,但它足以證明遠古5000年前,我國本土先民就已經開始種植玉米,並作為聖物加以崇拜。

場共振是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的藝術品年代檢測儀器;量子檢測儀是由國內工程師引進國際先進技術發明的藝術品年代檢測儀。目前兩部儀器的精準度均在95%以上。之所以有個別不准,是受到檢測人員的把握程度和精神狀態影響,與儀器的功能無關。

由於兩部儀器精準度、性能遠在獲得諾貝爾獎的碳十四之上。碳十四檢測經常出現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誤差。而量子和場共振兩部儀器精準到具體年份。且碳十四隻能檢測有機物,對無機物,比如玉石、青銅、陶瓷無能為力,量子和場共振兩部儀器涵蓋所有人類創造的所有器物和文化遺產實物。2021年3月25日經廈門上古文明研究室專家使用兩部儀器同時檢測隕石玉米年代,得出數據驚人相符,玉米隕石圖騰製作年代均在公元5100年前。

量子與場共振檢測隕石玉米圖騰數值為:公元前3110±10年

經科學檢測,我們由此推斷玉米種植技術很早就起源中國東北長白山區域,東夷古族至少五、六千年前,甚至更早的時期就開始有了玉米種植技術。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發現了玉米,當年就把它帶回西班牙。他在航海報告中熱情地介紹了玉米這個被印第安人當作自然神來崇拜的作物,他寫道: 「有一種穀物叫玉米,它甘美可口,焙乾,可以做粉。」從此,玉米漸漸地遍布歐洲。當然不排除南美玉米經過先進技術改良,又回傳入我國。從18世紀起,我國玉米栽培開始了有較快的發展。由於玉米能抗旱耐寒,但有薄土即可播種,適應性很強,很快便成了平原地區廣為栽培的大田作物。今天,由昔日南美印第安人所培育出來的玉米,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馴化,已成為品質優良,具有豐富營養價值的世界性高產栽培植物,在糧食作物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玉米是異花授粉作物,是谷實類飼料的主體,也是我國主要的能量飼料。玉米的適口性好,沒有使用限制。據研究測定,每100克玉米含熱量196千卡,粗纖維1.2克,蛋白質3.8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40.2克,另含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等。玉米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比精米、精面高4-10倍。其實任何農作物的傳播都不是單一的物種傳播,大概都經歷了與本土環境的融合與認同,甚至伴隨着文化與技術的傳播,而呈現在這些決定因素之上的表象才是我們司空見慣的流行文化。當全世界的年輕人都喜歡在電影院吃着爆米花看電影時,誰能想到,考古學家在墨西哥中部的一個蝙蝠洞內,發現了距今5600年前的爆米花,那時的墨西哥印第安人就已經知道把玉米粒放到滾燙的石頭上看其爆裂四濺。

玉米文化在現代的墨西哥社會依然受到呵護和弘揚。2003年3月,由墨西哥城人民文化博物館協同全國土著人學會、查平戈大學等單位舉辦了以「沒有玉米,就沒有我們國家」為題的展覽會。在有關展覽的主題說明上這樣寫到:「玉米是墨西哥文化的根基,是墨西哥的象徵,是我們無窮無盡的靈感的源泉。我們創造了玉米,玉米又造就了我們。我們永遠在相互的哺育中生活,我們就是玉米人。」[6]誰又能想到六、七千年前,甚至更早時期,是我們的祖先把玉米種子帶到了那片土地,開始廣泛種植玉米,以玉米作為自己的圖騰進行集體崇拜。離我們並不遙遠的華夏後裔「殷」第安人,是美洲大陸最古老的居民。他們用智慧和生命的代價創造了富饒的美洲沃土,而他們創造的富饒土地和糧食財富,卻遭到歐洲白種人血腥的搶掠。

在歐洲殖民者入侵美洲之前,印第安人的數量究竟有多少?據資料記載,迄15世紀末,在美國、加拿大地區約有100萬,西印度群島至少有100萬,整個美洲印第安人總數約5000萬,共約有160種語別,1200種方言。他們集中居住在三大地區:

一是墨西哥東南部和中美洲(危地馬拉和洪都拉斯等地)的瑪雅人;

二是墨西哥高原的阿茲特克人、托爾特克人、以及薩波台克人;

三是南美安第斯山區(包括秘魯、利維亞和厄瓜多爾)的印加人。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前大約有5000萬到1億之間的印第安人,短短300年後的南美獨立時期,只剩下不到100萬人。財富被搶掠,婦女被姦淫、城市被摧毀、皇帝被殺死都不會動搖文明的根基,因為他們還可以學會侵略者的技術,韜光養晦。但是人口被消滅之後就一點復活的希望都沒有了,只有幾十萬人口的民族,無論如何

都沒辦法屹立於世界之林。那麼是什麼導致印第安人口的大量死亡呢?最先到達美洲的西班牙人,為了黃金和白銀,肆無忌憚的屠殺美洲原住民,有時候為了挖掘印第安皇帝的陵寢,他們會驅趕周邊的平民當苦役奴隸,事成之後把所有人殺光,然後拿着金子拍拍屁股走人,不留下一點痕跡。非常著名的皮薩羅綁架了印加帝國的皇帝阿塔瓦爾帕,然後勒索能裝滿一整間屋子的黃金,一次就屠殺了上萬印第安人。事實上真正給印第安文明帶來災禍的並不是黃金和白銀,而是他們腳下肥沃的土地。

今天很多人甚至著名學者,還在把印第安大屠殺歸咎於歐洲人帶去的瘟疫。如果說是瘟疫殺死了五千多萬印第安人,這只能是一個藉口和掩蓋,況且印第安人居住的相當分散,各個文明之間的交流並不頻繁,病毒在這種環境下,傳播的速度不可能太快。即便是歐洲人曾經採用喪心病狂的「病毒戰」,葡萄牙人為了擴張自己的殖民地,用最快的速度殺死更多的印第安人,他們故意把得病死去的人的衣服和生活用品,放在樹林裡,引誘印第安人拿走使用,讓瘟疫在原住民聚集區大肆擴散。就算所有的印第安人全部得了天花,但是天花的死亡率只有1/4,應該還會有至少1000萬的人口可以存活。所以印第安文明的滅亡主要因素並不是瘟疫,而是屠殺和掠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

搶完黃金白銀之後,就開始瘋狂的殖民運動,搶劫資源和土地。跟隨而來的法國和英國人也是如此,他們看中了一塊好地方,就強行占領,修路建房子。逐漸的適合耕種和生活的好地方就被他們搶光了,印第安人只能一步又一步的退往環境惡劣的地方,沒有足夠的糧食,再加上瘟疫肆虐,印第安人成片成片的倒下了。

時至今日,僅有的一些印第安人只剩下西部沙漠和亞馬遜叢林那麼一點地方,整個美洲大陸都歐洲化了。美洲印第安人種植的玉米、土豆、紅薯拯救了歐亞大陸,讓歐洲和中國的人口成倍的增長。可是歐洲出產的病毒、火槍、艦隊卻毀滅了印第安文明,讓美洲古代燦爛的文化消亡了。[7]關於玉米,還有很多起源的故事,希望有更多的人去了解玉米起源與歷史。讓玉米文化走出外來文明的誤區,更好的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建設億萬農民幸福生活的美麗家園。

註解:[1]考古圖片和部分文字段落引自百度網,《薩滿文化與中華文明》王松林、田佳訓著2008年吉林大學出版社;[2]《山海經解讀正要》2014年12月版吉林文史出版社 宮玉海著;[3]《山海經與中華文明》《從玉米、馬鈴薯等原產於中國說開來》作者:黎南、本生;[4]1990年陝西考古報告;[5]《考古發現斷定中國是玉米、花生的原產地之一》《現代農業》1993年10期; [6]1990年《經濟信息時報》;[7]《悲涼的輓歌——消失的印第安文明》《美國印第安人研究的現狀》《美國研究》2010年第3期。在此深深致謝各位老師、朋友提供第一手史料、幫助科學檢測和指導校正!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4-27 23:04:46

兩個人的感情往往都是當局者迷,找人開導一下就豁然開朗了

頭像
2024-04-09 08:04:55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頭像
2024-03-28 22:03:27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