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舫(陳羽嘯拍攝)
□李舫
編者按/
山積而高,澤積而長。
12月24日晚,由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承辦、四川省圖書館協辦的「名人大講堂」再次開講,這是繼阿來主講之後,「蘇東坡月」迎來的第二場講座,也迎來了「名人大講堂」開講以來的首位女主講人——著名散文家、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李舫。
李舫的演講以《致敬蘇軾的十個關鍵詞》為題,採用「豪放」「博喻」「瞬息」「信筆」「戲墨」「佛老」「手足」「涅槃」「為官」「擔當」十個關鍵詞,解讀「千古文人」蘇東坡。本文根據演講錄音整理,全文刊載以饗讀者:
致敬蘇軾的十個關鍵詞
李 舫
2000年千禧年伊始,法國巴黎,有一家報紙——《世界報》,它的主編叫做「讓—皮埃爾·朗日裡耶」。他和他的同事們決定用一種創新的方式,迎接新千年的到來。怎麼慶祝呢?他們決定用專欄的形式,寫一批專欄文章,講述在公元1000年—2000年這一千年中生活的世界知名的重要人物的生活故事,覆蓋北美洲、拉丁美洲、歐洲、亞洲、阿拉伯-伊斯蘭世界。這家報紙用了六個月的時間,整理公元1000年一直影響到公元2000年的重要人物的備選名單,這真是一份浩如煙海的名單,他們在這份名單里,整理出12位重要人物,並編輯成冊,名為「千年英雄」。這些文章於2000年7月份發表。中國的蘇軾(1037—1101)就是這些「千年英雄」中的一位,是其中唯一的一位中國人。蘇軾有一百餘萬字的詩詞、雜記、隨筆、親筆題書和私人信函,以及大量的他同時代的朋友和學者評論他的隨筆、傳略。當然,蘇軾本人不寫日記,這不符合他的性格,蘇軾同時代的很多人都有寫日記的習慣,司馬光、王安石、劉摯、曾布等等,寫日記這事對他來說太有條理、太扭扭捏捏了。蘇東坡一生寫過數千首詩詞、八百餘封私人信件。他寫過一本雜記,是他對各種思想、旅行、人物、事件的記載——沒有時間,但是他有他自己的邏輯。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話,是寫給他的弟弟子由的,也是寫給他自己的: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蘇軾,生於宋仁宗景佑三年(1037年),死於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也就是華北被金人攻占,北宋滅亡前二十五年。
在他短短64歲的生命里,蘇軾由於其坦率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權力陰影下,他的政敵非常多。他既是各個陣營對抗的參與者,也是受害者。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他的一生都是在動盪中度過的「大起大落」,就像「坐過山車一樣」。在他職業生涯中,他一共有三十次委任,十七次失寵或者被流放。今天他還是受人尊敬的高官,明天卻什麼也不是,被人蔑視、並受到責罰。
蘇軾的命運在朝廷和皇帝的心情中搖擺不定。他行千里路,經歷過榮耀與不幸,擔任過太守,也曾經是階下囚,從中國的最西北到中國的最南端,從寒冷氣候帶到海南島的熱帶氣候。
1079年,他甚至因為「欺君之罪」的罪名而坐牢一百三十天。他走出御史台監獄的時候,已經43歲,這一年,他被流放到黃州,即湖北的一個小城市,在那裡他開始了新生活。
沒有職務,也沒有薪水,他成了農民,需要養家糊口。他找了一塊坡地開墾,這塊坡地被他成為「東坡」。這就是蘇軾作為「蘇東坡」的來歷。在千年來的時光中,百姓更喜歡稱呼他「東坡居士」。
1、豪放
聯合國曾經評出100個影響世界的名人,蘇東坡是其中唯一的中國人。
中國文化史上,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只有蘇東坡被稱為文豪,他是古今第一文豪。
說到文豪,我們能想到誰呢?荷馬,但丁,歌德,莎士比亞,雨果,托爾斯泰,巴爾扎克,博爾赫斯。在中國,我們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蘇東坡。
美國西華盛頓大學東亞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唐凱琳:「接觸了蘇東坡的文章之後,我被他的那種自由自在、想象豐富的思想所吸引。」唐凱琳認為,誕生於中國的宋代文學家蘇軾,如今是西方漢學家們探討最多的中國重要人物之一,他留下的文化遺產已成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
文豪,首先在於蘇東坡的廣博。詩詞文書畫,蘇東坡無所不能,以詞論,他與辛棄疾並稱「蘇辛」,以文論,他與歐陽修並稱「蘇歐」,以書法而論,他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蘇東坡仁慈慷慨,光明磊落,浪漫開明,單純真摯,快樂歡愉,無憂無懼。他去世後大約一百年間,無數的文人為他立傳,只有自由馳騁、無拘無束的靈魂才能夠享受到他那份純真。
如果說有宋一朝是中國文明的一座高峰,那麼毫無疑問,蘇東坡是中國文明的高峰中的高峰。
1061年,24歲的蘇東坡被任命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文豪,其次在於蘇東坡的文風。他具有非凡的天分,敢於破除一切語言和體制的障礙,這種勇往無前的精神,又體現為其詩詞文的豪放。
關於蘇詞的總體風格,在蘇軾生前,論說甚多,見仁見智,有「清麗舒徐」(張炎《詞源·雜論》)、「韶秀」(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清雄」(王鵬運《半塘遺稿》)等多種說法。
紹興辛未(1151),也就是蘇軾辭世的半個世紀左右,「豪放」一詞始流行。最有影響的當屬豪放說,始見於曾慥跋《東坡詞拾遺》:「豪放風流,不可及也」
明代張綖在《詩餘圖譜》中堅定帝論述:「蘇子瞻之作,多是豪放。」清代郭麐有言:「(詞)至東坡,以橫絕一世之才,凌厲一代之氣,間作倚聲,意若不屑,雄詞高唱,別為一宗。」(《靈芬館詞話》卷一)蔣兆蘭也說:「自東坡以浩瀚之氣引之,遂開豪放一派。」(《詞說》)
蘇詞之豪放精神首先體現在追求一種奔放不羈、縱情放筆、適性作詞的創作境界,恰如他在《晁錯論》所述:「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須有堅忍不拔之志。」
在詞的創作中,蘇軾一任性情,或者說「氣」的抒發,因此其詞體現出的風格形式難免與傳統觀念——詩莊詞媚——相左。蘇詞的豪放並不在於其內容有多少豪壯的成分,而在於它能超越固有觀念,從而直抒胸臆,自訴懷抱,能「新天下耳目」(王灼《碧雞漫志》卷二)。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 《定風波》
蘇詞豪放精神的另一個方面是吐納百川、衝決一切、淋漓直瀉的氣勢。這一點,陸游在《御選歷代詩餘》的註解最為形象:「試取東坡諸樂府歌之,曲終,覺天風海雨逼人。「
蘇詞的豪放精神不同於後來的某些豪放派詞人,像陳亮、劉過等人,他們作品中的豪放氣息過於粗豪淺易,且缺乏內斂少餘韻,而我們讀蘇詞除感受到「天風海雨」般氣勢外,還能深刻地體會到蘇軾至真至濃、至深至廣的人情味道,或曰「情味」——蘇詞的豪放精神如果沒有這種情味,那其藝術感染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他寫給妻子的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一片深情繾綣。
他寫送別詞《臨江仙 送錢穆父》。這首詞是在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春蘇軾知杭州(今屬浙江)時為送別自越州(今浙江紹興北)徙知瀛洲(治今河北河間)途經杭州的老友錢勰(穆父)而作。當時蘇軾也將要離開杭州。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做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樽前不用翠眉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這首詞一改以往送別詩詞纏綿感傷、哀怨愁苦或慷慨悲涼的格調。蘇軾批評吳道子的畫說:「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這首道別詞裡,蘇東坡宛如立在紙面之上,議論風生,直抒性情,寫得既有情韻,又富理趣。這種曠達灑脫的個性風貌,恰恰是蘇東坡的豪放之處。
蘇軾之情又是一種超越平常人的天才之情,曠達之情、豪放之情,因此在表達這種高情時,蘇軾作詞便如李白作詩,天才橫放,縱筆揮灑,自然流露而又無具體規範可循。這樣一來,東坡詞就成為抒發其人生豪情的「陶寫之具」,我自為之,橫放傑出,「自是曲子中縛不住者」(《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33引晁補之語)
蘇詞的豪放,可謂從心所欲不逾矩,在藝術規律的容許之下,讓創造力充分自由地活動,既如行雲流水般自在活潑,同時又很嚴謹地「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錢鍾書說,李白之後,古代大約沒有人趕得上蘇軾這種「豪放」。
蘇東坡曾經用四個字來概括自己,或者說要求自己:「生、死、窮、達,不易其操。」今天,我們敬慕他的豪放,首先要理解他的豪放。這種豪放,不是一種完全無底線的無拘無束,而是一種有操守、有堅持、有定力、能力、魄力的放達。
2、博喻
蘇子詩詞的一大特色,莫過於比喻的豐富、新鮮和貼切:用一連串五花八門的形象來表達一件事物的一個方面或一種狀態。汪師韓《蘇詩選評箋釋》:「用譬喻入文,是軾所長。」
《百步洪》就是公認的反映他這一特色的傑作:
長洪斗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水師絕叫鳧雁起,亂石一線爭磋磨。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四山眩轉風掠耳,但見流沫生千渦。中得樂雖一快,何異水伯夸秋河。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紛紛爭奪醉夢裡,豈信荊棘埋銅駝。覺來俯仰失千劫,回視此水殊委蛇。君看岸邊蒼石上,古來篙眼如蜂窠。但應此心無所住,造物雖駛如吾何!回船上馬各歸去,多言譊譊師所呵。
這首古風作於元豐元年(1078),蘇軾當時官知徐州軍事,其中賦百步洪的部分是歷來最為人所稱讚的。詩在起首用了「輕舟南下如投梭」這個比喻後,在接下來的四句中,接連用了七個比喻,把長洪斗落奔流直下的聲勢、速度不斷地以新的面目提供給讀者,使人目不暇接。博喻其實是散文修辭概念,因為文章中不避「若」「像」一類字,而詩中往往忌諱用詞與句式的雷同。在宋朝,蘇軾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詩與文的界限,以散文筆法作詩,使人耳目一新。
蘇軾善於設譬,不僅從這首詩得以體現,他的很多詩都以比喻精切而令人刮目。如《石鼓歌》中,他這樣寫石鼓:「模糊半已隱瘢胝,詰曲猶能辨跟肘。娟娟缺月隱雲霧,濯濯嘉禾秀稂莠。」以四個比喻,寫石鼓文奇特形狀的字體。
又如《讀孟郊詩》中這幾句:「孤芳擢荒穢,苦語余詩騷。水清石鑿鑿,湍激不受篙。初如食小魚,所得不償勞。又似煮彭蝤,竟日持空螯。」集中表現了孟郊詩「寒」的特徵。這些比喻,都從各個方面描寫,沒有重疊繁瑣的弊病。
蘇軾的詩詞文在西方影響深遠。20世紀30年代,英國人李高潔出版了《蘇東坡文軒》,翻譯蘇軾的十六篇名作及前後《赤壁賦》、《喜雨亭記》,也包括蘇軾生平、作品和文化背景的簡介。
曾經任職英國駐福州領事館的韋納先生為此書作序。他在序言中說:「本書的讀者,一定會經驗到當年濟慈初讀卻潑門譯荷馬的那種驚喜的感覺。」
3、瞬息
蘇軾散文中,特別善於把握生活、生命中一個瞬間的感受、領悟,用極輕快的筆調寫出,為人世間留下種種欣悅的飄忽一瞬。
那是元豐五年(1082)七月十六仲夏之夜,蘇軾和同鄉道人楊世昌,舟行江面之上,見明月出東山,白霧籠大江。蘇軾發思古之幽情,寫下前赤壁賦。三個月之後,又寫下後赤壁賦。現錄前賦如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 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宋朝唐庚《唐子西文錄》:東坡《赤壁》二賦,一洗萬古,欲仿佛其一語,畢世不可得也。羅大經《鶴林玉露》:東坡步驟太史公者也。謝枋得《文章規範》:非超然之才、絕倫之識不能為也。
元朝方回《追和東坡先生親筆陳季常見過三首》:前後赤壁賦,悲歌慘江風。江山元不改,在公神遊中。明代的茅坤甚至感喟:予嘗謂東坡文章仙也,讀此二賦。令人有遺世之想。
對瞬息的準確把握,對深思的精緻描述,讓前後赤壁賦成為千古絕唱,這兩闕詞,奠定了蘇軾作為文豪的江湖地位。
轉過年來,蘇軾還寫有一篇短短的月下遊記《記承天寺夜遊》,同樣是瞬息間快樂動人的描述,所記只是剎那間一點兒飄忽之感而已,因其即興偶感之美,成為散文名作。
蘇軾主張在寫作上,內容決定外在形式,也就是說一個人作品的風格只是他精神的自然流露。若打算寫出寧靜欣悅,必須先有此寧靜欣悅的心境。唯此,一瞬方能成就永恆。
「風月不死,先生不亡也。」清代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所言,正是我們今天對蘇軾的致敬。
談到蘇軾,不能不談談他所在的宋朝。有宋一朝是公元九世紀中葉在中原和南方建立的一個億漢族為主體的封建王朝。從建隆重元年(960年)周殿前都檢點趙匡胤陳橋兵變,廢周稱帝,到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俘虜徽宗、欽宗二帝北去,其間共168年,歷九帝,因定都於東京開封,史稱北宋。從當年5月,康王趙構即帝位於南京,改元建炎,重建宋王朝,到寶慶三年(1279年)元朝水軍進陷南海崖山(今廣東新會南海),陸秀夫抱幼帝趙投海而死,其間152年,亦歷九帝,因遷都臨安,史稱南宋。
我們知道,宋朝立國三百餘年,雖然遭遇兩度傾覆,但是皆緣於外患,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唯獨沒有亡於內亂的王朝,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學者不在少數。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兩宋共三百二十年,在中國文明史上書寫了光彩奪目的篇章。正是在這樣文化的高峰中,造就了蘇東坡作為「高峰上的高峰」的前提。
日本文人對東坡十分崇敬,甚至在東坡遊覽赤壁的時間,舉行擬赤壁游會。享和二年壬戌(1802)前後,出現過以寬政三博士和柴野栗山(1736—1807)為中心的赤壁游會。柴野栗山是「東坡癖」。「柴野栗山常欽慕蘇公,每歲十月之望,置酒會客,以擬赤壁游。」江戶時代的人不只是欣賞繪畫中的赤壁游,而且把日本某地方當作「東坡赤壁」,造出東坡赤壁的氣氛,在那裡泛舟,親身體驗赤壁游。
文久二年(1862)的壬戌七月既望,天下開始大亂,即使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也有熱心赤壁游、欣賞赤壁游的風流人物,在遊船上開茶會,乘船體驗《赤壁賦》的境界。其欣賞方式是唱和詩文。唱和的方法有幾種,如用《赤壁賦》的一句大家分韻做詩;全部用《赤壁賦》中字做「集字詩」;甚至把《赤壁賦》中的句子放在句首。他們在自己的詩文中常說,「我們雖然沒有在赤壁夜半泛舟賞月的機會,但是良友聚會,一起喝酒,欣賞美麗風景,在日本也完全可以欣賞東坡赤壁游之境界。」
在明治、大正時代(1912—1926),長尾雨山(1864—1942)和富岡鐵齋(1836—1924)是「東坡迷」文人的代表。長尾雨山的赤壁會就是最盛大的「摹擬東坡赤壁游」的。他收集了大量的有關赤壁的畫和其它有關東坡的東西,都擺在赤壁會的每個會場裡,「懷念永垂不朽的偉大高尚人物東坡先生」。
在東坡生日(十二月十九日)那天,舉行壽蘇會,這是長尾雨山、富岡鐵齋獨創的。他們收集有關東坡的書、畫、文具、古董等東西,擺在壽蘇會的會場裡。他們於1916年、1917年、1918年、1920年、1937年分別開過5次「壽蘇會」,他們還把在壽蘇會上所作的詩文編成壽蘇集。
1922年9月7日,東坡《赤壁賦》作後的第十四個「壬戌既望」,這樣敬慕蘇軾的日本文人甚至模仿蘇軾,廣納好友,舉辦「赤壁會」,隔着日本海,穿越時間和空間,向蘇軾致敬。
4、信筆
宋代的四大書法家,「蘇黃米蔡」,排名第一的就是蘇軾。蘇軾的書法,後人讚譽頗高。最有發言權的莫過於黃庭堅,他在《山谷集》裡說:「本朝善書者,自當推(蘇)為第一。」
蘇軾則自稱:「吾書雖不甚佳,然出自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
他曾經遍學晉、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長,再將王僧虔、徐浩、李邕、顏真卿、楊凝式等名家的創作風格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家。
蘇書給人第一直觀感就是豐腴,以胖為美。趙孟評蘇軾的書法是「黑熊當道,森然可怖」。黃庭堅也認為蘇軾書法用墨過豐。正因如此,在蘇軾的書法中,極少看到枯筆,飛白,而是字字豐潤。如《次辯才韻詩帖》。
但這只是表象,蘇軾的作品表面看起來是很隨意,看起來很柔軟,可是他的剛硬都在裡面。
這柔中帶剛,來自蘇軾一生坎坷——致使他的書法風格跌宕。所以黃庭堅稱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
例如《黃州寒食詩帖》,寫於宋元豐五年(1082年),當時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至黃州,生活上的窮困潦倒和政治上的失意,讓他感到落寞無比,於是在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寫下了兩首五言詩:
一曰: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少年子,病起須已白。
二曰: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書寫此卷的時間大約在翌年。其詩蒼勁沉鬱,飽含着生活悽苦,心境悲涼的感傷,富有強烈的感染力。其書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故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穩健,痛快淋漓,一氣呵成。蘇軾將詩句心境情感的變化,寓於點畫線條的變化中,或正鋒,或側鋒,轉換多變,順手斷聯,渾然天成。其結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輕有重,有寬有窄,參差錯落,恣肆奇崛,變化萬千。筆酣墨飽,神充氣足,恣肆跌宕,飛揚飄灑,巧妙地將詩情、畫意、書境三者融為一體,體現了蘇軾「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的創作狀態。難怪黃庭堅嘆曰:「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蘇軾「無意為書家」的書法作品,其信筆處往往是情在胸中,意在筆下,心手相暢的結果。其酣暢淋漓表現出來的「爛漫」,清代書法家包世臣認為,「在東坡,病處亦覺其妍,但恐學者未得其妍,先受其病。」正所謂東坡信筆處,在在藏乾坤。
5、戲墨
2018年11月26日晚,蘇軾水墨畫《木石圖》在香港佳士得專場拍賣中,以4.636 億港幣拍出,約合人民幣4.112億元。
該畫作畫面內容很簡單,是一株枯木狀如鹿角,一具怪石形如蝸牛,怪石後伸出星點矮竹。用筆看似疏野草草,不求形似,其實行筆的輕重緩急,盤根錯節,都流露出蘇軾畫作很深的寫意功底。
蘇軾自幼年即仰慕吳道子,他在黃州那些年,一直致力於繪畫。蘇畫是典型的文人畫,重寫意,主張將藝術家主觀印象表達出來,所謂「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在評論一個寫意派畫家宋子房時,蘇軾說:「觀士人畫如閱天下馬,取其意氣所到。乃若畫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櫪芻秣,無一點俊發,看數尺許便倦。」
關於繪畫要突出其中意理,蘇軾在很多文章都有論述。
《淨因院畫記》:余嘗論畫,以為人禽宮室器用皆有常形,至於山石竹木水波煙雲,雖無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當,雖曉畫者有不知。
《寶繪堂記》: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寓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以為樂。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於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傳神記》:吾嘗見僧惟真畫曾魯公,初不甚似。一日,往見公,歸而喜甚,曰:「吾得之矣。」乃於眉後加三紋,隱約可見,作俯首仰視眉揚而額蹙者,遂大似。
法國作家克勞德·羅伊(Claude Roy)於1994年寫了一本關於蘇東坡的書,裡面介紹了1092年蘇東坡和他的一個學生米芾(永州太守)比賽的故事。克勞德·羅伊(Claude Roy)這樣寫道:「人們準備了兩張桌子、三百張最好的紙、美酒和小吃。兩名僕人負責磨墨。他們只需要安心比賽。蘇東坡和米芾選擇了永遠不會厭倦的主題:竹子。蘇東坡喝了一點酒。等到天色變暗。夜晚來臨的時候,三百張紙全部畫完。」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是蘇軾的詩,也是他的信念和追求。
在宋代,歐陽修、王安石都確立了文人畫論的主調,但在蘇東坡手上,文人畫的理論才臻於完善。他放棄形似,強調精神的表達,認為:「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在藝術風格上,「蕭散簡遠」、「簡古淡泊」,被蘇東坡視為一生追求的美學理想。千年之後,我們依然可以從古文運動的質樸深邃,宋代山水的寧靜幽遠,以及宋瓷的潔淨高華中,體會那個朝代的豐瞻與光澤。
這是一場觀念革命,影響了此後中國藝術一千年。
徐復觀說:「以蘇東坡在文人中的崇高地位,又兼能知畫作畫,他把王維推崇到吳道子的上面去,豈有不發生重大影響之理?」
文人畫固然一脈相承,但在每一個世紀裡都有不同的表現。在11至12世紀,李公麟以春蠶吐絲般的細線所表達出的古意;米芾以平淡含蓄的煙雲世界與世俗對抗;米芾的公子米友仁是一個可以畫空氣的畫家,在他的筆下,空氣有了密度和質感,與宋紙的紋路摩擦浸潤,產生了一種迷幻的效果。而在之前若干個世紀的繪畫中,空氣是完全透明的、或者說是不存在的,畫家的視線,更多地被事物本身的形狀所控制。
儘管「文人畫」始終沒有一個明確可行的定義,蘇東坡的論述也是零散、隨意的,但它作為一種觀念,已經深深地沁入千年的畫卷中,提醒畫家不斷追問藝術的最終本質。後世的藝術評論家把它概括為「永遠的前衛精神」,「認為這個前衛傳統之存在,無可懷疑的是中國繪畫之歷史發展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動力根源。」
駙馬都尉王詵請善畫人物的李公麟,創作一幅傳世之作《西園雅集圖》,講述當時文人的雅集。這幅畫的畫面上,有主人王詵,有客人蘇軾、蘇轍、黃魯直、秦觀、李公麟、米芾、蔡襄、李之儀、鄭靖老、張耒、王欽臣、劉涇、晃補之,以及圓通和尚、陳碧虛道士。主友16人,加上侍姬、書僮,共22人。
松檜梧竹,小橋流水,極園林之勝。賓主風雅,或寫詩、或作畫、或題石、或撥阮、或看書、或說經,極宴遊之樂。李公麟以他創造的白描手法,用寫實的方式,描繪當時16位社會名流,在駙馬都尉王詵府邸做客聚會的情景。畫中,這些文人雅士風雲際會,揮毫用墨,吟詩賦詞,撫琴唱和,打坐問禪,衣着得體,動靜自然,書童侍女,舉止斯文,落落大方。不僅表現出不同階層人物的共同特點,還畫出了尊卑貴賤不同人物的個性和情態。
米芾為此圖作記,即《西園雅集圖記》:
水石潺湲,風竹相吞,爐煙方裊,草木自馨。人間清曠之樂,不過如此。嗟呼!洶湧於名利之域而不知退者,豈易得此哉。
有評論家曾將蘇東坡的藝術稱讚為具有印象派色彩的藝術觀念。這樣算來,蘇東坡在繪畫上的創新特質和革命精神,比西方領先了整整八個世紀。直到十九世紀中後期,西方藝術才開始逐漸在塞尚、梵高、高更、馬蒂斯、畢加索那裡,開始脫離科學的視覺領域,轉向內心的真實性。他們不再對科學的透視法亦步亦趨,而是重視自己內心的感覺,從而為西方開啟了主觀藝術的大門,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未來派等等藝術派別應運而生。
蘇東坡所領導的這場藝術革命,與宋代文化的內向型發展有關。唐的氣質向外的、張揚的,而宋的氣質則是向內的,收斂的——與此相對應,宋代的版圖也是收縮的、內斂的,不再有唐代的輻射性、包容性。
唐朝的版圖可以稱作「天下」,但宋朝的版圖只能說「中原」,北宋亡後,連中原也丟了,變成江南小朝廷,成為與遼、西夏、金並立的列國之一。
今年是長安建都1400年。1400年前也就是公元618年的大唐王朝,那一天是那一年的端午節,唐玄宗李隆基將唐都建立於隋代大興城基礎上興建而成的長安。
一千餘年後,20世紀70年代的某一天,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見到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兩位風雲人物抵膝暢談。池田大作問道:「假如給你一次機會,你願意生活在中國這五千年漫長歷史中的哪個朝代?」湯因比毫不猶豫地回答:「要是出現這種可能性的話,我會選擇唐代。」池田大作哈哈大笑:「那麼,你首選的居住之地,必定是長安了!」
這時的長安,是世界的中心,是中國精神的文化符號。開放的胸懷、開明的風尚、包容的氣度,縱使今天的美國紐約、日本東京、英國倫敦、法國巴黎,都無法與之比肩。
沒有有唐一代的恢弘,就沒有有宋一代的深沉。如果說唐朝推動中國向廣度延展,宋朝則推動中國向深度夯實。
6、佛老
宋代的佛教思想很盛行,蘇軾的母親程氏就信佛,蘇軾本人對佛家思想也有一定程度的接受。當時的士人、詩人多有僧人朋友,所謂「宰宦多結空門友」(楊億語),蘇軾的朋友中比如佛印、惠崇、參寥子等都是出家人,他們在蘇軾的人格構建上也起了一定影響。
在黃州半監禁的時候,蘇軾開始深入地鑽研佛學,作為排遣苦悶的精神武器,以後的作品也就比較多地染上了佛家思想的色彩。
蘇軾在《黃州安國寺記》中自白:到黃州後「歸誠佛僧」,「間一二日輒往(安國寺)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始所從生而不可得。……旦往而暮還者,五年於此矣。」當然他這並不是真的「痛改前非」,「歸誠佛僧」,事實上,蘇軾一生都沒有陷入宗教迷狂,一直以理性的態度對待宗教。他焚香安國寺,主要是將「佛為我用」,是為了達到「期於靜」,「物我相忘」,「解煩釋懣」和修煉自身道德品性的目的。
道,有兩重含義,一為道家思想,一為道教,二者既有聯繫又互相區別,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簡單說,道教是宗教,追求長生、成仙;道家是哲學思想。蘇軾八歲入小學時即以道士張易簡為師;自幼喜讀《老子》《莊子》,曾云:「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蘇轍《亡兄子瞻墓志銘》)有人統計過,蘇軾的文集中引用《莊子》的地方達到1000多處。蘇軾從道家這種講全生避害的哲學中汲取了養料,但並不消極逃避,同佛家思想一樣,只是為我所用,而不拘牽。
在貶謫黃州期間,佛老思想成為蘇軾在政治逆境中的主要處世哲學。佛老思想是中國的士大夫們應對貶謫的哲學武器,大凡士大夫遭貶,都用以排遣。佛老思想以清淨無為、超然物外為旨歸,但在蘇軾身上起了複雜的作用:一方面,他把生死、是非、毀譽、得失看作毫無差別的東西;另一方面又幫助他觀察問題更通達了,在一種曠達的態度背後,堅持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執着與追求。
宋徽宗即位後,蘇軾相繼被調為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朝廷頒行大赦,蘇軾復任朝奉郎
北歸途中,蘇軾於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屬江蘇)逝世。這一年,他64歲。蘇軾留下遺囑葬汝州郟城(今河南郟縣)鈞台鄉上瑞里。次年,其子蘇過遵囑將父親靈柩運至郟城縣安葬。
據說,最後陪伴蘇軾的,除了他的家人之外,還有一位他的好朋友維琳方丈。大和尚建議他在不多的日子裡,多年年佛經。蘇東坡笑了,這些年,他見過了太多的大地高僧,但是,他們最後都不免一死的結局。鳩摩羅什也不免一死,對嗎?公元四世紀,鳩摩羅什從印度來到中國,將三百本佛經譯為中文,然而,他也不免免死。
——想想來世吧!(「端明宜勿忘西方」)維琳方丈建議蘇東坡說。
——西天也許存在,不過到了那裡又能怎麼樣呢?蘇東坡說。
——這個時候,你不妨試試看。維琳方丈建議。
——試,就不對了。
這是蘇軾留給維琳方丈對最後一句話,也是他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在他看來,西方的極樂世界跟自己的現狀不是脫節的。兩周前,他寫信給維琳方丈說,「嶺南萬里不能死,而歸宿田野遂有不起之憂,豈非命也夫。然生死亦細故爾,無足道者。」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現在,我們重讀蘇東坡的這句詞,是否心中有別樣的感傷、憂思?
蘇東坡的這首詞寫於公元1082年,也就是宋神宗元豐五年的春季。三年前,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三月七日,蘇軾與友人出遊,在沙湖道上,風雨忽至。拿着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友人都深進退困難深感狼狽,只有蘇軾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過了一會兒天晴了,於是寫下一首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1101年三月,蘇軾由虔州出發,經南昌、當塗、金陵,五月抵達真州(今江蘇儀征),六月經潤州擬到常州居住。此時,他仿佛預感到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尾聲,在真州游金山龍游寺時作《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這樣一份蕭瑟之中的雲淡風輕、風雨之中的光明朗照,不為世事所累的大從容、大自由,只有那些縱使整個世界放放逐、卻永遠不自我放逐的人,才能夠領悟。
7、手足
蘇軾和蘇轍關係很好,兩兄弟不論在什麼地方、什麼環境,都掛念着對方。兄弟二人在人生的旅途中,詩文酬唱寄贈很頻繁。據不完全統計,如果不包括文章書信的話,兩人僅詩詞唱和就近兩百首。
蘇軾中秋懷人之作,大多是為蘇轍所作,其中《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千古絕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將手足之憐念,離別之傷感,人生宇宙之哲理寫成極品。更有人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兄唱弟隨,在蘇軾寫了《明月幾時有》的第二年,兄弟二人在徐州相聚,蘇轍也寫了一首《水調歌頭·徐州中秋》回贈其兄,寫歡聚的喜悅和即將離別的傷感。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
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
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州。
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
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
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
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兄弟二人志趣相投,都以文章名天下。蘇轍說:「少年喜為文,兄弟俱有名。世人不妄言,知我不如兄。」(《題東坡遺墨卷後一首》)蘇軾則說:「子由之文實勝朴,而世俗不知,乃以為不如。其為人深不願人知之,其文如其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答張文潛書》
在仕途上,兄弟二人大道相同,進退一致。蘇軾恃才傲物,不合時宜。蘇轍恭謹內斂,深沉穩重。蘇軾一生數遷,一次牢獄之災,數次貶官遠地。蘇轍多次為兄補台,一生基本平穩,曾官至副宰相。
公元1079年,因烏台詩案,蘇東坡罹禍下獄,被關入御史台的監獄,走出已是漫天飛雪,在這裡他被關押了130天。這期間,蘇轍傾其所有,上下打點。蘇轍呈上去的《為兄軾下獄上書》這份奏摺,不斷地為兄長做無罪辯護。這篇文章,字字慘澹經營,堪比李密達《陳情表》。蘇轍說:「子瞻何罪?獨以名太高。」也因為這一文章,蘇東坡幸運地保住了性命,最終被發配黃州,這是心高氣盛的蘇東坡在人生中第一次遭遇如此大的落差,在黃州,沒有人理解他,他給朋友寫信,但是都如同石沉大海。蘇轍與兄同遭懲治,被貶官外放。之後,蘇轍升官至尚書右丞,而蘇軾又遭人排擠,心灰意冷,祈求外任。蘇轍因此也連上四札,同乞外任,以追陪兄長左右。
公元1097年,蘇軾被貶謫到海南儋州,蘇轍被貶謫到廣東雷州。五月十一日,兩人相約於廣西滕州見面,這一年,蘇軾六十歲,蘇轍五十八歲。相處一個月後,六月十一日,兄弟二人分手,從此作別,直至蘇軾五年後病歿常州,再無緣相見。蘇軾去世前,因為見不到蘇轍而大憾大慟,蘇轍接到噩耗則「號乎不聞,泣血至地」。蘇軾去世後,蘇轍安葬兄嫂,照顧兩家家小,史稱「二蘇兩房大小近百餘口聚居」。
蘇軾去世後,蘇轍滿懷深情地懷念兄長:「我初從公,賴以有知。撫我則兄,誨我則師。」(《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宋史·蘇轍傳》中也說:「轍與兄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近古罕見。」兄弟二人就是這樣互相推重,互引為知己。
在御史台的監獄裡,蘇軾給蘇轍寫了一首詩,在這裡真是地表達了他對蘇轍的手足之情: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如此深情,令人感傷不已。
8、涅槃
蘇東坡是一個生活家,他愛玩、愛吃、愛旅遊、愛交友,無所不愛,縱使在最艱難、潦倒之時。
他一次次遭遇劫難,卻一次次在劫難中涅槃重生,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熱愛生活,他的身邊有一群與他熱愛生活但又同生共死的朋友和家人。
他的家庭生活很幸福,他在《次韻和王鞏》六首其一中說:「子還可責同元亮,妻卻差賢勝敬通。」他自己加的註腳里說:「仆文章雖不逮馮衍,而慷慨大節乃不愧此翁。衍逢世祖英容好士而獨不遇,流離擯逐,與仆相似,而其妻妒悍甚。僕少此一事,故有勝敬通之句。」
蘇軾最有名的一首悼亡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是在第一任妻子去世10年後的一個夜晚夢到她,想到兩人的隔絕,內心十分悲傷,寫出了「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的宋詞名句,寫出了蘇軾的深情。
1093年8月,蘇軾第二任妻子病逝,蘇軾悲慟萬分寫下《祭亡妻同安郡君文》,表達了對妻子的萬千情感,言「淚盡目干」「惟有同穴」。蘇軾死後,蘇轍滿足了他的這一心愿,將他與第二任妻子同穴安葬。
正室賢德,小妾貼心。朝雲說蘇軾「一肚皮不合時宜」,足見二人心意相通。蘇東坡在杭州三年,之後又官遷密州、徐州、湖州,顛沛不已,又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期間,朝雲始終緊緊相隨,布衣荊釵,無怨無悔。
在蘇軾61歲的時候,朝雲去世了。蘇軾很是感到悲傷,同樣寫了一首悼亡詞:
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
渡波清徹映妍華。倒綠枝寒鳳掛。
掛鳳寒枝綠倒,華妍映徹清波。
渡斜煙淡月籠沙。遠路微香趁馬。
這首宋詞的題目是《西江月·詠梅》,是一首回文詞,上下片用字完全一樣,只不過就是改變了漢字的順序。
蘇軾自己善於做菜,也樂意自己做菜吃。林語堂說,他太太一定頗為高興。根據記載,蘇軾認為在黃州豬肉極賤,可惜「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他頗引為憾事。他告訴人一個燉豬肉的方法,極為簡單。就是用很少的水煮開之後,用文火燉上數小時,當然要放醬油。這就是東坡肉。
蘇軾做魚的方法,是今日中國人所熟知的。先選一條鯉魚,用冷水洗,擦上點兒鹽,裡面塞上白菜心。然後放在煎鍋里,放幾根小蔥白,不用翻動,一直煎,半熟時,放幾片生薑,再澆上一點兒咸蘿蔔汁和一點兒酒。快要好時,放上幾片橘子皮,乘熱端到桌上吃
蘇軾還發明了一種青菜湯,就叫做東坡羹。方法就是用兩層鍋,米飯在菜湯上蒸,同時飯菜全熟。下面的湯里有白菜、蘿蔔、油菜根、芥菜,下鍋之前要仔細洗好,放點兒姜。在中國古時,湯里照例要放進些生米。在青菜已經煮得沒有生味道之後,蒸的米飯就放入另一個漏鍋里,但要留心莫使湯碰到米飯,這樣蒸汽才能進得均勻。
你看,蘇軾就是這樣一種神奇的存在。經歷他之手,普通的肉變成東坡肉,普通的湯變成東坡羹,普通的燒餅變成東坡餅,蘇東坡「自笑平生為口忙」,光是以他的名字冠名的菜餚就可以擺滿一桌宴席。甚至,原本普通的帽子變成了子瞻帽(烏台詩案後,蘇軾用烏紗縫在帽子上,以與他人區別),原本普通的竹笠變成了蘇軾竹,原本普通的西湖變成了西子湖。
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這是蘇軾的過人之處,同時,也更顯示了人們對他的喜愛。蘇軾是一個感傷的人,又是一個能夠化解悲傷的人,正是他這種性格,使得他始終超越苦難、保持着快樂。
他年輕的時候,喜歡喝薑茶,吃瓜子,炒蠶豆。中年的時候,他他寫過一篇《老饕賦》,大意是說:世上最頂級的一頓飯,要最好的刀具、餐具、水源、柴火;最新鮮的肉、螃蟹、櫻桃蜜、杏仁糕、半熟蛤蜊;最美的美女彈琴悟道;最精釀的葡萄美酒和雪花茶。 這樣一篇通篇講吃的文章,我們不妨稱之為《美食家賦》,然而,在文章末尾,蘇軾寫道:「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那麼,你現在還認為蘇東坡所寫,僅僅是簡單的美食嗎?
蘇軾請客,會自告奮勇去取他自己釀製的酒。有一次,客人飯都吃完了,他還沒上來,大家都去找他,最後發現他直接醉倒在了酒窖里。
蘇東坡晚年,被仇人章惇放逐到海南儋州。原因是章惇聽說蘇東坡在惠州呆得還很愜意,氣急敗壞地說,那就讓他去儋州吧,據說蘇子瞻的「瞻」和儋州的「儋」更搭配。
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他把儋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62歲的蘇軾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場生離死別,於是把身後之事,向長子蘇邁做了託付,只帶着小兒子蘇過一人,前往儋州。朝廷對貶謫後的蘇軾還有如下三條禁令:一不得食官糧,二不得住官舍,三不得簽書公事。儋州市市長(軍使張中)看他可憐,悄悄違抗宰相的命令,給了他一間漏水的官舍。但還是被人告發,趕了出來。沒有房子,就自己蓋。於是他白手起家,在山上修了一棟草屋,取名叫「檳榔庵」。
儋州古稱儋耳。在北宋時期,是極為荒蠻兇險之地,古稱「南荒」,「非人所居」。兩父子經常熱得面面相覷,像兩個苦行憎。蘇軾呼氣吐氣呼氣吐氣,沒有吃的,他就在山裡採摘蒼耳和青菜熬湯。然後,他張開嘴巴朝着陽光的方向,說能解餓。
吃的問題解決了,還有一件大事,蘇東坡無事可做,無書可讀,便與兒子蘇過抄書。在《答程全父推官六首》中他說道:
兒子比抄得《唐書》一部,又借得《前漢》欲抄。若了此二書,便是窮兒暴富也。呵呵。
多麼超前的蘇軾,我們今天在微信里常用「呵呵」這樣一個詞,表示開心,也表示無奈,「呵呵」,其實,這個詞的發明權在蘇東坡,他在儋州給朋友們寫信,據說用了四十多個」呵呵」。
如此「呵呵」,其實是人生的達觀和幽默。蘇軾能夠到處快樂滿足,就是因為他持一種達觀和幽默的態度。
「烏台詩案」中,妻子和兒女送蘇軾出門,都大哭。蘇軾回頭對妻子說:「你難道不能像楊朴的妻子一樣,也作一首詩送給我?」
原來楊朴是位草根詩人。宋真宗泰山封禪以後,遍尋天下隱士,得知杞地人楊朴能作詩。皇上把他召來問話的時候,他自己說不會作詩。皇上問:「你臨來的時候有人作詩送給你嗎?」
楊朴說:「沒有。只有臣的妻子作了一首詩:『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
皇上大笑,放他回家,並賜給他的兒子一個官職來奉養雙親。
後來蘇軾被貶謫到海南島,當地無醫無藥,他還不忘自我調侃說:「每念京師無數人喪生於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
眼花繚亂地貶謫,馬不停蹄地遷移。宋代士大夫大多都有過貶謫的經歷,而且多能以較坦然的態度來面對,洪邁在《容齋隨筆》中的記載:「見紛華盛麗,當如老人之撫節物;……遭橫逆機穽,當如醉人之受罵辱。」但蘇軾無疑是他們中最傑出的代表,真正做到了「揚棄悲哀」(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
蘇軾在漫長而又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深刻品味到了命運的詭譎、官場的蹭蹬,他在人生的得意與失意的巨大落差間,仍然能夠「揚棄悲哀」,構建超然自適的精神家園,恰恰是他這種適情適性的達觀精神、隨遇而安的襟懷,這讓他一次次如鳳凰一般,在火中涅槃,死而復生,甚至是永遠在路上,永遠在人間。
9、為官
有人將蘇軾的一生活動足跡做成了地圖,竟然走出了一個「中」字。換成城市分布圖,可以看出蘇軾一生去過大概90座城市,可以說一生都在路上。除了出生地,他走過的主要的地方有18個:欒城(祖籍地)——眉山——開封——鳳翔(今寶雞附近)——杭州——密州(今山東諸城)——徐州——湖州——黃州——宜興——金陵(南京)——登州——穎州(今安徽阜陽)——揚州——定州——惠州——儋州(今海南島內)——常州——郟縣(歸葬地)。
這些地方,杭州給蘇軾帶去了一生中最快活的時光。蘇軾曾於熙寧四年(公元1071)通判杭州,又於元佑四年(公元1089)知杭州,共到杭州兩次,前後加起來五六年,做了如下事。
——清理運河淤泥。京杭大運河與錢塘江交匯,錢塘江的水帶進許多淤泥,杭州城內的運河淤泥每隔四五年就要挖一次出來,否則河床升高,影響船運。淤泥一挖出來就被堆在居民門口,髒亂不堪。
——蘇軾想辦法把錢塘江的水先引入人口稀少的茅山運河,經過茅山運河流了三、四里地,淤泥沉澱下來,再流到市中心的運河裡的水就是乾淨的了。市中心運河的河位比茅山運河低四尺,蘇軾又在餘杭那裡開了一條新運河,讓他與西湖的水相通,這樣就永久性保證了運河的水位。這套辦法使得運河的水深到八尺,老百姓說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解決吃水問題。杭州人民的供水是個主要問題,在此之前,歷代也想過很多辦法,修建水庫,把西湖的水引入城中,但是管道損害嚴重,居民們只能吃帶鹹味的水,西湖的淡水則需要花錢買.蘇軾新建兩個新水庫,用陶瓷管代替以前的竹子管道。淡水由一個水庫引向另外一個水庫,這個工程建成以後,杭州居民家家都有淡水吃。
——清理西湖。蘇軾第一次來杭州時,西湖上雜草叢生,淤泥阻塞的面積已經有十分之三,第二次來杭州,西湖上的淤塞已經有一半了
蘇軾非常傷心,他上表高太后,說如果再不治理,20年以後西湖就會被野草遮蔽,而城中的居民再沒有淡水可以吃。高太后一直非常支持蘇軾,她立馬批准並且撥錢與他。蘇軾和工人費時4個月,將西湖的雜草淤泥清理乾淨。為了讓西湖不再雜草叢生,蘇軾讓居民在西湖種菱角,從而發揮了西湖的食用價值。
——築造蘇堤。但是這麼多的草和淤泥要運到哪裡去?蘇軾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把這些水草和淤泥用於在湖面築一道長提,這樣既解決了垃圾的問題,又縮短了湖岸南北之間的距離,更留給後世一道楊柳鶯鶯、風景如畫的蘇堤。後來蘇軾的政敵還因為此事彈劾他,說他為了觀賞美景,勞民傷財。
——興建三潭印月。準確地說,如今的「三潭印月」並非蘇軾修建的,但卻是因他而起。當年蘇軾讓居民在西湖種菱角,劃分了一些區域,有些地方可以種,有些地方不能種。蘇軾在西湖里修了三個石塔,塔以內的區域不能被菱角侵占,因為種菱角會形成淤泥,淤泥會再次阻塞西湖。明代一位縣令仿蘇軾把西湖的淤泥撈出來築了一個環形堤,專門用來放生,又在湖中原蘇軾建塔的附近,重新建了三個石塔。這就是「三潭印月」。
——賑濟災民。蘇軾來杭州的第一年,收成不好,米價開始猛漲。蘇軾頗有遠見的籌米存放在倉庫,以抑制米價或應付荒年。第二年5月份,暴雨開始傾瀉,並且沒有停止的意思。蘇軾到處買米,並且寫信奏請朝廷撥米給杭州。還請求朝廷同意他們用綢緞來代替大米完成每年的進貢。
蘇軾深信一分預防勝過十分救濟,所以他不停地呼籲買米,存米,甚至七次上表朝廷請求撥款。朝廷款是撥下來了,只是在下方官僚執行的過程中,被層層剝奪。蘇軾痛心疾首、憂思甚重,他曾寫信給好朋友傾訴:「誰可以幫幫我?」
——建醫院。蘇軾在杭州當太守時,會把一些藥方貼出來,讓老百姓用。他吩咐搭建粥篷,為窮苦的病人煮粥,還派醫生一個坊一個坊的跑,給人治病。還給無錢治病的人免費熬藥。後來他在眾安橋那裡建了一個醫院,名字叫「安樂坊」。安樂坊是中國最早的公立醫院。三年之內治療了一千多個病人。他還親自主持配製了「聖散子」這味藥方,價格便宜,療效顯著,救了不少傳染病人。後世也用於臨床。
愛民如子,視民如傷。
蘇軾在任時,經常會幫助老百姓做一些實事。有一次,有人控告一個賣扇子的欠錢不還。蘇軾把幾個人帶回來詢問。賣扇子的訴苦說:「不是我不還錢,是我真的還不起,今年天老下雨,人們不需要扇子,我的扇子都賣不出去呀!」
蘇軾讓賣扇子的給他拿一些扇子過來,提起筆就在扇子上題字作畫,花了一個小時,畫了20把扇子。然後丟給賣扇子的:「拿去賣吧!」賣扇子的還沒走出官衙,已經被聞訊趕來買扇子的人搶購一空了。
10、擔當
蘇軾一生,不是被貶官,就是奔走在被貶官的路上。他在《自題金山畫像》中自我品評: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寫過一首《詠檜》詩,「凜然相對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無曲處,歲寒恐有蟄龍知。」有人到皇帝那裡告狀,說這是暗喻皇帝昏庸,皇帝分明是真龍,他到地下求真龍,這不是謀逆嗎?好在神宗還很明白,說這分明寫的就是檜樹,跟我有什麼關係呢?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每次,他寫一首詩、一闕詞,世間爭相傳頌,同時也有人爭相註解,總有人從裡面看出他的皮裡陽秋、暗度陳倉、皮笑肉不笑的反動言論。
他到底會做官嗎?如果按照官場規則來看,我認為他不會,但是如果說他愛民如子,造福一方來說,我認為他是一個好官。
不能否認,蘇軾是我們今天所稱的「高智商」天才。他是北宋時期(960—1127)的中國歷史中的最為傑出的「學者型官員」之一。在北宋,知識被視為權力的關鍵,成功和威信往往通過高級職務得以實現。根據我們的考證,他在20歲的時候在當時京城開封參加了最難的考試(即舉人考試),由皇帝親自監考。隨後,蘇東坡在全部四百名舉人中名列第二。
然而,他的「低情商」卻讓他的一生註定不識時務、不懂世故。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在兩個極端里往復,飛黃騰達和他倒霉透頂。飛黃騰達、倒霉透頂,是蘇軾人生的兩極。在這兩個極端里,他的氣質、性格、才華、稟賦展現得淋漓盡致。
先說他飛黃騰達的時候。
蘇東坡曾在密州當知府。知府乃一州之長,是可以直接進入朝廷當宰相的大官。但密州是窮鄉僻壤,蘇軾到這裡工資就減少一半,家裡糧食也不夠吃,每年還要做四件事:消滅蝗蟲,賑災救災,捉拿盜匪,繞城拾嬰。「繞城拾嬰」,就是每天帶着衙役在城裡走一圈,把窮人家丟在路邊的嬰兒拾回來,擱在衙門裡養着。他為此頒布一條政令:凡願意領養棄嬰的人家,可以免除三年賦稅。這是在密州當知府,和百姓患難與共、休戚相關的蘇軾!
徐州,本是繁華之地。可蘇東坡運氣不好。他到這裡當知府,就遇着黃河缺堤,水困徐州,滿城百姓,倉皇出逃。眼看徐州人的房屋、產業將被大水沖刷,等他們回來時,都將是一無所有的乞丐了。蘇軾當即表示:願與徐州共存亡。他動員百姓留下,和自己一起抗洪。他每天身披蓑衣、手執鐵鏟,和青壯男子一起,開河道引水,築河堤擋水。洪水圍困徐州,整整三個多月。三個多月里,蘇軾沒有一天離開過抗洪工地。最終,徐州秋毫無損地度過了百年不遇的水災。這是在巨大災難面前,甘與百姓共生死的蘇軾。
蘇東坡還在定州當過知府。定州乃北宋的邊陲重地。蘇東坡在這裡整頓軍務,組織民兵,加固城牆,重鑄大炮,像一個地道的軍事家,建起了一道抵抗外敵入侵的防線。
蘇東坡在杭州,大家都知道他疏浚運河、治理西湖等等。但是,他在杭州建立了中國第一家官辦醫院「安樂坊」,免費為窮人治病療傷,這事可能有的人並不知道。
湖州,是個水患連年之地。蘇軾到這裡當知府僅僅四個月,就準備好了治水方案。但這時,朝廷卻派人來逮捕他。蘇軾得到消息後搶在被捕之前,把治水工程布置下去。這時的蘇軾,是個大難當頭首先想到百姓利益的蘇軾。
以上時期,蘇軾在各州當行政一把手,有時還兼任各路兵馬鈐轄也就是軍區司令,手握軍政大權。這些時候,都是蘇軾飛黃騰達的時候。他不僅做到了自身的清正廉明,還做到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從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就有一句流傳至今的經典名言。那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所謂「達」,指的仕途順利、手中有權。或者說生意興隆、手中有錢;或者說聲名卓著、具有影響力。有權、有錢、有名、人處於順境,就是「發達了」。中國傳統文化要求「發達」的人要「兼善天下」。就是說,當你的處境改善了,就要盡你所能,讓別人、讓社會、讓國家民族的情況也有所改善。
「達則兼善天下」,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不僅掌權者應該「兼善天下」,每個具有某種條件的「達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能力「兼善天下」。蘇軾,不僅「達則兼善天下」,在他最窮困潦倒、窮途末路的時候,他依然不忘「兼濟天下」。
蘇軾在黃州當農民,不僅要耕田種地養活自己一家,還成立了「育兒會」也就是「孤兒院」。因黃州貧瘠,百姓窮苦,一家養活兩個孩子都很困難。倘若還有第三、第四個孩子出生,這家人就會把嬰兒摁在水裡淹死。面對這樣的殘忍,蘇軾帶頭出錢又向人募捐,讓有錢人每家每年捐出一千錢作為會費 ,成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家「孤兒院」,挽救了許多的小生命。
蘇軾被流放惠州,因其聲名卓著而具有影響力。於是他設法把鬧水患的沼澤地改造為西湖,又在湖上架起兩座橋以方便人們往來。他還幫助當地改革納稅制度,以有利百姓。又教會農民使用新農具「秧馬」種稻,以減輕辛苦、提高效率。蘇軾還幫助當地嚴肅軍紀、安定民居,解決長期存在的軍民糾紛。其間,蘇軾去廣州待了幾天,就發明了中國歷史上第一管「自來水」:他用竹筒連接法,把羅浮山清泉引入城中,讓廣州人的飲水再也沒有苦澀味。
62歲高齡時,蘇軾被流放到海南儋州。這時他年老體衰,生活無着,語言不通,政敵們以為他必死無疑。可是,蘇軾不但頑強地活了下來,還在瘟疫來襲時,說動當地開辦醫院。這是繼杭州的官辦醫院「安樂坊」之後,經蘇軾努力而創辦的、面向百姓的、中國醫療史上的、第二個官辦醫院。
當時的海南,是所謂的蠻夷之地,除了黎人,很少漢人踏足此地。然而,憑藉自己的知識,蘇軾在儋州講學授課,傳播中原文化,培養出海南島歷史上第一個進士——姜唐佐。
蘇東坡在詩中寫道:
滄海何曾斷地脈,珠崖從此破天荒。
身為「流放犯」的蘇軾,可謂「窮」到極點。但這時他不但能「獨善其身」,還能夠「兼善天下」。這樣的蘇軾,怎不讓人着迷。
這位「學者型官員」表現出了實幹和行動精神。在六十四年的人生中,蘇軾經歷了各種考驗,他是詩人、詞人、書法家、畫家、音樂家、文學家,而且是美食家、生活家,他還是地方官、裁判官、工程師、水利專家、建築師。
蘇軾也是一千年之後我們認為的「有擔當」的文學家。他的事業就是保衛貧苦人民的利益。他表達了對於平民、受苦的人以及由於欠債或者走私的在押人員表示了同情。他了解農民的艱難處境,了解蝗蟲災害,明白饑荒的威脅,國家壟斷造成缺鹽的現實。他主張延緩農民償還債務的期限,並取得了成效。
無論身處何方,他總是保持自己的個性:有勇氣、好交際、對他人仁慈、熱情慷慨,冷靜並且幽默,詼諧、莊重以及幽默,熱愛生活和家人。他對每件事都很認真。不尋求晉升,並且儘量避免晉升。
蘇東坡的詩有時候也是悲情的,特別是很巧妙地表達了對子女的愛、博愛、夫妻之間的愛或者對於故鄉的眷念。
蘇東坡將其父親埋葬在眉山之後,於1069年回到了開封。那個時候他三十二歲,剛好度過人生一半的光陰。此後他再也沒有回過四川。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知名度的提高,他不斷感嘆家鄉四川,想念眉山。
在西方人中是什麼印象呢?半個世紀以來,蘇東坡的命運和作品在歐洲,特別是法國,激起了專家和「學識淵博的讀者」的興趣,他們講蘇東坡視為不僅推動中國、更推動世界進步的思想家。
法國最出名的漢學家成安妮(Anne Cheng)女士來說,蘇東坡體現了「文化和道義方面的人道精神」,而這正是「極具批判精神並附有淵博學識的、不再是苛刻的評論家而更是對萬物都好奇的智者」的文人所追求的精神。
還有一位法國作家、著名漢學家,帕特里克 卡雷(Patrick Carré),他很喜歡蘇東坡,他將蘇東坡被流放到黃州時期這段經歷寫成小說,書名為《永垂不朽》。
正是因為這一點,蘇東坡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結語】
如果在古代的名人中選一個作為自己的朋友,我不會選擇李白,他太自負,不會選擇杜甫,他太悽苦。
我們還是把範圍縮短,就在宋朝這三百年裡——
——我不會選趙匡胤,他縱然霸氣十足,開一代江山,但是他以一己之私度天下,泯滅了一個民族的尚武精神。
——我不會選范仲淹,他廉潔,勤政,自律,博學多才,有人情味兒,終身為「和諧」這個崇高事業操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後。他慷慨悲昂的出征詩,直接為數十年後蘇軾的「豪放」一脈指明了方向,連朱熹都評價他是時口滿地說:「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但是他所有的事業還在等待比他小42歲的蘇軾繼承和發揚。
——我不會選擇王安石,儘管他剛正峭拔,擅辯論,擅演講,擅遊說,或許他的改革計劃於朝廷有功,但是他一意孤行,剛愎自用,他排斥異己,不容異見,他是個無趣的人。
——我也不會選擇程頤、程顥,他們存天理滅人慾,滅絕了基本人性,滅絕了自由精神,從此中華民族的人文主義精神在泥淖中跋涉。
——我不會選擇黃庭堅,儘管他開創了江西詩派,他寫詩講究學杜、學韓,講究「無一字無來處」,可正是這些他試圖以為成就他的東西,反而阻礙了他,讓他生硬晦澀,甚無趣味。
——我不會選擇辛棄疾。他一生抗金,滿紙詩歌皆是滿腔忠憤。他雖然寡言少語,但是為人為文,氣勢凌厲,一言不合,就開始寫,但是,他的忠就是他的直,他的正直就是她的脆弱,他的英明韜略就是他的窮途末路。辛棄疾無一遮攔,不留退路,只可惜他未逢其時,未得其主,縱然他把欄杆拍遍,縱然挑燈看劍,卻依然守護不住大宋王朝的殘山剩水,他的人生太多遺憾。
只選一人,我會選擇蘇軾。評價歷史人物,我們常常愛用一句話,他的缺點是,他沒有超越時代的局限性。但是,毫無疑問,蘇東坡超越了他的時代,而且在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仍然感覺得到他的超越、超邁、超拔。
評論列表
我對比過很多家,你們家的服務真的很不錯,很慶幸選擇你們幫忙挽回!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