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一個人可以孤獨到什麼樣子?——那就是,斷絕與所有人的聯繫。
在遠古時期,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不斷從事生產活動,人在生產活動中結成了各種各樣的關係。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現實性上,它更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眾所周知,人類是群居動物,個體的實踐也只有在社會中才能進行,而實踐活動本身也是一種社會活動。那麼,斷絕與所有人的聯繫,是一種怎樣的心態呢?
個體主觀的「長久」體驗
進化心理學理論對關係形成提出了諸多假設,如:互惠的利他主義、友誼聯盟等多種理論。
社會研究學者認為,關係是社會交換方式的一種,在社會交換中個體能夠自主選擇相關代價和所獲利益,而互惠利他主義則是對非親緣關係者的利他主義傾向,是因為施助者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點上能獲得回報。
在生活中,長久的親密關係當中,最重要的因素正是「付出總有回報」。
一段關係中包含三個因素:
情感成分:個體與他人在思想和感情上的分享,以及與信任、關懷、理解、忠誠、欣賞等有關的內容共有成分:一同參與的社交活動,相似的三觀和興趣愛好社交成分:溝通交流、消遣
那些斷絕與所有人聯繫的人,認為自身的「長久」才是在社會生活中一直追求的目標,但同時也存在着讓人痛苦的因素:失敗的親密關係。
哲學家叔本華認為,自我需要的滿足會產生快樂,這種快樂有時會有新的欲望產生,而新的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會感覺苦悶,有的時候即使得到滿足,依然會有一種空虛的心理狀態。
因此,當個體的行為所獲得的心理體驗是糟糕的、負面的,就無法獲得自我滿足的需要,便想獨自一人生活。
認知失調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利昂·費斯汀格提出「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dissonance theory),他認為人的心理包括各種認知元素,個體對周圍環境、他人對自身行為的看法、態度,這些認知元素之間存在着三類關係:協調、失調、不相關。
人通常為了尋找內心世界的寧靜,會刻意規避令自己感到痛苦的負面關係。
生活中,與之類似的情況不在少數,比如:有一類人,他們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無法和他人建立關係,認為自己在他的世界裡是唯一的主宰,無須看別人臉色,更不用為了別人而委屈自己。
因此,這種行為不是被迫的,而是自由選擇的,個體主動選擇關閉與外界信息的通道,別人無法進入,自己難以出去。
心理學家海德認為,人類普遍的存在一種平衡、和諧的需要,一旦人在認知中產生了不平衡、不和諧性,就會產生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並促使認知結構向平衡方向發展。
當個體發現自己無法控制別人或者正在被別人控制時,通常有兩種反應:一是順從環境,承認他人的獨立性,合理改善關係;另一種則是直接放棄關係,斷絕所有人的聯繫,回到自己的世界中。
這類人往往是在現實生活中,遭遇了很多失敗、不友好的親密關係,而自身又無法妥善處理好這些關係,於是一步步選擇逃避。
自我需求失衡
欲求是人的生存本能,動物更是趨向於自我保存與完善,欲求的產生是人自我生存發展的本能需要。
每個人都有一種克服孤獨、追求與他人融合的動機和需要,良好和睦的人際關係是社交活動中的基礎,即便在狹小的人際圈中,也需要及時調整與周圍朋友之間的關係。
從人際認知的角度上來看,為了避免生活中的衝突,有一部分人會避重就輕,像鴕鳥一般將自己躲起來,認為在關係中感受到的都是不好的東西,於是選擇與所有人斷聯。
當一段關係出現問題時,需要從各個角度進行分析,為自己和他人負責,才是真正的相處之道。
沒有人能夠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雖然人們都想要活得簡單,但複雜性才是生命的主流。現代社會,人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各種聯繫之上的,沒有人能夠完全脫離社會。
就連隱士陶淵明也會時常到朋友家喝酒聊天,哲學家尼采這個顛沛而不合群的人也是為一些朋友所包容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社會心理學》
評論列表
我一直有關注,真的很有幫助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