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老兵,與家人失聯48年,89年回大陸見老婆:真傻等我一輩子

情感導師 6817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1935年,山東高密。家人將年僅19歲的張芳華,嫁給了屈光傑。屈光傑是山東榮成人,當地的大戶人家。在那個目不識丁的年代,作為家中長子,父親把屈光傑送去山東威海念書。

圖:1935年左右的西式婚禮 非事件主人公

國民黨老兵,與家人失聯48年,89年回大陸見老婆:真傻等我一輩子

1935年時,屈光傑才16歲,比張芳華小了3歲。婚後,屈光傑又回到山東威海繼續讀高中。父親之所以這麼早就張羅着給屈光傑娶媳婦,主要是想把屈光傑拴在老家,繼承屈家的家業。

1938年,屈光傑高中畢業,從山東威海回到老家榮成,當起了教書先生。彼時,抗日戰爭爆發,國內形勢日益緊張。作為知識分子,屈光傑經常參加革命聚會。

那年秋天,屈光傑任教的學校放暑假,同學從威海來找他說,「國難當頭,我等豈能閒適之?」國民黨中央政府正在招收軍校生。同學來找屈光傑,是想和他一起去報考。

結婚三年來,屈光傑大部分時間都在威海讀書,和張芳華聚少離多,故而沒有生下一兒半女。面對同學的邀約,屈光傑顯得非常猶豫。滿腔的熱血,讓他恨不得立刻衝上戰場殺敵。可偌大的家業又要等着他去繼承。他擔心自己走後,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隨着日本的侵略,到處都是打鬼子的高亢口號。年僅19歲的屈光傑,正處在血氣方剛的年齡。他心一橫,當天晚上就偷偷地從家裡跑了。臨走時,甚至都沒有給家人說一聲,生怕家人阻攔。

第二天,張芳華怎麼都找不到屈光傑。去問公公,公公說沒在。去找爺爺,爺爺說沒見。張芳華突然想到,前幾天有同學來找屈光傑,說是要參加革命,不會偷偷跑去參加革命了吧?

圖:抗日宣傳的壁畫

一語成戳,屈光傑不見了,沒人知道他去哪了。

後來,屈光傑不見的消息,傳到張芳華的娘家——山東高密。娘家人氣不過,托媒人上門來找屈光傑的父親理論。

作為當地的大戶人家,屈光傑的父親感覺面子上掛不住。帶着屈光傑的弟弟,跑到青島做生意。而張芳華不顧娘家人勸阻,依然留在山東榮成照顧屈光傑的爺爺。

說起來,在屈家,爺爺最疼愛的便是這位長孫——屈光傑。當年,父親曾經打算等屈光傑初中畢業後,就讓他回來打理家業。在爺爺的堅持下,才把屈光傑送到高中讀書。

如今,面對屈光傑的不辭而別,爺爺的心中一直是個疙瘩,第二年便抑鬱而終。臨死時,爺爺都還在叫着屈光傑的名字,不肯咽氣。

爺爺死後,張芳華在榮成舉目無親,實在待不下去了。她先是托人四處打聽屈光傑的下落,一無所獲後。只好踩着一雙小腳,來到山東青島,投奔屈光傑的父親和弟弟。

那一年,張芳華年僅22歲。

22歲,正是女子一生中最年輕、最漂亮的時候。娘家人對屈光傑的不辭而別,一直是耿耿於懷。幾年後,張芳華仍然沒有等到屈光傑的音信。娘家人急了,多次勸張芳華,「不行的話再往前走一步。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連個孩子也沒有,等你老了,誰來盡孝?」

儘管母親已經把話說到了這個地步,可張芳華似乎是認準了屈光傑,始終不願再往前跨一步。

圖:婚禮照片

沒多久,屈光傑的弟弟也結婚了,眨眼間多了4個孩子。可惜,弟媳體弱多病。張芳華不僅要照顧公公,還要幫着弟媳,照顧4個孩子。洗洗刷刷,縫縫補補,一干就是十幾年。

十幾年間,屈光傑的父親也去世了。 臨終前,公公拉着張芳華的手說,「老大家的,你也等了十幾年了,他也沒個音信,不知道還有沒有他。這麼多年,我們屈家對不住你。如果有合適的,你再找一個吧。」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面對父親的臨終囑託,張芳華哭着說,「 爹,你別讓我走了。不管是死是活,我都要等他回來。只要屈家不嫌棄,我就願意待一輩子。」

過去的十幾年來,張芳華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又經歷了新中國成立。不管世道是好是壞,她總是任勞任怨,小心翼翼地照顧着全家上下。

父親死後,張芳華就搬到了弟弟家,和弟弟弟媳住在一起。白天,弟弟和弟媳上班。張芳華就在家裡照顧4個孩子。好在孩子們都很孝順,將張芳華當成親娘來對待。

可惜,國家條件差,實行計劃經濟,吃喝拉撒全憑票供應。而張芳華的戶口一直在老家榮成,在青島沒有口糧。後來又碰上階級鬥爭,因為屈光傑的事情,張芳華沒少受到牽連。

那段時間,上門調查的人說,「你丈夫屈光傑,私自逃往台灣,你是不是她的同夥」?連帶着,弟弟在單位上也受到了牽連。建國後,張芳華也聽說了屈光傑的一些消息。

當年,屈光傑從家偷跑出去後,考上了成都的黃埔軍校。再後來,解放前夕,屈光傑跟着大部隊去了台灣。具體情況如何,張芳華就不清楚了,只知道個大概。

為了不連累弟弟一家,張芳華收拾了行李,準備投奔高密的娘家。

圖:黃埔軍校學院畢業照

弟弟、弟媳和孩子們聽說後,堅決不同意張芳華走。更何況,當年由於張芳華沒聽母親的話改嫁,導致她和娘家的關係特別差。就算回去了,沒有戶口,也一樣沒有吃的。

面對弟弟和弟媳的挽留,張芳華說,「不管怎麼說,高密都是我娘家。只要有地種,我就餓不死。我不想拖累你們,還是讓我走吧。」

一別多年,張芳華又回到了娘家,父親、母親已經沒了,兄弟姐妹也都不在家。唯一剩下的,只有老家一間四面透風的老屋。來的時候,村裡的地都分完了,張芳華就自己上山開荒打糧食。起早貪黑,勉強弄點口糧果腹。

屈光傑一走十幾年,張芳華對他的思念早就淡化了。回到高密後,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弟弟家的4個孩子。這4個孩子,都由她一手拉扯長大。尤其是小兒子,更是從月子裡就由張芳華照看。

就在張芳華回鄉幾個月後,還在讀小學的小兒子,從青島到高密,硬生生騎了100多公里的自行車,來看他大娘。來到後就不願意走,又哭又鬧。張芳華也不想讓孩子走,可孩子還要上學,不走就不行。

後來,階級鬥爭結束,4個孩子陸陸續續地參加了工作,生活條件逐漸好了起來。還沒開始享福,弟媳就因病去世。弟媳走後,4個孩子把張芳華接到了青島,想讓她在那裡安度晚年。

沒多久,4個孩子接連成家,也都有了各自的孩子。作為大娘,張芳華又開始照顧屈家的第4代。

歲月匆匆,眨眼間到了80年代。張芳華的青絲,被染成了白髮。不知不覺間,她已經帶大了屈家的兩代人。幾十年過去了,屈光傑仍然是杳無音訊。

圖:敗退台灣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屈光傑已經死了的時候,一位陌生人的到來,打破了屈家的寧靜。

1986年的夏天,有人敲開了弟弟的家。開門後,張芳華發現並不認識來人。然而,來人的一句話,如同五雷轟頂,砸在了張芳華的腦袋上。只見那人說道,「你是屈光傑的什麼人?他讓我從台灣捎話來了」!

屈光傑,多麼熟悉又陌生的名字。48年了,自屈光傑不辭而別,已經過去了48年。十幾年前,張芳華就當他已經死在了外面。沒想到,現如今又有了他的消息。她趕忙將來人請進屋,端好茶,倒好水。

「我是山東榮成人,和你丈夫屈光傑是老鄉。1949年,我們一起去了台灣。他現在住在榮民院。這次來之前,他拜託我,讓我一定要找到他的家人,並把他還活着的消息告訴你們。現在,我的話也帶到了。你有什麼話想告訴他嗎?我回去後轉告給他!」

聽到這裡,張芳華「嗚嗚」的哭了。十幾年前,父親死的時候,張芳華握着父親的手說,「只要屈家不嫌棄,我就願意一直等。」沒想到,還真讓她等到了。48年未見,張芳華有太多的話想告訴屈光傑。你去哪兒了?怎麼才給家裡回話?你在那邊好嗎?

1938年,某天晚上。屈光傑背着簡單的行李,從家裡逃了出來。和他一起的,還有那位同學。出門後,兩人一直往南走。從山東榮成出發,從魯南走到魯西,又走到安徽。最後走了一個多月,終於來到了四川,考上了成都的黃埔軍校,隸屬於一分校第十七期。

安頓下來後,屈光傑立刻給老家寫了一封信。然而,從張芳華後來的反應看,並沒有收到那封信。尤其是爺爺死後,張芳華又去青島投奔父親和弟弟後,更難接到來信了。

圖:正在學習的軍校學員

從黃埔軍校畢業後,屈光傑又讀了兩年憲兵學校,後來被分到新兵部隊。抗戰勝利前,屈光傑一直在江西上饒的第三戰區黃山屯溪駐守。抗戰勝利後,屈光傑感覺終於熬到頭了,剛收拾好行李準備回山東。卻被上級告知說,要求他們進駐浙江杭州。

來到杭州沒多久,屈光傑又被派到了上海。在上海這裡,和屈光傑一起的,大約4000多人,又奉命前往台灣,訓練新兵。從此之後,屈光傑和內地變隔海相望。至於回老家探親,更是成為了一種奢侈。

當時是1950年左右,台灣正處在政治、經濟都特別困難的時期。在部隊裡待了三年,屈光傑實在是忍受不了那裡的壓抑氛圍,選擇提前退役。

退役時,屈光傑才34歲,正當壯年,感覺一切都可以從頭開始。他先是和幾個朋友合夥做生意,開了家小工廠。只可惜,台灣經濟不景氣,資源匱乏不說,而且人心惶惶。再加上不懂經營,最後只得轉賣給其他人。

工廠倒閉後,屈光傑又合夥開了飯店。雖然能賺點小錢,但是特別辛苦。天不亮就要去買菜,不管多晚,都得把最後一桌客人送走。有時候,廚師下班早,屈光傑得抄起傢伙充當廚師。

幹了幾年,最後賠的一塌糊塗,只得關門了事。折騰了一圈,屈光傑認清現實,便跑去給別人打工。

歲月不饒人,兜兜轉轉,眼看着年齡越來越大,能幹的活越來越少。屈光傑聯繫上了一位老部下,在老部下的幫助下,屈光傑住進了榮民之家——養老院,開始了老年生活。

從19歲的熱血青年,懷着滿腔熱血,離家出走去參軍。到最後躺在養老院的搖椅上,回想往事時,屈光傑才發現自己老了。

人上了年紀,就容易想家。屈光傑想雙親,想年邁的爺爺,想獨守空房的媳婦。他不止一次的問自己,這麼多年來,他們是怎麼過來的?

圖:60年代的台灣

剛住進榮民院時,老兵們經常湊在一起聊天,可誰都不敢提起老家的話題。然而背地裡,屈光傑不知道寫了多少封家書。每一封信的開頭都一樣:爺爺大人,父親大人。原來,那個時候的屈光傑,根本不知道這兩位至親,早就已經去世。

信,雖然寫了出來,但是那時兩岸還沒有通郵,就沒法寄出去。為了不惹上麻煩,每次寫完信,屈光傑總是會把它們放在枕頭邊。第二天起床後,再用火把信燒掉。

這期間,屈光傑從來沒有給媳婦寫過一封信。因為在他看來,當年不辭而別後。僅僅三年的婚姻,就要張芳華等他一輩子,實在是太不公平了。憑良心講,屈光傑以為,張芳華早就改嫁了。

可他萬萬沒想到,張芳華不僅等了他近50年的時間,還帶大了屈家的兩代人。

1986年,有位同鄉要轉道日本回大陸。屈光傑得知後,就托這位同鄉去榮城尋找他的父親和弟弟。同鄉來到榮成後,得知屈光傑一家已經搬到了青島。這位同鄉又輾轉青島,才找到了張芳華。至此,在失聯了48年後,屈光傑重新聯繫上了家人。

回到台灣後,同鄉悄悄去榮民院找屈光傑。因為怕惹麻煩,這次回來只帶了口信。得知家中的情況後,屈光傑可謂是悲喜交加。父親早亡,媳婦等了他幾十年,又替他弟弟拉着孩子。而自己呢?一別幾十年,愧對家人的地方太多了。

將同鄉送走後,屈光傑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了一場。冷靜下來後,心中越發的愧疚妻子,心想:真傻,等我一輩子。等我回去後,一定好好補償你。

從此以後,屈光傑非常愛惜自己的身體,早出晚歸去鍛煉,他想讓家人看到一個健康的他。然而,當籌划起回家的事情時,屈光傑犯了愁。

圖:渴望回家的老兵

剛來台灣時,屈光傑確實想過回家的事情,為此還存了一點錢。後來,兩岸關係越來越緊張,屈光傑自感回家無望,就開始自暴自棄,賺多少花多少,從來沒有攢過回家的路費。退休後,沒了工作,更沒剩下多少錢了。

1987年,台灣開放民眾探親,屈光傑並沒有回去。因為他和其他人不一樣。當時,不少台灣老兵,是被當成壯丁抓走的。而屈光傑是跟隨部隊,撤退回的台灣。他不知道這樣貿然回去,會不會給自己,給家人惹下麻煩。

然而,正當他猶豫時。弟弟卻托人給他捎來了信,勸他快點回來。並告訴屈光傑,政府早有政策。只要回來,都歡迎。信中,弟弟還告訴屈光傑,「我已經決定將我的第4個兒子,也是你的小侄子,過繼給你。替你倆養老送終,床前盡孝。」

這個小侄子,就是那個騎自行車騎了100公里,去高密看望張芳華的孩子。彼時,孩子已經結婚生子,老婆是醫生。

弟弟都已經把話說到了這個地步,屈光傑決定不再猶豫,說什麼都要回家。然而,就在他辦理手續時。唯一的弟弟,卻因病去世。

1989年秋天,屈光傑辦理了手續,從台灣轉道香港、廣州,回到了闊別40年的家鄉。

回到家後,打開房門,屈光傑和張芳華已經不敢相認。歲月不留情,當年水靈靈的姑娘,已經變成了雞皮鶴首的老太太。然而,弟弟已經不在。如果沒有張芳華,屈光傑不知道自己還會不會回來。張芳華在,家就在。

可惜,唯一的弟弟去世了。屈光傑19歲離家,67歲回家。兩人除了最後通過幾次信,始終沒有見上最後一面。這也成為他這一生當中,難以彌補的遺憾之一。儘管弟弟不在了,但是弟弟的孩子仍然遵從遺囑,小兒子過繼給了屈光傑。

圖:照片配圖

後來,屈光傑回了一次台灣,將那邊的事情處理結束後,趕在1989年春節前,回來正式定居。他用所有的積蓄,買一套房子。沒想到,1997年時,屈光傑生了一場大病,在床上躺了兩年。

期間,老伴張芳華為屈光傑擦洗身體,按摩關節。每次看到張芳花忙碌的身影,屈光傑總是十分抱歉的說:「老伴,我從台灣回來,本想好好的彌補你。沒想到,這才幾年時間,又得讓你來伺候我,實在是太委屈你了。」

聽到屈光傑這樣說,張芳華笑了笑,「這些年,你吃的苦,受的罪比我多。只要你高興,我就高興。再說,你都已經回家了,夫妻間還客氣什麼?」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1-16 00:01:09

挽回一段感情就是挽救一個家庭。

頭像
2023-11-24 22:11:37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頭像
2023-06-04 12:06:51

可以幫助複合嗎?

頭像
2023-06-03 20:06:58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