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起起落落,都是人生的常態。
作家路遙的成名作—《人生》,寫的是改革開放初期,農村知識青年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是這句話的最佳註腳。
路遙1949年出生於陝西榆林延川,是繼趙樹理、柳青之後的又一位現實主義作家,被譽為二十世紀以來中,中國文學版圖上最後一個殉道者。
在故事的開頭,高玉德老兩口的寶貝兒子-高加林,就面臨着人生中的一次大落。
他在雷雨天匆忙趕回家。臉色和天氣一樣陰沉。
被追問之下,他告訴父母一個如晴天霹靂一般的消息:他在馬店學校的民辦教師的職位,被大隊書記高明樓的兒子三星頂替了。
這場暴風雨,預示着高加林命運的坎坷。
三年前,他高考落榜,大學夢破滅。幸運的是,他得到了一個民辦教師的職位,得以一邊教書,一邊繼續他的文學夢。
他陸續在報紙上發表過兩三篇詩歌、散文,已經是嶄露頭角的才子了。
正在這個時候,他被打發回去修理地球。還有比這更殘忍的事嗎?
他拼命讀書,不就為了不像父輩一樣,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嗎?
這一刻,他的幻想和希望徹底破滅了。
高玉德兩口子都是平凡樸實,甚至有些懦弱的農民。但加林卻不一樣,他英俊瀟灑、多才多藝,心比天高。他天生就是要從雞窩裡飛出去的金鳳凰。
眼下,這隻「金鳳凰」只能被困在貧窮破敗的家裡,一籌莫展。
01 愛情,是晦暗人生里的一道光
巧珍是村裡的「二能人」-劉立本的二女兒,是整個川道里最美麗的姑娘。
那一天,高加林萬般為難地去集市上賣蒸饃,卻一個也沒賣出去。返回時,他在大馬河橋頭遇到了巧珍。
巧珍自告奮勇,要替他賣饃,一轉頭就把「賣來」的錢一分不少地交到他手裡。
這個像花朵一樣美麗的姑娘,雖然沒有上過學,卻有着極為豐富的內心世界。她一直暗戀着優秀、有文化的加林。
這次「巧遇」,對巧珍來說,可謂「蓄謀已久」。
這個善解人意的女孩,一眼就看穿了加林的落魄,輕輕巧巧地化解了他的難堪。
面對高加林的失意,她先是用自己種的甜瓜來表達愛意。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這個不識字的陝北女子,就像從古老的《詩經》裡走出來的一樣,純真、質樸,思無邪。
高加林渾然不知。巧珍又製造了大馬河橋頭的偶遇,勇敢地向他表白。
高加林無法抗拒她的美麗和痴情,內心卻矛盾掙扎,擔心自己從此就要被拴在這片土地上了。
可是,誰又能抵擋愛情的魔力呢。在高加林此刻艱難的人生中,愛情是唯一的那道光。
他故意打扮得像叫花子一樣下地幹活,把皮肉曬得黑紅,把兩隻手磨得血染鋤頭……可是,這種自虐式的行為,也不能把巧珍從他心上抹去。
巧珍就像無所不能的田螺姑娘,為他帶好吃的,給他受傷的手擦藥……對他關懷得無微不至。
「愛情啊,甜蜜的愛情!它像無聲的春雨悄然地灑落在他焦躁的心田上。」
「他們就這樣靜靜地、甜蜜地躺在星空下,躺在大地的懷抱里。」
這份紮根在廣袤大地上,綻放於璀璨星空下的愛情是如此迷人,令人心醉神馳。
「高加林由於巧珍那種令人心醉的愛情,一下子就從灰心喪氣的情緒中,重新激發起對生活的熱情。愛的暖流漫過了精神上的凍土地帶,新的生機便勃發了。」
加林和巧珍如膠似漆地熱戀着,瞞過了所有人,卻瞞不過善良又多情的德順爺爺。
德順爺爺說,他們就像信天游里唱的:「實實的天配就。」。
鄰村的馬拴還在執着地追求巧珍,高加林不得不告訴他「巧珍已經看下對象了。」
「誰?」馬拴吃驚地問。
「你慢慢就會知道的……」
加林想說的,可能是流行語:正是在下。
紙里包不住火,加林和巧珍的戀情被添油加醋,傳得滿「村」風雨。
巧珍的父親劉立本嫌貧愛富,根本不把加林這個眼高手低的毛頭小子放在眼裡。
他威脅高玉德,要把加林的腿打斷。高玉德雖然懦弱,卻是護犢心切,不肯退讓。
做了虧心事的高明樓替高加林背書,認為他將來必成大器,力撐這門親事,還警告劉立本別亂來,小心觸犯法律。
劉立本不敢棒打鴛鴦,高加林倒犯了犟脾氣。他聽說巧珍挨打,謠言滿天飛,索性公開和劉立本叫板,和巧珍共騎一輛自行車,去縣城買東西。
他們要把這份愛情詔告天下,莊嚴又驕傲地展示幸福。
高加林這麼做,是對他所憎恨的農村舊道德和庸俗輿論的挑戰,是對劉立本的打擊報復。
可是,他想過嗎,如果他日後拋棄巧珍的話,她將如何在村里自處?
02 是轉機,也是愛情的危機
改革開放初期,城鄉之間,新舊之間,存在着巨大的差異和矛盾。
高加林就是在這種特殊的歷史背景下,誕生的矛盾綜合體。
他既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的保爾·柯察金,是性格剛強、不懈奮鬥的追夢者; 又像《紅與黑》裡的於連,是不擇手段向上爬的野心家。
加林和巧珍的愛情中一直存在着隱憂,不僅僅緣於劉立本的嫌貧愛富,更是因為他那顆始終不肯安份的心。
他愛巧珍,卻又憎恨農村的閉塞、落後。他始終嚮往着更廣闊的世界,更高遠的天空。
水井風波後,巧珍的愛情和溫存已經無法沖刷掉他內心的惆悵和空悶了。
和巧珍、德順爺爺一起去縣城公幹時遭遇的歧視,更讓他堅定了跳出農門的決心。
正在這時,加林在部隊當幹部的二叔轉業回了地方,這給他的命運帶來的轉機。
原先撤掉加林的民辦教師的勞動幹事,為了巴結新任的地區勞動局長,就是加林的二叔,幫加林走了特殊通道,讓他「以工代干」,成為縣裡的通訊幹事。
生活在一瞬間就發生了巨大的轉折。
加林迎來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起」。
出村時,只有一往情深的巧珍來送他。加林回望着巧珍佇立在河灣里的身影時,淚水模糊了視線。
也許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一別,他們誰都回不去從前了!
加林以一種英雄主義的精神,全情投入工作中。
他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舞台,有了施展拳腳、大放異彩的機會,也得到了老同學黃亞萍的青睞。
亞萍是江蘇人,父親是縣武裝部的部長。她是獨生女,從小備受寵愛。
加林和亞萍是高中時代的好朋友,彼此很有好感。可是畢業後,加林回了農村,這種交往也就中斷了。
後來,她接受了老同學張克南的感情,和建立了穩定的戀愛關係。她將要隨父親轉業回江蘇,父親也托人為克南聯繫了工作。
高加林的再次出現,打破了她原本平靜的生活。
作為播音員,她在朗讀加林采寫的,才氣橫溢的文章時,回想起過去的點點滴滴,竟然落下淚來。她這才發現,自己真正愛的人,不是克南,而是加林。
亞萍對加林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熱情,他們又恢復了學生時代的交往,從國際局勢談到新能源應用……
與此同時,加林發現,巧珍的談話有些乏味,和巧珍的擁抱也不像過去那樣使他陶醉了。
亞萍向加林表白,她即將離開這裡,去南京工作。而她希望陪她一起走的人,不是克南,而是加林。
高加林的內心經歷了一場風暴。把亞萍和巧珍放在一起比較,不平衡是顯而易見的
亞萍有文化、聰敏、是個時髦、漂亮的南方姑娘,對他來說有種神秘的魅力。
而像巧珍這樣的農村姑娘,一眼就能看到底。她是單純的,也是單調的。他和巧珍,沒有共同的情趣,也沒有共同的語言。
去遠方,去大城市發展,是高加林內心的渴望。
亞萍描繪的藍圖,在他的人生天平上,加上了太重的砝碼,讓他的心不由自主地向亞萍傾斜。
權衡了一切之後,他選擇離開巧珍,和亞萍在一起。
與其說他選擇了亞萍,倒不如說,在愛情和前途之間,他選擇了前途。
當愛情里摻雜了太多功利的色彩,這份愛情註定不純粹。
更諷刺的是,亞萍許諾給高加林的,不過是一場虛妄的幻像。
幫加林在大城市裡找工作,亞萍根本沒有這個能力,她只能靠父母的人脈。
一直到他們分手前,亞萍的父母也沒有接受加林作他們的女婿,亞萍父親的戰友還幫克南聯繫好了工作。
為了眼前色彩斑斕的蜃景,加林放棄了曾經擁有,卻毫不珍惜的一切。
03 竹籃打水一場空
和巧珍在大馬河橋頭分手後,加林開始和亞萍高調戀愛。
他們成了縣城裡一道光鮮亮麗又明髦的風景,人稱「業餘華僑」。
這份戀情,對加林來說,是興奮、新奇和刺激的。
偶爾想起巧珍時,他也會心痛如絞。
亞萍任性、自私、控制欲強,他會因此而懷念巧珍的善良與溫柔。
他們的愛情有時候像一場苦戀。亞萍就像烈酒,既讓他沉醉,也讓他頭疼。
他們完全忽略了那兩個失意人的感受。
克南失戀後,用劈柴來發泄情緒。他母親看在眼裡,氣在心上。
她暗中打聽到,高加林是走後門參加工作的,於是向地區紀委舉報了這件事。
加林在省里參加培訓。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又一次稀里糊塗地丟了工作,從幹部變回了農民。
生活的變化如同閃電一般迅疾。
這時,巧珍在傷心和失意中,嫁給了仍然苦苦追求她的馬拴。
04是「賣了良心」,還是無可厚非?
柳青在《創業史》中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人生是一個宏大複雜的命題。每一步都是岔路,沒有唯一解,沒有最優解。你在做選擇的時候,並不知道,這對你今後的人生意味着什麼。
當高加林決定拋棄巧珍,和黃亞萍在一起的時候, 他自己也不知道,這是結束不幸,還是不幸的結束。
有人說,高加林的選擇無可厚非。人不都要尋找精神契合的伴侶嗎?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經說過:善與惡其實是一回事,正如上坡和下坡是同一條道路。
加林可以用巧珍沒有文化,和他沒有共同語言這個理由,對巧珍棄如敝履。
可是,往後餘生,午夜夢回,他能做到問心無愧嗎?
如果「沒有共同語言」是遺棄舊愛的正當理由,那麼,「身份、地位不匹配」呢?
不愛了,總能找到分手的理由。可是,你過得了「良心」這一關嗎?
如果良心根本不存在,那又另當別論。高加林的可悲之處在於,他雖然野心勃勃,卻做不到一無掛礙。
決定和巧珍分手的時候,他的內心是糾結和痛苦的。他的良心非常不安,他就像籠中困獸一樣矛盾掙扎。
在和巧珍分手後,他自己也號啕大哭,對自己是憎惡而且仇恨的。
當德順爺爺和他父親對他「賣了良心」的行為進行「說教」的時候,他的心也像灌了鉛一樣沉重。
他和亞萍,只是表面上更有「共同語言」,根本談不上「精神契合」。他們相戀後,性格上的矛盾和差異顯現出來,同樣面臨「雞同鴨講」的難題。
亞萍對克南毫無歉疚之心,無法理解加林突然陷入痛苦之中的深層原因,只會「瞎折騰」一番,反而加劇加林的失常表現。
他們兩人之間,並沒有什麼「精神契合」形成的默契。
加林為了他的「遠大志向」,為了更新鮮熱辣的「愛情」,決意拋棄「良心」。
可是,良心是像影子一樣的無形之物,無法與之作徹底的切割……
從省城回來,他就像從天堂跌落塵世。先是聽到巧珍嫁人的消息,悵然若失,然後徹底從黃粱美夢中醒來……
這時,他第一個想到是巧珍。「晚了,我這個混蛋……」
他脫下亞萍給他買的時髦的皮鞋,穿上巧珍一針一線縫的千層底布鞋,去和亞萍做最後的告別。
這時,他才了悟,他真正愛的人是巧珍。
在回村的路上,他聽到砍柴的孩子,唱起信天游:
哥哥你不成材,
賣了良心才回來……
這古老的歌謠里蘊含着深沉的譴責力量,讓加林感到驚心動魄。
可是,鄉親們沒有嘲笑他的失意,反而真誠地安慰他。
直到這時,他才感受到根植於血脈深處的,對於這片土地深沉的熱愛。
只有這樣樸實寬廣的土地,才能養育這樣淳樸善良的鄉親。
他們的寬厚、豁達和樂觀,滋養了他那顆遭遇寒冬的心。
05誰才是真正的金子?
德順爺爺不止一次地誇讚巧珍,說她的心跟金子一樣。
有人說,黃亞萍是真心愛高加林的,她也是金子。
真是這樣嗎?
黃亞萍和高加林之間,曾有過「愛的萌芽」,可是這萌芽在高加林回到農村的時候,就已經枯萎了。
在寂寞中,她接受了家境更般配、對她殷勤體貼、關懷得無微不至的張克南。
張克南的表現,絕對符合『一個備胎的自我修養』,她甚至開始「喜歡」他。
可是,這種「喜歡」是真心的嗎? 不,她從沒有關心過克南的感受,她只是喜歡他對自己的好而己。
所以,當英俊瀟灑,才華橫溢的高加林,成了風光的通訊幹事,再次出現她面前的時候,她的「愛的天平」迅速向高加林傾斜。
她對克南和他母親的態度,明顯地冷淡下來。
她以身體不舒服為由,掩飾自己變心的真相。可是當克南拿出《永恆的愛情》的電影票時,她卻吐出兩個字「我去......」
作者刻畫人物是入木三分的,她在感情上已經背叛了克南,卻連一次看電影的娛樂都不捨得放棄。這部電影的名字——《永恆的愛情》,不失為一種絕妙的諷刺。
她發現自己愛的人是高加林,只是因為高加林和她更有「共同語言」,更能給她帶來樂趣而已。
不然,在高加林回鄉村小學教書、被打發回去修理地球的候,她為什麼連片紙隻字的安慰都沒有?十幾公里的山路,就隔絕了她的「愛情」?
她在向高加林表白後,得知巧珍的存在,對她沒有任何歉疚之情、惻隱之心,反而大驚小怪地說:你原來竟然打算和一個不識字的農村女人結婚,這簡直是自我毀滅......
不識字=沒有靈魂、沒有心嗎?這是怎樣的傲慢與偏見呢?
上過學,愛看報紙,知道二十幾種新能源的名字,就是有文化嗎?
真正的文化,使人的心靈豐富,細膩,充滿悲憫,而不是刻薄、自私,冷酷無情。
書讀得再多,如果不能內化於心,也不過是張岱所說的「兩腳書櫥」罷了。
黃亞萍真的愛高加林嗎?不,她真正愛的人只有自己。
她半夜三更把年邁的父母叫起來,只為宣布自己移情別戀;
她對克南冷漠無情、毫無愧疚之心;
她給正在開會的高加林打電話,讓他冒着風雨,去找一把根本不存在的小刀.....
用時下流行的話說,她就是一個典型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一個很「作」的女孩。
而巧珍呢?
她雖然不識字,卻比識字的人更加懂得愛的真諦。
她對高加林的愛,就像席慕蓉所說的,絕對的寬容、絕對的無怨、絕對的真摯、絕對的美麗。
她是堅強的、自尊的,被高加林無情拋棄,她不乞憐、不死纏爛打、不追討承諾,即使心碎了,也獨自吞咽下一切苦果。
她沒有自尋短見、沒有精神失常,而是憑着對生活、對世界的樸素的熱愛,頑強地熬了過去。
她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是世間罕有的水晶。
當落魄的高加林又回到村里時,巧珍不惜跪下來,求姐姐不要給加林難堪。她還去求高明樓,讓他再給加林一份教小學的工作。
金子般美好的內心和品性,遠勝過一切華麗的包裝。
巧珍嫁給馬拴,是明智的選擇。不是因為他們都是大字不識的農民,更般配,更現實,而是因為,馬拴才是真愛巧珍的人。
巧珍這樣的好姑娘,值得一個真正懂得珍惜她的人。
加林回村時,巧珍說:「馬拴是好人,對我也好,我已經傷過心了,我再不能傷馬拴的心了……」
多麼樸素的同理心,多麼真誠善良的姑娘!
巧珍是聰敏通透、善解人意的。對於這樣的女孩,讀書識字又有何難?
不到失去一切,高加林不會明白,被自己當成土坷垃扔掉的,是怎樣的無價之寶。
加林覺得自己更愛巧珍,事實上,他最愛的人還是自己。
他和亞萍一樣,在感情上都很自私。他們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從來都以「自我」為中心,很少替別人着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倆是應該「鎖死」的一對。
亞萍覺得,即使結婚後,她發現自己真正愛的是別人,她也會離婚的。
而加林領悟道,即使他和亞萍結了婚,一起去了南京,也不能保證亞萍會永遠愛他。如果有比他更出色的男人出現,難保亞萍不會像對待克南那樣,移情別戀。
巧珍和亞萍,誰才是真正的金子?如果和她們相遇的話,你會愛上誰?
06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不管多難都可以重逢,那是電影。
一不小心就再也不見,才是生活。
《人生》裡隱藏着一個悽美的故事,那就是德順爺爺和靈轉的愛情悲劇。
德順爺爺年輕時,常趕着牲口外出做生意。在無定河邊的一家客店裡,他和店主的女兒靈轉熱烈相戀。
後來,靈轉被天津的生意人強行娶走,德順爺爺始終把她珍藏在心裡,終身未娶。
這就是網上流傳的,「因為一個人,所以一直一個人」吧。
德順爺爺是書中最有智慧的人。他通透、豁達,對感情堅貞執着,對世界滿懷熱愛和善意。他的話語中充滿樸素的人生哲理。
他用自己的慘痛經歷提醒加林,一次錯過,便是一生的遺憾。
可惜,等加林領悟到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有人說,如果作者不安排巧珍匆忙嫁人,而是讓高加林回到農村大展身手,改變農村貧困落後的面貌,讓巧珍自學文化,和高加林重歸於好,和相愛的人齊頭並進,這樣不是更有意義嗎?
如果那樣的話,這篇小說應該改名叫《理想》,而不是《人生》。
人生,就是陰差陽錯。一旦錯過,無論怎樣後悔也無法回頭。
人生,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評論列表
確實不錯,挽回了不少瀕臨離婚的家庭!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