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一生情史複雜,卻沒有一個女人能走進他的生活

情感導師 6901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在20世紀現代主義作家中,卡夫卡無疑是最不容忽視的一個。他一生只活了41歲,在他的小說中,總是憂鬱而孤獨,充斥着荒誕而充滿非理性的景象,在這些作品中可以發現,卡夫卡有着與現代人同樣的困境和精神特徵。

1883年,卡夫卡出生於布拉格一個猶太商人家庭。白手起家的父親有着粗暴而幹練的性格,在他的影響下,母親總是在憂鬱地冥想。少年時期,卡夫卡的夢想是成為文學家,可是父親卻讓他學法律。1906年,卡夫卡獲得了法學博士學位,兩年後,他得以在「工人工傷保險公司」得到一個職位,相當於今天的公務員。卡夫卡在這個官方的工作崗位上一干就是14年,一路平步青雲,職位越升越高,可是他一點也不開心,因為這並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在日記中,他寫道:「我唯一的職業是文學」「以文學為出發點來看我的命運,則我的命運十分簡單,表達自己夢幻一般的內心生活這一意義使其它的一切都變得次要了,它把一切都扭曲了,並將一直扭曲下去。」

沒錯,「扭曲」是卡夫卡一生的關鍵詞。他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是扭曲的:父母不理解他的創作,甚至對他的作品冷嘲熱諷,一度讓他感嘆:「我在自己的家裡比陌生人還要陌生」。他的感情生活也很扭曲:曾三次訂婚,又三次主動解除婚約,沒有一個女人能夠跟他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可以說,卡夫卡對女人有一種天生的排斥感,這並不代表他不喜歡女人,相反,他渴望接近女人,因為他總能在女人身上找到創作靈感。而與生俱來的孤獨和疏離又讓他害怕跟女人走得太近,這種患得患失的情緒直接投射在他的作品中。

卡夫卡一生情史複雜,卻沒有一個女人能走進他的生活

01.卡夫卡作品中的那些壞女人

在卡夫卡作品中,常常有一些陰冷而歹毒的女性形象出現。比如在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美國》中,主人公卡爾原本過着安逸享樂的生活,但受到家裡一個女僕的勾引,產下私生子,而遭到了驅逐,開始了流浪生涯。隨後,卡爾又一次受到一個叫克拉拉的女人的引誘,再次被掃地出門。在卡夫卡的筆下,女僕和克拉拉都是屬於利用美色引誘男人犯錯的壞女人,她們骯髒無恥,令人恐懼。

在卡夫卡的另兩部代表作《訴訟》和《城堡》中,主人公K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分別勾引了律師萊尼和官員的情婦弗里達。與《美國》相反,萊尼和弗里達是被動地跟K建立關係的。這兩個女人雖然沒有處心積慮地勾引主人公,但她們作為利益交換的平台,同樣對男人起到了引誘的作用。從這一點上看,卡夫卡對女人充滿了厭惡,無論這個女人是主動還是被動,在他眼中都是錯誤。

儘管如此,但作為一個正常的男人,卡夫卡仍然渴望愛情。在《審判》中,主人公K被捕後,一心想見他的鄰居比斯特納小姐,希望能通過她的安慰,抓住生活中某種真實的東西。在等待判決的時候,他在街景看到了一個頭髮蓬鬆的女人在整理床單,看到了一個身穿睡衣的瘦弱姑娘在打水。這些以往被他忽略的平常生活的小細節此時此刻讓K無比嚮往,這些女人給了他寧謐和安詳的感覺。這其實是卡夫卡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

與K一樣,卡夫卡雖然沒有在女人身上得到過幸福,但他內心深處對於女人充滿了渴望。實際上,卡夫卡的三次訂婚,又三次退婚,也是源於他對女人的這種複雜情緒。卡夫卡的身邊並不缺少女人,但他總認為這些女人跟他在一起是為了他的錢和名聲。於是他只能在作品中發泄自己內心的陰暗和恐懼。然而同時,他又被這些女人的外表吸引着,她們給了他無窮的創作靈感,這就令他陷入了一個痛苦的循環,一次次陷入,又一次次逃離。這種分裂的性格導致了他一生的孤獨和絕望。

02. 在文學和姑娘身邊遊戲的一生

卡夫卡一生中,曾與多位女性交往,多到什麼程度呢?甚至有作者為他的情史寫了一本書,名字叫《卡夫卡和少女們》。在書中寫道:「卡夫卡是個十分喜歡少女的人。卡夫卡短暫的一生中與異性的交往,似乎也主要體現在他與少女們的關係上面。他十分喜歡法國作家福樓拜的長篇小說《情感教育》,把它當做枕邊書,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和書中的是主人公弗雷德里克·莫羅有個共同的雅好:喜歡單純懵懂,完好無損的少女。」

由此可見,卡夫卡並不是一個對愛情沒有渴望的人,相反,他更需要女人,他需要女人溫熱的身體和可愛的舉止,這讓他產生了大量的寫作靈感。所以他感謝女人,對待女人禮貌而又熱情,他是真正地從精神和靈魂的層面去和女人交往。

「他每天都要上街散步,其實就是為了去看漂亮的少女,去聞她們的芳香,去享受那些衣着時尚、打扮艷麗的少女擦家而過的快樂。從街上回來以後,他的心就踏實了,焦慮就暫時消失了,就可以安穩地睡上一覺,或者熬一通宵,寫出作品。可以說,他患有空中少女饑渴症。」

但是,談情說愛時難免會有痛苦的糾纏,卡夫卡也不例外,每次與女人之間發生了困擾時,卡夫卡就會對生活和感情感到不安。

上大學那會兒,卡夫卡認識了一個在餐館做侍者的少女,兩人一拍即合,沒過多久就發生了關係。初嘗肉體之歡的卡夫卡,身心兩方面都得到了歡樂和滿足。然而沒過多久,卡夫卡就發現自己在雲雨交歡後有一種奇怪的反應,那是一種來自心靈深處的厭惡,一想到剛才發生過的情景就感到噁心不已。他甚至用譴責和批判的口吻,將這件事稱為「令人討厭的髒事」。就像後來他在作品《鄉村醫生》中描寫的那樣,兩匹神馬從豬圈裡跑出來,那個馬夫與醫生侍女的性行為卻是在豬圈裡發生的。這些做着骯髒事情的人,與牲畜沒有什麼區別。

從卡夫卡對女人的這種認識和態度上不難看出,卡夫卡是一個有「原罪意識」的人,女人讓他產生了罪惡感:「我們為什麼要為原罪而抱怨?不是由於它的緣故我們被逐出了天堂,而是由於我們沒有吃到生命之樹的果子所致。」

在卡夫卡看來,女人始終虎視眈眈地盯着男人,想跟男人上床。可是愛情卻又是一種高雅而純粹的東西:「什麼叫愛情?這很簡單,在高度和深度上無限地擴展、豐富我們的生活,所有這樣的東西都是愛情。」在這種矛盾的驅使下,他發出感慨:女人是陷阱。

這就是卡夫卡的矛盾,既渴望女人的肉體,歡樂之後又產生厭惡情緒甚至是敵意。以至於後來他對鍾愛的女人密倫娜說:「同相愛的人性交,必定會失去對那個人的愛情。」

03.對愛情的渴望和恐懼

1912年,卡夫卡迷戀上了剛剛認識不久的柏林姑娘菲莉斯·鮑威爾。他對菲莉斯的外貌並不滿意,但他不斷地向她索要照片,並且對她小時候的照片充滿興趣。菲莉斯小姑娘時期的照片讓他欲罷不能,他開始給她寫情書。兩個人的感情在書信來往中逐漸升溫,他們開始談婚論嫁。然而就在此時,恐懼再次襲擊了他的身心:「我所擔心着的,瞪大眼睛擔心着的、使我莫名其妙地墜入恐懼深淵之中的,僅僅是那種內心深處對我的反叛。」

卡夫卡的這種自我反叛從何而來呢?說起來有點不可思議,居然是源於他的父親赫爾曼強壯魁梧的身體。

從表面上看,赫爾曼是個負責任的一家之主,他做事沉着冷靜,為人豪爽大方,為孩子的教育彈精竭慮,為家道興盛而艱苦創業。而實際上,生活的磨礪讓他比任何人都更懂得競爭的殘酷和存在於世的艱辛,這促使他成為一個暴躁而專制的家長,他對家庭的管理相當嚴厲,甚至是蠻橫,如果孩子們不聽話,隨時都有可能受到懲罰。

在卡夫卡看來,父親神秘莫測,隨時都籠罩着危險,父親那彪悍強壯的身體更是讓他懼怕不已。一次在游泳場的更衣室里,卡夫卡看到脫光了衣服後父親的身體,與自己瘦小羸弱的身體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他感受到了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瞬間沮喪到了極點。這落差讓他自卑,也影響了他對待愛情和婚姻的態度,多少年後,他終於拿起筆,寫下了那篇長達三萬多字的《致父親》:「我又瘦、又弱,又憔悴;你又寬、又大、又強壯。」

卡夫卡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瘦的人,他可憐自己,又無從救贖,於是他脆弱而敏感,與女人赤裸相對的時候總會想起童年的一幕,他擔心女人嘲笑他,所以預先在心中建立起了防禦機制。

因此,當他與菲莉斯即將踏入婚姻時,他陷入了困頓和恐懼之中。思來想去,他決定退婚。他在1913年7月21日的日記中寫道:「我感到自己對於婚姻的無能,恐懼結合,恐懼失落於對方。」說白了,就是只想戀愛,卻無法走入真實的婚姻。

但是恐懼歸恐懼,菲莉斯給卡夫卡帶來了無窮的創作靈感。從1912年8月3日結識菲莉斯到1917年12月解除婚約,卡夫卡完成了自己最重要的《判決》《變形記》《司爐》和《審判》等作品,在這些作品中的女人們,很多都帶有菲莉斯的影子。然而自卑與他形影不離,讓他覺得在這世界上除了寫作之外,任何事情都無法讓他快樂和安寧,這無疑是卡夫卡的悲劇。

菲莉斯和卡夫卡

但卡夫卡終究不能成為一個絕對意義上的弧獨者,他依然渴望女人,這個世界上最瘦的男人也需要女人,需要曾被他唾棄的肉體快活,用《卡夫卡與少女們》中的話說:「可憐的身體,有沒法重新打造,其偶然的衝動使他感到不安,使得已經對他形成壓迫的事物變本加厲。十年後,一直忍受着生命苦惱的他在日記中寫道:不論白天還是黑夜,性慾都在壓迫我,折磨我。為了使它得到滿足,我必須克服畏縮、羞怯,大概還要消除憂鬱。」

卡夫卡不能無視生理需求,更不能游離於愛情和婚之外,所以沒過多久,他又一次向菲莉斯求婚,而菲莉斯也再也答應了他,兩人第二次訂婚。但內心的恐懼以及對女人的偏見、對肉體污濁的反感始終縈繞着他,沒過多久,他再一次提出解除婚約。

他並不是僅僅對菲莉斯出爾反爾。後來,他還與一個叫尤莉葉·沃里切克的年輕姑娘訂婚,結果殊途同歸,以同樣的理由和方式退婚。

他愛着那些少女,卻又時刻處於高度的戒備緊張和恐懼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密倫娜出現了。他為她寫下了著名的《緻密倫娜情書》。卡夫卡之所以愛上密倫娜,是因為她給了他存在。

顯然,卡夫卡和密倫娜的愛情是熾烈的,曼妙的,他一度以為自己可以走出恐懼,可是密倫娜並不是單身。這讓卡夫卡更加痛不欲生。用《卡夫卡和少女們》中的話說:「他只渴望把頭枕在密倫娜的膝蓋上,永遠在那裡安息。渴望和密倫娜在一起,與渴望死亡,其實是一樣的;死亡是他們無法結果的愛情的唯一前景。」

密倫娜比卡夫卡小13歲,與卡夫卡的性格完全相反,她熱情奔放,不能接受卡夫卡建立在精神靈魂之上卻沒有肉體和生活內容的愛情。因此,儘管卡夫卡乾柴遇到烈火一般地愛着密倫娜,但是又極為害怕和密倫娜在一起,這最終導致了二人的分手。

密倫娜

直到他遇到十九歲的朵拉·迪亞曼特,這個不斷邂逅愛情、又不斷逃離愛情的浪子終於想要安頓下來,然而生命並沒有眷顧他,他行將就木,「在他們(卡夫卡和朵拉)廝守柏林的最後六周之中,卡夫卡把自己關在臥室里,大部分時間躺在床上,稍微出門就累得筋疲力盡,幹什麼都要力氣。他喘不過氣,咳嗽,每晚體溫達到38攝氏度。」

就這樣不斷掙扎了很短的時間後,卡夫卡在朵拉懷裡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最終也沒擁有過自己的家庭。

04.不斷邂逅愛情的悲劇

除了菲莉斯、密倫娜、多拉之外,卡夫卡一生還有不少短暫的艷遇。愛情作為卡夫卡創作的動力和源泉,在很多時候緩解了他的焦慮。

卡夫卡的愛情生活中有兩個致命的特點:一個是反覆無常,左顧右盼,在和菲莉斯長達五年的戀愛中,卡夫卡至少兩次背叛了他的情人;而密倫娜的出現又使卡夫卡最終取消了和尤莉葉的婚約。另一個是恐懼,他在日記中寫道:「每當我幾乎要和對方結合時,我就會恐懼起來」。他認為愛情「只有通過書信或洞房才是可能的」。

他喜歡寫情書,給女人寫情書的時候,他將自己的孤獨、恐懼、自我貶抑等焦慮的情緒一股腦兒地傾倒出來,隨後便可以在創作之路上輕裝上陣,那些收到他情書的女人們其實更像是卡夫卡的精神垃圾筒,再無其他存在的意義。他還喜歡和女人發生關係,除此之外,他什麼都不想要。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卡夫卡是一個自私的男人,但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自私,反而困惑地說:「我曾愛着一位姑娘,她也愛着我,但我不得不離開她。為什麼呢?我不知道。」

卡夫卡曾在這個世界上璀璨地行走過,卻始終形單影隻。他把自己扔到了生活的邊緣,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孤獨人。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4-20 11:04:54

兩個人的感情往往都是當局者迷,找人開導一下就豁然開朗了

頭像
2024-03-28 16:03:28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頭像
2024-03-07 05:03:46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頭像
2023-12-29 18:12:47

求助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