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偶然與必然-心理學小冊子

情感導師 6361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前言

本篇主講心理學,同時建議讀者閱讀右側兩篇:那些偶然與必然、那些偶然與必然-淺談教育與認知。

快速記憶的方法

在本文編寫的過程中,內容奔5萬字去了,很多!而所謂「大道至簡」,筆者還是想提綱挈領的寫一段內容,如果讀者理解了本段內容,下面幾章可不再閱讀。

那些偶然與必然-心理學小冊子

人類是一個有意思的生物,我們假定大腦是這樣的:

小時候我們的知識儲備還不夠多,隨着經歷的增加,信息的增加,以及大腦容量的逐步擴大,我們的潛意識、感性、理性逐漸成熟,甚至有了自己的信仰。由於大腦是腦區概念,我們假定它由上圖裡的圖形構成,組成因素呢,是那些小橢圓。

隨着我們的長大,小橢圓以及腦迴路(實線連成的圖)也開始有所不同,有些橢圓多了,有些橢圓少了,有些橢圓變色了,有些迴路圖與周圍不再有鏈接,無法點亮了。這些都必然反映在遺忘、感性偏差、理性偏差以及感性扭曲、理性扭曲、記憶扭曲那裡。由於我們的大腦是通過鏡像神經元來一個個腦區點亮的,就跟照鏡子一樣,所以新知識如果可以與舊有的知識產生關聯,或者產生模式相通,就很容易產生共鳴,產生大道至簡,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快樂感覺。

另外,人們一直熱衷故事的主要原因或許是由於故事激發了一個個圖形,那些圖形也是類似橢圓的。與以前的迴路近似,因此記憶成本非常低。

潛意識、感性、理性的幾大分類,主要源自於弗洛伊德的心理學(坐標系),也符合爬行腦、情緒腦、理性腦的這些知識點(大概是,生下來就有很多潛意識成分,感性初步成長,到十多歲的時候,邏輯理性也逐步成熟。文末配上了皮亞傑的一些理論介紹,讀者可拉到最後),在上述要素之外,我們加入身體狀態(微觀內部的各項化學物質,中觀身體,宏觀自身的行動),以及時間要素。長時間的感性積累是情緒、性格;長時間的理性積累是信仰,是知識;長時間的潛意識積累,是習慣、態度、甚至於命運。進行這些要素梳理後,我們就可以將個體進行相對全面的分析。再輔以數量,1人,2人,3人,以及更多人,進而模擬所有要素以及它們的影響。

鑑於本文篇幅過長,本次只將個人層面予以梳理。至於家庭、婚姻、團隊的心理學,根據文章反響再看是否抽時間編寫吧。

心理學偏差的底層分析

臨時加了這一章節,主要是為之前的心理學偏差帖子找尋更底層的依據。在身心合一的前提下,任何心理學偏差都難免受到身體內部各物質的影響,比如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的階段(而女性還多了生育期等其他階段),激素分泌程度不一致,自然的,那些身體狀態、情緒、理性、信仰、行動以及記憶等傾向都不盡相同。因此人的一生都在不斷偏差着,只有成年期相對穩定一些。

正文開始

幾個月前,我打開PPT軟件,畫出了下面這張圖。這張圖集中了「那些偶然與必然」的思維廣度,也集中了心理學診斷的要素。本文我想通過這張圖,為大家梳理其中的各個領域、各項技術、工具。

個人層面

首先是個人層面:

身體:影響我們情緒的各項物理、化學物質等。潛意識:自我沒有意識到的思維與行為模式、被壓制的情緒或反應等。感性:情緒、情感等。理性:思考、邏輯、推理等。信仰:堅定的、帶有意義感使命感的相信。行為:自己的行動,自己與外界互動的操作。相互關係:以上1-6之間的相互關係。時間:隨着時間的變化,1-7的關係也一直在動態變化。

由上圖可以預見未來心理學新流派:

身體+時間,屬於發展心理學,目前已經有該學科。其他與時間有關的學科,宏觀上有進化心理學,微觀個體層面呢,可以有「終身心理學」,而療法呢,也可以有終身療法。

考慮到當前時代的傳感器的巨大發展,移動互聯網以及未來生物科學技術的發展,長期的身體狀況監測與情緒檢測、行為分析等等,都可以實現,那「終身心理學」的目標是可以達到的。由於該學科研究全部的心理學要素,以及要素之間的關係,以及加入了時間維度,也可以成為「全要素與結構心理學」,或「全要素心理學」,或「新結構心理學」。

另外,身體這塊,其實也可以有「勞動療法」,畢竟身心合一,勞動起來之後,也會對自我其他層面產生影響,佛家裡也講做飯掃地都是修行。

以下內容是對上圖的具體描述,分別從各個要素層面介紹對應的心理診斷或治療的手法,並按照同樣的手法,介紹了各項心理診斷或治療的技術、技巧。

鳴謝:弗洛伊德的心理學坐標系(我稱之為坐標系,就是無論對錯,那些數軸的選擇是他巨大的貢獻),西南交通大學馬淑琴、高飛、冉俐雯等老師們,他們的《心理諮詢理論和技術》課程非常棒,體系非常完備。

身體層面: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催產素等等(學術內容較多,可快速瀏覽略過)

我們的身體會產生各種化學物質,影響大腦的信息接收、信息處理、信息傳遞等。基因決定了某些人的化學物質水平不同,膳食、行為等又各有不同從而也影響人的情緒。所以必然會引起個人對待外在刺激的不同反應。

多巴胺。引自百度百科與百度知道:多巴胺是大腦中含量最豐富的神經遞質,調控中樞神經系統的多種生理功能。它是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與人的情慾、感覺有關,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與各種上癮行為有關。阿爾維德·卡爾森(Arvid Carlsson)確定多巴胺為腦內信息傳遞者的角色,使他贏得了2000年諾貝爾醫學獎。多巴胺系統調節障礙涉及: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Tourette綜合徵,注意力缺陷多動綜合徵,垂體腫瘤的發生等。吃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可以促進分泌多巴胺。奶酪、巧克力、柑橘類食物、醃漬沙丁魚、西紅柿、牛奶、乳酸飲料等食物富含絡氨酸,所以可以刺激你的大百腦來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另外,禽畜肉類也能補充酪氨酸。多巴胺還原性較強,因此易被氧化。所以如果食物中含有抗氧化劑,可以減緩自由基對分泌多巴胺的腦細胞的損傷。而水果、蔬菜等綠色食品都富含抗氧化成分。促進多巴胺專分泌的因素:1、經常運動鍛煉:運動增加血液中的鈣質,可以刺激大腦內多巴胺的分泌和吸收。長達30到60分鐘的散步,游泳既可以加速多巴胺的分泌。運動也會促進腦內啡的合成。開心大笑和拉伸運動都會產生腦內啡,腦內啡給身體帶來的作用和高多巴胺水平類似。2、達到新的目標:多巴胺為人體帶來快感,只要注意訓練自己的大腦,設立不同目標,小到及時趕到了超市,大到獲得了博士學位,無論是怎麼樣的屬目標,達到目標都會讓大腦分泌多巴胺。3、保證充足的睡眠:人在睡眠狀態時,大腦消耗很少量的多巴胺,這樣第二天身體才有充足的多巴胺。每天至少保證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血清素。引自百度百科:神經傳遞素(Neurotransmitter)是神經細胞用來互相傳遞信息的一種混合物質。這就是說,是神經之間用血清素作為相互交談,傳遞信息的一種渠道。某些神經細胞用血清素,而其他神經細胞可以用不同的神經傳遞素。血清素會影響人的胃口、內驅力(食慾、睡眠、性)以及情緒。很多健康問題與大腦血清素水平低有關。造成血清素減少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壓力、缺乏睡眠、營養不良和缺乏鍛煉等。在降低到需要的數量以下時,人們就會出現注意力集中困難等問題,會間接影響個人計劃和組織能力。這種情況還經常伴隨壓力和厭倦感,如果血清素水平進一步下降,還會引起抑鬱。其他一些與大腦血清素水平降低有關的問題還包括易怒、焦慮、疲勞、慢性疼痛和焦躁不安等。如果不採取預防措施,這些問題會隨時間推移而惡化,並最終引起強迫症、慢性疲勞綜合徵、關節炎、纖維肌痛和輕躁狂抑鬱症等疾病。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必要的侵略行為和情緒波動。保持大腦血清素水平平衡非常重要。在血清素不足時,有必要及時補充。增加這種神經遞質的方法包括:食用含氨基酸的食物、服用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等。血清素是由叫做色氨酸的氨基酸產生,很多食物包含它。因此簡單的方法是多吃氨基酸(尤其是色氨酸)含量高的食物。研究發現肉類和堅果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可以提高大腦血清素水平。明亮的光線也有助於血清素水平提高。儘管還沒有科學證據,但增加日照時間對身體分泌血清素非常必要。一些研究還發現鍛煉也有助於提高大腦中的色氨酸數量,這最終可以幫助提高血清素分泌。碳水化合物對提高身體血清素水平也有幫助。雞蛋、香蕉和胡桃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可以提高血清素水平。香蕉皮營養補劑,香蕉皮中所含的血清素含量高於香蕉本身以及其他一些碳水化合物,對於補充血清素而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極端情況下可以採用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幫助大腦獲得足夠的血清素。在血清素含量低的時候,大腦中額葉部位和杏仁核部位之間的信號聯繫就會減少。杏仁核部位與憤怒情緒有關,而額葉部位發出的信號可以幫助控制這種憤怒。因此,在缺少作為「信使」的血清素時,「理智」的額葉就難以控制「憤怒」的杏仁核。血清素在負責理智和憤怒的大腦部位之間充當信使的機制。因此,易於發怒的人,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富含色氨酸的食物,以增加大腦中血清素的含量。通常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中都含有不少色氨酸,如大豆、雞蛋和雞肉等。

內啡肽,引自百度百科:內啡肽(endorphin)亦稱安多芬或腦內啡,是體內自己產生的一類內源性的具有類似嗎啡作用肽類物質。這些肽類除具有鎮痛功能外,尚具有許多其它生理功能,如調節體溫、心血管、呼吸功能。它能與嗎啡受體結合,產生跟嗎啡、鴉片劑一樣的止痛效果和欣快感。跑步愉悅感:「跑步者的愉悅感」(runner's high)是指當運動量超過某一階段時,體內便會分泌腦內啡。長時間、連續性的、中量至重量級的運動、深呼吸也是分泌腦內啡的條件。長時間運動把肌肉內的糖原用盡,只剩下氧氣,腦內啡便會分泌。這些運動包括跑步,游泳,越野滑雪,長距離划船,騎單車,舉重,有氧運動舞或球類運動(例如籃球,足球或美式足球)。吃辣的快感:辣味會在舌頭上製造痛苦的感覺,為了平衡這種痛苦,人體會分泌內啡肽,消除舌上痛苦的同時,在人體內製造了類似於快樂的感覺,而我們把這種感覺誤認為來自辣味本身,所以,很多人喜歡辣味食物。唱嘹亮歌曲:唱嘹亮的歌曲也有助於內啡肽的產生。

催產素。催產素(oxytocin)是一種肽類激素。由垂體後葉分泌。由下丘腦室旁核和視上核合成。其生理作用: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在分娩過程中促進子宮平滑肌的收縮,促進母愛的作用。此外,它還能減少人體內腎上腺酮等壓力激素的水平,以降低血壓。它並非女人的專利,男女均可分泌。最近的研究強調了催產素在促進同情、信任、社會聯繫和利他主義等方面可能發揮的作用。如對社交羞澀與自閉症的作用:催產素可以幫助社交場合因羞澀而受人冷落之人克服社交羞澀感。但是催產素噴鼻對本來就很自信的人不起作用。當心情開朗或有強烈歸屬感時,心臟會分泌催產素,壓力也得到舒緩。同時,體內組織的供氧量大量增加。此外,情緒反應如驚恐、焦慮等可抑制催產素分泌。科學研究如下: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的卡羅林·德克勒克研究發現,催產素只對接觸到「對」的人起作用:當他接觸到較為熟悉的人,那麼催產素將讓他更擅長交際;但如果是陌生人,催產素將沒有任何效果。另外,瑞典的研究者也發現,催產素只能使使用者與本國同胞拉近距離,而對外國人則效果甚微。除此以外,人們對催產素不同的反應可能與其在血液中的原本的量有關,人們的精神狀態也可能與吸入催產素的時間點有關,甚至會和自身OXTR基因的翻譯有關。OXTR基因編碼的蛋白OXTR,遍布於神經和生殖系統中,是催產素分子的受體。當編碼該蛋白基因的DNA序列中某特定位點的A(腺嘌呤)變成G(鳥嘌呤)時,可以讓人們更加積極地社交,使人趨向於情緒轉移和變得不再孤獨。2012年11月,科學家發現催產素可促使着已婚男士遠離其他對自己有吸引力的女性,從而避免婚外情、小三的出現。吸入催產素的已婚或戀愛男士們比其他人保持了更大的個人空間,在對美女照片的反應上明顯遲鈍了很多。這一調查結果顯示催產素是促進情侶忠誠的「催化劑」。它還影響人的慷慨程度:2012年12月20日,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發現催產素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慷慨或自私程度,他們稱之為「道德分子」。催產素可以提升同情心,如果這個化學物質在某人身上被抑制,那麼他就會更傾向於自私的品性。

在這篇帖子裡,看到了不錯的介紹: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449282724701910660.html

1,多巴胺由快樂而生,會讓人更快樂;內啡肽由痛而生,具有鎮痛的作用。內啡肽就像雨後的彩虹,多巴胺就像那大美的夕陽和美麗的花朵。

2,多巴胺比內啡肽更強烈些。而且多巴胺分泌後,會帶動內啡肽分泌。

3,如果你是喜歡運動的話,運動能讓你開心,那就證明多巴胺有分泌,讓你感到了欣快感。其次長距離運動產生了疲勞,補償機制,緩解了你的身體,也就是內啡肽的作用。

4,內腓肽可以對抗疼痛、振奮精神、緩解抑鬱;還能讓我們可以抵抗哀傷,創造力勃發,提高工作效率等等;充滿愛心和光明感,積極向上,願意和周圍的人交流溝通。多巴胺的副作用:成癮的痛苦。多巴胺獎賞通路的本質是獎賞,而不是快樂。

5,多巴胺和內啡肽在愛情中的作用不同:多巴胺是瞬間的心動,內啡肽才最長久。在轟轟烈烈地愛過之後,我們需要另外一種愛情物質內啡呔來填補激情。

6,產生快感的「多巴胺」,帶來激情的「去甲腎上腺素」,負責取樂和鎮痛的「內啡肽」,還有協助我們戰勝困難的「催產素」。

7,擴展資料——使用多巴胺和內啡肽的注意事項:

(1)交叉過敏反應:對其他擬交感胺類藥高度敏感的病人,可能對該品也異常敏感。

(2)對人體研究尚不充分,動物實驗未見有致畸。給妊娠鼠有導致新生仔鼠存活率降低,而且存活者潛在形成白內障的報道。孕婦應用時必須權衡利弊。

(3)該品是否排入乳汁未定,但在乳母應用未發生問題。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各項激素:

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不足時患者腦血流量減少以及腦氧和葡萄糖代謝降低,會導致背側海馬突觸(高級的認知功能區域)改變,故出現記憶力和智力的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甲減患者前額葉(執行功能區域)出現明顯的功能減退,可能會導致視空間及執行功能障礙。

生長激素:生長激素受體廣泛存在大腦中,而且生長激素受體在重要腦部結構海馬(管理記憶以及學習的腦部結構)上的表達密度是全腦的2-3倍,生長激素可以促進神經元生長、樹突分支和突觸形成。因此生長激素影響着我們的記憶和認知。

雌激素:在整個大腦中均發現存在雌激素受體,並且雌激素受體在海馬相對集中,海馬是記憶和認知的主要部位。雌激素還可以保護神經細胞免受興奮性毒素的侵害,並作為抗氧化劑來保護神經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損害。雌激素可能會改善大腦中的線粒體功能保證腦部能量供應。因此雌激素缺乏嚴重影響我們的腦功能。

雄激素:雄激素可以選擇性保護海馬神經元凋亡。雄激素影響着認知的某些方面,包括空間能力和語言的流利性。游離睾丸激素較高的男性在視覺和言語記憶任務上表現更好,而且有更好的長期記憶 。並且低雄激素會引起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可增加男性患痴呆的風險。

身心合一

看到上述的各項化學物質,我希望讀者深切體會身心合一這幾個字。睡眠、行為、飲食。你的身體狀態會很大影響你的心理狀態,你的心理狀態也會反映在你的身體狀態上。高能量姿勢,是身體影響心情;安慰劑效應則是心理影響身體。

心理學中,涉及身體的療法除了服用各種藥物的「藥物療法」之外,筆者建議讀者使用高能量姿勢、適度休息以及放鬆療法。

高能量姿勢:具體指自我在心情低落而又期望振作的時候,可以使用高能量姿勢,即積極、開放、自信時候的姿勢,如緊握雙拳,拉伸身體、挺胸抬頭(身體拓展其控制的空間)。

運動:每周保持運動是很有必要的,曾國藩老先生之前「飯後三千步」,也是一種低強度的運動了。

適度休息:即低程度、中程度、高程度休息,低程度休息,如日常辦公的番茄工作法的幾十秒或幾分鐘的休息(閉上眼睛、呼氣5秒,吸氣5秒,重複呼吸3次,30秒),中程度休息,如睡一個好覺。高程度休息,如周末爬山、露營,或假期旅遊等等。

除此之外,也有放鬆療法等,即通過外在的環境以及個體的想象,逐步放鬆身體,達到接納、消解很多情緒的地步。

放鬆療法:又稱放鬆訓練技術、鬆弛療法。它是一種通過訓練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生理、心理活動,降低喚醒水平,改善機體紊亂功能的治療方法。放鬆訓練有很多類型,包括:漸進式肌肉放鬆、想象放鬆、靜默、自我催眠、生物反饋輔助下的放鬆、自生訓練等。以下我們將通過案例展示,詳細講解漸進式肌肉放鬆技術的原理和具體操作。

漸進式肌肉放鬆訓練是指一種逐漸的、有序的、使肌肉先緊張後放鬆的訓練方 法。雅各布遜於 1908 年首先將此种放松技術引入臨床實踐。漸進式放鬆訓練強調要循序漸進地進行放鬆。為了幫助來訪者找到肌肉漸進放鬆的感覺,治療師會要求來訪者在放鬆之前先使肌肉收縮,繼而再進行放鬆。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比較,讓來訪者細心體驗肌肉所產生的那种放松感。漸進式肌肉放鬆在進行訓練時,會按照人體部位自上而下或者從下而上有序地進行練習。按順序在放鬆一部分肌肉之後再放鬆另外一部分。

漸進式肌肉放鬆訓練是對抗焦慮的一種常用方法,和系統脫敏療法相結合, 可治療各種焦慮性神經症、恐怖症,且對各系統的身心疾病都有較好的療效。漸進式肌肉性放鬆技術的治療原理是:肌肉放鬆產生的生理變化與焦慮緊張狀態產生的生理變化是相反的。在放鬆過程中,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生理警醒水平也降低,包括心率 、脈搏、呼吸、血壓、耗氧量等生理指標都會呈現顯著下降的變化。所有這些變化,都有利於機體能量的儲備和修復。這些生理變化也會帶來一系列的心理變化,如緊張焦慮得以緩解等等。

那漸進式肌肉放鬆技術是怎麼操作的呢?我們通過案例向大家展示一種自己在家裡就可以應用的漸進式肌肉放鬆的步驟,大家學習之後可以自己嘗試進行體驗。

選擇一處環境安靜、光線柔和、氣溫適應的場所,身着寬鬆的衣物,可以選擇每分鐘約60拍的緩慢、柔和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平躺在地板或者床上,在溫和的指導語的伴隨下進行漸進式肌肉放鬆的訓練。

指導語可以參照以下類型:

現在我們開始漸進性肌肉放鬆的訓練,請在指導語的指導下進行全身各個部位肌肉的漸進緊張和放鬆的練習。你將在越來越熟練的練習中體會到肌肉放鬆帶來的輕鬆和愉快的感覺。現在,請使勁握緊右手。體會手掌、前臂和大臂有什麼樣的感覺(停3秒)。請注意,不同部位的感覺是有區別的。請保持這種緊張感三秒鐘,1、2、3,然後放鬆。徹底鬆開你的拳頭,放鬆。請體會緊張和放鬆之間的區別(停3秒)。接下來,請使勁握緊左手......

按照諸如此類的指導語,依次緊張和放鬆身體各個部分的肌肉。來訪者剛開始進行練習要在諮詢師的指導下在心理諮詢室進行。等技術掌握的比較熟練之後,可以在錄音的指導下增加家庭練習的時間。但是在練習過程中產生的感受和體驗, 還是需要在諮詢室和諮詢師進行討論。

其他的放鬆方法,比如想象放鬆,呼吸放鬆等等,與身體漸進式放鬆一併使用,可以達到綜合放鬆的目標。

個體潛意識

潛意識。引自百度百科:心理學術語。是指人類心理活動中未被覺察的部分,是人們「已經發生但並未達到意識狀態的心理活動過程」。弗洛伊德又將潛意識分為前意識和無意識兩個部分,有的又譯為前意識和潛意識。我們是無法覺察潛意識的,但它影響意識體驗的方式卻是最基本的——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何看待我們生活中日常活動的意義,我們所做出的關乎生死的快速判斷和決定能力,以及我們本能體驗中所採取的行動。潛意識所完成的工作是人類生存和進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原始本能、衝動、童年心理印記、環境薰陶、觀念、習慣、人格等一系列因素。

潛意識,卡爾·榮格說:「當你的潛意識沒有進入你的意識的時候,那就是你的命運」,這說明了潛意識的巨大力量。潛意識,通俗來說,就是自己沒有意識到的內容。自己的行為習慣,行為模式,下意識的逃避,不自覺的路徑依賴,等等。

潛意識有關的要素有:習慣、睡眠、冥想、正念、專念等。你睡前是否自覺的就刷牙了?睡眠後,心跳依然不止(必須得跳吧)?夢境裡的一幅幅畫面,以及有意識的冥想,以及通過專念打破舊習慣。

習慣

養成一個習慣真的需要21天什麼的嗎?有些活動,確實需要多次進行之後,方可產生多巴胺。這種活動需要延遲滿足,跨過前面的痛苦過程。但是還有很多習慣的建立是並不需要類似的過程。

比如看電影,電影也是一種藝術,讓你培養看電影的習慣,很難嗎?

比如刷抖音,培養刷抖音的習慣,很難嗎?

比如用手觸碰火焰,是否燒了一次,再也不碰火?

所以,要學會與多巴胺同學做朋友,了解一件事情的多巴胺規律,進而通過行為進行適配。

好的習慣有很多:運動,日記,冥想,感激家人,反思(表格記錄一周的活動),等等。我在之前寫減肥一事的時候,寫到了認知層面、行為層面、計劃層面的各項內容,有興趣可以進一步閱讀:「一天半斤之愉快減肥史!減肥與人性的背後邏輯是什麼?答案就在本文。」

很多好習慣不需要「學海無涯苦作舟」,真正的「苦」的事情你也無法堅持。學習是苦的事情嗎?閱讀傳記很愉快的吧?閱讀小說很有趣的吧?傳記是最好的領導力書籍,小說是很好的提升同情心、共情力、同理心的文學類型,這不是學習嗎?打破常規思維,找到有趣的環節,從簡單開始,從有趣開始,享受整個過程與結果吧。

冥想

提到冥想,你是否有不適感覺?因為你講冥想與佛教關聯起來了吧?你與佛教關聯為何不適呢?因為你以為佛教徒是辛苦、孤獨、控制欲望、很難開心的吧?實際上呢?小憩、發呆常有的吧?坐着冥想與輕鬆漫步差別又有多少呢?只因為冥想這個詞在佛家語境裡出現較多而已,無需給這個詞添加過多象徵意味。

冥想,借用心理學老師Tal 的一張圖,如下:

專注於此時此刻,一般是呼吸;腦子裡會出來各種各樣的想法,OK,接受,然後繼續呼吸。不用拘泥於形式,無論是盤腿坐着,還是沙發躺着眯着,或者靜靜發呆看着窗外,都冥想。

慢慢地你會鍛煉出來簡化能力、開放能力(自我接受各種想法、悅納)、重新專注的恢復能力、平和的心態。做冥想的人很多:喬布斯、蒂姆庫克、雷·達利奧等等。

冥想後來被大範圍工具化,引起了風靡的療法:正念療法。以下我們介紹正念療法的幾個分支。

正念療法

正念療法是對以正念為核心的各種心理療法的統稱,較為成熟的正念療法包括正念減壓療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正念認知療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辯證行為療法(Dialectical Behavioral Therapy)和接納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正念療法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和緩解焦慮、抑鬱、強迫、衝動等情緒心理問題,在人格障礙、成癮、飲食障礙、人際溝通、衝動控制等方面的治療中也有大量應用。

「正念」 佛教禪修,是從坐禪、冥想、參悟等發展而來,是一種自我調節的方法。卡巴金將正念定義為是一種精神訓練的方法。在這種精神訓練中,強調的是有意識地覺察,將注意力集中於當下,對當下的一切觀念都不作評判。

因此,正念是有目的、有意識的、關注、覺察當下的一切,而對當下的一切 又都不作任何判斷、任何分析、任何反應,只是單純地覺察它、注意它。

正念因為對於人們的心理問題具有很好的疏通作用,能幫助人們從慣性又無 知無覺的睡眠狀態甦醒過來,從而觸及生活里自覺與不自覺的所有可能性。因此,在現代心理學中,正念被發展成為一種系統的心理療法,即正念療法。

研究表明,正念療法可以改善慢性疼痛,減少情緒反應,提高認知靈活性,增強記憶力,改善人際溝通,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正念療法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和緩解焦慮、抑鬱、強迫、衝動等情緒心理問題, 在人格障礙、成癮、飲食障礙、人際溝通、衝動控制等方面的治療中也有大量應用。

正念減壓療法

正念減壓療法也簡稱正念減壓療程,英文簡稱 MBSR, 產生於1979 年。美國生物學、醫學雙料博士卡巴喬教授為麻省理工大學醫學院開設減壓診所,並設計了正念減壓療法,這個療法是針對緩解壓力的一套嚴格、標準的團體訓練課程,協助病人以正念禪修處理壓力、疼痛和疾病。

在經歷了若干年的實踐之後,卡巴金博士於 1995 年設立「正念醫療健康中 心」,開始進行更成熟更有體系的關於身心互動療愈效能的研究與相關臨床應用, 希望能藉此有效緩解慢性疼痛與壓力引起的種種失調症狀。至此,正念減壓療法 越來越被人們所熟知和應用。

正念減壓療法的具體方法採取的是團體訓練課程的形式。每個進入減壓診所的來訪者都需要參加一個為期 8~10周的團體訓練班,每周一次,每次2.5~3小時。

來訪者在團體中學習和練習如何以正念面對、處理生活中的壓力與疾病。在 8~10 周的課程中,來訪者被要求每周 6 天,每天至少利用 45 分鐘練習課堂中 所學得的正念療法。通常在第 6 周的時候還會有一次約 7~8 小時的禁語密集禪 修訓練。

正念減壓療法練習的內容主要是禪定等正念訓練,具體方法為:

來訪者為自己選擇一個可以注意的對象,可以是一個聲音,或者單詞、短語、自己的呼吸、身體感覺、運動感覺等;選擇完注意對象之後,來訪者選擇一個舒服的坐姿,閉上眼睛,通過一個不超過一分鐘的腹式呼吸練習調整呼吸,將注意力集中於所選擇的注意對象上。如果來訪者在訓練的過程中,頭腦中出現了和注意對象無關的其他想法或感 受導致來訪者的注意力出現轉移也不要緊,只需要隨時回到原來的注意對象 上即可。無論頭腦中出現什麼想法,都不用擔心和害怕,只需要不帶評價的 將注意力簡單地返回到呼吸上來就可以。來訪者訓練 10~15 分鐘之後 ,靜靜地休息 l 至 2 分鐘,然後再從事其他正 常的工作活動。完成 1~3 步驟即完成一個訓練周期,每天需要完成 3 個訓練周期。

在進行正念減壓訓練時,有幾個原則需要注意:

不對自己的情緒、想法、病痛等身心現象作價值判斷,只是純粹地覺察它們;對自己當下的各種身心狀況保持耐心,有耐性地與它們和平共處;常保初學者之心,願意以赤子之心面對每一個身心事件;相信自己的智慧與能力;不努力強求達到治療目標,只是無為地覺察當下發生的一切;接受現狀,願意如實地觀照當下;放下種種好惡,時刻覺察當下。

正念認知療法

正念認知療法(MBCT),由泰斯德等人 融合了認知療法與正念減壓療法發展而成,是一種用以主要解決長期抑鬱症復發 問題的心理療法。

泰斯德通過研究發現,生活壓力、煩躁不安的情緒、官能障礙的思維模式與 長期易復發的抑鬱有很高的相關性。因此,他提出消除抑鬱復發的方法,首先要先使人們認識到消極思維的出現預示着抑鬱的可能復發,然後通過某種方式使人們從易復發的消極思維中解脫出來,泰斯德和他的同事發展了正念認知療法來達到上面的目標。

在 MBCT 中,融合了「認知療法」與「正念減壓療法」的成分用來解決抑鬱症的問題。

正念訓練使來訪者「面對」而不是「逃避」潛在的困難。來訪者被要求培養一種開放的、接受的態度來應對當前出現的想法與情緒。這都是通過打坐、靜修或者冥想來完成,其核心技術是集中注意力,覺察自己的身體與情緒狀態,順其自然,不作評判。

這種正念練習促使來訪者產生一種「能意識到的」覺醒模式,而不是一種習 慣化、自動化了的模式。

因此,正念訓練可以讓來訪者在早期就覺察到能導致抑鬱復發的消極思維模式,在此基礎上,採取認知療法的技術,加強關於抑鬱症的思想與症狀的心理教育,促使來訪者更早覺察到這些體驗,而及時的採取干預措施防止抑鬱復發。

在 MBCT 的理論體系中,有四個訓練目標,分別是:

通過正念提升來訪者的覺察能力,即時刻察覺身體、情緒、思維、行為傾向的能力在來訪者覺察能力提升的基礎之上,激活來訪者應對挑戰性事件的新的經驗;培養來訪者對自己溫和的、不評判的、友善和接納的態度;針對抑鬱症給來訪者提供接受心理教育的機會。

辯證行為療法

第三種向大家介紹的正念療法是辯證行為療法。辯證行為療法,簡稱 DBT, 是由萊茵漢創立的用來治療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治療方法。之所以將基於禪宗思想 的正念作為辯證行為療法的一個重要部分,其原因在於發現了傳統認知與行為療 法在治療邊緣性人格障礙上的缺陷。萊茵漢認識到傳統方法的最大缺陷在於非常 強調「改變」,而這在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患者身上幾乎是無效且不可能的。所以,他嘗試改變傳統的認知與行為療法,通過強調確認以及接受而不是改變,來治療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

DBT以辯證法的基本原則為理論基礎,強調來訪者與心理諮詢師之間、理性與情感之間、接受與改變之間的辯證平衡與協調。

該療法的中心方法是社會心理技能訓練和治療策略的應用。DBT始終堅持以哲學辯證法為原則,堅信每個人都能夠找到解決矛盾衝突的「合」,鼓勵來訪者認識到每一種行為都是可以按照邏輯推論出來的結果。

通過幫助人們學習辯證思維方法,提高來訪者全面、客觀看待事物的能力,最終減少情緒失調和行為異常的可能性。

辯證行為療法所採用的具體技術同樣是來源於佛教禪修的正念方法。其程序是:在一年時間之內,每周進行 2~2.5 小時的課程,課程由8個來訪者和 2 個幫助者組成。

通過理解和練習正念,在團體訓練的過程中培養來訪者的覺察性與接受性,使他們學會如何識別自己心靈的不同狀態。

另外,除了這種正規的課堂訓練之外,也要求來訪者進行適量的家庭訓練,在訓練中的體驗與感受可以與團隊的其他成員進行交流。

催眠療法

催眠療法與放鬆療法、正念療法關係都非常緊密,都是無比放鬆情況下的心理學表達。不過多講解。個人分享個小習慣。筆者每次睡醒之後,會快速將夢境記錄下來,不怎麼關注夢境的邏輯,主要關注夢中的情緒。是悲傷,是焦慮,是恐懼,是自信,還是堅決?夢裡面的你很少能邏輯控制,各項情緒利用白天的記憶的碎片,或者想象過的場景,或者其他暫時無法解釋的布景,情緒在場景里肆意流轉。夢是一部分現實的反映,其流露的情緒更是現實里被壓制或者沒有盡情釋放的情緒的表達。分析夢境有助於自己了解當前自己的狀態。

個人感性

感性層面,我們介紹幾個療法,系統脫敏療法、滿灌療法、敘事療法等。

很多人都會為自己的恐懼和焦慮向心理諮詢師求助。在針對焦慮或者恐懼問 題的治療上,行為主義療法有它的獨到之處。有很多的行為矯正技術可以用於幫 助人們克服恐懼和焦慮問題,這些方法中就包括系統脫敏療法。那系統脫敏療法 是怎樣幫助人們逐步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的呢?

系統脫敏療法又稱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國學者沃爾普創立和發展的。這種方法主要是誘導來訪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焦慮、恐懼的情境,並通過心理的放鬆狀態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焦慮或恐懼的目的。

如果一個刺激所引起的焦慮或恐怖狀態在來訪者所能忍受的範圍之內,經過多次反覆的呈現,他便不再對該刺激感到焦慮和恐懼,治療目標也就達到了,這就是系統脫敏療法的治療原理。

「系統脫敏法」就是通過一系列步驟,按照刺激強度由弱到強,由小到大逐漸 訓練心理的承受力、忍耐力,增強適應力,從而達到最後對真實體驗不產生「過 敏」反應,保持身心的正常或接近正常狀態。

具體步驟:

來訪者在指導下,首先學會一种放松技術;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一起建立一個恐懼刺激的等級;來訪者在心理諮詢師描述這些恐懼等級的同時練習放鬆技術,然後逐級增加刺激直到可以應對。如果有條件,最好能夠使來訪者在心理諮詢師的陪伴下,逐漸暴露在真實而非想象的恐懼事件面前,直接體驗恐懼等級中的每種情境,同時用放鬆反應替代 恐懼和逃避反應,才能達到成功的治癒。所以,針對這種情況,作為系統脫敏療法的有效補充,現實脫敏療法應運而生。在現實脫敏中,讓來訪者通過等級中的每一步而不增加恐懼和焦慮,非常重要。

要成功實踐該療法,除了讓來訪者在等級中的每一步都得到充分的放鬆以外,心 理諮詢師對於來訪者表現出的每一步上的適應性行為,都要進行表揚、鼓勵等積 極的正強化,以鞏固來訪者的每一次小小的進步。

逐步暴露在真實場景下,然後放鬆訓練,然後理論上認知危險的實際程度,這樣,從理智到身體的放鬆,逐步實現克服工具的目標。這也是很典型的身心合一的重要方法。

滿灌療法

滿灌療法也稱衝擊療法,技術核心成分是讓個體直接面對引發焦慮的客體或情境。這種療法讓個體直接暴露在引起高焦慮的情境中,以迅速矯正他對恐懼、焦慮刺激的錯誤認識,並消除由這種刺激引發的習慣性恐懼、焦慮反應。滿灌療法的治療原理是:恐懼是一種條件反應,某一事物或情境在一個人身上 所引起的恐懼體驗會激發他產生逃避行為,而不管此事物或情境是否真的構成了對他的威脅。這種逃避行為會導致恐懼體驗增強,從而起着負性強化作用,反過 來增強其逃避行為。

因此主張用滿灌療法治療恐懼的心理諮詢師認為,與其讓來訪者可以逃避恐懼 反應,不如創造條件讓他在安全的環境中直面恐懼刺激,體驗恐懼並不會產生預 想的災難性後果,從而戰勝恐懼。這就是滿灌療法的基本原理。

在實施滿灌療法時,會在事前充分與來訪者討論可能發生的一切,並且讓他 知道,在這裡各種急救設備俱全,醫護人員皆在身旁,他的生命是絕對安全有保 障的。因此,即使需要想象、聆聽或觀看使他最害怕的情景,也會反覆呈現恐懼 刺激情境,他可能會因暴露在這樣的情境中而焦慮、緊張,出現心跳加劇、呼吸 困難、面色發白、四肢冰冷等植物性神經系統反應,但他最擔心的比如會死去等可怕的災難性事件卻並不會發生。

除了反覆討論和告知之外,心理諮詢師會在充分的時間內讓個體經歷這一切。當他真正在安全的環境下,在心理諮詢師的陪伴下親身體驗事先告知和討論的一 切時,個體的焦慮和恐懼反應也就自然消退了。

滿灌療法在實際臨床治療中分為想象暴露和實際暴露兩種。想象暴露是在心理諮詢中運用較多的一種技術。在心理諮詢室中,諮詢師通過引導,鼓勵來訪者想象最使他恐懼的場面。如果他難以想象或者產生逃避反應,心理諮詢師可以通過描述、錄音、錄像、幻燈放映等手段呈現最恐懼的情景,同時不允許來訪者採取堵耳朵、閉眼睛、哭喊等逃避措施。

在反覆的恐懼刺激下,來訪者可能因焦慮、緊張而出現心跳加劇等多種植物神經系統反應,但他最擔心的死亡等災難性後果卻並不會發生。經歷足夠多次的 暴露,恐懼、焦慮反應會相應消退。

實景暴露是相對想象暴露而言,心理諮詢師直接把來訪者帶入他最害怕的真實情境,在諮詢師的陪伴下經過重新體驗,經歷從恐懼、驚慌失措到鎮定自若的過程,從而克服自己的恐懼情緒。

滿灌療法與系統脫敏療法同屬於運用反條件作用技術進行治療的行為療法,但是這兩個療法卻有着很大的不同。系統脫敏法是在沃爾普提出的交互抑制理論的核心觀點上提出的一種技術,採用對抗條件作用,對同一可引起恐懼的刺激用新的放鬆反應替代舊的焦慮緊張的反應,在恐懼刺激逐步升級,直至最後給予最強的恐懼刺激時來訪者仍然能夠作出放鬆反應,從而達到治療目的。這一緩慢的逐步消退過程需要經過一定按部就班的訓練,使來訪者逐漸適應引起恐懼的情境。

藉助現代媒體的手段,也可以運用虛擬現實的技術為來訪者提供強有力的暴 露體驗。

和系統脫敏療法一樣,滿灌療法雖然在臨床治療恐懼症的實踐中運用廣泛, 但是依然有它的利弊。它的優勢在於治療時間短,解決問題簡潔乾脆;但是它的弊端也非常的明顯,滿灌療法衝擊力太大,容易造成來訪者各種植物神經紊亂的 症狀。如果來訪者體質虛弱、承受能力弱,或者有心臟病、高血壓等不適應症,就不能用滿灌療法進行治療,以免在治療過程中發生意外。

敘事療法

敘事療法是受到廣泛關注的後現代心理治療方式,它擺脫了傳統上將人看作為問題的治療觀念,透過「故事敘說」、「問題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變得更自主、更有動力。透過敘事心理治療,不僅在可以讓當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長,同時還可以讓諮詢師對自我的角色有重新的統整與反思。敘事療法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現代心理治療技術,具有操作性強,效果顯著等特點,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1979年心理學家薩賓在美國首次提出了經驗和敘事結構的觀點,闡述了敘述對於意義建構人格形成的作用。1986年他主編了《敘事心理學——人類行為的故事性》一書,代表着敘事心理學作為一個正式成員出現在心理學的大家庭中。敘事理論和後現代思潮與臨床心理學的結合,誕生了敘事療法。其創始人是澳大利亞臨床心理學家麥克·懷特夫婦以及新西蘭的大衛·艾普斯頓等,他們於20世紀80年代在家庭治療的基礎之上提出了敘事療法的理論。

所謂敘事療法就是心理諮詢師通過聆聽他人的故事,運用相應的哲學觀和適當的方法,使用問題外化等技術,幫助來訪者找到遺漏的生活片段,引導來訪者重構積極故事,以喚起來訪者發生改變的內在力量的療法。

敘事療法具有以下基本理論觀點:

1,問題才是問題,人本身不是問題。

人與問題的關係是敘事治療中極為關注的話題,這也是敘事療法的精髓之所在。生活中,人們總是將從外界得知的信息構建到個體已有的認知架構當中,當個體構建了不合理的認知架構,問題就會接踵而至。當個體以內化了的不合理的價值觀及人生觀去看待周圍的事物和人時,往往會將積極的事件進行消極詮釋,從而對個體的自我成長產生負面的影響。

傳統的心理治療往往通過一些既定的標準將來訪者自身存在的問題予以診斷,而這種診斷結果往往會導致來訪者將問題內化,給自己貼上問題的標籤,使來訪者產生人本身即是問題的觀念,反而不利於問題的解決。而敘事療法的觀點則提倡對人的尊重,認為問題是問題,人是人,問題不是個體內在品質的外在表現。敘事療法幫助來訪者將問題和人剝離開,將問題「外化」,結構主流文化對人的影響,其工作的方向是支持來訪者在問題和自我之間建立合適的關係。

敘事療法認為,每個人都是自己問題的專家,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雖然很多問題還沒有找到答案,但是慢慢地去走,去看,就能夠找到屬於生命的力量。

2,問題來自於個體與主控敘事之間的衝突。

敘事療法認為,我們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控敘事。主控敘事是詮釋我們生活意義的重要依據,也是指導個體生活方式的重要「真理」。敘事療法的創始人之一懷特指出,來訪者自己生活經驗的重要部分和主控敘事互相矛盾是導致問題產生的重要根源。主控敘事產生於個體與社會的互動以及受社會歷史文化的影響,是個體深深內化了的自我認同的故事,它在個體的生活故事中享有支配性的權力。人的生活經驗是非常豐富的,主控敘事會有選擇性的建構主流文化所允許的部分生活經驗,當個體的主控敘事與自己生活經驗的重要部分產生矛盾時,心理問題就會產生。

懷特認為,個人問題的形成,與主流文化的壓制有關。社會文化通過引導社會評價體系來塑造社會成員的行為,社會成員間的相互對比成為個體社會化的主要途徑。當個體完全用主流文化價值觀作為評判自己行為的唯一標準時,往往只能看到那些符合或者不符合主流文化標準的行為,而對其他行為視而不見。如果個體認為自己的行為長期不符合社會主流標準,那麼就有可能形成消極的自我認同,認為自己是不好的,認為自己是有問題的。但是實際上,任何事物都有多元的意義價值,一件事情可能即是消極的又是積極的。

如果在諮詢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可以將來訪者生活事件的多元意義的豐厚

展示出來,他就更可能在其中選擇符合自己價值判斷的意義,進而感到自己人生是主動的,改變自身被動面對問題的策略,從而形成符合自身體驗的自我認同。

3,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是合作治療的關係傳統的心理諮詢往往容易將諮詢師放置於專家的權威寶座之上,這樣容易導致來訪者在諮詢的過程中產生被動依賴的情緒,難以挖掘自身的能量。在敘事治療的過程中,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更多的是一種合作治療的關係,諮詢師認為來訪者才是最了解自己生命故事的人,是自己問題的專家,諮詢師只是來訪者的陪伴者和合作者。在諮詢師的陪伴和幫助下,來訪者可以有自信、有能力打開面對問題的新視窗。

基於以上理論觀點,敘事治療提出如下方法和策略:

1、編排和詮釋

敘事療法的治療主要是讓當事人先講出自己的生命故事,以此為主軸,再透過諮詢師引導來訪者豐富故事內容,重寫生命故事。

對一般人來說,說故事是為了傳達一件自身經歷或聽來的、閱讀來的事情。但是,敘事療法流派的諮詢師認為,說故事可以改變自己。我們可以在重新敘述故事中,發現新的角度,萌生新的態度,從而產生新的重建力量。

即,好的故事可以產生洞察力,使得模糊的生命力得以彰顯,面對生活的困擾或煩悶,把自己的人生用不同的角度重新編排,成為一個積極的故事,從而改變來訪者迷茫與抑鬱的心境。好的故事不僅可以治癒治療心理問題,還可以幫助來訪者從中尋找自信和自我認同,透過令人愉悅、感動的隱喻故事,我們可以正視我們的過去,找到面對令人煩惱的現實狀況的方法,並且為創造一個有希望的未來儲備動力。敘事療法的故事所引發的不是封閉的結論,而是開放的感想。這種故事讓當事人能夠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生命過程,並且可以從中尋找新的意義與方向。

2,問題外化

敘事療法的另一個策略是外化。就是將問題與人分開,把貼上標籤的人還原,讓問題是問題,人是人,如果問題被看成是和人一體的,要想改變就相當困難。而將問題外化之後,把問題和人分家,人的內在本質會被重新看見與認可,人就可能有能量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3,由薄到厚

一般來說,人的經驗有上有下。上層的經驗大多是成功的經驗,形成正向積極的自我認同,下層的經驗大多是挫折的經驗,形成負面消極的自我認同。一個學生如果累積了比較多的積極自我認同,凡事較有自信,所思所為就會上軌道,不需要教師、父母多操心。相反,如果一個學生消極的自我認同遠多於積極的自我認同,就會失去支撐其向上的力量,使他沉淪下去。

敘事心理治療的輔導方法,是在消極的自我認同中,尋找隱藏在其中的積極的自我認同。敘事療法認為,當事人積極的資產有時會被自己壓縮成薄片,甚至視而不見。如果將薄片還原,在意識層面加深自己的覺察,這樣由薄而厚,就能形成積極有力的自我觀念。

共情

共情一次的其他翻譯:移情、同情、同感、共感、同理心等。共情技術是指諮詢師一邊傾聽來訪者的敘述,一邊進入來訪者的精神世界,然後跳出來以語言準確地表達對來訪者內心體驗的理解。

一,共情四個層次:

1,諮詢師沒有專注和傾聽來訪者的言語和非言語行為,因此回應的內容不能反映來訪者表面或隱含的信息,對來訪者的探討沒有幫助。

2,諮詢師回應的內容,只反映來訪者表面的想法與感覺,而且反映的情感並非關鍵性的感覺,因此對來訪者的探討沒有幫助。

3,諮詢師回應的內容,能夠完全反映來訪者的想法與感覺,沒有縮減或過度推論來訪者表達的內涵,不過,無法反映來訪者深層的感覺。

4,諮詢師回應的內容,能夠反映來訪者未表達的深層想法與感覺。這種回應,可以協助來訪者覺察與體驗先前無法接受或未覺察到的感覺。

二,做到初級共情,需體驗下列步驟:

1,轉換角度,真正設身處地地使自己變成來訪者,用他的眼睛和頭腦去知覺、體驗、思維。按羅傑斯的看法,共情就是「體驗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樣」。設身處地地傾聽來訪者。

2,還要能夠適時地回到自己的世界,藉助於知識和經驗,把從來訪者那裡知覺到的東西做一番整理,理解他們。

3,用言語的和非言語行為做出反應,引導來訪者對其感受做出進一步的思考。

4,在反應的同時留意對方的反饋信息,必要時應直接詢問對方是否感到自己被理解了。

三,初級共情的功能

1,有助於建立良好的咨訪關係,初級共情可以傳達理解和關注,使來訪者有被尊重的感覺。

2,修正諮詢師對來訪者的理解。共情反應是否正確,可以從來訪者那裡得到反饋。

3,疏導來訪者的情緒,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4,協助來訪者自我表達、自我探索,理清來訪者的自我概念。

四,使用共情技術時,需要注意的幾點:

(1)共情不等於同情。共情並不等於認同和同意對方的行為和看法,只是表示理解到對方的主要觀點和看法。如諮詢師常常在回應對方的過程中這樣說「因為......你覺得......」,而不是說「事實上你......」。

(2)共情不等於理解。如「我很理解你的想法,要是我也會那樣想」 ,也要避免假裝理解。如「對不起,我有些跟不上,能否請您再說一次?」 「您好像是說.....嗎?」「你的意思是不是.....呢?」(3)避免空洞的說教和虛弱的保證,如「您應該對自己有信心」,「陽光總在風雨後」等等。

(4)避免鸚鵡學舌式的模仿

五,高級共情技術是諮詢師將來訪者在敘述中隱含的,說了一半或暗示的部分,即來訪者談話背後真正的感受、體驗和想法,用語言表達出來,促使來訪者以新的觀點來思考自己及自己與所處環境的關係,使自己得到某種程度的領悟。

初級共情用於諮詢的初期,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鼓勵來訪者多談,充分收集資料。當諮詢關係比較穩固時,使用高級共情把來訪者的真正問題或感受點撥出來,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六,高級共情技術的功能:

(1)將來訪者隱含、未直接表達出來的意思提出來與來訪者溝通,做進一步探討。

(2)協助來訪者從另一個參考框架思考自己的問題,達到某種程度的領悟,為諮詢開闢另一條道路。

七,高級共情的使用要注意:

(1)在諮詢中不宜太早使用高級共情,應在諮詢關係比較穩固時使用。

(2)要接納來訪者的這些深層想法和感受,而不應做任何評判性的表述。

理性

理性我們講一下認知療法。所謂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信息加工的過程,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和語言等。人腦接受外界輸入的信息,經過頭腦的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進而支配人的行為,這個過程就是信息加工的過程,也就是認知過程。

人的認知能力與人的認識過程是密切相關的,可以說認知是人的認識過程的一種產物。一般說來,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感知、思維等都是認識活動。認識過程是主觀客觀化的過程。由於文化、知識水平及周圍環境背景的差異,人們對問題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在認知療法中來學習認知的概念,可以簡單的將其理解為個體的認識活動或認識過程,包括信念和信念體系、思維和想象。具體來說,是指一個人對一件事或某對象的認知和看法,包括對自己的看法,對人的開發,對環境的認識和對事情的見解等等。

20世紀60年代初期,心理學家貝克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創立了認知療法,認知療法強調,一個人的非適應性或非功能性心理與行為,常常受不正確的認知影響而不僅僅表現為適應不良的行為。

認知療法的基本觀點是:認知過程及其導致的錯誤觀念是行為和情感的中介,來訪者出現適應不良行為和情感與適應不良的認知有關。

認知療法常採用識別自動思維、真實性檢驗等技術進行心理諮詢和治療,其中認知重建技術最為關鍵。

認知療法強調,適應不良的行為與情緒,都源於適應不良的認知。一個人的非適應性或非功能性心理與行為,常常是受不正確的認知影響的。例如一個人一直認為自己表現得不夠好,父母也不喜歡自己,因此做什麼事情都沒有信心,很自卑,情緒也陷入抑鬱之中。認知療法的策略在於幫助他重新構建認知結構,重新評價自己,重建對自己的信心。

認知療法認為,人的情緒和行為來自人對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評價、解釋或哲學觀點,而非來自事情本身。

認知過程是行為和情感的中介,情緒和行為受制於認知,認知是人心理活動的主要決定因素。認知療法就是通過改變人的不良認知過程,以及由這一過程中所產生的不良觀念,來糾正本人的適應不良的情緒或行為,使來訪者的認知更接近現實和實際。隨着不良認知的矯正,來訪者的心理問題逐步得到好轉。認知治療的目標不僅僅是針對行為、情緒等外在表現,而且深入分析來訪者的思維活動和應對現實的思維策略,找出錯誤的認知模式並加以糾正。

認知療法聚焦於來訪者非功能性的認知問題上,試圖通過改變來訪者對自己、對他人或對事件的看法與態度來改變所呈現的心理問題。

認知療法常常採用識別自動思維、識別認知錯誤、真實性檢驗、去中心化、焦慮水平監控等方法來對來訪者進行治療。近些年,認知療法在心理諮詢和治療領域得到迅猛發展,其原則可以概括為:行為和情感是由認知作為中介的,適應不良的行為和情感與適應不良的認知有關。

心理諮詢師的任務是幫助來訪者辨識出這些不良認知,並提供適當的方法或技術來矯正這些適應不良的認知,因為不良認知的被糾正,將導致來訪者心理問題的好轉。

在認知療法領域,艾利斯、貝克、梅欽伯姆等代表人物及其理論觀點值得注意。

艾利斯認為,經歷某一事件的個體對此事件的解釋與評價、認知與信念,是其產生情緒和行為的根源。不合理的認知和信念引起不良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只有通過疏導、談論來改變和重建不合理的認知與信念,才能最終達到治療目的。

貝克也指出,心理困難和障礙的根源來自於異常或歪曲的思維方式。通過發現、挖掘這些思維方式,並加以分析、批判,再代之以合理的、現實的思維方式,就可以解除來訪者的痛苦,使之更好地適應環境。

梅欽伯姆認為,人的行為和情緒由自我指令性語言控制,而自我指令性語言在兒童時代就已經內化。雖然來訪者在成人期意識不到這種自我指令性語言的存在,但它仍在控制個體的行為和情緒。如果自我指令性語言在形成過程中有誤,則會產生情緒障礙和適應不良的行為。因此,認知治療包括學習新的自我指令性語言,並使用想象技術來輔助解決問題等。

不管是哪位心理學家提出的理論和技術,都會在實際的認知治療過程中遵循一般的治療流程和應用通用的治療方法。以下將就此部分進行詳細的講解。

認知療法一般有以下的治療流程,包括:

1,建立求助動機階段:來訪者和心理諮詢師對來訪者心理問題達成認識上的統一,並對來訪者認知適應不良的表現給予解釋,並預估矯正所能達到的預期結果。

2,適應認知矯正階段:在此階段,心理諮詢師幫助來訪者發展出新的認知和行為來替代適應不良的認知和行為。

3,處理日常問題階段:此階段聚焦於培養新舊觀念之間的競爭,用新的認知對抗原有的認知。在此過程中,諮詢師鼓勵讓來訪者練習將新的認知模式用到社會情境之中,取代原有的認知模式。

4,改變自我認知階段:在此階段,作為新認知訓練的結果,諮詢師幫助來訪者重新評價自我效能以及察覺自我在處理認知和情境中的作用。比如,在練習過程中,讓來訪者自我監控認知的產生、發展、變化等。

認知療法的通用技術包括以下種類:

1,識別自動思維:由於引發心理障礙的思維方式是自動出現的,已構成了來訪者思維習慣的一部分,多數來訪者不能意識到在不良情緒反應以前會存在着這些思維。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諮詢師首先要幫助來訪者學會發現和識別這些自動化的思維過程。諮詢師可以採用提問、自我演示或模擬等方法,找出導致不良情緒反應的思維。

2,識別認知錯誤:所謂認知錯誤即來訪者在概念和抽象層面上常犯的錯誤。這些錯誤相對於自動化思想更難識別。因此諮詢師應儘可能多聽取並記錄來訪者的自動化思維,然後幫助來訪者歸納它們的一般規律。

3,真實性檢驗:真實性檢驗就是將來訪者的自動思維和錯誤觀念作為一種假設,鼓勵他在嚴格設計的行為模式或情境中對假設進行檢驗,使之認識到原有觀念中不符合實際的地方,並自覺進行糾正,這是認知療法的核心。

4,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就是讓來訪者意識到自己並非被人注意的中心。很多來訪者總感到自己是別人注意的中心,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他人的評價。為此,他常常感到自己是無力的,脆弱的。如果來訪者認為自己的行為舉止稍有改變就會引起周圍人的注意和非難,那麼諮詢師可以讓他不像以前那樣去和人交往,即在行為舉止上稍有改變,然後要求他記錄別人不良反應的次數,結果他發現很少有人注意他言行的變化,他自然會認識到自己以往觀念中不合理的成分。

5,焦慮水平監控:多數來訪者都認為他們的抑鬱或焦慮情緒會一直不變的持續下去,而實際上,這些情緒常常有一個開始、高峰和消退的過程,而不會永遠持續。讓來訪者體驗這種情緒漲落變化,並使他相信可以通過自我監控,掌握不良情緒的波動,從而增強改變的決心。

認知療法中的合理情緒療法

理情療法又稱合理情緒療法,是 20 世紀 50 年代由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創立,它是認知療法的一種。理情療法認為,人們的情緒是由人的思維、信念所引起的,而不合理的信念往往使人們陷入情緒障礙之中。

理情療法建立在人性複雜和可變的假設基礎上,其基本理論是ABC理論。艾利斯認為:人的情緒和行為障礙不是由某一激發事件A直接引起,而是由經受這一事件的個體,對事件產生不正確的認知和評價引起了信念B,最後導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緒和行為購過C出現,這就是理情療法的核心理論ABC理論。

A:事情發生了。

B:你對這種情境產生一種信念。

C:你對這種信念產生一種情感反應。

例如:

A:你的老闆誤解你在工作中中飽私囊了,並辱罵你,威脅要炒你魷魚。

B:你相信,「她沒有權利指責我,她是個潑婦!」

C:你感到很生氣。

如果你有一個不同的信念時,你的情緒反應將會不同:

A:你的老闆誤解你在工作中中飽私囊了,並辱罵你,威脅要炒你魷魚。

B:你相信,「我不能丟掉這份工作,我要靠它養活自己!」

C:你感到擔心。

ABC模型顯示,不是A導致了C,是B導致C的。即,誘發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緒及行為反應的間接原因,而人們對誘發性事件所持的信念B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C的更直接的原因。

在第一個例子裡面,不是你老闆辱罵並威脅你讓你感到生氣,是你覺得她沒有權利去辱罵你、她是個潑婦這種信念讓你感到生氣;在第二個例子裡面,並不是她的辱罵和威脅讓你焦慮,而是你不能丟掉工作不然就不能養活自己的信念讓自己感到焦慮。

按照理情療法的基本觀點,個體之所以存在心理異常,其原因可能是因為人具有自尋煩惱的心理傾向,在這種心理傾向的影響下出現「預言自驗」效應。強大的持續的自我暗示將想象變為現實。

人為什麼有自尋煩惱的心理傾向呢?按照艾利斯的解釋,在人的成長經歷中,傳統文化、家庭和學校教育,無時不刻不在傳遞一些教條化的影響。在長期的教條化影響之下,個體不自覺的形成了一些對自己過分要求的觀念。即使這些觀念是不實際、不理性的,但是卻一直支配着人們不得不如此思考,這就是非理性信念。

艾利斯歸納了一些主要的非理性信念,諸如:

1,在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上,自己必須受到他人的接納、理解和支持;

2,一個人若想要有自我價值,就必須是無所不能的,而且在行為表現上,必須做到十全十美;

3,如果個人所希望的事情不能如願以償時,將是非常可怕的災難。

等等!

諸如此類的非理性信念都具有下列相似的特徵:

1,絕對化的要求:絕對化,必須,應該,這類字眼,認為某一事物必定會發生或不會發生等。如:「我必須獲得成功」,「別人必須很好地對待我」,「生活應該是很容易的」等等。懷有這樣信念的人極易陷入情緒困擾中,因為客觀事物的發生、發展都有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就某個人來說,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獲得成功,他周圍的人和事物的表現和發展也不可能以他的意志為轉移。因此,當某些事情的發生與人對事物的絕對化要求相悖時,持有上述觀念的人就會受不了,感到難以接受、難以適應並陷入情緒困擾。理情療法是要幫助人們改變極端的思維方式,認識其絕對化要求的不合理、不現實之處,幫助他們學會以合理的方式去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人與事物,以減少他們陷入情緒障礙的可能性。

2, 過分概括化:這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維方式。一方面,表現為對自身的不合理評價。自己做錯了一件事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以某一件或幾件事來評價自己的整體價值,其結果往往是導致自責自罪、自卑自棄,從而產生焦慮和抑鬱等情緒。另一方面,表現為對他人的不合理評價。別人稍有一點不對就認為他壞透了,完全否定他人,從而產生敵意和憤怒等情緒。按照艾利斯的觀點,以一件事的成敗來評價整個人的價值,是一種理智上的法西斯主義。他強調「評價一個人的行為,而不是去評價一個人。」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達到完美無缺的境地,每一個人都應該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錯誤的人類的一員。

3,糟糕至極:這是一種認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發生了,將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場災難的想法。這將導致個體陷入極端不良的情緒體驗,如恥辱、自責自罪、焦慮、悲觀、抑鬱的惡性循環之中,而難以自拔。一個人講什麼事情都糟透了、糟極了的時候,對他來說往往意味着碰到的是最最壞的事情,是一種滅頂之災。艾利斯指出這是一種不合理的信念,因為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義為是百分之百糟透了的。

糟糕至極常常是與人們對自己、對他人及對周圍環境的絕對化要求相聯繫而出現的,即在人們的絕對化要求中認為的「必須」和「應該」的事情並非像他們所想的那樣發生時,他們就會感到無法接受這種現實,因而就會走向極端,認為事情已經糟到了極點。

理情療法認為非常壞的事情確實有可能發生,但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說這些事情絕對不應該發生。我們必須努力去接受現實,儘可能的去改變這種狀況。在不可能改變時,則要學會在這種狀況中生活下去。

基於以上的理論基礎,艾利斯提出理情療法的基本治療階段,一般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心理評估階段:這是治療的最初階段,首先諮詢師要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了解來訪者面臨的困難現狀和他所關心的各種問題,將這些問題根據所屬性質和來訪者對問題所產生的情緒反應分類,和來訪者商討哪些問題開始入手進行工作。

2,領悟階段:領悟階段主要幫助來訪者認識到自己不適當的情緒和行為表現是什麼,找出非理性信念在生活中的表現和存在。

3,修通階段:諮詢師主要採用辯論的方法動搖來訪者非理性信念。用誇張或挑戰式的發問方式,要求來訪者回答他有什麼證據或理論對A事件持與眾不同的看法等等。通過反覆不斷的辯論,讓來訪者真正認識到,他的非理性信念是不現實的,不合乎邏輯的,也是沒有根據的。開始分清什麼是理性的信念,什麼是非理性的信念,並用理性的信念取代非理性的信念。這一階段是本療法最重要的階段,諮詢師還可以通過布置認知性的家庭作業,或進行放鬆訓練等手段加強修通階段的諮詢效果。

4,再教育階段:再教育階段是此種療法的最後階段。為了進一步幫助來訪者擺脫舊有思維方式和非理性信念,還要探索是否還存在與問題情緒或者行為無關的其它非理性信念,並與之辯論。通過幫助來訪者逐漸養成與非理性信念進行辯論、用理性方式進行思維的習慣來鞏固諮詢成果。

在理性情緒療法的整個過程中,由於與非理性信念進行辯論是幫助來訪者獲得預想療效的主要步驟,所以將 ABC 理論可以擴充為ABCDE整體治療模型理論,即:

A,誘發性事件;

B,由A引起的信念(對A的評價、解釋等);

C,情緒和行為的後果;

D,與不合理的信念辯論;

E,通過諮詢達到新的情緒及行為的療效。

我們大多數人是想要幸福的。不管我們獨處或者跟別人在一起,我們都想要幸福;我們想要跟其他人尤其是親密的朋友相處得融洽;我們想要見多識廣,希望收到良好的教育;我們想要一個高收入並且滿意的工作;我們想要享受我們閒暇時間。然而一切並非那麼順利,情緒健康的人能夠接受現實,即使現實非常不幸,不盡如人意。理情行為療法致力於使來訪者建立三種類型的接受:

(1)無條件接受自我

(2)無條件接受他人

(3)無條件接受生活。

每種類型的接受都是基於這三條核心信念:

無條件接受自我:

1.我是一個容易犯錯的普通人,我既有優點也有缺點。

2.沒有理由要求我做到完美無瑕。

3.既然我有優點也有缺點,因而我跟別人一樣有價值。

無條件接受他人:

1.其他人總是會對我不公平。

2.沒有理由要求他們必須對我公平。

3.對待我不公平的人跟其他人一樣有價值。

無條件接受生活:

1.生活並不總是如我所願。

2.沒有理由要求生活必須如我所願。

3.生活並不是必須讓人滿意的,但是生活永遠不會是糟糕的,總歸是可以承受的。

意義療法

意義療法,下文引自於百度百科。意義療法(Logotherapy)是一種在治療策略上着重於引導就診者尋找和發現生命的意義,樹立明確的生活目標,以積極向上的態度來面對和駕馭生活的心理治療方法。該方法由美籍德國心理學家弗蘭克V.E.Frankl(1946)所倡導。

弗蘭克爾(Viktor E.Frankl)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醫學家和心理學家。該治療方法以存在主義哲學為思想基礎,弗蘭克認為,"人是由生理、心理和精神三方面的需求滿足的交互作用統合而成的整體,生理需求的滿足使人存在,心理需求的滿足使人快樂,精神需求的滿足使人有價值感。"對生命和生活意義的探索和追求是人類的基本精神需要,人所追求的既非弗洛伊德所說求樂意志,也非阿德勒所說的求權意志,而是追求意義的意志(即Will to meaning)。而一些人在患重病、絕症,或遭受生活挫折,年老孤獨或環境劇變時常常會感到失去了生活目標,對生活的意義感到迷惆,出現「存在挫折」或「存在空虛」的心理障礙。表現出對生活的厭倦,悲觀失望或無所適從。

意義治療就是用來解決存在挫折這一問題,幫助人們尋找、發現生命的意義。因此,意義治療的目的是使求助者挖掘發現他自己生命的意義,其中至關重要的是使人改變對生活的態度和方式。保持對生命意義的追求。

意義療法適用於意向性神經病。弗蘭克把缺乏生活意義的狀態稱之為意向性神經病,患這種病的人生活狀態是缺失意義、缺失目的、缺乏目標的。意義療法特別適合於因各種原因而出現抑鬱、空虛、迷惘、絕望的就診者。除此以外,意義療法對於存在着精神性存在性問題的神經症、精神病,它同樣有效。在對這些病症進行治療時意義療法所關心的既不是症狀,也不是心理病原,而是患者對疾病。

弗蘭克爾認為人的存在是由身體、心理、精神三個層面構成, 其中精神層面為人類存在的最高層面。意義療法包括三種相互聯繫的基本假設: 意志的自由、 意義意志以及生命意義。

意志的自由:

弗蘭克爾認為人每個人都是自由的, 但與此同時人的自由又是有限的, 人總是受到生物、心理和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制約,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意志自由表現為人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態度和立場。他反對泛決定論, 否認人完全受本能、遺傳或環境決定,人的心理並不自由,但他認為精神層面可以超越這些限制,人的意志可以超越這些限制,意義自由奠定了意義療法存在的基礎。他認為人類具有精神上的自由,態度上的自由,能夠把握自己的命運,擁有自己獨特的人生。通常在人生的緊要關頭,人超越現實的精神自由就會表現出來,意義自由是瞬間體驗到的。弗蘭克爾指出人有選擇的自由, 但也需要承擔選擇後果的責任,人們有責任實現自己生命的獨特意義,每個人都會被生命所詢問,只有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這一問題。

意義意志:

弗蘭克爾認為完整的人包括生理、心理和精神三個部分,其中精神部分就是人追求意義的意志,它是主動的、原發的,它是實現人生責任的基礎。弗蘭克爾認為人的最基本的動機不是自我實現,而是在存在中儘可能地發現更多的意義並實現更多的價值。意義意志不僅對心理健康有益,而且能幫助個體擺脫痛苦和憂傷的狀態。意義意志是屬於精神層面的,是具有主動性的,是一種人類的基本的生活態度。尋找意義是人們生活的目標,人們的生活意義是獨特的,只有達成對個體而言具有獨特意義的事,才能滿足其生命意義感。

生命意義:

意義問題是人的本質問題,追求生命的意義是人類存在的一種基本需要,它標誌着人類存在的本質。弗蘭克爾認為生命意義具有兩重性,既包括客觀性也包括主觀性,一方面意義是可以發現的,而不是給予的,意義本身就具有現實性,它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另一方面,每個人的生命意義又具有獨特性。每個人不論性別、年齡、種族,他們都會具有與生俱來的生命意義。

獲得生命意義的途徑:

創造和工作:

創造和工作是與實現創造性價值相關的。人應當從我們所給予生活的東西中,從我們的創造物中實現創造性價值,進而發現生命的意義。工作是發現生命意義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工作使人的特殊性在對社會的貢獻中體現出來,從而使人的創造性價值得以實現,但簡單的機械工作是不夠的,人必須把握工作背後的意義和動機,只有這樣,人才能在對工作的價值和意義的感悟中實現生命的意義,積極的、創造性的、有責任感的態度賦予工作以意義。

體驗意義的價值:

發現生命意義的第二個途徑與實現經驗性的價值有關,可以通過體驗某種事物,如工作的本質或文化,尤其可以通過愛體驗某個人,實現經驗性價值, 從而發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認為,愛是進入深人格核心的一種方法,它可以實現人的潛能,使他們理解到自己能夠成為什麼,應該成為什麼,從而使他們原來的潛能發揮出來,愛可以讓人體會到強烈的責任感,能夠激發人們的創造性,在體驗愛的過程中,可以發現生活的意義和價值。意義療法引導人們學會並樂於接受愛,以及伴隨而來的責任。

對不可避免的苦難所採取的態度:

與對不可避免的苦難所採取的態度對應的是態度性價值。弗蘭克爾認為人對命運的選擇完全取決於人的精神態度,即使面對無法抗拒的命運力量,人仍然可以選擇自己的態度和立場,通過實現態度性價值人們可以改變自己看待事物的視角,了解對於自己而言什麼是最重要的,從中獲得新的認識。當人們面對苦難時,重要的是人們對於苦難採取什麼樣的態度,用怎樣的態度來承擔苦難。弗蘭克爾認為許多症狀都是由不良的態度導致的,通過改變態度可以使這些症狀得到緩解。

治療技術:

弗蘭克爾的意義療法有意義分析、矛盾意向法和非反思等具體治療技術。意義療法的特點是:較少回顧與較少內省,儘量不強調所有惡性循環的形成及反饋機制,將着眼點放在將來。在傾聽和同感基礎上儘可能讓來訪者認識到當下存在狀態的意義,或將他們引入對未來生活意義的追尋上。

意義分析法:

意義分析主要針對精神神經症以及精神緊張等症狀的一種治療技術。弗蘭克爾認為, 產生於神經、精神和自我方面的精神神經症,可能是由價值和意識衝突以及發現生命意義的終極挫折中造成的,可以通過幫助來訪者找到應投入的事業、應建立的關係和應實現的價值來醫治, 也就是幫助來訪者分析其存在的意義,使人的精神因素復甦, 從而全面地認識自己和責任。

矛盾意向法:

矛盾意向法也叫矛盾取向和自相矛盾意向法,矛盾意向主要用於強迫症、恐懼症,尤其對那些潛伏的預期性焦慮症的來訪者。這種方法可以控制住焦慮,讓人鬆弛、從容地應對環境, 其主要思想是: 當來訪者出現某種心理症狀時,勸解來訪者不要與症狀鬥爭,相反採取一種讓症狀繼續下去的行為和思想,以此來解脫症狀。當來訪者停止與症狀的抗爭, 轉而對情境採取一種幽默的、 嘲諷的態度時, 他便不再與症狀結合在一起, 而是從更高的位置, 以一定的距離來審視自己的症狀。如此便打破了惡性循環,各種症狀也就隨之消失了。矛盾意向法表明人具有超越自我的能力, 而且也具有改變自身不良狀況的能力。

非反思法:

非反思是意義療法的另一種技術,主要用於過度反思、過度注意以及過度自我觀察的治療。在這些病症中, 來訪者通常過於擔心行為表現不盡人意, 由此導致扭曲的過度意向和過度反思, 並將注意力集中於自我, 從而阻礙了行為的正常進行。為了尋求正常的表現或快感, 來訪者會將此視為目的本身, 進一步強化過度意向和過度反思。於是, 來訪者便被某種惡性循環包圍了。非反思法是用來應對過分反思的,有意識地抽回集中在這一症狀上的注意力, 取消自己對某一行為的強迫性關注, 使來訪者的預期性焦慮和注意力從行為本身或自我轉移到積極的方面, 轉移到外部事物,轉移到更有意義的事情上,使個體不再被焦慮所困擾。許多人沉浸於反思自己的問題和自己的消極情感, 非反思的目的是系統地改變我們注意的焦點, 注意力的改變是導致生活中核心的意義變化的關鍵, 來訪者會發現新的生活意義, 確立新的生活目的, 通過參與活動學會發現和尋找人生的目的與意義。

注意事項:

1、治療者的作用並不是告訴來訪者他們生活中的特殊意義應當是什麼, 而是應鼓勵他們自己發現意義。

2、當一些來訪者放棄了原來的價值觀, 但並不尋找新的更適應的價值觀來替代, 這時治療者應該鼓勵當事人嘗試用新的價值觀念來重新體驗生活。

3、因為抱負和承諾有助於來訪者改變原來的生活模式, 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要為不斷追求意義和有承諾行為的來訪者提供充分的支持

行為療法

人的思想不僅僅體現在情緒里,理性邏輯里,也體現在其行動里。

學習行為療法首先要知道人類行為是怎麼定義的。所謂人類行為,是指個體為適應環境與滿足需要所表現出來的活動或反映,它是遺傳、生理、心理、社會過程等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人類行為具有以下特徵,如:具有一種以上的測量尺度;可被觀察、描述和記錄;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也可影響外界環境等等。

在行為治療領域,心理學家對人類行為進行分析和矯正,通過識別環境和某一特定行為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從而識別該行為產生的原因,並通過具有一定程序的技術和方法,來幫助人們改變目標行為。

行為療法具有以下特點:聚焦於人的行為;以行為學原理為基礎;強調當前環境事件的重要性;對行為矯正程序進行精確的描述;強調對行為改變的測量;忽視引起行為的原因等等。

有一些歷史人物和事件對於行為療法的產生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讓我們簡要回顧一下該領域中的重要人物及其事件。

第一位我們需要談到的人事 。巴甫洛夫是一位生理學家,在一次對狗的唾液腺的實驗研究中,巴甫洛夫意外的發現了在給狗提供食物之前,即使只是規律性的聽到提供食物者的腳步聲,狗也會分泌唾液。

非習得性的分泌反應以某種方式與餵食者相聯繫的那些刺激聯結到了一起。巴甫洛夫將這種聯結稱之為條件反射。

經過了大量的實驗,巴甫洛夫認為,人和動物一樣像機器一樣聽話和順從。

條件反射技術可以給心理學提供一種基本的、可操作的行為單位,以此為基礎,心理學家可以對複雜的行為進行還原,也可以在實驗條件下進行實驗。

除了巴甫洛夫之外,桑代克也對行為療法領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桑代克是動物心理學發展史上最重要的研究者之一,提出了一種機械、客觀的學習理論。他的主要貢獻在於他對效果律的描述。從本質上說,效果律認為對環境產生良好效果的行為更可能在將來被重複。

在桑代克的餓貓迷籠實驗中,他把一隻飢餓的貓咪放進籠子,然後把食物放在籠子外貓可以看到的地方。要打開籠子的門,貓必須用爪子擊打一個槓桿。最初,這隻貓展示出隨機的行為,撥弄、嗅、抓,試圖獲得食物,最終通過大量的試錯行為,貓做出了正確的行為反應,打開了籠門。

在第一次嘗試期間,行為完全是偶然性的,在隨後的嘗試中,它的隨機行為越來越少,直到最後完成學習的過程。桑代克試圖通過這個實驗說明,因為擊打槓桿的行為對環境產生了良好的影響,使貓咪能夠吃到食物,所以貓就在後期更有可能重複這種行為,這就是效果律。效果律在後期的行為治療領域起到了很大的影響作用。

除了巴甫洛夫和桑代克,還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這就是斯金納。斯金納,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心理學家之一,在行為主義領域赫赫有名的人物。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制定了一種社會行為控制計劃,倡導行為矯正技術,這一理論的提出吸引了大批信徒和狂熱的追隨者。

斯金納的行為主義研究的是行為反應,他的研究僅僅涉及可觀察的行為。他關心對行為的描述,而不是對行為的解釋。

斯金納相信科學研究的任務是確立實驗者控制的刺激條件和隨後有機體反應之間的函數關係。斯金納在行為主義理論上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操作性條件反射。所謂操作性條件反射,指的是一種學習方式,其行為的學習涉及有機體自發的行為,而不是可悲察覺的刺激誘發的行為。

斯金納的經典實驗是斯金納箱中的白鼠按壓槓桿實驗。一隻被剝奪食物的白鼠被放在箱子裡,讓它在裡面自由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白鼠最終偶然壓到了槓桿,激活了某種機制,食物盤上釋放一個食物丸。獲得一些食物丸後,條件反射通常很快就形成了。

我們注意到,白鼠按壓槓桿的次數越多,食物盤上出現的食物就越多,而食物出現的越多,小白鼠按壓槓桿也會越頻繁。

從這個簡單的實驗中,斯金納推導出獲得率。依據這一定律,如果操作行為之後伴隨強化刺激的呈現,操作行為的力量就得到增強。儘管在確立高速率按壓槓槓方面練習是重要的因素,但關鍵的變量是強化。練習本身並不會增加反應的速率,練習只是提供了一個機會,使得額外的強化可以發生。

斯金納所推崇的以積極強化為基礎,對人類的行為進行控制和矯正的觀點,在人社會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積極強化進行的行為矯正在腦科醫院、工廠、監獄和學校中被廣泛應用於改變不合適的行為。如,患有發育障礙的人通常都有嚴重的行為不足的症狀,行為矯正被用來訓練患者掌握多種技能,並通過行為干預的方法控制或消除不正常的侵犯或破壞行為。

而在教育學領域,行為主義研究學者分析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相互關係,發展出一系列解決教室里搗蛋學生的行為的方法。通過對教學方法以及教室中不正常的行為控制,改進學生社會行為和功能技巧,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康復治療領域,行為矯正幫助受到傷害或有身體損傷的人重新獲得正常的功能。主要被用於促進病人對於康復治療程序的配合;教給病人新的技能,從而替代因傷害或損傷而失去的所有技能;減少病人的不正常行為,幫助病人克服慢性疼痛和提高記憶功能等等。

在臨床心理學中,行為矯正的原理和方法用於幫助有心理問題的人們。臨床心理學中的行為矯正被稱為行為治療,被廣泛的應用在多種心理問題的治療上。

以下,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臨床中怎樣運用行為矯正技術進行心理治療。比如,一個孩子以前有很明顯的攻擊行為,這種攻擊行為就是我們想要改變的目標行為。運用行為矯正技術 ,我們現在就需要忽視這些暴力行為,讓這些行為自生自滅,同時對他做出的任何非暴力的、合作的社會性行為給予讚賞和關注。增長的社會性行為要得以維持必須有外界的關注,對這個孩子開始新產生的非暴力行為,身邊的人都要給予持續的關注和強化。

在使用如上技術的同時,還可以使用代幣法作為強化物。孩子每出現一次值得讚賞和鼓勵的行為就給他一枚代幣,當代幣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以讓孩子自主滿足想要實現的願望。

同時社會性行為的產生本身就是一種強化,孩子會因為更合作、更平和的交友方式與別人建立新的友誼,獲得友情的溫暖,這樣的結果對於個體來說也會增加新行為出現的幾率。

個體綜合之來訪者中心療法

來訪者療法屬於人本主義範疇。來訪者中心療法就是人本主義療法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

什麼是人本主義療法呢?所謂人本主義療法是以人本心理學或人本論的理論為基礎發展成的心理治療法,是在心理學家羅傑斯的自我論的基礎之上發生發展而來的。

人本主義療法在本質上不把來訪者看做病人,心理諮詢師也不以治療專家自居,而是把自己視為協助來訪者自我成長的人。

人本主義理論的核心觀點是,個體處於連續變化和成長的過程之中。

儘管環境和遺傳對此有一定的制約,人還是可以通過創造自身的價值,並且堅持自己的選擇來決定自己的未來。然而,伴隨這種選擇的自由而來的還有責任。因為你永遠也不可能完全清楚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影響,所以你會感到焦慮和絕望。你還會因為失去了發揮潛力的機會而感到內疚。在這些關於人性的普遍理論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心理治療,就是人本主義療法。

它試圖幫助來訪者界定他們自己的自由,重視他們體驗到的自我以及此時此刻體驗的豐富性,幫助來訪者尋找發揮他們潛能的機會。

卡爾.羅傑斯是來訪者中心療法的開創者,他的理論對於不管哪個流派的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關係的建立方面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來訪者中心療法的創立基於如下的假設:所有人都有基本的自我實現的傾向。

人的健康發展可能會被錯誤的學習模式所阻礙,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中,人們接受他人的評價,以此來代替自我評價。在這種時候,自然形成的正性自我意象與負性外部評價之間的衝突導致了人的焦慮感和不幸福感產生。人們可能無法意識到這種衝突,但是會體驗低的自我價值帶來的強烈的不幸福感。

來訪者中心療法就是要創造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使來訪者在這裡能夠學習怎樣提高自己並達到自我實現的目標。

心理諮詢師的工作主要是掃清限制來訪者產生正性自我的障礙。

來訪者中心療法的基本治療策略是:承認、接受並澄清來訪者的感受,在無條件積極關注的氛圍之下,接受和尊重來訪者,而不帶有任何價值評判。在治療過程中,諮詢師也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毫無保留的向來訪者開放。除了保持真誠,諮詢師應儘可能的體驗來訪者的感受。

這種完全的同理心要求諮詢師把來訪者看成一個有價值、有能力的人,而不是被判斷和評估的對象。具體的說,來訪者中心療法具有以下特點:

1,以來訪者為中心 。來訪者中心療法強調動員來訪者內部的自我實現潛力,使其療愈自己。諮詢師的工作是創造一種良好的氣氛,使來訪者感到溫暖,不受壓抑,得到充分的理解。諮詢師這種真誠和接納的態度,會促使來訪者重新評價自己周圍的事物,並按照新的認識來調整自己和適應生活。

2,將治療看成是一個轉變過程。來訪者中心療法認為,心理治療是調整自我結構和功能的一個過程。一個人有許多體驗是自我所不敢正視和不能清楚感知的,因為面對或接受這些體驗會讓來訪者感到受威脅。因此,諮詢師如同一個夥伴,就像是可以接受的改變了的自我,幫助來訪者消除不理解和困惑,產生一種新的體驗。通過來訪者中心療法在來訪者和諮詢師之間建立一種新型的人際關係,使來訪者體驗到自我價值,學會如何與他人交往,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3,非指令性治療的技巧。與其他的心理治療流派相比較,羅傑斯倡導非制導性的做法,反對操作和支配來訪者,避免代替來訪者作決定。來訪者中心療法的諮詢師更像一個支持性的傾聽者,在諮詢過程中會不時重述來訪者的評價性陳述和感受,通過這樣的方式促進來訪者的自我覺知和自我接受。

使用來訪者中心療法,重要的是要在諮詢師的引導下營造溫暖的、理解的諮詢氛圍,建立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彼此相互信任的關係。羅傑斯強調,人本主義流派的心理諮詢師需要遵循以下三個治療準則,才可以在使用來訪者中心療法時起到良好的效果。

1、真誠一致。

心理諮詢師呈現出的態度必須表里合一、真誠一致。不隱瞞自己的情感、不矯揉造作,傳遞給來訪者一種人性的、誠懇的印象。

2、無條件積極關注。

心理諮詢師對於來訪者的關注是不附加任何條件的。無論來訪者敘述的事件如何,無論來訪者的情緒表現是否合理,都要在不批評、不糾正的前提下予以接納。充分尊重來訪者表達任何意見和情緒的權力。諮詢師應是一位耐心、誠意而又機敏的聽眾,聽取來訪者所訴說一切,保持全心全意和專心致志。

3、同理心。

心理諮詢師以設身處地的立場去體會來訪者的感覺、需求、欲望、恐懼交織成的心理歷程,感受和理解來訪者的心理活動。為了讓來訪者理解諮詢師能聽懂也能理解他所述的一切,按照羅傑斯的觀點,諮詢師可簡要地複述和引申來訪者的所思、所言、所感,幫助和促進來訪者對自己的所思、所感、所言獲得新的理解和領悟。

羅傑斯將來訪者中心療法的全過程分為七個連續的階段,這七個階段簡述如下:

第一階段:由於來訪者已經形成了對自身和外界的固定看法,因而對內心的直接體驗十分生疏,甚至完全覺察不到自己的內心體驗。來訪者有可能沒有任何改變和進步的願望,對存在的問題缺乏認識。在此階段,來訪者有一種對於諮詢不報太大希望的心態,也沒有太多求助願望。

第二階段:來訪者能夠對問題發表意見,但是把問題描述成和自己無關或是過去的事情。例如說「這個症狀讓人感到十分煩惱」,而不是說「我現在感到煩惱」。

第三階段:來訪者感到自己已被諮詢師完全接受,逐漸消除顧慮,能夠更自由地談論自己,甚至談論與自己有關的體驗。來訪者開始產生求助願望。只是更多談到的並非當前的情緒情感。來訪者的陳述也比較多的聚焦在對問題的具體描述上。

第四階段:來訪者對自身問題及症狀的描述減少,對自己的體驗開始產生疑問,並初步認識到自己對問題負有責任,自信心也開始增強。

第五階段:來訪者能夠比較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不僅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情緒情感體驗,而且還希望找到「真正的我」,來訪者開始意識到應該調整自我以適應現實,而不應按內心衝動行事。

第六階段:是轉變的關鍵階段。來訪者開始能夠接受過去的情緒情感體驗,諮詢師可以在此階段觀察到來訪者在接納自己的同時,在諮詢室會有生理指標的變化,如嘆氣、流淚等表現出現。這時,曾被來訪者奉為生活準則的信條開始動搖,來訪者可能因此會出現心靈受到震盪的感覺,諮詢開始起效。

第七階段:這一階段代表着諮詢的最終目標。來訪者對自身的理解和認識在逐漸深入。來訪者消除了一些不適當的想法,不再為自身的不良情緒所困擾,對外界的看法也變得現實和成熟。來訪者對自己抱有悅納態度,不僅在理性上能達成自我理解,而且也開始接納自己的情緒和情感,開始逐步確立健康的自我實現的態度。

個體綜合之短期焦點療法

個體綜合,主要是將之前的要素進行整合,以及重點分析各要素的關係從而引發的療法。目前不多,焦點療法重新定位來訪者與心理諮詢師的關係,姑且算一種。格式塔心理學則非常典型。

筆者認為個體的要素、要素之間的聯繫都很關鍵。這個在帖子「那些偶然與必然」里已經進行了詳細闡述。

學習焦點短期治療,首先要了解一下後現代心理諮詢與治療流派。後現代心理諮詢與治療流派是 20 世紀 90 年代在西方興起的一種新的思潮,是後現代主義時代精神的產物。

後現代治療流派強調通過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的互動和相互作用,以意義建構消除既有矛盾,幫助來訪者恢復或達到某種理想的心理協調狀態。後現代心理治療中的醫患關係由控制與被控制轉變為平等互動,由強加意義轉變為共享意義、共建意義。心理治療由原先的失常—治療模式轉變為意義—共建模式。

從概念是說,焦點短期治療是指以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療技術,是 20 世紀 80 年代初沙澤和伯格基姆共同創立並發展起來的一種心理諮詢與治療模式。

它放棄了傳統的病理—醫療模式,以社會建構論為哲學和方法論基礎,鼓勵

當事人深思自己的意義建構,審查這種建構方式給自己的生活所帶來的消極影響,通過改變意義建構的方式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焦點短期治療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之內發展迅速, 廣泛地應用於家庭服務、心理康復、公眾社會服務、兒童福利、監獄、社區治療中心、學校和醫院等領域,療效得到積極的肯定。

焦點短期治療的基本理論精神是強調如何解決問題,而非發現問題原因。以正向的、朝向未來的、朝向目標的積極態度促使改變的發生。

這種理論精神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得以體現:

1、事出並非定有因:

許多問題發生的因果關係常常很難確定,問題往往是互動下的產物。原來的因演變成後來的果,後來的果又變成因,不斷循環下去。因此, 焦點短期治療強調建構解決方法而不是尋找問題,治療的核心任務是幫助來訪者想象他所期望的情形會發生什麼變化、有什麼不同、想得到解決的必要條件是什麼等等。

2,問題症狀同樣也具有正向功能:

焦點短期治療認為,一個問題的存在,不只呈現出病態或弱點,有時也存在有正向功能,協助來訪者尋求更好的方法取代問題行為,而又能保有其正向的期待,是問題解決的重要關健。

3、合作與溝通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焦點短期治療認為,來訪者和諮詢師的關係是一種合作互動的關係。這個療強調以「建構解決之道的耳朵」傾聽來訪者說出的故事,通過配合來訪者的聲調、感情、用語方式,諮詢師一步步進入來訪者的世界做積極的行動引導,促進來訪者的進一步改變。諮詢師的重要工作是協助來訪者搜尋並創造新的意義,產生新的想法與行為。

焦點短期治療認為:沒有失敗,只有回饋;沒有抗拒的來訪者,只有不知變通 的諮詢師。諮詢師與來訪者合作的方式應是正向與未來導向的。諮詢師支持來訪 者,通過正向的目標引導方式,對來訪者模糊的陳述予以具體化。

4、不當解決方法是造成問題的根本:

焦點短期治療假設症狀或問題通常是人們試圖解決問題但卻「形成不適當的習慣模式」。問題本身不是問題,而是由於解決問題的方法不當才導致問題的出現。

5、來訪者是自身問題的專家:

焦點短期治療認為來訪者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心理諮詢應從強調來訪者的優點而非缺點着手。

這一理念突出表現在焦點短期治療的技術使用的實用性與靈活性。技術因人而異,沒有統一的模式,主要關注來訪者的特性、力量與偏好。在焦點短期治療的基本精神中,不從精神病理的角度看待人類行為,不深究問題行為的根源,而是相信來訪者本身具備所有改變現狀的資源,強調利用來訪者本身的資源達到改變的目標,提供機會讓來訪者去發現改變的線索。

6、從正向的意義出發:

焦點短期治療強調個案的正向力量,而不是去看他們的缺陷;強調他們成功的經驗,而不是失敗的教訓;強調來訪者擁有的可能性,而不是他們的限制。

焦點短期治療主張發展取向,一改傳統治療從原因入手、努力減少黑的作法,而從解決入手,努力增加白。白越來越多,黑自然越來越少。

7、骨牌效應:

焦點短期治療認為,小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小的目標可以帶動來訪者解決行動的信心與動機。所以,諮詢師在諮詢過程中,要引導來訪者看到小改變的存在,看中小改變的價值,促進小改變的發生與持續。

8、凡事都有例外,有例外就能解決

焦點短期治療認為,凡事都有例外,只要有例外發生,就能從例外中找到解決方法。因此,在了解來訪者問題性質的同時,需要持續地注意「例外」的存在。

例外指來訪者的問題沒有發生或嚴重程度較低、發生次數較少等不被來訪者注意的特定情境。從例外入手幫助來訪者建立解決問題的信心。

焦點短期治療一般使用:諮詢前改變的詢問、預設性的詢問、評量詢問、振奮性的鼓舞等十幾項技術進行治療。並遵循以下基本流程:

1、問題描述階段:這一階段是通過詢問來訪者的求助動機,提供給來訪者描述問題的機會。諮詢師需要詢問一些問題的性質與事件的細節,但不追究問題的成因,在傾聽來訪者訴說的同時,計劃如何使對話往解決問題的導向方向前進。

2、發展出設定良好的目標:諮詢朝着來訪者解決問題的目標這一方向進行。諮詢師在好奇、尊重、關懷的態度下,引導來訪者進入諮詢訪談,澄清他想要的目標,並建立共同的工作目標。要了解與擴展來訪者的目標,常常用奇蹟式問句探討。

3、探索例外:此階段集中尋找與深入探索來訪者生活的各種例外經驗,並且追溯來訪者是怎樣做到讓這些例外經驗發生的。

由於來訪者往往不易看到例外的存在,諮詢師需要採用例外詢問的談話技巧,去發現來訪者偶發的例外行為,使來訪者能有意識地再度使這些例外發生。評量詢問技術可以作為尋求例外的問話方式。

4、晤談結束前的回饋:

諮詢師需要回顧和整理來訪者在前面階段所提到的有效解決的途徑,然後以正向的反饋、有意義的信息及家庭作業的方式將這些信息提供給來訪者,以促使來訪者行動或改變。

5、評估個案的進步:諮詢師指導來訪者自己評估對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的過程與結果是否滿意,此階段可作為治療工作的結尾階段。

焦點短期治療是近年來從治療實踐中發展起來的技術,廣泛地運用於各種臨床問題,如學生問題行為、青少年危機事件、自殺、性侵害、酗酒、藥物濫用、婚姻暴力和創傷經驗等。

同時,焦點短期治療也從個別治療,發展到團體治療,並大量應用在諮詢訓練、親子教育、行政人員的管理及學校氣氛的營造方面,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已得到許多實證研究的支持。

焦點短期治療的獨特之處在於充分體現了後現代主義的理念和建構主義的特徵,拋棄了傳統諮詢與治療理論的龐雜繁複,一改以往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回溯過去、探究原因的做法,而強調實踐性和可操作性。以正向的、朝向未來的、朝向目標的積極態度,尋找來訪者的成功經驗,從小步的改變做起以促使來訪者的困擾逐步減輕。

但是焦點短期治療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它缺乏豐厚的心理學理論基礎,過於強調理論與技術方面的策略模式,對於較嚴重的心理障礙,短期治療的療效不顯著。

綜上所述,焦點短期治療作為後現代流派的治療技術,長處和局限並存。在具體的治療過程中,心理諮詢師需要注意揚長避短,才能發揮出它的最大價值。

未來呢?

心理學分支眾多,積極心理學,臨床心理學,進化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行為心理學,以及現在的認知心理學,在與經濟,政治等等各個行業結合之後,也有例如政治心理學,經濟心理學,等等。隨着腦科學、生物學的發展,人類一定會擁有更多工具,破解更多密碼。那張截圖里提到的專念,是「專念三部曲」提到的理念,講述了如何突破慣性思維,如何專念學習,如何專念藝術等,本文不做詳解。

下面是技術層面的梳理。

技術層面

另外就是額外的技術建議。儘管上述介紹了很多療法,但還是有一些,例如創傷治療、家庭治療、婚姻、團體治療等未進行梳理。下面進行一些文字的快速梳理:

身體:藥物療法,休息療法,放鬆療法等。額外建議:溝通時,注意微表情、注意身體控制的體積,一般體積越大,自信程度、開放程度越高,另外需要關注人類脆弱部位的朝向,一般肚臍、脖頸等位置是脆弱部位;重複,重複對方的動作;呼吸是白天與晚上都可以正常的,因此具有神奇的效用;眼動也是一個神奇的動作,有助於創傷治療。潛意識:正念療法、催眠療法,習慣療法。額外的建議有:沙盤遊戲、繪畫等技術。感性:系統脫敏療法,滿灌療法,敘事療法。額外的建議有:情感反映,具體化情感等技術。理性:認知療法。額外的建議有:內容反映,有技巧的探詢,具體化描述內容,解釋等。行為:行為療法。額外的建議:培養微習慣,積極行動,番茄工作法等等。信仰:意義療法。額外的建議有:面質,有時候需要直面對方,直接面質。綜合:除了焦點療法,來訪者中心的療法。額外的建議有:角色扮演,空椅技術等,一定要尊重對方、要有無條件的積極關注、以及愛、傾聽等。

沙盤遊戲、繪畫技術基本與潛意識關係較多,角色扮演、空椅技術更側重於綜合整體層面。感性、理性、信仰、行為也都有對應的操作技術。與本文第一章類似,療法與技術,都匹配在我們拆分的要素里。

關注與傾聽

傾聽技術是指諮詢師全神貫注地聆聽來訪者的敘述,認真觀察其細微的情緒及姿式的變化,體察其語言的深層次情感,並運用言語和非言語行為表達對來訪者敘述內容的關注和理解。

專注與傾聽技術是諮詢師在整個諮詢過程中所用的基本技巧,可分為兩個層次:

第一個層面是指諮詢師身體的專注與傾聽;

另一個層面是指諮詢師心理層面的專注與傾聽。

1,諮詢師身體的專注與傾聽:諮詢師非言語的肢體行為所傳達出的對來訪者的重視和關切。這在諮詢的起始階段非常重要。用 R、O、L、E、S來概括其主要內容。

R(relaxation ),是指放鬆。放鬆與自然的身體姿勢,傳遞出諮詢師的平和、安詳、自信,使來訪者感到安全和放鬆。如果諮詢師雙拳緊握、雙眉緊鎖、雙肩緊扣,將讓雙方都覺尷尬,無從談起。

O(openness)是指開放。身體姿勢的開放,代表無條件地包容與接納,也會帶動來訪者身體與心理的開放,增加來訪者的安全感。諮詢師的身體如果呈現畏縮、封閉,會讓來訪者慌亂、退縮而無力,也會引起來訪者支吾以對,心思渙散。

L(leaning)是指身體微微前傾,通常在來訪者談到重點、關鍵或表情語調有所變化的時候,諮詢師身體很自然地前傾,以傳達出諮詢師專注於來訪者的談話內容。好像在說:「我了解你所說的···」「我對你的談話內容非常投入···」如果諮詢師身體後仰,緊貼椅背,冰冷的距離散發出諮詢師的冷漠與傲氣,這種姿態將扼殺來訪者的勇氣,讓來訪者因氣餒而心生畏懼,無力再談。

E(eye contact)是指眼神接觸,傳達出對來訪者的尊重與重視。如果諮詢師的眼神閃爍不定、飄忽游離,會讓來訪者不但心思渙散、注意力無法集中,而且還會猜想「我是不是說的太久了?」「他是不是不屑於聽我的談話?」。但是要注意,在目光接觸中,諮詢師不能長時間直視對方,這更容易使對方產生不自然和壓迫感,諮詢師可以採取傾聽時平視對方眉心而說話時不定時地遊走目光的方式。

S(squarely)是指面對來訪者。座位的安排能有助於雙方自然地互相面對。「面對來訪者」不是指諮詢師與來訪者正面而坐,但也不是指為了減少壓力並排而坐,這樣來訪者與諮詢師的目光接觸和交流將產生困難。一般的格局是來訪者與諮詢師之間放一張茶几,兩把椅子成90度角,借着茶几的緩衝,給來訪者安全的人際空間。

2,諮詢師心理的專注與傾聽,觀察與解讀來訪者的非言語行為。

傾聽與了解來訪者的言語,從來訪者的敘述中了解事情的過程、來訪者的情緒和態度。

傾聽與了解來訪者的環境背景,了解來訪者問題發生的背景脈絡以及所談到的重要他人。適當而簡短的反應。

對於聽到的信息給予簡短的回應,鼓勵來訪者繼續說下去。如:「請繼續說。」 「然後呢?」 「嗯...」 或根據談話的內容說 「你當時默不作聲是考慮到...」 等等。

3,傾聽技術的功能

(1)為了了解來訪者的主要問題並傳達給來訪者一種關注和尊重的感覺。

(2)更多地是從身體語言和表情傳達出來。

4,運用傾聽技術注意以下幾點:

(1)首先,不能急於貼標籤,下結論。

(2)其次,不能流露對來訪者的輕視。

(3)再次,不能急於教育或做道德評價。

如:「你講話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口頭禪。」 「你這種想法是不符合社會道德的。」 「這件事上明明是你錯了,你還說別人的不對。」

探詢

探詢技術是指諮詢師針對來訪者的問題或處境提出一些詢問,協助來訪者對個人的反應做詳盡的說明、明確的敘述,使來訪者對問題有進一步的澄清過程。

諮詢師在幫助來訪者認識與思考當前困難、挫折與自我成長的關係時,應:多提問題,少加評論;多做啟發,少做說教;多鼓勵對方說話,少講個人意見;多提開放式問題,少提封閉式問題。

諮詢師應學會以提問來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以討論來加深來訪者認識面臨困難與自我成長之間的辯證關係,使其視野開闊,增加自信,發展自我。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諮詢師在每次提問之前都注意與來訪者共情。

1,探詢技術的功能:

(1)協助來訪者澄清問題,提醒求職者自己遺漏或不想面對的部分。

(2)給諮詢師提供收集資料的機會。

(3)拓展來訪者對事件的不同觀點和不同層面的思考。

2,探詢技術的類型:開放式提問,封閉式提問。

開放式提問:沒有固定答案,可以允許來訪者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狀況。如「你與寢室同學的關係如何?」 你願不願意談談你的婚姻情況? 等等。

封閉式提問:有明確、固定的答案,來訪者只能就事實狀況加以回答,例如:「你有孩子嗎?」「你父親還健在嗎?」。通常會使用「什麼」「為什麼」「願不願意」等詞語來提問,讓來訪者就有關問題、思想、情感給予詳細的說明。

通常使用「是不是」「對不對」「要不要」「有沒有」等詞,回答也是用「是」「否」式的簡單答案。

詢問的問題沒有多大的限制,來訪者可以提供較多的信息。一般帶「什麼」的詢問往往能獲得一些事實資料,如,「你為解決你們之間的衝突做了些什麼?」,帶「如何」的詢問往往牽涉到某一事件的過程、秩序和情緒性的事物,如「你是如何看待失戀這個話題的」 帶「為什麼」的詢問則可引出一些對原因的探討,如,「你為什麼不喜歡這個專業?」。有時候用「願不願意」 「能不能」 起始的問句詢問,以促使來訪者作自我剖析,如「你能不能告訴我你為什麼要離婚」,不同的詢問用詞,可以引出不同的信息,可導致不同的結果。

諮詢師應學會以不同的方式詢問來訪者,開放性的探詢的目的鼓勵來訪者說出更多的信息。誘導來訪者講出行為、想法和感受的具體例子,以便於諮詢師能更好地理解那些造成來訪者當前問題的原因。通過鼓勵來訪者僵化以及指導他們進行有目的的溝通,促進來訪者發展與諮詢師的關係。常用於收集資料並加以條理化,澄清事實,獲取重點,縮小討論範圍。當來訪者的敘述偏離正題時,用來適當地終止其敘述。

3,詢問技術的應用原則

(1)圍繞關鍵點提問。例如:與一位抑鬱症患者面談

(2)給來訪者充足的時間做回答

(3)一次只提一個問題

(4)儘量避免指責性、面質性的問題,用「什麼」代替「為什麼」

(5)不把詢問作為主要的反應模式

(6)謹慎地提及敏感話題,如來訪者的敏感領域(外貌、地位、性、生活中的失敗)

4,運用探詢技術應注意的方面:

(1)要對來訪者提出的問題多做討論,稍作評論和暗示。

(2)諮詢初期,少做封閉式提問,多做開放式提問。

(3)探詢要配合使用共情技術,避免使來訪者有被拷問的感覺。

(4)使用探詢技術要避免僅僅滿足諮詢師自己的好奇而岔開話題。

(5)有效詢問與無效詢問的區別在於提問是否能夠讓來訪者從一個新的角度和深度看待問題。

(6)常備一些問題:這使你有什麼感覺?或者,這樣做對你來說意味着什麼?

內容反映與情感反映

反映技術是指諮詢師對來訪者會談中的言語、思想或情感進行再編排,並有選擇地注意來訪者信息的認知部分或情感部分,然後將來訪者的主要想法和其中明顯或隱含的情感反饋給來訪者,協助其接納、覺察自己的認知和情感的過程。反映技術包括內容反映和情感反映。

1,內容反映技術也稱釋義或說明,是指諮詢師把來訪者的主要言談、思想,加以綜合整理後, 再反饋給來訪者。

有效的內容反映不是鸚鵡學舌,諮詢師選擇來訪者的實質性內容,用自己的語言將其表 達出來,最好引用來訪者言談中最有代表性、最敏感的、最重要的詞語。內容反映使來訪者有機會再次剖析自己的困擾,重新組合那些零散的事件和關係,深化會談的內容。

(1)最有效的內容反映包括以下三個關鍵點:

使用來訪者的姓名及代名詞「你」;使用來訪者最重要的語句;諮詢師對來訪者所談到的語言的本質加以濃縮,使其明朗化。(2)內容反映技術的目的:

澄清來訪者的想法。鼓勵來訪者表達核心問題。集中來訪者的思路。協助來訪者做出決定。(3)內容反映技術的功能

促進諮詢關係。檢查諮詢師對來訪者問題的理解程度。來訪者有機會重新解釋自己的思想,重新探索自己的問題,深化談話的內容。(4)使用內容反映技術時諮詢師應注意:

能夠抓住來訪者的言語或思想的實質進行簡述。避免加入諮詢師自己的意思。不要在諮詢過程中長時間只用內容反映技術,以免使來訪者覺得諮詢師是鸚鵡學舌,會談原地打轉、沒有進展。

(5)內容反映的步驟

來訪者告訴我什麼了?來訪者的信息中存在什麼樣的情景、人物、物體或思想?諮詢師選擇一種接近來訪者所使用的感官詞彙的語句。諮詢師運用所選擇的語句將來訪者信息的主要內容或概念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諮詢師評價自己內容反映的效果——傾聽和觀察來訪者的反應。

情感反映技術:

是指諮詢師辨認來訪者的言語與非言語行為中明顯或隱含的情感,並且反映給來訪者,協助來訪者覺察、接納自己的感覺。

情感反映與內容反映的區別:

內容反映主要用於複述來訪者信息的認知部分,即言語和思想進行再編排予以的反饋;而情感反映主要用於對來訪者信息的情感部分,即情感基調進行再編排予以的反饋。

(1)來訪者對情感的覺察分為幾個層次:

情感出現,但是未被覺察到;

情感出現,但是只有部分被覺察到;

情感出現,但是沒有被轉化成語言;

情感出現,並且被轉化成語言;

情感出現,被轉化成語言,知道引發情感為何人何事,也知道處理情感的可能行動、需求與期望。

情感反映技術可以幫助來訪者重新檢視自己的經驗,進入自己的感覺,覺察、接受和表達自己的情感。

(2)情感反映技術的要點

從來訪者已表達的言語或非言語的溝通出發,明確指出他的感受和情感,諮詢師指明來訪者的感情時可以說:「看起來你好像覺得什麼什麼」「聽起來,你的意思似乎是什麼什麼」;內容借着內容反映可以更明確,例如:「當......時候,你覺得好像......」;在會談情境中,如果能及時指出「 」的感情,使用情感反映技術效果會更好一些。

來訪者在會談中往往會出現混合或矛盾情感,如既愛又恨的感情,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例如:「我很想去找個女朋友,可心裡又有些怕,感到很矛盾。」

發現來訪者身上的這些混合情緒的含義及其影響的程度,對於諮詢來說意義頗大。在這些中,要善於尋找來訪者困擾中的矛盾情緒而予以突破,幫助來訪者儘快覺察自己的問題。

(3)情感反映技術的功能

基本作用是引導來訪者理清其模糊不清的主觀情緒世界,達到對自己的整體性認識。協助來訪者了解自己的感受並接受這些感受。

情感反映也有穩定來訪者在會談當時心情的作用,讓來訪者感覺到諮詢師對自己深切的體諒和理解,增進來訪者的安全感和對諮詢師的信任。

(4)使用情感反映技術應注意:

不宜打斷來訪者,尤其在來訪者思考時,不要貿然介入,最好再來訪者談話告一段落時使用。要儘量避免直接詢問來訪者感受,這可能會引起來訪者的防禦性反應。反應情感的深度要適當,太淺了,來訪者會覺得沒有被理解;太深了,又會造成來訪者的困惑和不解。反應的意義廣度要恰好能讓來訪者正確了解自己,諮詢師不宜加入主觀的觀點。重複

在諮詢過程中,求助者所敘述的內容,涉及諮詢雙方談話的方向。此時,諮詢師可以從求助者的敘述中選擇重要的部分加以重複,這將會把談話的方向轉到某個重要的主題上。諮詢師所重複的內容應當是會談中值得探討的關鍵性主題。否則,將有可能把談話方向引到一個無關緊要的方向去,失去會談的意義。也就是說,重複技術是諮詢師選擇性地重複求助者談話中的重要詞語,來強化求助者談話內容並鼓勵求助者提供該主題更多的相關信息。

重複技術具有下面的功能與作用。

1,促進會談朝着重複方向繼續諮詢師通過對求助者所敘述內容的某一點、某一方面作選擇性關注並加以重複從而引導求助者的談話朝着諮詢師重複方向深入。

2,有利於求助者進一步了解自己求助者表達更多的細節來回應諮詢師的重複時,這種過程,可以協助求助者進一步探討問題,了解自己。

3,有利於諮詢師進一步了解求助者。諮詢師對求助者所陳述問題的關鍵信息重複,可以鼓勵求助者就該部分問題進一步說明,提供給諮詢師更多相關資料。

綜上所述,求助者敘述的內容,開闢了咨訪雙方談話的方向,是諮詢師有可能從求助者的敘述中選擇重要的部分,利用重複技術,既可以將談話方向轉到重要的主題上,又可以幫助求助者了解自己,還可以幫助諮詢師了解求助者。

當然,諮詢師所重複的內容應該是值得探討的重要主題,否則,有可能將話題引導到無關緊要的方向上去,浪費雙方的精力和時間。

諮詢過程中,重複技術可以隨時使用,如諮詢師希望將與求助者之間的談話引至某個主題或者在談話過程中諮詢師希望求助者就某一重要部分做進一步說明,都可以使用重複技術來實現。

總之,諮詢師重複的部分,必須是求助者問題的核心,值得探討的部分;是求助者說的話,而不是用諮詢師自己的語言來重複;是求助者此時此刻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過去的經驗;是求助者本人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別人的;一般情況下,最後的信息常常比其他部分更重要,可選擇重複。

具體化

諮詢師在聆聽來訪者敘述時,若發現來訪者陳述的內容有含糊不清的地方時,諮詢師以「何人、何時、何地、有何感覺、有何想法、發生什麼事、如何發生」等問題,來協助來訪者更清楚、更具體地描述其問題。

來訪者描述自己的問題時,可能因為自尊、面子、過去的痛苦經驗或其他原因,只提取某一部分對自己有利的信息,因而描述的內容模糊不清。

諮詢師可以借用開放式的問句,如「你的意思是...」 「你說你覺得...你能說得更具體點嗎?」 「你是怎麼知道的?」「你所說的...是指什麼?」 「你能給我舉個例子嗎?」

1,應用具體化技術的四個關鍵點:

首先,要確認來訪者的言語信息的內容——來訪者告訴你些什麼?確認任何需要檢查的含糊或混亂的信息。確定恰當的開始語,如「你能描述...」,「你能澄清...」或「你是說...」等,並用疑問口氣而不是陳述口氣進行具體化。最後,通過傾聽和觀察來訪者的 反應來評估具體化的效果。

2,具體化技術的功能

避免漫無目的的談話,使諮詢雙方始終圍繞主題。

協助來訪者進一步了解問題,產生頓悟。當來訪者表述含糊不清時,往往反映出其思維混亂。具體化技術可以幫助來訪者進一步明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促使來訪者進行實際有效的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及行動計劃。具體化技術可以幫助盲目抱怨的來訪者從含混不清的情緒中走出來,進行建設性的思考。有時候,來訪者會說一些與他自身環境背景有關的詞彙,這些詞彙往往具有特定的含義,諮詢師一經發現就應及時了解其含義,避免來訪者含混、概括地進行界定。

3,使用原則與注意事項:

不宜事無巨細地詢問而失去諮詢的方向與重點。具體化的內容應該具有針對性,否則會讓來訪者感到厭煩。

有時來訪者語焉不詳可能是一種防禦,具體化可能會引起來訪者的抗拒,諮詢師對此要有敏感的覺察。這些阻抗往往反映出來訪者內部的衝突,如果解決的好,會成為這些的突破口。

應少問「為什麼」。「為什麼」用得太多也會使談話流於理性思考而阻礙來訪者的情緒表露,並且會使來訪者產生被審問的感覺而使用更多的防禦。

與共情技術共同使用,才不會使對話是在質問。

諮詢師使用具體化技術時,必須做到:

諮詢過程中須用心傾聽來訪者的敘述,才能發現來訪者敘述中含糊不清的地方。 為了更貼近來訪者的感覺,運用具體化技術時可以搭配其他技術 ,如開放式提問、內容反映技術和情感反映技術等,讓來訪者願意進一步說明。 如果來訪者的敘述有一個以上含糊不清的地方,諮詢師可以選擇關鍵性的部分,讓來訪者描述該部分的細節。諮詢師本身的反應也要針對來訪者特殊的、獨一無二的情況來進行,不可隨便使用一些常見和普遍性的詞彙或隨便給來訪者貼標籤,如「我覺得你太自卑」、「你的性格過於內向」、「你是一個悲觀主義者」等。

總之,諮詢師使用具體化技術後,將談話轉至某個目標或方向,也使談話內容更加深入。具體化技術可以運用於諮詢過程中的任何時刻,任何階段。

內容表達與情感表達

表達技術是指諮詢師向來訪者傳遞和告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讓來訪者明了的一種技術。表達技術包括內容表達和情感表達。內容表達技術是指諮詢師用於傳遞信息、提供建議、提供忠告、給予保證、進行褒貶和反饋等。諮詢師說,我希望你認真考慮一下我剛才對你的建議,我想,如果你那樣做,我想效果會好些。

1,內容表達與內容反映的區別:

內容表達是諮詢師表達自己的意見,直接對來訪者施加影響。

內容反映是諮詢師反映來訪者的敘述,參與來訪者言語、思想的探討。

2,如何使用內容表達:

諮詢師常以反饋的形式談出自己對來訪者的種種看法,以此讓來訪者了解自己的狀況,諮詢師往往通過來訪者的言語或非言語反應中得知自己的反饋是否正確,從而相應地作出調整。

由於諮詢師在使用內容表達技術時,可能往往會提出一些忠告和建議,所以諮詢師一定要注意自己對來訪者所用措詞的緩和與尊重,比如「我希望你...」,「如果你能...或許就會更好」,而切不可「你必須」、「你一定要」、「只有...才能」,否則會讓來訪者感到是諮詢師在把一些思想和觀念強加於自己。

3,情感表達與情感反映的區別:

諮詢師向來訪者傳遞自己的情緒、情感活動,讓來訪者明了,即為情感表達。諮詢師的情感表達既可以針對來訪者,如「我覺得你心累」,也可以說針對自己的,如「我很抱歉,我沒有聽清楚你剛才所說的話」,或針對其他事物,如「我喜歡運動,我覺得運動能使我增強活力」等。

前者是諮詢師反映來訪者敘述中的情感內容,而後者是諮詢師諮詢師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4,如何使用情感表達:

正確使用情感表達,既能體現諮詢師對來訪者設身處地的反應,又能傳達諮詢師自己的感受,也能使來訪者走進諮詢師的內心世界,去了解諮詢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此時諮詢師起到了示範和榜樣的作用,它將促進諮詢關係的發展,也更有利於來訪者的自我表達。

5,使用情感表達技術時,應注意:

諮詢師所作的情感表達應該有助於諮詢的進行,而不是諮詢師為了單純情感表達和情感宣洩。只有當諮詢師把這一技術用於服務來訪者,促進諮詢關係的發展和諮詢效果的提高時,它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

內容反映和情感反映是陳述來訪者的所言所行,而內容表達和情感表達則是講述諮詢師自己的所思所感,比較起來,作為影響性技術的內容表達和情感表達比作為參與性技術的內容反映、情感反映,對來訪者的影響力更公開、主動、直接,作用也更大。

解釋

解釋指諮詢師運用某一理論來描述來訪者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原因、過程和實質等,使來訪者從一個全新的、更全面的角度來面對自己的困擾、自己周圍的環境以及自己,並借用新的觀念、系統化的思想來加深了解自身行為、思想和情感,產生領悟,通過認識,促進變化。

在解釋技術中,諮詢師憑藉自己的理論和經驗,針對不同來訪者的不同問題作出各種不同的解釋。

諮詢師要根據自己的直覺或觀念識別出信息背後的模式,並將隱含的信息明確清晰地呈現

出來。

解釋技術是心理諮詢中產生干預作用的一個重要手段和途徑。它是諮詢師在諮詢過程中對來訪者所提出的問題產生的機制性的闡述。

1,解釋技術的功能:

(1)有效的解釋有助於建立積極的的諮詢關係。

(2)有助於識別來訪者明確表達和隱藏的信息與行為之間的關係模式。

(3)幫助來訪者對自己的問題也更好的理解和領悟。

2,解釋技術的使用原則

(1)必須建立在良好諮詢關係的基礎之上。

(2)必須了解情況,解釋準確,避免偏見。

(3)解釋的內容不能與來訪者的文化背景發生衝突。

(4)不能把諮詢師自己的解釋強加在來訪者身上。

(5)注意解釋後來訪者的不同反應。

面質

面質也稱對立、對質、對峙、對抗、正視現實技術等。指諮詢師指出來訪者身上存在的矛盾,構成對來訪者的一種挑戰,以動員他的能量為了其自身的利益向着更深刻的自我認識和更積極的行為邁進。面質的目的是幫助來訪者更清晰地知覺自己與現實。

來訪者來找諮詢師時常常帶着對他人、世界和自己扭曲的看法,這些扭曲的看法常常以不一致或矛盾的形式表現出來。

常見的有如下幾個方面:

(1)言行不一致。「你說你喜歡體育活動,可你似乎從不活動。」

(2)現實與理想不一致。「你說你應該是個受歡迎、受尊重的人,可實際上別人常常疏遠你,甚至歧視你。」

(3)前後言語不一致。「你剛才說喜歡你的上司,現在你又罵起他來了。」

(4)咨訪意見不一致。「你說自己丑,你很漂亮。」

1,面質技術的功能:

協助來訪者對自己的感受、信念、行為及處境的了解。激勵來訪者放下防衛,面對現實。幫助來訪者學習自我面質,進一步增加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長的能力。

2,面質的步驟:

(1)觀察來訪者。諮詢師在進行面質時,必須收集足夠的證據,敏銳覺察來訪者不一致的地方並確信自己的覺察。

(2)以來訪者的個性化準備狀態為基礎,判斷是否適合使用面質。諮詢師需要評估諮詢關係,評估來訪者的類型、來訪者是否覺得安全、支持系統是否穩固得足以對抗面質,而不使關係破裂。

(3)決定意圖。諮詢師需要考慮為何使用面質,想要完成什麼樣的目標,是提升覺察,還是達到領悟,或是處理抗拒;還要檢視面質的需要是來自來訪者所陳述的內容還是諮詢師自己的問題。

(4)呈現面質。呈現面質時不做判斷是很重要的,因為面質不是批評而是鼓勵來訪者更深層地檢視自己。建議使用包括兩個部分內容的語句:「在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你說......但你也說......」,「你嘴上說......但行為表現上似乎......」,「我聽到......但我也聽到......」

3,注意下列的認知學習策略,將有助於我們學習面質技術。

在與來訪者交流的過程中,我看到、聽到和掌握的矛盾或混亂信息有哪些?我對這名來訪者進行面質的目的是什麼?此時進行面質是否有用?我怎樣來總結矛盾或歪曲中的各種元素?我將怎樣才能知道面質反應是否有效?

觀察來訪者的反應,看他是否承認這種矛盾的存在。

使用面質技術,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以溫暖、尊重、關懷為基礎,讓來訪者面對面質時感受到被支持而不是覺得被攻擊。

(2)要避免運用面質來發泄或表達憤怒,進而顯示自己的專家地位。

如:「你剛才還說聽我的話,現在怎麼就自我主張了呢?像你這樣我有什麼辦法!」

(3)要避免連珠炮式的無情攻擊。如:「你說你愛她,可你為什麼最終又離開了她?你自認為自己是愛情至上者,為什麼就不能排除父母的反對意見呢?你不是認為自己是個品性優秀的青年嗎?可為什麼在她有病,急需要關懷、幫助、照顧的時候,你反而在她的心上繼續傷害?」

空椅技術

空椅技術是指諮詢師使用椅子代表來訪者個人內、個人間不同的衝突力量,並使他們之間進行模擬對話,讓不同的力量由衝突達成協調,進而使來訪者人格得到統整,與外在環境和諧相處。

空椅法的運用,在不同的心理治療學派中,例如心理劇、完形治療、溝通分析法等,空椅法是一重要的治療技術。雖然不同治療學派對空椅法賦予不同的理論基礎,基本上都是使用空椅法處理個人內與個人間的衝突。

空椅法的功能有亮點:一是協助來訪者進行內在對話,覺察自己真正的需要;二是協助來訪者完成未完成的事件。它的使用是在來訪者與諮詢師的情緒狀態達成一致時,也就是說,已經有了充分的暖身活動,來訪者對諮詢師比較信任,情緒情感較為和諧的時候。

只有這樣,來訪者才能在諮詢師的引導下進入身臨其境的狀態,空椅子技術的效果才能發生。

在使用空椅子技術時,要對來訪者進行適時的引導,而不是任由來訪者閉上眼睛空想。雖然空椅法的使用有一些固定的步驟,可是在完形治療中,空椅法被使用在不同的情境中,所以諮詢員使用空椅法時,會因為情境不同而有不同的調整。

Polster(1973)將協助當事人覺察與處理接觸干擾的過程分為8個階段,分別為:1,需求出現;2,角色扮演需求;3,策動內在的掙扎,即兩個角色的矛盾;4,描述需求與抗拒的主題,即就矛盾主題進行分別在椅子上描述;5,僵局的境界,此時一般出現僵局;6,高點經驗;7,曙光乍現;8,需求與抗拒相互包容。

其核心機制是將我、矛盾A、矛盾B,剝離開,我分別套入矛盾A、矛盾B,從而將矛盾有效梳理。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技術是指運用戲劇表演的方法,將個人暫時置身於相關人物的社會位置,並按照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態度行事,以增進人們對他人社會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從而學會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諮詢技術。

角色扮演是一種較為特殊的諮詢技術,不是每次諮詢中都適合使用,是一種有助於來訪者理解其他角色行為和學習新行為的有效技術。

角色:指社會團體期許的特定類型的人應該表現出的行為表現。

一個人能夠適當地扮演被期待的角色,或是表現出符合期許的行為,才會被他人肯定和接受。

當個人不能適當地實踐或扮演某一角色時,將發生社會適應困難;若個人不能接納該角色行為,或者有兩個以上的角色行為不能兼顧,則可能造成個人內心的衝突,形成自我適應問題。

對於角色適應困難,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澄清:(1)覺察自己認知和情緒兩方面的角色,把握自己對這個角色期待和角色行為的敏感度。(2)覺察他人對該角色的知覺及認知狀況,以及與他人的人際關係及雙方情緒上的反應。

角色扮演可以幫助來訪者通過清楚地溝通和適當地社交訓練活動,知道自己應該扮演或是被期待的是什麼角色,表現適當地角色行為,以避免人際衝突的發生。

在個別輔導中,運用這一技術的目的在於透過角色扮演,將來訪者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困擾情景再度表現出來,讓來訪者現身說法,設身處地地重新體驗與詮釋過去的經驗,從而發現問題,覺察與宣洩情緒,學習新行為或預演即將面對的情景。

1,使用的程序與步驟:

(1)對角色扮演的適應性進行評估,即此情此景是否適合採用角色扮演技術,來訪者是否願意配合。

(2)角色扮演的說明,向來訪者說明角色扮演的方法和作用。

(3)扮演前的熱身活動,如描述場景或做一些小練習。

(4)進行角色扮演。

(5)演出後的討論,主要是討論雙方的感受和收穫。

(6)討論後修正再演出。

2,角色扮演技術的功能:

(1)協助來訪者澄清了解自己,宣洩情緒。

(2)促使來訪者澄清對他人的感受,修正對他人的了解。

(3)協助來訪者預演與學習新的行為、想法和感受。

這裡有兩種情形:一是以新的行為、感覺很想法面對原來的舊情景,預演與學習新的應對方式;二是來訪者需要面對一個新的情景,但是不知道如何應對,這時要訓練來訪者的應對技巧。

3,使用角色扮演技術的注意事項:

(1)在扮演前,諮詢師與來訪者需要充分的溝通,使雙方對即將扮演的角色有充分的了解。

(2)最好由來訪者自願地演出。為了減輕來訪者在扮演時的心理壓力,可由來訪者決定在演出時何時喊停。(3)提醒來訪者在扮演過程中注意體會自己內在的經驗和感受。

(4)在扮演後,諮詢師與來訪者需就扮演過程及體驗到的感受進行分享與討論,必要時針對討論內容做修正,然後再扮演一次。

4,使用角色扮演技術的時機以個別諮詢的發展歷程來看,角色扮演較適宜的時機在於諮詢的中期和後期,也就是在諮詢師和來訪者有較穩定的咨訪關係,諮詢師對來訪者的特質、問題有了初步了解,來訪者的心理準備度較高時,採取角色扮演來幫助來訪者真實地面對自己,預演行動計劃,較為可行。

我們來看這個案例:

支雨從小就很害怕父親,覺得父親是一個相當嚴肅的人,所以很少和父親溝通。但是他又很羨慕別人可以和父親自由自在地聊天,很想改變與父親的互動方式。

「支雨,到現在為止,我們共同討論了一些調整與爸爸關係的方法,不知你覺得這些方法是否可行?」

「我真的很想試試看,但是我還是有一些擔心,不知自己能不能做得到。」

「看來你似乎不太有把握能不能做得到。好,沒關係,我們可以先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練習與爸爸的溝通,也許你比較有勇氣去嘗試。」

「角色扮演?」「對,我暫時先扮演你的爸爸,我們來練習一下好嗎?」「好哇,可以試試看。」「爸爸什麼時候最輕鬆,適合談心? 」

「晚餐後,爸爸會坐在沙發上看報,這時他看起來最輕鬆愉快。」

「好,我們開始進行角色扮演,你可以把我當作你的爸爸,我們來練習打開話匣子,你可以選擇一件最想跟爸爸溝通的事情。在我們練習的過程中,你要細心體會當時的內心感受。若有些值得討論的,你可以隨時喊停。你現在清楚了嗎?」「好的,可以開始了。我們開始,現在是晚餐後,爸爸穿着休閒服在沙發上看報,你看到爸爸坐在沙發上,你可以坐在爸爸的旁邊。爸爸看你一眼問:『有事嗎?』 」「有,爸爸,我想跟你聊一聊」「哦,什麼事?」「好,我們先在這暫停。支雨,你能不能說說剛剛與爸爸談話的感覺? 」

來訪者:「剛開始有點害怕與尷尬,後來就比較能進入狀況了,把內心的話講出來真好」。

沙盤遊戲

沙盤遊戲治療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心理治療方法。通過喚起童心,人們找到了回歸心靈的途徑,身心失調、社會適應不良、人格發展障礙等問題也在沙盤中得以化解。

一盤細沙,一架子各式各樣的物件造型,加上治療師的關注與投入,來訪者的自由表現與創造,這就構成了沙盤遊戲的最基本的要素!

而就在這簡易的設置中,把一些內心衝突和不良情緒無意識地釋放和投射在沙盤中,內心的世界得以呈現,心靈的充實與發展,治癒與轉化也獲得了可能。沙盤世界就像一座「心靈花園」,像一個來訪者展示心靈的容器,使其內心世界和外在生活在這裡得到逐步呈現和自我揭示。沙盤遊戲治療並不是一種心理測驗,而是一種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技術。

沙游為來訪者提供了接觸內在感覺或心靈的通道,他用意象來呈現發生在無意識世界和現實 世界的事情,通過使內心的東西具體化,他把與自己的關係帶到外在現實,這種無意識內容 被具體形象地呈現,可以把他被壓抑的或未知的東西帶入到意識中。所以,沙盤遊戲是非語言性心理治療技術,是通過有形的沙盤世界表達自己的語言。沙盤遊戲療法的應用 遊戲已經在世界各地被廣泛運用,心理治療師可用沙盤作為心理分析、心理治療以及心理疾 病診斷,對於神經症、人格障礙都有非常好的效果,也被一些經驗豐富的沙盤遊戲心理分析 師用於精神病人的治療。

沙盤遊戲治療的適用對象:

1,沙盤遊戲特別適合兒童,因為在創造性的遊戲和塑造玩具中,他們能擁有一種持續的快樂,這也因為他們對所使用沙具的象徵性語言仍保持一種天生的理解力,沙盤遊戲優於其它遊戲的最大不同在於能觸及兒童內心深層的問題,這使得他們在遊戲中能平衡外在現實和內在現實,逐步達到自我治癒,從而改變行為。

對兒童自閉症、多動症、攻擊行為,注意力不集中,作業及考試拖拉,自控能力差、抽動、遺尿、網癮、厭學、人際關係不良,兒童抑鬱症、恐懼症等特別適應,其實很多孩子在學習困難的背後根源是有兒童神經症的。

2,根據沙盤的原理和特神奇的作用,特特別適合成人,尤其對一些神經症如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社交恐懼症、產後抑鬱症和更年期綜合徵很有效果;對一些感情困擾、擇業、工作壓力過大、夫妻婚姻關係也有很好的療效。

3,沙盤遊戲療法適合語言表達不清自己的內心困惑的人群。

4,適合對夫妻、企業、學生、教師隊伍等各類人群進行團體治療,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學習適應和感悟他人心理的途徑,對增加團體凝聚力,加強人際關係有極大的好處。

沙盤遊戲治療積極的治療作用:

1,心靈有一種自然的傾向,即在合適的條件下會治癒自己。

2,情緒的紊亂可以用另外一種途徑來解決,不是通過理性的澄清而是通過賦予其一個可見的形狀。

3,沙盤遊戲治療能夠將模糊的身體感覺和情緒,通過沙盤中的創造,轉化為可見的真切的三維意象。那些沙盤圖畫好比一個人內心的門窗,讓心理諮詢師能夠與來訪者的內在生命,建立直接而深入的接觸與溝通。

4,創作沙盤的體驗把來訪者與其心靈的「大地母親」聯繫起來,由此觸及了他的創造潛能。

5,審視沙畫能使來訪者非言語地、直觀地看到無意識里發生的事情。

6,治療師在一旁靜默觀察着認可與接受來訪者心靈世界表現出來的東西的作用。

7,沙盤也可以看成一個容器,承載來訪者心靈中很多未被知曉的無意識內容。

體驗沙盤團體輔導:

沙盤療法干預、團體沙盤訓練可以有效改善來訪者的人際交往障礙,在團隊的協作過程中,每個人都有何別人合作的機會、每個人都有用語言表達自己心愿的機會、每個人都可以在自由的空間中將自己的優點、缺點、家庭的教育方式、人的價值觀念等等從潛意識裡拉出來,分享的環節就是在別人的眼裡看到我自己、在自己的眼裡正確的認識我自己。通過自我認識的提高、在團隊合作中學會包容、接納不同的意見,達到自我改變、自我能量提升的效果。

(1)指導語:

我們每個人都有想和別人交流的想法,也都有遇到的問題,但有時候我們

用言語不太容易表達的清楚,現在讓我們用這些玩具在沙箱裡共同做個作品,這不是心理測試,所以不需要考慮好壞對錯問題,只要將自己的

想法表現出來就可以了。擺放的順序由抽籤決定,每人每次只能放一個玩具或完全相同的幾個玩具,不許拿走他人已擺放的玩具,但可以挪動,成員之間不能進行任何形式交流。

(2)規則:

1,先將手伸進沙中撫觸沙,體驗沙的感覺。

2,抽籤或猜拳決定順序。

3,每人每次只允許一個作業,完全相同的玩具可靈活機動。

4,整個製作過程不允許說話但能和治療者互動。

5,不能將他人或自己擺放的玩具拿走或放回玩具架,但允許移動,並算作一次,但不能再添加玩具。

6,整個製作過程最後一輪中最後一個人在擺完後還可以有一次。修飾的機會,對整個作品進行一些調整,但不能不再添加玩具。

(3)分享:

給沙盤的的圖形起個名字。講一個故事。

自己有動過或移走他人擺放的物品嗎?是哪些?理由是什麼?

自己擺放的物品被他人移動或移走嗎?是哪些?感受是什麼?

還有需要微調的地方嗎?照相以及恢復。

注意:如果你想要使用本技術,需要專業的培訓和長期的訓練。

繪畫技術

1,房-樹-人

(1)引導語:在你的面前有一張白紙、一支鉛筆、一塊橡皮,要求你拿起筆,在給你的這張白紙上畫一個房子、一棵樹、一個人,畫人要畫全身像。當你畫完之後,願意加什麼,也可以畫上去。我們只是要求大家認真畫,不存在好壞和對錯的問題。

(2)課堂體驗(3)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屋-樹-人圖:

我們至少可以從三個層面去分析一幅圖畫:

一是從整體上去分析,包括其畫面大小、筆畫力度、構圖、顏色等;二是從畫的過程去分析,包括先畫什麼、再畫什麼、是否有塗擦、花了多長時間等;三是從畫的內容上去分析,先看整體印象,再看房屋,三是看人,四是看樹,五是看屋、樹、人三者之間的距離,六是看有無附加物。

繪畫分析時注意的問題:

1,一幅畫不是測評工具,單純用標準解釋畫是不準確、不完整的,必須考慮所有的指標和要素。

2,作畫人本人的解讀很重要。

3,在進行繪畫分析與治療時,要注意將心理學各流派理論融會貫通,各諮詢技術和方法綜合應用。

4,分析來訪者的繪畫作品的過程,實際上也加入了諮詢師自己的投射。

5,對繪畫作品要進行動態分析,多次作品中不變的部分投射的是穩定的

人格、智商等方面,變化的是情緒、狀態或成長等方面。

在分析繪畫作品時,既不能投射不足,也不有投射過度。對繪畫作品分析時要先分析投射出的積極的方面,後分析問題。分析時要常常加上「......傾向」、「僅供參考」。

如果你想要使用本技術,需要專業的培訓和長期的訓練。

最後:皮亞傑認知理論

皮亞傑認知理論,概覽如下圖,具體閱讀「那些偶然與必然-淺談教育與認知」即可。

——全文結束——

PS:心理學是一個動態的學問,隨着時間的變化,我們的身體、我們的體驗、我們的邏輯、我們的知識、我們的行為、我們的信仰、我們的記憶,它們不斷地發生着變化。而我們對它們某一個的傾向,決定了我們的狀態,而出現在我們身上的異常,也可以通過對應的諮詢、干預得到修復。

讓我們再回來那張圖:

心情不爽、精神困惑、感覺到茫然無所適從時,看一看它們,了解一下各個療法、各個流派,積極尋求各種工具的幫助,恢復屬於你的那一份平和與幸福。

最後,祝福各位讀者!!!

——野蠻的大西瓜,寫於2020年5月29、30、31日。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2-01 17:02:29

這個真的給我們很多幫助,特別是對愛情懵懂無知的年紀,可以讓我們有一個正確的方向

頭像
2023-12-24 01:12:52

可以幫助複合嗎?

頭像
2023-10-10 15:10:33

可以幫助複合嗎?

頭像
2023-08-13 09:08:08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