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吃飯不管娃,但不能不釣魚!這種老公怎麼破?

情感導師 7252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這兩天,一寶媽在論壇發帖吐槽:

「有同款一天到晚喜歡去釣魚的豬隊友嗎?

可以不吃飯,不管娃,什麼都不管,但不能不釣魚。就算不釣也要去釣魚的地方看別人釣魚,一待就是半天。這種人怎麼破?」

釣魚的魚獲

可以不吃飯不管娃,但不能不釣魚!這種老公怎麼破?

「明明有時間陪娃,還是要去釣魚;車裡全都是裝備,一股魚腥味,每次載人前都要清理,就很生氣。」

她覺得,老公這愛好沒毛病,但過於沉迷了。「並不是不讓他去,至少要有點時間觀念……」

評論區不少網友曬出了同款老公。

網友@Linger520:我家也有這麼一位。

網友@微藍:同款老公。家裡陽台一年到頭都養着一缸鯽魚,增氧泵一天到晚嗡嗡嗡響的人頭疼,吃厭了,又送不出去。

網友@大姨媽:這不就是我家的麼,娃三個月了,他一抱就哭,因為平時都不抱,一休息就出去釣魚。

網友@夏顏:跟我家的一樣,除了上班就是去釣魚,家裡什麼事也不做!

網友@小米豆:同款老公,氣啊氣死!

網友@大白兔1987:我的前同事,離職後就不上班,天天釣魚,老婆上班養他,2年多了。

網友@朱大先生:嚇死我了,我以為說的是我,還好我們家娃歸我管。

網友@聽風的雨:我有時候會去看他們釣魚,順便聊聊,有一個人說之所以出來釣魚是因為待家裡要帶小孩,當時我就無語了,這樣的人都能有女朋友。

有網友說,釣魚屬於個人愛好,是正常的。

但也有網友表示,喜歡釣魚不是壞事,但同時也要兼顧家庭責任,分清主次。

網友@漫江春水向東流:你跟着他一起,他下杆,你扔石。

網友@老周111:可能家裡你比較強勢,管的也多。對方這點愛好正常的,溝通的時候多示弱,多撒嬌,可能效果好一些!

網友@apple3653:釣魚可以不吃飯,但不可以盲目的去釣魚!

網友@錢塘一鍋粥:不吃飯可以理解,不管娃不能理解。

網友@庫庫大偵探:重點在於只釣魚啊,家庭責任都不肯擔負了,讓他魚去吧。

網友@Haha1962:你要適應環境,他去釣魚的時候你也跟着,把小孩也帶上一起去釣魚,幾次三番後他再也不想去了,不信你試試。

網友@夕陽不西下:把魚杆折斷,把魚倒河裡,不給飯吃。

釣魚作為一種愛好,

無可厚非,

但不能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

像上面有網友說的,

為了逃避家庭責任帶孩子而去釣魚

更不應該。

教育孩子的責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擔,哪一方都不能輕棄自己的責任;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擔教育責任,對子女的教育影響力和諧互補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全方位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

家庭教育中,父親是孩子的榜樣,父親的格局往往決定着孩子未來能抵達的高度。在父愛中長大的孩子,有很強的安全感,自信陽光,敢於嘗試,敢於突破,往往有着更高的上限。母親同樣舉足輕重,母親特有的溫柔和寬容可以讓孩子養成寬厚的性格。而母親自身的修養,往往影響着孩子一生的品德和人格。

然而,在現實中,相當大比例的母親承擔了過多的教育責任。一項調查發現,除了家務勞動外,母親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管教孩子」,而父親排在第一位的則是「看書報」或「看電視」,顯然父親們為教育孩子投入的時間、精力太少了。這可能來自多方面的原因,比如中國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影響到了家庭教育;或是母親帶孩子的主動性和「慣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父親的積極性,讓父親習慣了做「甩手掌柜」……

近些年來「喪偶式育兒」常常出現在育兒圈的談資中,甚至也是很多媽媽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父母角色的失職,

對孩子是一種錯誤的示範

最近在熱播的電視劇《小捨得》裡,演員李佳航飾演了一個「甩手掌柜」父親。對孩子的教育不聞不問,只喜歡打遊戲、和好友聚會。

在家庭里,他雖然是一個父親,卻從未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孩子只由母親一人照顧教育,小到吃飯撒尿,大到升學教育,都是母親一手操勞。

父親在這個家庭里,就像去世了一樣從未發揮作用,這樣的家庭,就叫[喪偶式家庭]。

而後來演員李佳航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和劇中表現出來的角色完全相反,他說:「耳濡目染是最好的教育。」

一個家庭里,父母要負起怎樣的責任,要做什麼樣的事,要成為什麼樣的父母,都是在生活中為孩子所做的示範。這種示範會引導我們的孩子學會承擔責任,會指導他樹立正確的家庭觀。

而喪偶式育兒的家庭,父母其中一方的失職,其實是為孩子做了一種錯誤的示範。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會成為日後孩子的素材庫,在日後孩子的成長軌跡中,都會被拿出來模仿。

合力育兒才是孩子成長的最好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該分別承擔怎樣的責任,才能培養更健康的孩子呢?

柳紅萍

玉溪市易門縣機關幼兒園教師

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承擔着共同的責任。父親和母親也要為對方承擔教育責任、創造條件,不應單方獨攬「大權」,才有可能全方位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

父母各有分工,共同參與育兒。

教育孩子的事情主要涉及學習、生活和其他活動。父母按教育內容分工也好,按時間分工也好,要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都在關心他、教育他,就好像父母帶孩子上街遊玩,孩子最願意走在中間,一手被父親牽着,一手被母親牽着,他會充滿歡樂、倍感幸福地往前走。父母應分工合作,隨時調整,隨着孩子逐漸長大,應該有意識地跟孩子一起討論他希望爸爸媽媽怎樣幫助他。建議父母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言行,哪些內容和方式方法應該有所改變,避免孩子產生厭煩心理。如果母親或父親其中一方自己認識不清,可以全家討論,也可以請教家教專家或老師。只有父母都承擔起教育責任,形成「合力」,才是孩子的幸福。

父母共同育兒,能使孩子塑造完善的人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性格、認知、行為等方面具備強大的塑造力。由於性別、角色的差異,父親和母親的影響力又各有側重,所以育兒過程中不能忽略任何一方的參與度。在育兒方面,應更多地鼓勵爸爸參與進來。眾多研究表明:父親在孩子的成長發展過程中具有獨特的作用。如果孩子與爸爸接觸多,不僅智商高,交往能力也會增強。正所謂,媽媽教會的是生活,爸爸教會的是生存。父親和母親的有機組合、優勢互補,給予孩子由內而外的呵護,有靜有動的引領,孩子的身心發育才能順暢,人格塑造才能完整。

父母共同育兒,能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高質量的陪伴。陪伴分為顯性陪伴和隱性陪伴,大部分父母的顯性陪伴做得不錯,但是卻忽略了隱性陪伴這個層面(簡稱「隱性失陪」)。「隱性失陪」特指雖然家長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子女,但因為缺乏有效的溝通,從而造成精神上的失陪。具體表現為親情淡漠、缺乏信任、難以溝通等。成功的隱性陪伴,才是高質量的陪伴。它更多地強調跟孩子精神層面的溝通,隨時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做出正確的回應,在孩子有困難時,第一時間想到要求助的人是自己的父母而非他人。隱性的心靈陪伴、親密的情感交流對樹立孩子的安全感、自信心非常重要。很多育兒專家及心理學家認為,父母通過心靈陪伴傳遞給孩子的愛和信任將會影響孩子一生。

父母共同育兒,也與孩子共同成長。

父母不成長,孩子不可能成長。在高質量的陪伴孩子的同時,父母要與孩子一起共同成長。父母與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完全是互動的關係。父母的成長會帶動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也會促進父母的成長。父母與孩子一起閱讀,與孩子一起鍛煉,與孩子一起郊遊,與孩子一起參觀博物館……在此過程中,不僅能夠讓孩子拓寬視野、增強體質,父母也會收穫滿滿。現代社會是兩代人共同成長的社會,社會變遷速度非常之快,不僅孩子面臨着發展問題,父母也面臨着學習與接受繼續教育的問題,需要完善自我,迎接社會的挑戰。我們強調父母與孩子的共同成長,實際上是在強調交流的過程,即一方面父母將自己所走過的成長道路展示給孩子,作為一種可供參照的經驗和教訓;另一方面,孩子以其對新事物的敏感和快速接受的實踐,也為父母適應當代社會提供中介和橋樑。

記得在一首兒歌《家》中,曾唱到:「左手拉爸爸,右手拉媽媽,我用一雙手,拉起一個家。」試想,如果一個小孩能隨時牽着爸爸和媽媽的手長大,那是多麼幸福的事。

其實,父母的責任也在於此,如果爸爸和媽媽能夠和諧生活,經常在一起研究孩子的教育問題,各盡所能,同時又注重夫妻之間的優勢互補,那麼這一股健康而充滿生機的教育「合力」,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幸福,而對家庭來說,就是一種家風。

來源:綜合蕭內網蕭山論壇、我的找找、雲南教育幼兒教育、網絡等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1-28 04:01:59

情感方面有問題,真的是要找專業的諮詢機構

頭像
2023-11-04 21:11:02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頭像
2023-10-21 08:10:58

可以幫助複合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3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