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會發生的事情,我們該抱以怎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

情感導師 6774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面對必然會發生的事情,我們該抱以怎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

《世說新語》中有一段關於孔融及孩子的典故:

孔融有兩個孩子,大的六歲,小的五歲。一日,父親入睡,小的在床頭偷喝父親的酒。老大說,為何不跪拜。老二回答:既然是偷,還需要行禮嗎?後來,孔融被捕時,府中上上下下都很驚惶,而他那兩個孩子,老大才九歲,老二也才八歲。卻很鎮定地在一旁玩耍,好像並沒受到驚嚇。孔融問抓他的官兵:可否不要牽連到我的兩個孩子?老大上前問道:父親,你可曾見過鳥巢被毀,鳥蛋還會完整嗎?不一會兒,又有官兵來抓捕這兩個孩子。

與其說這是《世說新語》的言語警世篇,不如說這是一場思辨。成年人看的是道德、禮數、人情;可孩子看到的卻是真理。

必然會發生的事情,我們該抱以怎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

就像第一段故事,講的是老二偷酒喝,偷得理直氣壯,老大呢,卻遵循禮數,既然拿了他人的物品,就應該行禮。雖然,老二這種行為不對,但,他卻道出了盜賊的心理,既是偷,還要昭告天下嗎?

雖然是個反面教材,但對比之下,老大代表的是中規中矩,講禮數的好孩子;老二代表的是靈活與變通。

在這個社會生存,太老實,往往容易吃虧,做人,應當懂得識別輕重,保護好自己,在不危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稍微耍點小聰明,也是一種不錯的處世之道。

第二段故事,講的卻是父子親情。在危難面前,成年人的恐懼心理會使人們忘記了常規,總希望有奇蹟出現,或者有人情可言。

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那些加害者,不會因為孩子太小就放虎歸山,斬草除根才能以絕後患。

但是,這麼淺顯的邏輯,卻被小孩子一語道出,不愧是孔融的孩子,明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個道理。就像夫妻感情破裂,這個家散了,孩子怎麼可能會不受到影響呢?

只是,有的夫妻會將問題以一種冷靜從容的方式去處理,而有些夫妻卻會以孩子為由,將事情鬧大,結果,帶來更大的傷害。

因此,這一段是為了告訴世人,面對必然會發生的事情,不要慌亂,淡定一點,該來的擋不住,既然如此,不如樂觀面對。

抱着「水來土掩,兵來將擋」的心態,再大的事,都是小事。人生不過數十年,總會遇到很多難關,有時,確實需要走一步算一步的淡然,才能磨練自己的心智,不慌不亂,隨遇而安。

或許,因為小孩子的事情,沒有那麼多複雜的情緒與思想,更能安享於當下,反而襯托出他們的勇敢。

前兩年,跟朋友一家三口去馬來西亞自駕游,住宿的地方,在一個比較偏遠的社區,周邊偶爾還會狗吠,還有一些看上去像混混的本地人坐在小店門口喝酒閒聊。

朋友的女兒剛滿18歲,天不怕地不怕,大半夜讓我同她出去買宵夜。我心裡打着鼓,有點害怕,各種不安的念頭在腦袋裡飛來飛去。她卻跟沒事一樣,哼着小曲,大步向前。因為她的心思全在吃這件事上,一點都不擔心人身安全。

她可能看出了我的憂慮,反安慰我:姐姐不用怕,周邊都有住家,如果有什麼,我們大聲喊叫就好,你看,這周邊的別墅,圍牆都沒有起得很高,證明安全性還是可以的。如果真有什麼,把錢給他們就好,不用跟他們硬碰硬,就不會有什麼矛盾了。

那一刻,我是又好氣又好笑,世間的事,真能想得那麼單純嗎?所幸,一切安好。如果多一份淡定,或許遇到什麼事,大腦也能有足夠的空間隨機應變。

歡迎留言,關注我@書間行走,一起學習古典文化。《世說新語》,劉義慶編著,從小故事中,看人生百態,從修身,修言,修行,來一場自我修行之旅。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5-24 00:05:23

差一點就放棄了,幸好遇見你們,真的很感謝你們的幫助!

頭像
2024-04-06 05:04:45

可以幫助複合嗎?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