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點,壹點靈的點。
最近,姐妹組了「脫單幫幫團」,集合幾位擅長心理學的朋友,幫她「搞定」一個男人。
什麼男人這麼難搞?姐妹說:他就像煙一樣,沒有實體,可充滿了我的生活。
她舉了幾個例子:他要求雙方保持聯繫,但拒絕互稱男女朋友;
想到什麼、看到什麼,都會分享給她,但很少約她見面;
他牢記她的生日、興趣、願望,想盡辦法滿足,但姐妹想讓關係進一步,他就會忽然失蹤。
Artem, Pexels
「我和他就像兩條平行線,從不相交,但如影隨形。你們說說看,我該怎麼辦?」
這可愁到大家了,我卻覺得有些熟悉。突然想起來:她身處的這段關係,不正是牛津辭典熱詞「在軌關係」嗎?
01
分開意味着關係開始
在軌關係(orbiting),這個詞,是時尚博主安娜(Anna lovine)2018年創造的新型約會詞語。
意指:突然撤回對某人的所有直接通信,但仍然關注對方,有時還在社交媒體上回應對方。
安娜是在軌關係的親歷者:她一見鍾情了,關係火速升溫,眼看就要水到渠成,對方卻突然全面退出了。
她以為他喪失興趣了,奇怪的是,這名追求者仍然緊密關注安娜,尤其是她的社交媒體動向。
安娜的同事描述說:「他將你保留在他的軌道上。」想親近,但又不想太接近,於是若即若離、互相觀望,不插足彼此的生活。
這描述十分詩意,可依然難以掩蓋在軌關係讓人「崩潰」的事實。畢竟,這不就是「備胎」嘛?
可「在軌關係」有一點不同:他們或許抱有「養備胎」的想法,但也不乏真心實意愛着對方,寧可終身不娶、不嫁,也要保持聯繫。
ivan, Pexels
明明需要對方,卻不願意建立關係,聽起來似乎很矛盾。心理學教授Lisa.A.Phillips認為:拒絕與分手,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經歷,從拒絕中學習經驗,對於我們生存與修復能力的獲得有直接價值。
可「在軌關係」愛好者不願分手,也不願被拒絕,寧可一輩子也不成長,也要「把別人和自己吊死在軌道上」。
現實生活中,真的有為一段在軌關係耗盡一生的人嗎?
有的。
1931年,「國民女神」林徽因跟丈夫哭訴: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如何是好。
這兩個人,一個是丈夫梁思成,另一個是金岳霖。梁思成以為妻子已經另有所屬了,就回答說:無論你選擇誰,我都會祝福你。
金岳霖得知後,卻告訴林徽因:我退出,但我仍然關心你。
於是,金岳霖成了林徽因的「男閨蜜」,他牢記林徽因的生日,收藏林徽因的照片,連住也住在林徽因隔壁。
林徽因是他心尖尖上的女人,可金岳霖這一生,從未和林徽因有過友情以上的關係。
或許你要說:金岳霖多麼痴情啊。
但細想一下:他原本有機會爭取林徽因,卻主動放棄;他原本可以另尋所愛,但就是死皮賴臉纏着林徽因一個人。
與其說他深情,不如說,他就喜歡這樣一種親密關係模式:我愛你,但我拒絕靠近你。
02
我愛你但我懼怕關係
為什麼「在軌關係」愛好者,會如此矛盾糾結呢?
一個原因是:他們無法正確面對分開。
Phillips教授研究案例發現,分手能夠幫助有些人認識到:自己無法控制伴侶,需要學會寬恕和包容。
如果我們將分開看成一次成長的機會,分手就會成為個人蛻變的契機。可是,關係到瓦解難免讓人焦慮不安。
人類學家海倫.費舍研究飛行員的大腦成像數據,得出結論:無論男女,最近經歷過拒絕和分手的飛行員,看到戀人照片時,大腦中的痛苦就會被激活,處理痛苦和喪失的前腦活躍速度激增。
這個過程是難以忍受的,儘管可以鍛煉大腦,但相比忍受痛苦涅槃重生,繼續呆在一段關係里「不思進取」,要輕鬆多了。
所以,「在軌關係」愛好者總在經歷這個過程:分手-複合-再分手-再複合……
Pixabay, Pexels
之所以總在關係的邊緣徘徊,恐怕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是最安全、最舒服的距離。
在軌愛好者第二個心理動機,是害怕對他人展現真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渴望被關心、被需要,當關係真的結束,身邊無人可以依靠時,內心會湧現出強烈的孤獨無助。所以,在軌關係愛好者想盡辦法避免自己不被需要,避免對方沒有自己也能過得很好。
在軌,是他們緩解孤獨的方式。或許你要問:他們為什麼不直接進入一段關係呢?
答案是:風險太大了。他們要承擔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危險,要付出精力經營一段親密關係,最糟糕的是,他們必須把真實的自己暴露出來。
每一個在軌關係愛好者,內心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想法:真實的自己是「不配被愛」的,所以需要距離帶來的偽裝、光環和濾鏡。
他們認定:一旦濾鏡消失,自己不再美好,戀人就一定會離開自己。
然而,對真正想要進入關係、且認為自己值得被愛的人來說,總是被戀人關注,卻不被允許靠近,是非常困擾、痛苦、不安的。
情感戰場上原本人人平等,自己卻面對着一個狡猾的對手:他想離開時,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他想靠近時,招招手就能找到人。
他們的情感選擇非常多,對比之下,忠誠穩重的戀人,反而失去了優勢。畢竟一段若即若離、忽冷忽熱的親密關係,怎麼看都與幸福無緣。
03
真正的愛會給足安全感
曖昧、備胎、養魚、海王、友情以上、愛情未滿……這些都是形容在軌關係的高頻詞。
我們可以看到:在軌關係非常普遍,並且有很多種展開形式。這也帶來了風險,因為這意味着:每個人都有可能被選中,成為「在軌關係愛好者」的目標。
那麼,我們該如何分辨在軌關係?同時,建立正常的親密關係呢?
首先,雙方明確關係的定義:是朋友?還是戀人?
懵懂曖昧的感覺,雖然很夢幻很美好,可關係真要持久,離不開雙方心照不宣的一致。
如果你覺得感情濃度夠了,不妨找個機會,打開天窗說亮話:我們到底算什麼關係?
如果對方一口咬定「是朋友」,或者含糊不清、顧左右而言他,那麼,對方很可能是一個在軌關係愛好者。
Rodrigo, Pexels
這時,你最好是及時止損、不再糾纏。無論他是否喜歡你,都不太可能給你一個穩定的關係。
然後,明確自己和對方是否準備「定下來」。
Phillips認為:25歲以下的年輕人,就是要尋找曖昧關係,因為他們還沒有做好安定的準備,需要延遲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成長,同時做更多嘗試,以確定最適合自己的人。
所以,他們通常很善變,並且讓你有這樣的感覺:
一旦你想要關係變得更清晰、更長遠、更穩固,他們就會「作妖」,讓關係變得不那麼安全。
若你正有這樣的體會,或許,你需要提一次分手,來看看對方是否分手後仍在關注你。
如果是,那麼他就是一個搖擺不定的在軌關係愛好者;如果不是,對方很乾脆地離開你,那麼你對他來說就根本無關痛癢。
真正好的親密關係模式中,當一方提分手,另一方會詢問問題所在,並且積極解決問題。
確保雙方在關係存續期間就能和好,而不是等到分手再來「亡羊補牢」求複合。
最後,不要和前任糾纏不清,明確自己需要怎樣的關係。
分手後仍然被關心着,這會讓一些人沾沾自喜,然而這份喜悅,其實阻礙了她遇見更合適的人。
Scott, Pexels
因為內心深處,她會認為「我還沒有分手」,仍然痴痴地幻想有一天能夠複合。
所以,當你決定離開一段關係,就要開始思考:我適合怎樣的關係?我將會遇到怎樣的戀人?我需要在哪方面提高自己?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與前任、曖昧對象無關。心理諮詢有句老話:每個人的初戀都是自己,因此每段戀愛都能帶來自我的成長。我們選擇怎樣的戀人,就是在選擇怎樣的未來。
一個成熟的人,應當知道如何為一段破裂的感情收尾,也知道如何拒絕並不適合自己的人。每一次收尾和拒絕,都是在積累經驗,這些經驗對我們以後的幸福親密關係,息息相關。
所以,不要吝嗇拒絕曖昧對象,也不要擔心自己太決絕,態度越果斷,我們越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未來,才更有可能擁有一段真摯、幸福、美滿的親密關係。
作者:芒來小姐 圖片來源:pexels.com 壹點靈心理,關注個人心理成長,溫暖而有力地愛着你
評論列表
服務特別好,而且給人的感觸也挺深的,真的可以的
可以幫助複合嗎?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