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去接盤手機號

情感導師 8641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互聯網指北,作者 | Zhan,編輯 | 蒲凡

別去接盤手機號

那些被停用了的手機號會去哪裡?在網上,這個問題正在變成一個鬧心的都市傳說。

比如在微博、知乎上,搜索「舊手機號」、「頂號」等關鍵詞,你會發現停用手機號帶來的影響遠遠不僅限於「打電話」這麼簡單。有人因為舊手機號被接盤導致「第三方平台賬號因為沒有解綁手機號被異地登陸」,有人因為不小心接盤了其他人的舊手機號,發現自己失去了「註冊賬號」這個網上衝浪最基本的權利。

類似的問題包括且不限於「遇到二次放號,我的社交軟件賬號怎麼辦」「手機號不用了,以後微信會被人頂掉嗎?」「我以前微博註冊的手機號已經停用了,最近又有人用了,需不需要聲明不是我?」「百度,京東都是上個號主的賬號,如何更改?」

而更鬧心的是,這些問題得到有效解答的很少。

評論區最直接有效的答案是「直接換號」、「再換個號」,有人則建議購買雙卡雙待手機,再啟動新號碼之前先預留「半年」時間來驗證是否二手。而即使是這些熱心答主,在提醒網友避坑二手手機號的同時,也會習慣性地問一句「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嗎?」

這些帖子散落於各個角落,在無時無刻不在積累和更新的信息流中存在感並不高,但它們的時間跨度從2014年到2021年,也許還有更早的——問題一直存在, 但從沒有接近過「妥善解決」。

01 二手沒有小問題

舊手機號為什麼會帶來這麼多問題?「二次放號」可能是最直觀的原因。

「二次放號」可以簡單理解為老用戶停用、棄用手機號後,號碼由運營商收回,空置一段時間再次投放市場,供新用戶選擇的一種機制。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這段老號碼重新進入運營商「號碼池」的「空置期」通常為3個月。

機制採用的初衷是為了「節約資源」。與網絡IP地址類似,「碼號資源(即由數字、符號組成的用於實現電信功能的用戶編號和網絡編號)」理論上屬於稀缺資源——例如在國內,隨着用戶激增,以11位為主的手機號從最初的「13X」逐步擴展到「17X」「18X」「19X」等多個號段,其中部分號段已無新號可用——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一定程度地進行「二次放號」,來保證「手機號」不會無限制地擴容。

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用戶好」。畢竟即使運營商們願意拿出足夠的精力與成本來管理不斷增加的號碼段,去記住看起來無據可查、位數冗長的手機號碼,對於不少人來說顯然是個負擔,微博、虎撲、貼吧的日經熱門話題「你怎麼念手機號(3-4-4還是4-4-3)」就是最好的證據。

(許多年電話卡買賣的無序,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碼號資源的浪費)

然而盤活通信資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機制」的短板。尤其在「手機號」這樣一個富有日常生活色彩的語境裡,「二次放號」的短板很難僅僅停留在「業內」,這也意味着普通用戶們將直接面對來自於產業上游的行業問題。

以至於棘手、無解的一面快速掩蓋了其誕生之初的正面意義,定義了人們心中對於「二次放號」的全部印象。

比如原手機號的「附加資產繼承權」問題。由於手機號通常會與銀行卡、各種APP賬號(尤其是充值會員服務等附加資產)等綁定,因此在「二次放號」的過程中,一旦操作流程出現遺漏或者不規範的地方,新號主將直接成為這個老號碼附加資產的「繼承者」——包括老號碼的「各種不良資產」,比如「擼口子」。

文慧就有這樣的遭遇,她在辦理新手機號不久後發現自己的新號碼原來是個「二手貨」,並且前號主還是個老賴。

「我每天都會收到前號主的各種貸款逾期信息和車輛違章信息,好幾百條,這些還是打開騷擾攔截之後的。」

她發來的截圖顯示,僅2020年9月10號這天,她就收到了來自不同發送方的六十多條驗證碼。這還不是全部,她時常接到催債電話,「有一次我說號碼換人了,他可能一聽是個小姑娘就跟我兜圈子,騷擾我,被我痛罵一頓掛了。太心酸了,後來我就沒用那個號碼了。」

還有無法享受號碼完整使用權的問題。隨着手機驗證碼的普及,幾乎所有擁有會員系統的產品都設置了「手機號註冊」選項,用戶通過動態驗證碼確認用戶身份,輸入驗證碼即可登錄,替代了「賬號+密碼」的傳統模式,也因為省去了密碼設置等繁瑣環節、且能一次性幫助用戶綁定手機號碼(從而進一步成為被確認的「真實用戶」),而且常常被平台作為優先註冊方式推薦。

但在「二次放號」的情形中,如果前號主沒有解除自己在各大平台的舊手機號綁定,新號主用「復活」的舊手機號在微博、微信、淘寶、百度網盤等進行註冊登錄時,就會頻繁遇到「此手機號已被註冊過」的提示,導致自己無法正常使用相關服務。

有網友在知乎上傾訴自己的經歷,表示自己跟運營商客服聯繫尋找解決辦法,得到的答覆是「第三方平台問題」,需要聯繫「號碼被占用的第三方平台客服來尋求解決」——但這種顯然是解決策略中的「笨辦法」,畢竟沒有人知道前號主到底註冊了多少個平台、註冊了哪些平台。

前號主同樣需要面對這些問題,或者說更加棘手。

以「附加資產繼承」為例。在二次放號、舊手機號易主後,由於大量第三方平台的會員系統設置了「手機驗證碼登錄」選項,在前號主處理不得當的情況下,舊手機號所綁定的賬號將成為一個「被迫共享」的賬號,個人隱私也在這個過程中被「非故意泄露」。

尤其是「非故意泄露」帶來的影響常常被低估。相比於前不久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獵聘等平台泄露簡歷數據,圓通員工私自泄露40萬條客戶隱私等均屬於「隱私故意泄露」等事件,由於泄露因為並非人為故意且惡意造成,而常常是系統或技術漏洞所致,因此弄清楚原理有一定專業門檻、缺乏明確的追責方,「隱私非故意泄露」天然缺少情緒煽動力,相關話題的關注度就慘澹得多。

但對前號主來說,「二次放號」的「智商稅」一旦涉及個人敏感信息也算一筆昂貴的學費。

浩楠在一天晚上和好友分享知乎收藏時,突然發現自己知乎的頭像和暱稱都變了,但收藏內容沒有變動。

「我當時以為是系統Bug,暫時串了號,沒想到過了幾天還是這樣」,他發現收藏夾里多了一些陌生內容,感興趣的推薦走向也很奇怪,「那不是我!我沒有戀愛煩惱和社恐,但是收藏還有推薦內容好多都是如何交友、女孩喜歡什麼樣的男生之類的,這肯定不對勁了」。

浩楠立馬去查看「賬號與安全」頁面,發現手機號碼綁定的是舊號碼、微信綁定是自己現在用的、QQ綁定是別人的,也就是舊號碼的新號主在浩楠微信登錄的同時,通過手機號碼或QQ保持登錄狀態。

「既然我能看到他所有的瀏覽記錄,那他一定也能看到我的,我在上面查過一些比較私密的問題,想想都覺得頭皮發麻,要是別人拿這些隱私來要挾我怎麼辦?就算沒有,這些搜索歷史都能拼出半個我了,被一個陌生人知道,怎麼都不舒服。」

浩楠的朋友建議他直接註銷賬號,但他還不想放棄自己原來的收藏夾和粉絲,而且「共享」的現狀也讓單邊直接註銷賬號缺乏正當性,因此他最終決定換綁手機號。

(知乎官方總結出來的賬號丟失常見情況)

但「換綁」也需要是一件麻煩事。

按照正常的流程,一個知乎賬號的換綁首先需要通過安全驗證,即系統會發送驗證碼到綁定手機號,如果手機號已無法使用則需要通過「人工申訴」來換綁。

人工申訴包含以下三個流程:第一儘量回想用過的密碼、常訪問地區、常用設備品牌及型號、常用PC操作系統、常用PC瀏覽器等,完成必填信息填寫;第二是選填信息,包括購買Live或電子書的交易憑證、註冊時間、註冊方式、一句話介紹等;三是留下聯繫手機用來接收處理結果的短信通知,審核結果將在3個工作日內告知。

「老實說,好多我都記不清了,本來心情也不好,還得耐着性子填這填那。我當時真想找個人工客服電話,一吐為快,至少有個交待。現在這個申訴都不知道對面(新號主)是人是狗,還得等個兩三天,隱私等不起啊!「

浩楠最後選擇在賬號里抹去自己,放棄了所有內容,通過網易雲音樂私信輾轉聯繫上新戶主,拜託對方解綁自己的微信。之後浩楠退出登錄,切斷和舊帳號的一切聯繫,把賬號還給了新號主,但痕跡無處不在,恐怕自己在舊帳號也沒有被完全抹去。

解決不好?解決不了?

正如開頭所說「二次放號」的麻煩事兒在新老號主處持續不斷,涉及「短信轟炸」、「賬號占用」、「隱私泄露」等各種方面,且並不算冷門——十多年來,用戶反映問題的聲量持續不斷,知乎上相關的問題瀏覽量能夠超過5萬——但真正支招的聲量長期呈現出不對稱的微弱狀態。

在微博和知乎上,點讚數、評論數以及回答量、轉發量為0的發帖俯拾皆是,問題經常只是被不起眼地提出、被共情,至於解決和擔責,現實是尚無對策、無人認領。積極發聲的用戶頻繁@第三方和運營商官方賬號,希望推動解決,最後變成投入大海的一粒石子,只見下沉和累積,鮮見波瀾和浪花。

實際上,不管是運營商還是第三方平台也並非做到全身而退——「二次放號」的污名化正成為現象,認為雙方「踢皮球」的觀點正在成為人們的共識。

問題必須要解決,但問題能被解決嗎?

有人認為 「二次放號」還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建議手機號從11位擴展到20位,增加號碼資源,但這個觀點遭遇了很直觀的反駁:這樣用戶撥號又會更麻煩。

更多人建議是在 「二次放號」的框架里想對策。

比如,目前「二次放號」的一大問題就是用戶在註銷手機號之後,運營商只能刪除自己系統里用戶的相關數據,無法一併刪除用戶手機號綁定的其他賬號信息,因此用戶沒有自行解綁、註銷,就會產生受訪者遇到的各種問題。

與此同時,因此面對用戶的有關申訴,第三方給出的回覆通常是「運營商二次放號的問題,我們暫無法處理」,只能提供修改綁定手機的途徑,比如提供個人資料和賬號使用信息證明自己是賬號所有人、好友輔助認證,前一種方式可能因為用戶回憶的準確信息不足而行不通,後一種在沒有「我的好友」嵌入的平台上毫無意義。

因此有人建議如果能一定程度打破數據壁壘,讓運營商和第三方平台實現一定程度的數據共享,或許能緩解「二次放號」帶來的問題——但至於「共享」到哪種程度,這似乎又是一個需要進行深入討論的問題。

(關於數據共享,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

如果問題短期內無法解決,那預防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也充滿了不確定性。

目前來看,各家擁有會員系統的平台們正在增加多因素驗證方式來改善安全保障,比如登錄設備驗證、人臉識別、設置問題等,但大多都需要用戶手動開啟,用戶是否知道有這些安全設置、是否知道如何開啟、是否認同和信任這些信息收集等等問題或多或少也存在着爭議。

(央視新聞官方貼吧里的一名網友發言)

另外,考慮到驗證方式增加的同時,登錄入口的增加(像微信、qq一鍵登錄),第三方的安全防護效果難免會打折扣——上面提到的浩楠的遭遇對應着這一做法的風險——各個綁定在戶主身份上並不相互排斥,登陸的大門就同時向二次放號後的前號主和新號主敞開,這種情況下第三方平台的補救似乎也只能隔靴搔癢。

總之由於「二次放號」的利益相關方較為多元,看起來似乎是個多解方程,卻一下排除了兩個可能解,剩下的就是用戶。

在網上,不少自媒體都針對「二次放號」現象給出過「防雷指南」,大概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儘量選用4G/5G新號段,如176、177、178等;避免選用舊號段,如130-139;

-號碼在入網前自己先嘗試一下註冊一些主流服務,如果提示已註冊,則換一個號碼入網;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免費的二次放號查詢軟件,可以對於手機號是否是二次放號進行核驗;

此外來自官方媒體、主流媒體的關注也不在少數。比如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的危險公眾號,就在2020年10月推送了《新辦手機號卻頻繁被騷擾!「二次放號」問題怎麼破?》的報道;光明網旗下公眾號「光明論」也在2020年10月推送了《消除「二次放號」困擾,需要身份驗證技術的革新》。

在這些報道中,無論是自媒體還是主流媒體,都在對運營商提出建議的同時,也基本都選擇了配漫畫等形式,提醒人們二次放號所帶來的風險。

(這是一張最常見的配圖漫畫)

然而問題在於,大多數用戶只是平平無奇的個體消費者,他們既不是最直接的既得利益者,也不是規則制定者,不需要為通盤資源負責,他們只是消費終端,對消費體驗負責。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用戶提高預防意識」的要求顯然只能治標不治本了。畢竟不能指望消費者提升自身媒介素養和道德品行,期待着「二次放號」的問題因而像變魔術那樣「嗖」的消失。

結語

最後的結論有些悲觀:「二次放號」確實是個問題,還是個必須被解決的問題,但短期內暫時還沒有形成可行的解決方案。

並且「二次放號」所身處的環境也正在不斷發生變化。

5月1日起,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制定的《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範圍規定》正式施行,專門治理APP過度收集個人信息。《規定》按服務內容類型將APP分為39類,包括地圖導航類、網絡約車類、即時通信類、網絡支付類等,其中2/3的必要個人信息都有「註冊用戶移動電話號碼」。

有人認為這個規定讓手機號變得越來越重要,各類APP對它的收集和使用也合法、正當、必要,畢竟手機號那串數字背後是個不斷膨脹的個人數據庫,但與此同時第三方獲取用戶數據的權限也必然會被收緊——這對用戶隱私的保障來說是福音,但也意味着第三方通過收集和共享用戶數據來對付「二次放號」的空間越發受限,所以「二次放號」一旦產生問題,代價只會越來越高。

總之通信技術的巨大進步給我們帶來了諸多便利,每一項便利又都附着了隱性成本,常常被我們忽視,就像手機號通行證也會變成復活後的「麻煩精」一樣。

但這也或許是樂觀的一面,當它的隱性成本日益外顯、不斷被討論和被書寫時,或許也意味着答案在靠近。

*文中出現人物均採用化名

評論列表

頭像
2023-10-31 15:10:38

挽回一段感情就是挽救一個家庭。

頭像
2023-06-18 14:06:46

求助

 添加導師LINE:jaqg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幹貨

發表評論 (已有2條評論)